- 268.50 KB
- 2024-02-24 发布
2016-2017学年下学期期末考
高二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座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S 32 Ge 73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
B.“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
C.“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
D.古剑“沈卢”“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剂钢指的是铁的合金
2、下列结构中,从成键情况看,不合理的是( )
A. B.
C. D.
3、有4种碳架如下的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A.a和d是同分异构体 B.b和c是同系物
C.a和d都能发生加成反应 D.只有a能使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0.5L 2mol/L盐酸中含有NA氯化氢分子
B.在标准状况下,2.24L氖气含有NA个电子
C.常温下,24gC2H518OH分子中含有3.5NA个共价键
D.若2H2S+O2=2S+2H2O生成3.2g硫,则反应过程中转移0.1NA个电子
5、下列各组元素电离能由小排大排列正确的是( )
A.Na<Mg<Al B.C<O<N C.Li<Na<K D.F<Cl<Br
6、在d轨道中电子排布成,而不能排布成,其最直接的根据是( )
A.能量最低原理 B.泡利原理 C.原子轨道构造原理 D.洪特规则
7、现有三种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如下:①[Ne]3s23p4;②1s22s22p63s23p3;③1s22s22p5.则下列有关比较中正确的是( )
A.最高正化合价:③>②>① B.单质氧化性:③>①>②
C.电负性:③>②>① D.原子半径:③>②>①
8、下列分子中,各原子处于同一平面的是( )
A.CH2O B.NH3 C.CCl4 D.PCl3
9、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预测H2S和COCl2的立体结构,两个结论都正确的是( )
A.直线形;三角锥形 B.V形;三角锥形
C.直线形;平面三角形 D.V形;平面三角形
10、根据下列实验操作,预测的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或解释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
预测的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解释
A
向饱和Na2CO3 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盐酸
立即有气体逸出
CO32-+2H+=H2O+CO2↑
B
将浓硫酸滴加到盛有铜片的试管中,并将
蘸有品红溶液的试纸置于试管口
品红试纸褪色
SO2具有漂白性
C
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铝熔化但不会滴下
A12O3的熔点比铝高
D
向淀粉的酸性水解液中滴入少量新制
Cu (OH)2悬浊液并加热
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葡萄糖具有还原性
11、下列各组物质汽化或熔化时,所克服的微粒间的作用(力),属同种类型的是( )
A.碘和干冰的升华 B.二氧化硅和生石灰的熔化
C.氯化钠和铁的熔化 D.食盐和冰的熔化
12、中科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2013年11月22日宣布,该中心科研人员在国际上首次“拍”到氢键的“照片”,实现了氢键的实空间成像,为“氢键的本质”这一化学界争论了80多年的问题提供了直观证据.这不仅将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也为在分子、原子尺度上的研究提供了更精确的方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正是氢键的存在,冰能浮在水面上
②氢键是自然界中最重要、存在最广泛的化学键之一
③由于氢键的存在,沸点:HCl>HBr>HI>HF
④由于氢键的存在,使水与乙醇互溶
⑤由于氢键的存在,使水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质.
A.②⑤ B.③⑤ C.②④ D.①④
13、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
A.金属原子化热:Na<Mg<Al B.晶格能:NaBr<NaCl<MgO
C.键的极性:N﹣H<O﹣H<F﹣H D.熔点:
14、下列对一些实验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事实
解释
A
水加热到较高温度都难以分解
水分子间存在氢键
B
白磷为正四面体分子
白磷分子中P-P键间的键角是109°28′
C
用苯萃取碘水中的I2
苯和I2均为非极性分子,且苯与水互不相溶
D
H2O的沸点高于H2S
H-O键的键长比H-S键的键长短
15、2004年7月德俄两国化学家共同宣布,在高压下氮气会聚合生成高聚氮,这种高聚氮的晶体中每个氮原子都通过三个单键与其它氮原子结合并向空间发展构成立体网状结构.已知晶体中N﹣N键的键能为160kJ·mol﹣1,而N≡N的键能为942kJ·mol﹣1(键能表示形成化学键释放的能量或者破坏化学键消耗的能量).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键能越大说明化学键越牢固,所构成物质越稳定 B.高聚氮晶体属于原子晶体
C.高聚氮晶体中n(N):n(N﹣N)=1:3
D.用作炸药或高能材料可能是高聚氮潜在的应用
16、海底有大量的天然气水合物,可满足人类1000年的能源需要.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晶体,晶体中平均每46个水分子构建成8个笼,每个笼可容纳1个CH4分子或1个游离H2O分子.若晶体中每8个笼只有6个容纳了CH4分子,另外2个笼被游离H2O分子填充,则天然气水合物的平均组成可表示为( )
A.CH4·14H2O B.CH4·8H2O C.CH4·H2O D.CH4·6H2O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
17.(12分)
E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水平发展的标志,F为高分子化合物,能进行如图所示的反应.
(1)请写出E的电子式 .
(2)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要求有机物必须写结构简式)
反应②: ;反应类型 .
反应④: ;反应类型 .
反应⑤: ;反应类型 .
(3)比较:反应①剧烈程度 (填>、=或<)钠和水反应的剧烈程度.
(4)写出A的一种用途:
18、(12分)
纯铜在工业上主要用来制造导线、电器元件等,铜能形成多种-1和+2价态的化合物且其化合物常带有颜色。
(1)写出基态Cu+的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
(2)右图结构是铜的某氧化物的晶体结构的最小重复单元,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3)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氨水会生成蓝色沉淀,在滴加氨水至沉淀刚好全部溶解时可得到蓝色溶液,继续向其中加入极性较小的乙醇可以生成深蓝色的[Cu(NH3)4]SO4·H2O沉淀。
①该沉淀中S原子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____;
②写出一种与NH3分子互为等电子体的阳离子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4)NH3的沸点高于PH3,原因是____________
(5)CuO的熔点比CuCl的熔点_________(填“高”或“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19.(14分)
锗()是典型的半导体元素,在电子、材料等领域应用广泛。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有__________种不同的电子运动状态。
(2)与是同族元素,原子之间可以形成双键、叁键,但原子之间难以形成双键或叁键,从原子结构角度分析,原因是 。
(3)比较下列锗卤化物的熔点和沸点,分析其变化规律及原因 。
熔点/℃
26
146
沸点/℃
186
约400
(4)光催化还原制备反应中,带状纳米是该反应的良好催化剂,、、电负性由大至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单晶具有金刚石型结构,其中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微粒之间存在的作用力是__________。
(6)晶胞有两个基本要素:
①原子坐标参数,表示晶胞内部各原子的相对位置,下图为Ge单晶的晶胞,其中原子坐标参数A为;B为;D为。则C原子的坐标参数为 。
②晶胞参数,描述晶胞的大小和形状。已知单晶的晶胞参数,其密度为__________(列出计算式即可)。
20.(14分)
草酸(乙二酸)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中,其K1=5.4×10-2,K2=5.4×10-5。草酸的钠盐和钾盐易溶于水,而其钙盐难溶于水。草酸晶体(H2C2O4·2H2O)无色,熔点为101℃,易溶于水,受热脱水、升华,170℃以上分解。回答下列问题:
(1)甲组同学按照如图所示的装置,通过实验检验草酸晶体的分解产物。装置C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由此可知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有_______。装置B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
(2)乙组同学认为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含有CO,为进行验证,选用甲组实验中的装置A、B和下图所示的部分装置(可以重复选用)进行实验。
①乙组同学的实验装置中,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A、B、______。装置H反应管中盛有的物质是_______。
②能证明草酸晶体分解产物中有CO的现象是_______。
(3)设计实验证明:
①草酸的酸性比碳酸的强______。
②草酸为二元酸______。
2016-2017学年下学期期末考
高二化学试题答题卷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二、非选择题 (共52分)
17.(12分)
(1)
(2)反应 ;反应类型
反应 ;反应类型
反应
;反应类型
(3) ;(4) 。
18. (12分)
(1) ;(2) ;
(3) ;
(4 ) ;
(5) , 。
19. (14分)
(1) ,有 种
(2) ;
(3) ;
(4) (5) , ;
(6) ,
20. (14分)
(1)装置C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分解的产物中有 。
装置B的主要作用是
(2) 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A、B、 。
装置H反应管中盛有的物质是 。
②能证明草酸晶体分解产物中有CO的现象是
(3)
2016-2017学年下学期期末考
高二化学试题答案
1—5 CBCBB 6—10 DBADC 11-15 ADDCCB
17.
(1);
(2)CH2=CH2+H2O CH3CH2OH;加成反应;
2 CH3CH2OH+O2 2 CH3CHO+2H2O;氧化反应;
nCH2=CH2;加聚反应;
(3)<.(4)医用消毒
18
(1)[Ar]3d10,
(2)CuO;
(3)①sp3;②H3O+;
(4) NH3分子间能够形成氢键;
(5)高;CuO的阴阳离子半径小于CuCl的离子半径,CuO阴阳离子所带电荷大于CuCl阴阳离子所带电荷,CuO中晶格能大。
19(1);32。
(2)原子半径较大,难以形成稳定的键,不易形成双键或叁键。
(3)、、的熔沸点依次上升。因为其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随分子量增大,范德华力增大,熔沸点上升。
(4)。
(5),共价键。
(6)①;②。
20. ⑴有气泡逸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冷凝(水蒸气、草酸等),避免草酸进入装置C反应生成沉淀,干扰CO2的检验。
⑵ ①F、D、G、H、D、I; CuO(氧化铜);
②H中的粉末有黑色变为红色,最后的D中的石灰水变浑浊;
⑶ ① 向盛有少量NaHC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草酸溶液,有气泡产生。
②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草酸溶液,消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是草酸的两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