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1 MB
- 2023-12-11 发布
第16讲 光合作用(下)
重难点易错点解析
Ø 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1、 1648年,海尔蒙特柳树实验
水分是建造植物体的唯一原料
2、1773年,普利斯特利实验
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疑问:不同的人重复实验,有的成功, 有的失败,原因何在?
1779 荷兰 英格豪斯
结论:
叶片和绿色枝条在阳光下,才能更新空气的成分。
1875年,由于发现了空气的组成,人们才明确绿叶在光下放出的气体是氧气,吸收的是二氧化碳。
天竺葵实验2——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金鱼藻实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Ø 光合作用小结
光合作用的条件——光照、叶绿体
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和水
光合作用的产物——淀粉和氧气
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Ø 光合作用的实质
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据科学家估计,整个地球上的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一年所制造的有机物,若折算成葡萄糖可达4500亿吨左右。
Ø 光合作用的意义
地球上绿色植物一年进行光合作用所提供的能量,若折算成电能,可达1700万亿度。
地球上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一年所释放出的氧气,可以达到4800亿吨左右。
25m2
3
草坪可将一个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全部吸收,转化成氧气,满足人体呼吸过程中所需氧气的补偿。
思考:实际生产中,怎样利用光合作用提高产量?
间作套种
金题精讲
题一:下列措施中,与利用光合作用原理提高农作物产量无关的做法是( )
A. 合理密植
B. 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C. 降低夜间温度,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D. 种植大棚蔬菜,阴天开灯增加光照
题二: 下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用金鱼藻设计的实验装置,观察在不同距离灯光照射下,试管产生的气泡数目,得到的数据如下:
从数据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 植物离光源越近,产生的气泡数目越多
B. 植物与光源的距离与产生的气泡数呈负相关
C. 一定范围内,光照越强,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
D. 光照时间越长,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
题三: 根据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表示“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过程,该实验正确的操作步骤是(按序号排列):______________。
(2)图一中步骤③的作用是脱色,即使叶片中含有的________溶解在酒精中,其目的是使实验结果更明显。
(3)图二是探究金鱼藻的光合作用的实验,选择实验装置组合甲和丙,其实验变量是_______。
(4)图二甲装置试管中收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卫生香复燃。为了使该实验结果在短时间内非常明显,可采取的措施有哪些?(说出一项措施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光合作用原理提出让水稻高产可采取的措施(说出一项措施即可)____________。
3
第16讲 光合作用(下)
金题精讲
题一:C 题二:D
题三:(1)④①③② (2)叶绿素
(3)金鱼藻
(4)增加金鱼藻的数量、增加光照的强度(填一项即可)
(5)合理密植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