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6.50 KB
- 2023-11-27 发布
宜昌市葛洲坝中学 2018-2019 学年第二学期
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卷 地 理 试 题
考试时间:2019 年 4 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目前,山东省已拥有平邑金银花、日照绿茶、苍山大蒜、马家沟芹菜、烟台大樱桃、泰山
赤鳞鱼、烟台鲍鱼、沾化冬枣等闻名省内外的地理标志产品。如图所示为地理标志产品专用
商标。据此完成 1-2 题。
1. 拥有地理标志商标的产品优于同类其他产品,主要在于其拥有独特
的( )
A. 资金优势 B. 科技优势
C. 文化优势 D. 地理环境优势
2. 地理标志产品,往往产于特定区域,关于地理标志产品特定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B. 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
C. 有明确的边界 D.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有深刻的影响
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三种地理信息技术。人们在现代生活中大量使用了地理信息技
术。下列能给外出远程旅行者直接提供旅行路线帮助的是( )
3. A. 甲、乙 B. 甲、丙 C. 乙、丙 D. 甲、乙、丙
4. 如图所示为我国局部地区某类地理事物分布(黑点表示)图,对该类地理事物分布的分
析,正确的是( )
A. 长江中下游地区呈现如图所示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地处平原,降水丰富
B. 青海省呈现如图所示分布的原因可能为铁矿及煤矿
资源具有如此分布特征
C. 山西呈现如图所示分布的原因是气温高,蒸发强
D. 该类事物出现的共同原因都有交通便利,人类活动
频繁
读下图回答 5-7 题。
5. 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漠,其原因可能是( )
A. 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成地下水漏斗区
B. 由于干旱地区地下水含盐量高,使植物不能生存
C. 由于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
D. 由于有水源,以井为中心的地区农牧活动较多而导致的地表植被被破坏
6. 在乙地区,可能反映该地区绿洲萎缩的现象是( )
A. 地表反射率下降 B. 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紧实度下降
C. 土壤盐碱度升高 D. 生物生产能力提高
7. 荒漠化既是科学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因此治沙战略应( )
A. 以生物措施为核心 B. 以消除贫困为核心
C. 以工程措施为核心 D. 以跨流域调水为核心
图为“7 月初湖南省某地农户的菜园”,照片中种植蔬菜的土壤用稻草覆盖,完成 8-9 题。
8. 菜园中的土壤用稻草覆盖,其主要目的是( )
A. 保温 B. 保湿
C. 增加土壤肥力 D. 减轻水土流失
9. 与东北地区相比,该省的农业生产( )
A. 商品率高 B. 以国营农场为主
C. 复种指数高 D. 遭受的病虫害少
在我国西北地区利用一种新型地膜覆盖技术——全膜双垄沟播栽培
技术发展农业生产(如下图),使农作物产量大大提高。据图回答 10-11 题。
10. 据图判断该“铺膜种植”方式能大幅度提高农作物粮食产量,主要充分利用了( )
A. 热量 B. 降水 C. 光照 D. 土壤
11. 下列叙述不属于该技术对农作物生长有利的是( )
A. 覆膜雨水富集 B. 地膜覆盖抑制土壤水分蒸发
C. 改善垄沟土壤墒情(土壤湿度) D. 覆膜内气温上升
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推进工业化,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读“珠江三
角洲产值增长图”,回答 12-13 题。
12. 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 )
A. 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B. 劳动力指向型产业、市场指向型产业
C. 原料指向型产业、动力指向型产业
D. 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13.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主要表现在( )
①城镇数量猛增,城市交错分布 ②城市规模迅速扩大
③逆城市化现象凸显 ④城市人口比重提高,城市分布密集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4. 中国某地居民就地取材,用竹木扎制屋架,茅
草履顶,建造的传统民居远看像船底,因而被
称为船形屋(如图)。该传统民居能够反映当
地的环境特点是( )
A. 高寒缺氧 B. 潮湿、多虫鼠
C. 多火山、地震 D. 干旱缺水
下图为我国农村住宅的设计图,收集的雨水经过滤池再利用。读图完成 15-17 题。
15. 该住宅设计雨水花园主要目的是( )
A. 减少洪水威胁
B. 缓解水资源紧缺
C. 改善生态环境
D. 减少风沙危害
16. 该农村住宅设计最适宜推广使用的是( )
A. 华南地区 B. 西南地区
C. 华北地区 D. 西北地区
17. 在最适宜推广的地区,如在花园中种植果树,宜选择的树种是( )
A. 荔枝树 B. 桔子树 C. 椰子树 D. 枣树
藏木水电站是西藏最大的水电开发项目,也是雅鲁藏布江干流上规划建设的第一座水电
站,其主要功能为发电,同样兼顾生态环境用水的要求,无航运、灌溉等综合利用要求。2015
年 10 月 13 日,藏木水电站开始全面运行。下图示意藏木水电站住置,据此完成 18-20 题。
18. 藏木水电站是雅鲁藏布江干流中游桑日至加查峡谷段规划 5 级电站的第 4 级,该河段规
划多级电站的主要原因为( )
A. 降水丰富 B. 南亚市场广
C. 地势落差大 D. 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19. 藏木水电站在一侧留出一个弯曲型的水泥通道,其主要
考虑( )
A. 能保证下游供水 B. 持续输通泥沙
C. 上下游鱼类洄游 D. 保障库区不冻
20. 该电站建成后,对图示区域的影响有( )
A. 恒河下游径流量季节变化加大 B. 国际互信增加
C. 电站上游传统文明发生变化 D. 恒河下游地区气候改善
科研人员采用人为放火的方法,对我国西北某地荒漠化草原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度、地上部
生物量、植物多度等群落特征对火因子的响应进行了科学研究。结果表明:火烧后当年,火
烧样地中草本植物地上部生物量显著高于对照样地,第二年地上部生物量无显著性差异。物
种丰富度和植物多度的变化如图 a、图 b 所示。据此完成 21-22 题.
21. 荒漠草原生态系统在火烧后( )
A. 物种当年略有减少,第二年基本恢复 B. 植物多度当年不变,第二年略有降低
C. 植物多度当年提高,第二年基本恢复 D. 物种丰富度和植物多度变化基本相同
22. 火烧后当年草本植物地上部生物量显著提高,最可能与之有关的是火烧后( )
A. 土壤湿度降低 B. 昼夜温差增大 C. 土壤表层疏松 D. 土壤肥力提高
23. 如图示意一固定沙丘某年 5-9 月土壤水分含量(%)随深度的变化。该沙丘位于毛乌素沙
漠的南缘,无人为扰动,多年保持稳定。6-8 月,该固定沙丘土壤含水量明显不同于其他
月份的原因是( )
①风速较大;②蒸腾量较大;③气温较高;④
降水较少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读图完成 24-25 题。
24. 如果该图表示水循环模式,则目前受人类影响最大的环节是( )
A. ①环节 B. ②环节
C. ③环节 D. ④环节
25. 如果该图表示我国某流域经济活动模式,则从流域综
合开发角度分析( )
A. 上游城市潜能较小,重点治理的是洪涝灾害
B. 中游城市潜能最大,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C. 下游城市联系紧密,重点对河流进行梯级开发
D. 流域内城市应相互协作,下游城市发挥辐射作用
热带雨林是指阴凉、潮湿多雨、高温、结构层次不明显、层外植物丰富的乔木植物群落,具
有独特的外貌和结构特征。据此回答 26-27 题。
26. 雨林中土壤贫瘠的原因是( )
①养分主要储存在植物体内 ②土壤长期受到高温多雨的淋洗
③热带雨林常绿,缺少枯枝落叶 ④养分再循环的速度缓慢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7. 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减小直接后果是( )
A. 中纬度地区降水增加 B. 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
C. 碳氧平衡受到破坏,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D. 产生厄尔尼诺现象,亚马孙平原形成洪涝灾害
28. 湿地破坏后可能产生的后果是
A. 湿地面积扩大,土地荒漠化加剧 B. 气候湿润,盐渍化土地面积缩小
C. 河川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上升 D. 生态环境破坏,动植物资源减少
29. 2012 年 2 月 2 日是第 16 个“世界湿地日”。中国将
使 50%的自然湿地和 70%的重要湿地得到有效保护,
并建立起结构较为合理、功能较为优化的湿地保护网
络体系,逐步扭转湿地面积减少和功能退化的局面。
图中的湿地体现了何种功能( )
A. 保持水源 B. 净化水质
C. 调节气候 D. 美化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
30. 下图是我国四个限制开发的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
关于其生态建设主要方向,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封沙育草,涵养水源,保护野生动物
B. ②控制开发强度,改善湿地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
C. ③大力植树造林种草,增加草场载畜量
D. ④禁止过度开垦、过度樵采,采取轮荒耕作制度
二、综合题(40 分)
31. 根据下列图文资料,完成(1)-(3)题 。(8 分)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我国对如图所示区域的水土流失进行了大规模治理,重点实施了退耕
还林(草)等生物治理措施。在年降水量大于 400 毫米的地区,林草植被得到较好恢复。在
年降水量小于 400 毫米的地区(地表 1 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人工连片种
植的树木普遍生长不良,树干弯曲,根基不稳,枝叶稀疏,总也长不大,被当地人称为“小
老头树”。
(1)分析当地出现“小老头树”的环境条件。(3 分)
(2)分析在降水量 400 毫米以下区域植树造林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结果。(3 分)
(3)说明“小老头树”现象对于生态建设的启示。(2 分)
32.根据下列图文资料,完成(1)-(3)题。(20 分)
材料一:福建西部以武夷山与江西为界,海岸线长而曲折,沿海滩涂丰富(滩涂为河流或
海流夹杂的泥沙在地势较为平坦的河流入海口或海岸附近沉积形成的浅海滩),三沙湾地区
为目前中国唯一内湾性大黄鱼产卵场.图为福建省及三沙湾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2013 年国家提出在“古丝绸之路”基础上打造“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着力
推进我国和东南亚、西亚等地经济合作.福建泉州市借此正在筹划建设中国-沙特石化产业合
作园区.
(1)图 1 中①、②是武夷山东、西两坡面冬季不同海拔高度的平均气温变化曲线,表示
西坡的曲线是______.简析夏季坡面海拔 400~800m 处东坡较西坡气温较低的原因。(4 分)
(2)简析三沙湾滩涂资源丰富的原因,说明三沙湾不宜过度发展海水养殖的原因。(8 分)
(3)从资源和交通的角度,分析“中国-沙特石化产业合作园区”建设的有利条件。(8 分)
33. 根据下列图文资料,完成(1)-(3)题。(12 分)
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制约鱼类资源的数量。位于天山南麓的博斯腾湖
是中国内陆最大淡水湖,盛产胖头鱼、鲤鱼、鲢鱼等 68 种鱼类。胖头鱼生活在水的上层,性
情比较温和,主要食水中的浮游动物,也食浮游植物,有冬眠习惯,适宜于大型湖泊、水库
放养。博斯腾湖是新疆最大的渔业生产基地。该湖西北芦苇(水生植物)高大茂密,春季发
芽,秋季枯黄,落叶进入湖中。沙漠与湖泊南岸相连,并延伸到水下。每年博斯腾湖冬捕活
动从 1 月中旬持续到春节前后。一支冬捕队在湖泊南部捕捞收获甚微,而在湖泊西北部收获
颇丰。该地区也是全球西红柿种植和加工的三大中心之一。下图为博斯腾湖及周边地区图及
冬捕情景图
(1)分析博斯腾湖大规模捕鱼在冬季的原因。(4 分)
(2)分析冬捕队在博斯腾湖西北捕捞量大,而在南部捕捞量极少的原因。(3 分)
(3)有人提出把西北大面积的芦苇种植区开垦为西红柿种植区,你是否赞同?请
说明你的理由。(5 分)
宜昌市葛洲坝中学 2017-2018 学年第二学期
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地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60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C A D C B B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A C B B C D C C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D B D D A C D B B
二、综合题(40 分)
31.(8 分)
(3 分)(1)降水量少(低于 400 毫米),地下水位低,树木生长所需水分不足;地表 1 米
以下存在干土层,影响树木根系发育和下扎;风大,易动摇树木根系。
(3 分)(2)树木生长不良(形成“小老头树”);树木(“小老头树”)影响林下草本植
物的生长,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的功能减弱(不利于当地自然植被的恢复);树木(“小老头
树”)会蒸腾更多水分,树木根系吸水会使地下土层更干,导致区域环境更干燥。
(2 分)(3)在生态建设过程中,应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在
生态脆弱地区,应减少人工干预。
32. (20 分)
(4 分)(1)①; 东坡为东南季风迎风坡;夏季阴雨天气较多;对太阳辐射消弱较强,故东
坡气温较低.
(8 分)(2)入海河流多,泥沙沉积作用明显;海域相对封闭,风浪小,有利于沉积或潮汐作
用使得泥沙堆积。该地海域封闭,自净能力弱;过度发展养殖业,导致水体污染,加大水产
品病害几率.
(8 分)(3)我国东南沿海石油资源短缺,沙特石油资源丰富,两者优势互补;泉州水资源
丰富,适合发展石化工业。海岸线曲折,多港湾;海运便利,石油等大宗货物适宜走海运.
33. (12 分)
(4 分)(1)冬季鱼冬眠,较好捕捞;冬眠时,鱼不需进食,使鱼肥肉鲜无腥味;冬季气温
低,鱼易于储藏;冬捕时正逢春节期间,市场需求量大。
(3 分)(2)西北芦苇面积广,落叶进入湖中;河流从西北注入湖泊,营养物质多(有机质
多)浮游生物多,鱼类饵料丰富;沙漠与南岸相连,并延伸到水下,水草少,鱼类饵料贫乏,
鱼类很少。
(5 分)(3)赞同。理由: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水源能够满足大面积种植;品质好市场
广阔;扩大就业(增加收入);促进经济的发展。
不赞同。理由:灌溉导致土壤盐碱化;加剧水资源紧张,荒漠化扩张;湿地萎缩,生物
多样性减少;调节气候能力减弱。
2018-2019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命题组预估平均分 VS.实际平均分记录表
高_二__年级
科目 命题教师 审题教师 预估均分 实际均分 均分差值
地理 宋海宁 65
2018-2019 学年 第二学期
高__二_ 地理_科期中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
题
型
题号
考察知识点(非
章节节点)
预估难度系
数
能力要求
分值了解
识记
理解 掌握
灵活
运用
选
择
题
1,2
区域的含义与特
征
1 √ √ 4
3
地理信息系统的
应用
0.8 √ 2
4,14
不同区域自然环
境和人类活动差
异
0.9 √ √ 4
5,6,7,21,22
土地荒漠化及其
防治
0.6 √ √ √ 10
8,9,10,11
中国区域农业特
点及发展
0.7 √ √ 8
12,13,15,
16,17
区域工业化和
城市化问题
0.7 √ 10
18,19,
20,23,24,
25
流域开发的综合
开发
0.6 √ √ √ √ 12
26,27 森林资源的开 0.7 √ √ 4
发与保护
28,29,30
湿地资源的开
发与保护
0.7 √ √ √ √ 6
综
合
题
31
不同区域自然环
境和人类活动差
异
0.6 √ √ √ 8
32
海洋资源的开
发与保护, 区
域工业化
0.5 √ √ √ 20
33
湿地资源的开
发与保护
0.6 √ √ √ 12
100
整套试题的难度系数 0.7,按容易题、中档题、难题 4:5:1 命题,确保及格率在 6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