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6.00 KB
- 2023-11-22 发布
2018-2019学年江苏省沭阳县高一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计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表示意各大洲某年人口状况,据此回答1题。
地区
亚洲
非洲
欧洲
北美
拉丁美洲
大洋洲
人口自然增长率
1.9%
2.8%
0.3%
0. 7%
2.2%
1.2%
人口总数(亿)
39
9
7
3.3
5.5
0.3
1.有关各大洲人口状况的叙述不符合实际的是
A.欧洲的新增人数最少 B.发达国家的自然增长率较低
C.新增人口主要分布在亚洲 D.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图1表示四个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读图完成2~3题。
2.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地区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人口发展变化的过程按时间先后排序大致是
①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
②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
③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
A.①②③ B.③②①
图1
C.②①③ D.②③①
读下面调查资料,完成4~5题。
姓名:王琴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82年9月
籍贯:安徽
就业状况:江苏黎明针织厂
姓名:史密斯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48年2月
原住地:美国纽约(东北部)
现住地:美国休斯敦(南部沿海)(退休后移至)
就业状况:退休
4.影响王琴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 B.政治文化 C.交通运输 D.自然环境
5.影响史密斯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矿产资源 B.宗教信仰 C.气候 D.水源
萧湘的爸爸在北京工作,妈妈是宿迁市某中学老师。小学时每年暑假,萧湘都随妈妈去北京度假;2013年,由于工作需要,妈妈调到北京市某中学任教,萧湘随妈妈去北京上中学,2018年萧湘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复旦大学。萧湘是环保志愿者,寒假随学校环保组织去西北考察。据此回答6题。
6.萧湘的经历中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①小学时夏天去北京度假 ②到北京上中学 ③到上海上大学 ④去西北考察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我国东北地区有辽阔的土地、浩瀚的森林。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吸引黄河中下游地区人口向这里迁移和流动,尤以山东人最多,东北地区俗称“关东”,人们便把不顾政府禁令,来此谋生的人口迁入现象,称为“闯关东”。 据此回答7题。
7.自古以来山东人“闯关东”的主要原因是
①山东省人口多,生存压力大
②山东省环境恶化,造成大规模的环境难民
③政策鼓励
④东北地区地广人稀,资源丰富.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地广人稀,人口密度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10。图2为“木桶效应图”。 完成8~10题。
8.某地以耕地、森林、淡水、矿产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6000、4500、10000,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取决于
A.耕地 B.森林
C.淡水 D.矿产
9.新疆环境承载力较小,推测其主要原因是
A.气候干旱 B.科技发达
C.开放程度高 D.资源丰富
图2
10.为提高新疆环境人口容量,目前下列措施较合理的是
①降低区内人们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 ②发展科技,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③加强交通建设,加强与外界的联系 ④出台优惠政策,促进外地人口迁入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时期能够容纳的人口数量受当地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制约。广州提出到2020年末把常住人口控制在1 500万以内,应该说,这“1500万”是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完成11~12题。
11.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A.经济发展水平 B.消费水平 C.资源丰富程度 D.科技发展水平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各因素是变量,所以无法估算
B.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是指人口合理容量
C.环境人口容量固定不变或变化很小
D.目前我国的人口数量已经超过了环境人口容量
稻田
花卉、蔬菜地
桥梁、公路
城镇
图例:
图3
13.图3为某城市25年间的发展变化示意图,图中可直接观察到的城市化表现是
A.城市人口不断增加 B.城市数量增加
C.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D.城市工业生产和商业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图4表示某市2003~2013年土地利用面积变化情况。完成14题。
图4
14.据图推测,2003~2013年该市
A.退耕还林,林地面积持续增加 B.围湖造田,水域面积不断减少
C.水土流失,未利用地面积持续增加 D.城市扩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图5为“某城市所在区域的人口变化统计图” 及“城市化进程示意图”。读图完成15~16题。
图5
加速阶段
成熟阶段
缓慢发展阶段
15.1990年该城市所在区域的城市化水平为
A.20% B.50% C.60% D.80%
16.关于该区域图示时间段城市化过程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生物种群增加 ②由缓慢发展阶段进入加速阶段
③第二、三产业比重下降 ④城市人口数量与农村人口数量的差距在缩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暑期,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研究城市热岛效应现象。图6是兴趣小组绘制的某城市热岛强度(城区与郊区的温度差)日变化示意图,图7为城市热岛强度随某一因素的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7~18题。
图7
图6
热岛强度(℃)
热岛强度(℃)
时 刻
阴天
晴天
17.图中有关热岛强度信息及其分析,正确的是
A.阴天比晴天热岛效应显著 B.各时间段晴天热岛效应都强于阴天
C.热岛强度与天气状况无关 D.晴天最强时刻与人流量、车流量高峰期吻合
18.图7中的横坐标不可能代表
A.绿地面积 B.建筑物面积 C.工业化程度 D.人口数量
读“某城市用地变化示意”图(图8),完成19~20题。
图8
19.老城区选址主要考虑的区位自然因素是
A.河流 B.铁路运输 C.气候 D.矿产资源
20.由图中信息可知,该城市形态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矿产资源的开发 B.人口分布的改变
C.铁路运输的发展 D.环境污染的影响
图9为“伦敦大本钟景观图”,图10为“北京故宫景观图”,读图完成21~23题。
图9
图10
21.造成两地建筑风格差异的因素最可能是
A.气候 B.地形 C.地域文化 D.经济
22.图10所示区域没有形成中心商务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经济因素 B.历史因素 C.政策因素 D.社会因素
23.有人把城市楼房超过90米部分的高度之和称为“城市个头”,近年来北京“城市个头”不断长高,其主要积极影响是
A.降低建筑成本 B.美化城市景观 C.节约建筑用地 D.扩大用地规模
图11为我国东部某地区聚落和交通干线分布模式图。据此完成24题。
图11
24.关于图中三类城镇说法正确的是
A.①类等级最低 B.②类提供服务最少
C.③类数目最多 D.③类之间距离最远
图12
图12为“我国某大城市离心力示意图”,读图完成25~26题。
25.图中甲、乙、丙所示内容排列正确的是
A.甲——地价上涨 乙——交通拥挤 丙——各类产业迁出
B.甲——交通拥挤 乙——地价上涨 丙——各类产业迁出
C.甲——各类产业迁出 乙——交通拥挤 丙——地价上涨
D.甲——地价上涨 乙——各类产业迁出 丙——交通拥挤
26.图示现象可能导致
A.市中心人口将大幅增加 B.城市化水平将不断下降
C.城市用地向外扩展,出现卫星城 D.中心商务区逐渐向郊区迁移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图13是“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读图回答27~30题。
图13
27.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城市的每一块土地用于哪种活动,取决于各种活动
A.规模的大小 B.重要的程度 C.付出租金的高低 D.由政府决策
28.图中a与A分别代表
A.工业付租能力 工业区 B.商业付租能力 商业区
C.住宅付租能力 住宅区 D.商业付租能力 住宅区
29.如果仅考虑图示因素,城市空间结构模式应是
A. 扇形模式 B.田园模式 C.多核心模式 D.同心圆模式
30.导致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出现的因素是
A.经济因素 B.历史因素 C.政策因素 D.社会因素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计60分。
31.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2018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 2154.2 万人。其中,常住外来人口764.6 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 35.5%,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为11.2%,常住人口出生率为8.24‰,死亡率为5.58‰。
材料二 目前我国人口迁移城乡结构图(图14)。
图14
(1)北京市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 。
(2)材料信息显示,北京市人口年龄结构表现为 ▲ 化现象突出,由此会带来青壮年负担 ▲ 、社会养老费用上升等问题。
(3)大量外来人口给北京市带来的影响有:
利:提供 ▲ 、促进 ▲ 。弊:加大 ▲ 方面压力。
(4)材料二数据表明我国目前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为由 ▲ 迁往 ▲ ,主要影响因素是 ▲ 。
32.读“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曲线图”(图15),回答问题。(14分)
图15
B
A
(1)AB两条曲线代表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是 ▲ 曲线。
(2)从图中可以看出,与A类国家相比较,B类国家的城市化特点是起步 ▲ (填早或晚)、水平 ▲ (填高或低)、1950年以后的城市化速度 ▲ (填快或慢)。
(3)20世纪70年代开始,A类国家由于人们对生存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出现了 ▲ 现象。
(4)过快的城市化会使城市的环境质量下降,出现 ▲ 、 ▲ 和噪音污染等环境污染。
33.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石家庄市原是一个小村庄,后来石家庄成为重要的铁路枢纽,并发展成为人口超过百万的大城市。
材料二 图16是“为枣强镇居民生活提供服务的城市图”。
图16
(1)材料一表明 ▲ 因素是影响石家庄市发展的重要区位因素。
(2)图中城镇分为 ▲ 个等级,与保定市相比,石家庄市的级别更 ▲ ,服务范围更 ▲ 。
(3)把以下三组服务功能的序号填入下表中正确的位置。
①购买彩电、冰箱等生活用品,看一些大病或者上高中等。
②购买纸、笔、米、面等日常消费品,看头痛感冒等常见病,上小学等。
③购买时装等高档商品,看疑难病症,上大学或听音乐会,参观博物馆等。
名称
枣强镇
衡水市
石家庄市
距离
0km
25km
90km
城镇非农人口
11万
29万
231万
枣强镇居民前往该地的频率
每周一、两次
两、三个月一次
每年一、两次
枣强镇居民寻求的服务功能
▲
▲
▲
34.图17是某城市规划简图。读图回答问题。(14分)
图17
(1)图中X、Y代表的城市功能区分别是 ▲ 、 ▲ 。
(2)图中Z功能区的分布特点是位于城市 ▲ ,并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3) 影响地租水平的因素有距离市中心的距离和 ▲ ,下面能正确表示图17中A—B虚线地租水平变化特征的是 ▲ 。
(4)假如你是一名房地产开发商,将在该城市的a、b、c、d四个地块中选一处建设高级住宅区,你认为 ▲ 处最合适。
(5)若该城市的工业区布局合理,其主导风向最合理应该是 ▲ (填东北风、西北风或西南风)风。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调研测试
高一地理参考答案
1~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A
B
D
A
C
C
D
C
A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B
C
D
A
C
D
A
A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B
C
C
B
C
C
B
D
D
31.(18分)
(1)2.66‰ (2分) (2)老龄 加重(4分)
(3)劳动力 经济发展 交通、住房、教育、医疗、环境(任答一点)(6分)
(4)乡村 城市 经济(6分)
32. (14分)
(1)A (2分) (2)晚 低 快(6分)
(3)逆城市化(2分)
(4)大气污染 水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光污染(任答两点)(4分)
33. (14分)
(1)交通(2分) (2)三 高 大(6分)
(3)②①③(6分)
34. (14分)
(1)商业区 住宅区(4分)
(2)外围(2分)
(3)交通通达度 B(4分) (4)d(2分)
(5)东北风(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