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3.00 KB
- 2023-11-22 发布
阶段性质量监测试题高二化学
2017.10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Na 23 S 32 Fe 56 Cu 64 Ag 108
第Ⅰ卷(选择题 )
选择题(本题包括17小题,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需要加热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B.用于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的仪器称为量热计
C.当∆H为“-”时,表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D.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途径无关
2、根据下列事实:(1)X+Y2+===X2++Y;(2)Z+2H2O(冷)===Z(OH)2+H2↑
(3)Z2+的氧化性比X2+弱;(4)由Y、W电极组成的原电池,电极反应式为:
W2++2e-→W,Y→Y2++2e-。可知X、Y、Z、W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Z>X>Y>W B.Z>W>X>Y C.X>Z>Y>W D.Z>Y>X>W
3.某实验小组做完Zn、Cu原电池实验后,记录描述如下,其中合理的是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②③④
4.0.3mol硼烷(B2H6)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B2O3固体和液态水,放出649.5 kJ热量。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B.在理论上可以利用该反应的原理做成燃料电池
C.每生成18 g水,该反应转移2 mol电子
D.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B2H6(g)+3O2(g)=B2O3(s)+3H2O(l) ΔH=2165 kJ·mol-1
5.反应A+B→C(ΔH<0)分两步进行:①A+B→X(ΔH>0),②X→C(ΔH<0)。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6.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及对ΔH的说明正确的是
A.C2H5OH(l)+3O2(g)=2CO2(g)+3H2O(g) ΔH=-1 367.0 kJ·mol-1(燃烧热)
B.中和热为57.3 kJ·mol-1,对应反应:
Ba(OH)2(aq)+H2SO4(aq)=BaSO4 (S)+2H2O(l) ΔH=—114.6 kJ·mol-1
C.S(s)+O2(g)=SO2(g) ΔH=-296.8 kJ·mol-1(反应热)
D.2NO2=O2+2NO ΔH=+116.2 kJ·mol-1(反应热)
7、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的K闭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片刻后可观察到滤纸b点变红色
B.电子沿 Zn→a→b→Cu 路径流动
C.片刻后甲池中c(SO42-)增大
D. Cu 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8.下列有关金属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
A.纯银器表面在空气中因电化学腐蚀渐渐变暗
B.当镀锡铁制品的镀层破损时,镀层仍能对铁制品起保护作用
C.在海轮外壳连接锌块保护外壳是采用了牺牲阳极保护法
D.可将地下输油钢管与外加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以保护它不受腐蚀
9.在一定条件下,已知SO2转化为SO3的转化率为80%。若有64 g SO2气体全部被
氧化成SO3气体时,放出热量98.3 kJ,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SO2(g)+O2(g) SO3(g) ΔH=-98.3 kJ·mol-1
B.2SO2(g)+O2(g) SO3(l) ΔH=-196.6 kJ·mol-1
C.SO2(g)+O2(g) SO3(g) ΔH=-78.64 kJ·mol-1
D.2SO2(g)+O2(g) SO3(g) ΔH=+196.6 kJ·mol-1
10.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用装置①精炼铜,则a极为粗铜,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
B.装置②的总反应是:Cu+2Fe3+=Cu2++2Fe2+
C.装置③中钢闸门应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
D.装置④中的铁钉几乎没被腐蚀
11.已知:H2(g)+Br2(l) =2HBr(g);ΔH=-72 kJ·mol-1。蒸发1mol Br2(l)需要吸收的能量为30 kJ,其它相关数据如下表:则表中a为
H2(g)
Br2(g)
HBr(g)
1 mol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时
需要吸收的能量/kJ
436
a
369
A.200 B.260 C.230 D. 404
12.1L 0.1mol·L-1的AgNO3溶液在以Ag作阳极,Fe作阴极的电解槽中电解,当阴极上增重2.16g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变为0.08 mol·L-1 B.阳极上产生112mLO2(标准状况)
C.转移1.204×1021个电子 D.反应中有0.02mol的物质被氧化
13.糕点包装中常用的脱氧剂组成为还原性铁粉、氯化钠、炭粉等,其脱氧原理与钢铁的吸氧腐蚀相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脱氧过程是吸热反应,可降低温度,延长糕点保质期
B.脱氧过程中铁做原电池负极,电极反应为Fe-2e-=Fe2+
C.脱氧过程中碳做原电池正极,电极反应为2H2O+O2+4e-=4OH-
D.含有1.12g铁粉的脱氧剂,理论上最多能吸收氧气336mL(标准状况)
14.室温下,将1 mol的CuSO4·5H2O(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热效应为ΔH1,将1 mol的CuSO4(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热效应为ΔH2;CuSO4·5H2O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s)CuSO4(s)+5H2O(l),热效应为ΔH3。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ΔH2>ΔH3 B.ΔH1<ΔH3 C.ΔH1+ΔH3=ΔH2 D.ΔH1+ΔH2>ΔH3
15.用石墨电极电解1 L含硝酸铜和氯化钠各 0.1mol的混合溶液,当阳极上生成的气体为2.24L时(标准状况),假设溶液的体积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过程中溶液中产生蓝色沉淀 B.阴极产生2.24 L气体(标准状况)
C.阴极增重6.4克 D.所得溶液显碱性
16.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的供电系统中有再生氢氧燃料电池(RFC),RFC是一种将水电解技术与氢氧燃料电池技术相结合的可充放电池。下图为RFC工作原理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当有0.1mol电子转移时,a极产生1.12L O2(标准状况)
B.c极上进行还原反应,B中的H+可以通过隔膜进入A
C.b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4H++4e- =2H2↑
D.d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O2+4H++4e-=2H2O
17、控制适当的条件,将反应2Fe3++2I-2Fe2++I2设计成如图所示的原电池。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反应开始时,乙中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反应开始时,甲中石墨电极上Fe3+被还原
C.电流计读数为零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电流计读数为零后,在甲中加入FeCl2固体,
乙中石墨电极为负
姓名
考号
高二化学阶段性质量
监测试题
18
19
20
21
22
总分
第Ⅱ卷(非选择题)
得 分
评卷人
18. (1)以CuSO4溶液为电解质溶液进行粗铜(含Al、Zn、Ag、Pt、Au等杂质)的电解精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能全部转化为化学能 B.粗铜接电源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C.溶液中Cu2+向阳极移动 D.利用阳极泥可回收Ag、Pt、Au等金属
(2) 以KCl和ZnCl2混合液为电镀液在铁制品上镀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未通电前上述镀锌装置可构成原电池,电镀过程是该原电池的充电过程
B.因部分电能转化为热能,电镀时通过的电量与锌的析出量无确定的关系
C.电镀时保持电流恒定,单位时间内锌的析出量恒定
D.镀锌层破损后即对铁制品失去保护作用
(3)某电化学装置可实现反应Cu+2H+=Cu2++H2↑,该电化学装置属于 。
A.原电池 B.电解池 C.电镀池 D.精炼池
(4)利用反应2Cu+O2+2H2SO4=2CuSO4+2H2O可制备CuSO4,若将该反应设计为原电池,其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
(5)已知铅蓄电池总反应: Pb+PbO2+2H2SO4=2PbSO4+2H2O
铅蓄电池的正极电极反应式: 。
得 分
评卷人
19、(1)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燃料是丙烷(C3H8),亚特兰大奥运会火炬燃料是丙烯(C3H6)。已知,丙烷脱氢可得丙烯。
C3H8(g)→CH4(g)+HC≡CH(g)+H2(g) △H1=156.6 kJ·mol-1
CH3CH=CH2(g)→CH4(g)+HC≡CH(g) △H2=32.4 kJ·mol-1
则相同条件下,反应C3H8(g)→CH3CH=CH2 (g)+H2(g)的△H= kJ·mol-1。
(2)若以丙烷为燃料制作新型燃料电池,装置如图所示,则:石墨电极发生的
是 反应(填“氧化”或“还原”);A处通入 ,该处电极反应: 。
(3)利用上述燃料电池可实现电能向化学能转化。某同学设计了一种电解法制取Fe(OH)2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通电后,溶液中产生大量的白色沉淀,且较长时间不变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电源中的a一定为正极,b一定为负极
B.可以用NaCl溶液作为电解液
C.A、B两端都必须用铁作电极
D.阴极发生的反应是:2H++2e-= H2↑
若将所得Fe(OH)2沉淀暴露在空气中,其颜色最终变成红褐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得 分
评卷人
20、电解原理在化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如图所示,C为电解液,A、B分别是两块电极板,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
(1)若A、B都是惰性电极,电解液C为饱和NaCl溶液,实验开始时,同时在U型管两边各滴入几滴酚酞,试判断:
① a是 极,B是 极。
② B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
③ 检验A电极产物的方法是
(2)如果用电解法精炼粗铜,电解液C选用CuSO4溶液,则:A电极的材料是 ,
B电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
(3)用惰性电极电解100mlCuSO4溶液。
若阴极析出Cu的质量为3.2g,则阳极上产生的气体(标准状况)体积为_________L,溶液中H+的浓度为 (假设溶液体积不变)。
若使溶液恢复原状,需要加入 (化学式),其质量为 g。
得 分
评卷人
21、(1)微型银锌纽扣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原理图如下所示)。其电极分别是Ag2O和Zn,电解质为KOH溶液,电极反应为:
Zn+2OH--2e-=Zn(OH)2,Ag2O+H2O+2e-=2Ag+2OH-。
写出电池的总反应式:
。
(2)碱性锌锰干电池是普遍使用的民用电池。
已知电池放电后的产物是Zn(OH)2和MnOOH。
①总反应式: ;
正极反应式: 。
②用惰性电极电解MnSO4溶液可制得MnO2。写出得到
MnO2的电极反应式:
该反应发生在电解池的 极 。
(3)铅蓄电池的充、放电反应方程式为:
Pb+PbO2+2H2SO42PbSO4+2H2O。
下图装置中K闭合时,装置Ⅱ中SO42-
向 电极迁移(填“c”或“d”);
d电极反应式为
当电路中转移0.2 mol电子时,Ⅰ中消耗的H2SO4的物质的量为 mol。
得 分
评卷人
22、如下图所示,A为电源,B为浸透饱和食盐水和酚酞试液的滤纸,滤纸中央滴有一滴KMnO4溶液,C、D为电解槽,其电极材料见图。电解质溶液:C装置中溶液为AgNO3溶液,D装置的溶液为Cu(NO3)2溶液。
(1)关闭K1,打开K2,通电后,B的KMnO4紫红色液滴向d端移动。
则电源a端为 极,通电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滤纸c端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打开K1,关闭K2,通电一段时间:则D装置中Cu极的电极反应式:
。
C装置中右端Pt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
C装置中总反应方程式为: 。
(3)假定C、D装置中电解质溶液足量,电解一段时间后:
C装置中溶液的酸性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
D装置中溶液的浓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