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6 MB
- 2023-11-21 发布
长乐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二地理(文科)试卷
命题人:郑娇梅 审核人:林欢
命题内容:《区域地理》
班级 姓名 座号 成绩
说明:1、本试卷分第I、II 两卷,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2、Ⅰ卷的答案用2B铅笔填涂到答题卡上;Ⅱ卷的答案有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 共54分)
一、选择题(共27小题,每小题2分,计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尼泊尔
图1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强烈地震,图1为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与此次地震关系最密切的板块是( )
A.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 B.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
C.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 D.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2.下列关于尼泊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与中国隔海相望 B.是南亚山区内陆国
C.南北跨度大,气候差异明显 D.地处喜马拉雅山北麓
图2为北京、罗马、伦敦、孟买四个城市的气候资料统计图,读图完成3-4题。
甲
乙
丙
丁
图2
3.与甲对应的城市是( )
A.伦敦 B.北京 C.罗马 D.孟买
4. 当丙城市处于少雨季节时,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
A.地中海沿岸区正值冬季 B.印度半岛盛行西南季风
C.叶尼塞河正处于封冻期 D.华北地区春旱严重
图3为某季节南亚季风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甲
乙
风向
80°
20°
图3
山脉
5.与图示季节盛行风形成无关的是( )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C.地转偏向力
D.地形特点
6.与乙地相比,甲地此季节( )
A.降水较多 B.气温较高
C.温差较大 D.光照较强
图4中甲图为世界某河流域局部图,乙图为M地气候资料统计图。读图完成7-8题。
气温(℃)
降水(mm)
月降水量
月均温
乙
图4
70°
110°
130°
150°
北
冰
洋
甲
M
7.M地下游河段结冰期可能为( )
A.5个月 B.6个月 C.7个月 D.8个月
8.该河流( )
A.含沙量大 B.水位季节变化小 C.航运价值高 D.有凌汛现象
积温是一个地区一年内日平均气温≥10℃,持续期内日平均气温的总和。读我国局部地区积温分布图,回答下题。
9.M、N两地积温的差值可能是( )
A. 1000℃ B. 1500℃ C. 2000℃ D. 2500℃
10.导致M、N两地积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人类活动
11.M地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优势区位条件是( )
A.太阳辐射强 B.热量充足 C.地广人稀 D.昼夜温差大
甲
乙
T
V
I
S
A
图6
图6为“展望五国”某年经济发展主要指标示意图,图中V、I、S、T、A分别是越南、印度尼西亚、南非、土耳其和阿根廷,读图完成12-13题。
12.甲、乙代表的主要农副产品最可能是( )
A.甲——稻米、橡胶 乙——小麦、牛肉 B.甲——奶酪、大豆 乙——玉米、牛肉
C.甲——稻米、橡胶 乙——花生、羊皮 D.甲——大豆、蕉麻 乙——小麦、牛肉
13.关于五个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I国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 B.S国是非洲经济欠发达国家
C.T国是地跨亚非两洲的国家 D.由于南极科考,A国战略地位日渐重要
图7
流域范围
N
20°N
100°E
甲
乙
河流
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图7为某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14-15题。
14.甲乙河段流域狭窄,其主要原因是( )
A.地壳断裂下陷,地表径流难以汇入
B.河流两岸高山束缚,山高谷深
C.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
D.降水少,支流稀少
15.甲乙段河谷冬季多雾且持续时间长,其原因可能是( )
A.水汽较少 B.气温较高
山脉
②
④
①
贺
兰
山
40°
105°
110°
甲
③
图8
C.光照较强 D.风力较小
图8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16-17题。
16.甲地葡萄品质优良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降水 B.光照
C.地形 D.土壤
17.下列四地最易发生凌汛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图9为北美某地区年降水量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8-19题。
图9
18.甲地降水丰沛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暖湿气流受地形抬升作用明显 B.热带气旋活动频繁
C.季风环流显著 D.暖流增温增湿作用强
19.与甲地相比,乙地( )
①气温年较差小 ②雨季较短
③降水季节变化较大 ④太阳辐射较弱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图10为世界某区域等温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20-22题。
图10
20°℃
年均温线
20°E
20°S
甲
丙
25℃
20℃
丁
乙
海
洋
20.甲地气温明显低于乙地,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地形 D.洋流
21.丙地是世界著名的风暴角,风浪最大的月份出现在(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22.丁海域海洋生物资源丰富,主要得益于( )
A.寒暖流交汇 B.大陆架面积狭窄
C.河流汇入营养物质多 D.上升补偿流明显
图11为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23-24题。
图11
乙
甲
23.我国农业生产潜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水源 D.土壤
24.甲、乙两地农业生产潜力差异较大的原因有( )
①甲地海拔较低,热量条件较好
②甲地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较乙地多
③甲地位于雅鲁藏布江沿岸,灌溉水源充足
④甲地位于板块交界处,地热资源较乙地丰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固态降水率是指固态降水(雪、雹等)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百分比。图12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固态降水率等值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25-27题。
海洋
图12
河流
40
12°
20°
60°
66°34′
固态降水率(%)
25.该半岛对非洲游客最具吸引力的景观和原因的组合,正确的是( )
A.午夜太阳——纬度高 B.峡湾——流水侵蚀
C.角峰——冰川堆积 D.极光——太阳辐射
26.该半岛( )
A.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 B.东部坡度较小
C.聚落主要分布在西部 D.多常绿阔叶林
27.影响图中等值线向西南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
A.大气环流 B.洋流 C.地形 D.纬度
第Ⅱ卷(综合题 共46分)
二、综合题(共46分)
28.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6分)
材料一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
材料二 图中R河是内流河,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R 河流经的甲平原是所在国政治、经济的核心区域,人口约1亿。
(1) 比较分析R河MN段和EF段水文特征的差异。(4分)
(2)比较X、Y两地年积雪期的长短,并说明原因。(4分)
(3)简述甲平原南部种植冬小麦有利的自然条件。(10分)
(4)分析该国在甲平原大力发展内河航运的主要原因。(8分)
2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20分)
材料一:甲城是美国五大湖区最大的城市。1848年修通联系密西西比河水系和五大湖的运河,随后兴建铁路并形成以甲城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图20为美国局部地区示意图。
图20
煤矿
铁矿
首都
城市
运河
国界
山脉
玉米
奶牛
甲
乙
洋
流
材料二:甲城、乙城城市资料
城市
经纬度位置
1月平均气温
甲
42°N,88°W
-6.1℃
乙
41°N,74°W
-0.4℃
(1) 比较甲、乙两城1月气温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10分)
(2)十九世纪中叶,甲城成为美国中西部农产品集散中心,试分析其有利的区位条件。(6分)
(3)简述甲城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