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2 MB
- 2023-11-12 发布
第
1
讲
地球仪与地图
第一章
地球与
地图
地球仪与经纬网
考点一
知识整合
1.
地球
的形状和大小
由上图知:地球赤道半径略大于极半径,故其形状特点是
:
、
的
椭球体。
两极稍扁
赤道略鼓
4
万
6 371
6 357
6 378
答案
2.
地球仪
(1)
地轴:地球仪上,地球绕转的轴,其倾斜方向不变
——
北端始终
指向
。
(2)
两极:地轴
穿过
,
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
北极星
地心
(3)
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①
经线特点
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长
约
千米
,
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
北极点
两
条相对应的经线构成一
个
,
将
地球
平分为两个半球
2
万
经线圈
答案
②
纬线特点
纬线是大小不等的
圆圈
是
最大的纬线圈,越往两极,纬线圈越
小
每
条纬线与每条
经线
赤道
垂直相交
答案
(4)
经度和纬度
经度
纬度
图示
划分
从
向
东、向西各分
180°
从
向
南、向北各分
90°
分布规律
东经度的度数愈向
东
,西经
度的度数愈
向西
北纬的度数愈
向北
,
南纬的度数愈向
南
本初子午线
赤道
愈大
愈大
愈大
愈大
答案
划分半球
20°W
~
0°
~
160°E
为
,
160°E
~
180°
~
20°W
为
以
为界,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特殊经纬度
①
线为东西经分界线。
②
经线
大致与日界线重合
①
纬线
是中、低纬度界线
;
纬线
是中、高纬度界线。
②
是
热带、温带界线
,
是
温带、寒带界线
东半球
西半球
赤道
本初子午
180°
30°
60°
回归线
极圈
答案
方法技巧
9
经度和纬度的判断方法
(1)
东西经的判断:顺地球自转方向数值逐渐增大的为东经,数值逐渐减小的为西经。
(2)
南北纬的判断:数值自南向北逐渐增加的为北纬;数值自北向南逐渐增加的为南纬。
方法技巧
解题探究
经过地球球心的一条直线与地表相交的两点互为对跖点。已知甲地
(30°S,45°E)
和乙地互为对跖点。读图,回答
1
~
2
题。
1.
与乙地经纬度相同的是
(
)
A.
①
B
.
②
C.
③
D
.
④
解析
根据对跖点的含义可知,乙地的地理坐标为
(30°N,135°W)
。读图知
④
地符合条件要求。
D
解析答案
2.
关于
①②③④
四地地理位置的正确叙述是
(
)
A.
①
位于西半球
B
.
②
位于低纬度
C.
③
位于南半球
D
.
④
位于
北温带
解析
读
图知:
①
地经度为
110°E
,位于东半球
;
②
地纬度为
40°
,位于中纬度
;
③
地位于赤道
;
④
地纬度为
30°N
,位于北温带。
1
D
解析答案
3.(2012·
福建文综改编
)
下图中
N
为北极点,
A
、
M
、
B
位于地球表面,
NP
为经线,
NM
的球面最短距离为
2 553
千米。那么
M
地的纬度为
(
)
A.66°N
B.67°N
C.23°N
D.24°N
2
解析
NM
的球面最短距离为
2 553
千米,因此两地纬度相差
23°
,则
M
地的纬度为
67°N
。
B
解析答案
经纬网
的应用
考点二
知识整合
1.
定
“方向”
A
在
B
的
方向
;
D
在
C
的
方向
;
E
在
D
的
方向
;
E
在
C
的
方向
。
西北
正东
正南
东南
答案
点拨:
(1)
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按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判定东西方向,取小于
180°
的劣弧方向。
(2)
图
2
中
C
、
E
两点是既不在同一经线,也不在同一纬线上的两点,可以先借助辅助点
D
确定。
2.
定
“距离”
图
1
中各点间的距离:
AF
≈
;
BF
≈
。
点拨:
(1)
根据纬度差定经线长度:纬度
1°
的实际经线弧长处处相等,约是
111
千米。若两地在同一条经线上,只要知道两地的纬度差,就可以计算出两地之间的距离。
(2)
根据经度差定纬线长度:经度
1°
的纬线弧长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约是
111
×
cosφ
千米
(φ
表示该纬线的纬度数值
)
。
1 110 km
1 110×cos 30°km
答案
3.
定
“范围”
图
3
和图
4,4
个阴影地域中,实地面积最大的
是
。
点拨:
(1)
跨经纬度数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
(2)
图幅相同的两幅图,中心点纬度数相同,则跨经纬度越广,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
④
答案
4.
定“最短航线”
甲到乙的最短航线
是
_______________
;
丁到丙的最短航线
是
_______________
。
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先向西南再向西北
答案
点拨:球面最短距离是一段弧,该弧线的确定可依据下面两个步骤进行。
(1)
确定
“
大圆
”
:
“
大圆
”
即球面两点所在的过球心的平面与球面的交线。如右图
6
所示
。
①
在地球上,三种情况下
“
大圆
”
是确定的。如图
7
所示。
②
非赤道的纬线上两点,所在
“
大圆
”
具有以下特征:
两地经度差不等于
180°
,则过两点的大圆不是经线圈,而是与经线圈斜交,最短航线不经过两极点,而是向两极方向靠拢
(
在北半球大圆向北极方向倾斜;在南半球大圆向南极方向倾斜
)
,可分为两种情况:
a.
甲地位于乙地的东方,从甲到乙的最短航程为:同在北半球,先向西北,后向西南
(
如图
8
,思考:南半球图该怎么画?
)
;同在南半球,先向西南,后向西北。若位于不同半球时需要讨论。
b.
甲地位于乙地的西方,从甲到乙的最短航程为:同在北半球,先向东北,后向东南
(
如图
9
,思考:南半球图该怎么画?
)
;同在南半球,先向东南,后向东北。若位于不同半球,需要讨论。
(2)
确定“劣弧”:大圆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具体应该是哪一段弧线,则由“劣弧”来决定,所谓“劣弧”,即两点间的弧度小于
180°
。如图
5
中的两段劣弧。
5.
定
“对称点位置”
(1)
关于赤道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同;纬度相反,数值相等。如
A(40°N,20°W)
与
B
(
)
。
(2)
关于地轴对称的两点:经线相对,和为
180°
;纬度相同。如
A(40°N,20°W)
与
C
(
)
。
(3)
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经线相同,和为
180°
;纬度相反,数值相等。如
A(40°N,20°W)
与
D
(
)
。
40°S,20°W
40°N,160°E
40°S,160°E
答案
归纳总结
25
经纬网对称点的类型
归纳总结
赤道对称点:经度相同,纬度数相同但南北纬相反。
地轴对称点:经度互补,东西经相反;纬度相同。
地心对称点
(
也叫对跖点
)
:经度互补,东西经相反;纬度数相同但南北纬相反。
解题探究
题组
一
利用经纬网进行区域定位
1.(2011·
上海地理
)
读图,简述乍得湖的地理位置特征。
解析答案
解析
结合对非洲大陆经纬网记忆
“
脑图
”
,根据乍得湖所在图示位置,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其与其他地理事物相对位置等方面进行说明
。
答案
地处非洲中北部内陆,位于低纬度、热带,周边有乍得、喀麦隆、尼日尔和尼日利亚四个国家
。
题组
一
利用经纬网进行区域定位
解析
读图可知,我国
1980
年~
2010
年水稻产量重心移动方向是由西南移向东北,这就说明,在选项所列四个地区的水稻产量均有增加的条件下,对图示水稻产量重心移动趋势贡献最大的是东北地区。
B
解析答案
2.(2014·
广东文综
)
右
图
为根据统计资料计算得出的
“
我国
1980
~
2010
年水稻产量重心移动方向图
”
。若下列地区的水稻产量均有增加,则对图示水稻产量重心移动趋势贡献最大的地区是
(
)
A.
西南地区
B.
东北地区
C.
华南地区
D.
西北地区
答题模板
地理位置的描述
描述角度
包含内容
经纬度位置
包括半球位置、特殊经纬度值或纬度带、热量带
海陆位置
地处内陆还是沿海,濒临的海洋
相对位置
周围相邻的地理区域,位于大洲的哪个方位,处于交通线的哪个位置
题组二
利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距离
3.(2015·
全国文综
Ⅰ
)
甘德国际机场
(
右
图
)
曾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枢纽之一,当时几乎所有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都要经停该机场补充燃料。如今,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不再需要经停此地。一架从甘德机场起飞的飞机以
650
千米
/
小时的速度飞行,
1
小时候后该飞机的纬度位置可能为
(
)
A.66.5°N
B.60°N
C.53°N
D.40°N
解析
该机场位于
50°N
附近,根据经线圈上每隔纬度
1°
距离约为
111
千米,那么从甘德机场起飞的飞机以
650
千米
/
小时的速度飞行,
1
小时后该飞机最多飞过纬度
6°
,即位置可能为
44°N
到
56°N
之间。
C
解析答案
题组二
利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距离
4.
读
“
世界某区域地图
”
,据坐标判断,图中甲山脉的长度约为
(
)
A.300
千米
B.2
000
千米
C.500
千米
D.1
110
千米
解析
图中甲山脉的长度约等于经线上相隔
10
个纬度的长度,在同一经线上纬度相隔
1°
,实地距离约为
111
千米,故甲山脉的长度约为
10
×
111
千米=
1 110
千米。
D
解析答案
地图三要素
考点三
知识整合
1.
比例尺
(
1)
含义: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也
叫
。
(2)
公式:比例尺
=
。
(3)
表示形式:数字式、文字式和线段式。
缩尺
图上距离
/
实地距离
答案
2.
方向
(1)
一般类型:面向地图,
“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
。
(2)
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
指示
。
(3)
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
定
方向
,纬线
定
方向
。
正
北方
南北
东西
答案
3.
图例
和注记
图例
和注记:图例是地图上用来
表示
的
符号;注记是
表示
的
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
的
。
地理事物
地理事物名称
数字
答案
方法技巧
方法技巧
1.
比例尺的缩放
(1)
比例尺放大:用原比例尺
×
放大到的倍数。
例如将
1
/20 000
的比例尺放大
1
倍,即比例尺放大到
2
倍,放大后的比例尺是
1/
10 000
,比例尺变大。
(2)
比例尺缩小:用原比例尺
×
缩小到的倍数
(
分数倍
)
。
例如将
1
/120 000
的比例尺缩小
1/
4
,即比例尺缩小到
3
/4
,缩小后的比例尺应为
3/
4
×
1
/120 000
=
1/
160 000
,比例尺缩小
。
(3)
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
比例尺放大后的图幅面积=原图面积
×
放大到的倍数之平方。如将比例尺放大到原图的
2
倍,则放大后图幅面积是原图的
4
倍。
比例尺缩小后的图幅面积=原图面积
×
缩小到的倍数之平方。如将比例尺缩小到原图的
1
/3
,则图幅面积为原图的
1/
9
。比例尺缩放后,原面积之比变为缩放倍数的平方
。
方法技巧
2
.比例尺中有关距离的计算
(1)
根据比例尺求实际距离:实际距离=两点间的图上距离除以比例尺。
(2)
根据距离求比例尺:比例尺=两点间图上距离除以实际距离
(
注意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单位要统一
)
。
解题探究
1
.(2015
∙
天津文综
)
某
矿物形成于上地幔软流层,后随岩浆活动到达地表。人们在下图所示古火山的岩浆岩及河滩泥沙中均发现了该矿物。剖面图中绘制的火山坡度,与实际的火山坡度相比
(
)
A.
变陡了
B.
变缓
了
C
.
无变化
D.
无法判断
题组
一
地图
上的比例尺
解析答案
解析
为更直观地反映地面的高低起伏状况,绘制剖面图时,要适当放大垂直比例尺。图中垂直比例尺远大于水平比例尺,使剖面图中绘制的火山坡度比实际的火山坡度大,变陡了
。
答案
A
读
“
世界两著名的三角洲图
”
,完成
2
~
3
题。
题组
二
地图上的方向与比例尺
2.
图甲中河流河口位于图乙中河流河口位置的
(
)
A.
东南方
B.
西南方
C
.
东北方
D.
西北方
解析
根据两图的地理位置,甲图密西西比河河口位于
(89°W,30°N)
附近;乙图尼罗河河口位于
(31°E,31°N)
附近,故判断甲地位于乙地的西南方。
B
解析答案
3.
与图乙比较,有关图甲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比例尺较大,表示的范围较大,图上内容较简单
B.
比例尺较小,表示的范围较小,图上内容较详细
C.
比例尺较小,表示的范围较大,图上内容较简单
D.
比例尺较大,表示的范围较小,图上内容较详细
解析
甲乙两图图幅相同,图甲较图乙跨经纬度范围更大,故判断其表示的实际范围更大,比例尺较小,图上内容较简单。
C
解析答案
练出高分
练出高分
模拟题组
1
2
3
4
5
6
7
8
9
内流河是指不能注入海洋的河流。为内流河提供径流的区域,称为内流区。无流区是指基本上不产生地表径流的地区。这类区域多出现在干旱少雨的地区。读
“
某国家中部某一内流区位置图
”
,完成
1
~
4
题。
1.
图示区域应分布在
(
)
A.
沙特阿拉伯
B
.
澳大利亚
C.
埃塞俄比亚
D
.
纳米比亚
解析
据经纬网知,图示区域有南回归线穿过,大致位于
135°E
~
145°E
之间,据此可以判断为澳大利亚。
B
解析答案
模拟题组
1
2
3
4
5
6
7
8
9
2.
图示无流区的地表景观最可能为
(
)
A.
牧场
B
.
梯田
C
.
盐沼
D
.
沙漠
解析
根据上题分析知,该区域地处副热带高压带和信风带的背风坡,降水少,其景观为沙漠。
D
解析答案
模拟题组
1
2
3
4
5
6
7
8
9
3.
图中所示的时令河流程最短时期,有可能出现在
(
)
A.2
月
B.4
月
C.7
月
D.10
月
解析
河流流程最短的时候应为降水量最少的时候。根据其气候特点,可知降水量最少的时候应为南半球冬季。
C
解析答案
模拟题组
1
2
3
4
5
6
7
8
9
4.
从无流区中心到该区域最南端的最短距离,约为
______km(
)
A.500
B.800
C.1 100
D.1
300
解析
无流区中心到图示区域最南端的最短距离,为从该中心做经线平行线与图示区域最南端的交点间距离,估算两点间距离与等长经线对比,即可计算出结果。
C
解析答案
模拟题组
1
2
3
4
5
6
7
8
9
古代地名有时包含方位信息,古代地图方向设置则具有多元化特点,原则上尽量方便用图者。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5
~
6
题。
5.
洛阳因紧靠洛河而得名,据此可以判断洛阳古城遗址位于洛河
(
)
A.
以东
B
.
以西
C
.
以南
D
.
以北
解析
北半球,山之南、水之北为
“
阳
”
,山之北、水之南为
“
阴
”
。
“
阳
”
是指能被阳光照射到的一侧,根据城市名称中的
“
阳
”
,判断洛阳位于洛河北岸。
D
解析答案
模拟题组
1
2
3
4
5
6
7
8
9
6.
古代海防图,最可能设置为
“
上南下北
”
方位的地点是
(
)
A.
广西北海
B
.
福建厦门
C.
河北秦皇岛
D
.
山东威海
解析
结合题干
“
古代地图方向设置
……
尽量方便用图者
”
要求,根据人们读图时把
“
面对方向设置在上方,背对面设置在下方
”
的习惯,广西北海人们面对大海设置海防,面对南方,符合题干要求。
A
解析答案
模拟题组
1
2
3
4
5
6
7
8
9
下图是
“
车载导航仪面板示意图
”
,行驶中始终显示车头朝上,指向标箭头随行车方向而转动。据此回答
7
~
8
题。
模拟题组
1
2
3
4
5
6
7
8
9
7.
汽车从当前位置行驶到百货大楼路程约为
(
)
A.1 000
米
B.1
200
米
C.1 800
米
D.2
000
米
解析
根据汽车当前位置与百货大楼之间的图上距离与比例尺,即可计算出它们之间的路程。
B
解析答案
模拟题组
1
2
3
4
5
6
7
8
9
8.
汽车在前方左拐弯后,导航仪面板上的指向标箭头朝向
(
)
A.
左上
B
.
右
上
C
.
左下
D
.
右下
解析
前方左拐弯后,汽车将向西南行驶,指向标将朝向右下。
D
解析答案
模拟题组
1
2
3
4
5
6
7
8
9
9.
我国幅员辽阔,岛屿众多。下图为
“
我国两岛屿略图
”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模拟题组
1
2
3
4
5
6
7
8
9
(1)
甲、乙两图所示岛屿分别是
__________
、
________
,其中
________
图所示岛屿面积较大,甲岛屿位于乙岛屿的
________
方向。
解析
通过经纬度及岛屿轮廓判断,甲图岛屿是台湾岛,乙图岛屿是海南岛,台湾岛是我国最大的岛屿。
台湾岛
海南岛
甲
东北
解析答案
模拟题组
1
2
3
4
5
6
7
8
9
(2)
甲、乙两图相比较比例尺较大的是
________
,描述的地理事物更详细的是
________
。
解析
由两岛屿图上面积可判断,甲图比例尺小,乙图比例尺大。
乙
乙
解析答案
模拟题组
1
2
3
4
5
6
7
8
9
(3)
甲图中
①②
两城市之间的距离约是
(
)
A.230
千米
B.100
千米
C.270
千米
D.200
千米
解析
①②
两城市距离约是图中两纬线间距离的一半多。
B
解析答案
模拟题组
1
2
3
4
5
6
7
8
9
(4)
图中两岛屿主要城市分布的共同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
,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
由图可知两岛屿的城市大多分布在岛屿沿海地区,这与两岛屿地形有关。
分布在岛屿沿海平原
上
两
岛屿中部是山地,只有沿海地区有平原分布,适合城市发展
解析答案
模拟题组
1
2
3
4
5
6
7
8
9
(5)
两图中
③④
是著名的盐场,其形成的共同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
。
解析
晒盐需要晴朗的天气与平坦的海滩,
③④
盐场的分布与两地的地形和天气有关。
处在山地背风坡,多晴朗天气,降水少;平坦的海滩,有利于晒盐
解析答案
模拟题组
1
2
3
4
5
6
7
8
9
10.(2015·
山东文综
)
某地理兴趣小组在一次野外考察中,选择了一
条与考察
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垂直的路线。观测出露的地层,记录了观测点的相关信息并绘制了考察路线地质剖面示意图。下表为
“
观测点相关信息表
”
。该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为
(
)
地层新老关系
地层代号
观测点坐标
新
↓
老
C
(31°38
′
13
″
N,117°50
′
12
″
E)
(31°37
′
54
″
N,117°50
′
59
″
E)
D
(31°38
′
10
″
N,117°50
′
19
″
E)
(31°37
′
57
″
N,117°50
′
52
″
E)
S
(31°38
′
05
″
N,117°50
′
32
″
E)
(31°38
′
01
″
N,117°50
′
43
″
E)
A.
南北
方向
B
.
东西方
向
C
.
西北
—
东南
方向
D
.
东北
—
西南方向
解析答案
高考题组
10
11
12
13
14
15
16
解析
根据表格中观测点坐标,可以建立行进路线,大致为西北-东南走向。由材料可知,考察小组行进方向与总体构造线方向垂直,即可得出总体构造线方向为东北-西南方向。
答案
D
高考题组
10
11
12
13
14
15
16
11.(2013·
天津文综
)
右
图
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照片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据图判断,摄影师拍摄的地点位于
(
)
A.
低纬
地区
B
.
中纬地区
C.
北极
附近
D
.
南极附近
解析
根据图示北极星距离地平面较近,仰角较小。能够看到北极星,说明该地位于北半球;北极星仰角等于当地的地理纬度,所以当地纬度较低。所以该地区为北半球的低纬度地区
。
A
解析答案
高考题组
10
11
12
13
14
15
16
12.(2014·
北京文综
)
下图
(a)
为某校地理小组设计的校园景观指示牌,图
(b)
为校园图局部。读图,指示牌在图
(b)
中的位置是
(
)
A.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解析答案
高考题组
10
11
12
13
14
15
16
解析
读图知,校训碑、气象站、老校门和地理园距离指示牌分别为
80m
、
150m
、
200m
、
350m
,结合各自与指示牌的相对位置及比例尺可判断其位置应在
②
处。
答案
B
高考题组
10
11
12
13
14
15
16
(2013·
重庆文综
)
下图为
“
某城市主要道路分布图
”
,标注数字表示道路长度。读图回答第
13
题。
高考题组
10
11
12
13
14
15
16
13.
同学们从学校乘车到科技馆参观,到路口
A
时为保证到科技馆的距离最短,汽车应选择的行驶方向为
(
)
A.
东
B
.
南
C
.
西
D
.
北
解析
根据指向标知科技馆位于
A
路口南方;分别计算由
A
向东、南、西三个方向的道路长度:向东距离为
(24
+
25
+
20
+
40
=
109)
;向南距离为
(33
+
20
+
23
+
27
=
103)
;向西有两条路可达,第
1
条为
(15
+
17
+
19
+
23
+
27
=
101)
,第
2
条为
(15
+
27
+
20
+
23
+
27
=
112)
;向北行驶路程明显过长。从而结合题干要求判断出结论。
C
解析答案
高考题组
10
11
12
13
14
15
16
14.(2013·
山东基本能力测试
)
在图幅大小相同、比例尺不同的两幅地图中,同一个城市可分别用点状和面状两种符号表示。据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双选
)(
)
A.
甲图的比例尺比乙图
大
B
.
甲图反映的区域范围比乙图小
C.
甲图中的
S
市城区面积比乙图
大
D
.
甲、乙两图中的铁路长度相等
解析
比例尺大小是指图距
/
实距,在图幅一种的情况下,与实际距离成反比。甲图
S
市城区为面状分布。而乙图
S
市城区为点状分布。说明甲图较乙图比例尺大、所反映的区域面积较小
。
AB
解析答案
高考题组
10
11
12
13
14
15
16
(2010·
天津文综
)
某校地理小组学生在滨海公路沿线的山坡上,看到了几千年前形成的海浪侵蚀地貌。结合图文材料,回答第
15
题。
高考题组
10
11
12
13
14
15
16
15.
在学生绘制的该地区由陆到海的地形剖面图中,地形起伏不明显。为了突出图中的地形起伏,绘图时应采用的做法是
(
)
A.
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图幅
B.
水平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垂直比例尺
C.
比例尺不变,适当缩小图幅
D.
垂直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水平比例尺
解析
在地形剖面图中,垂直比例尺的选择要考虑到地面起伏的大小,一般地图所示范围内,实际的垂直高度要远小于水平距离,因此,为了突出地面的起伏,绘图时应适当扩大垂直比例尺。
B
解析答案
高考题组
10
11
12
13
14
15
16
16.(2014·
安徽文综
)
读下图,简述甘肃省地理位置的特点。
解析答案
高考题组
10
11
12
13
14
15
16
解析
描述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特点时主要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经济位置和交通位置等方面入手,应特别注意甘肃省地理位置的过渡性特征。
答案
大致位于
32°N
~
43°N,92°E
~
109°E
,地处亚热带到中温带的过渡带;深居内陆,地处湿润区到干旱区的过渡带;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结合部,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三大自然区交汇处;地处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和经济走廊
(
“
丝绸之路
”“
欧亚大陆桥
”
要道
)
,毗邻新疆、青海、四川、陕西、宁夏、内蒙古,并与蒙古国接壤,蒙、维、藏、回等少数民族聚居区结合部。
高考题组
10
11
12
13
14
15
16
第
1
讲
地球仪与地图
第一章
地球与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