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0 MB
- 2023-11-06 发布
高新部高二第三学月考试
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60分)
1、在图示季节,该区域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
A.①河出现春汛 B.②地一年中气温最低
C.③地小麦黄熟 D.④城一年中人影最短
2、人类的农业活动对地球面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读图,国家在P平原兴建了许多大规模机械化农场,从事商品粮生产。但在这里生产粮食,不利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A.热量条件 B.土壤条件 C.降水条件 D.光照条件
3、下列关于东北沼泽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沼泽是生态系统 ②沼泽是蓄水池,也是水源地
③沼泽可缓解气温的日、年变化 ④
应有计划地开发利用东北沼泽,以扩大耕地面积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东北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豆产区,对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读我国东北地区玉米、水稻和大豆宜耕区域示意图,回答4~5题。
4.三江平原成为水稻种植优势区的原因主要是( )
A.地势平坦开阔,多冻土和沼泽
B.夏季高温多雨,生长期长
C.北部有山地阻挡,不易受低温冻害的影响
D.河流较多,有充足的灌溉水源
5.关于东北农业的发展说法正确的是( )
A.东北的农业种植带要根据土壤、气候、降水等自然条件规划,实现专业化生产经营
B.同一地区种植同种作物不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C.东北地区热量条件优越,适宜喜温作物生长
D.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大部分地区温度适宜,适宜大规模种植水稻
读下图,回答6~7题。
6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图中标注的地理事物与实际分布不符的是( )
A.混交林 B.针叶林
C.水稻 D.冬小麦
7.在图示季节,该区域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
A.①河出现春汛 B.②地一年中气温最低
C.③地小麦黄熟 D.④城一年中人影最短
读东北地区示意图,回答问题。
8.国家在P平原兴建了许多大规模机械化农场,从事商品粮生产。但在这里生产粮食,不利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
A.热量条件 B.土壤条件
C.降水条件 D.光照条件
9.目前国家决定停止在P平原开垦荒地,同时建立自然保护区,其主要保护对象是
A.天然林 B.水源林 C.湿地 D.草地
10、东北是我国重要的水稻产区,大米因质量优而广受欢迎,与其有关的因素有
①东北水稻的生长期长 ②东北地区气候寒冷,病虫害少 ③东北地区土壤肥沃,化肥使用量相对少 ④东北地区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1、读我国东北地区图,图中A—B—C年降水量的空间变化为
A.自A到C降水逐渐减少
B.自A到C降水逐渐增加
C.自A到B降水逐渐减少
D.自B到C降水逐渐增加
12、图示区域中,粮食商品率高于太湖平原,主要原因是
A.土壤肥沃 B.地形平坦
C.水热条件好 D.人均耕地多
13、关于东北地区社会、经济条件对农业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工业基础对农业发展几乎没有影响
B.工业对原料的需求利于农业产业化发展,形成农牧兴工、工促农牧的农村经济发展格局
C.地广人稀,有利于进行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D.相对较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条件有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
14、下列关于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及其对农业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黑土、黑垆土广泛分布B.西部高原由于距海较远,降水很少,形成荒漠
C.农作物生长容易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D.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
15、区域农业生产中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是 ( )
A.地形 B.土壤 C.气候 D.以上各项因素改造难度相同
16、读我国某区域图,与东北平原相比,该区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是 ( )
A.降水少,气候干旱 B.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C.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D.机械化水平高
17、关于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口密度小,人均耕地面积广
B.和周边国家相比,在农业种植技术方面还有差距
C.良好的工业基础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机械设备
D.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
18、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是 ( )
A.三江平原 B.江汉平原 C.太湖平原 D.松嫩平原
19、下列关于东北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②农业生态类型单一 ③自然地域完整
④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全部 ⑤生产部门齐全
A.①③⑤ B.①②⑤ C.②③⑤ D.①③④
20、下列粮食作物属于黑龙江垦区的有 ( )
A.冬小麦和高粱 B.春小麦和玉米
C.水稻和甜菜 D.谷子和大豆
21、读我国某两种优势农产品及其优势产区布局图,回答A区域最具特色的农产品是( )
A.玉米和小麦 B.大豆和甜菜
C.水稻和小麦 D.高粱和小麦
22、中国最大的林区是( )
A.东北林区 B.西南林区 C.华南林区 D.西北林区
23、黑龙江省发展绿色农业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
A.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
B.便利的交通条件
C.农业生态环境较好
D.城市和工矿业发达
24、辽南可正常生长的农作物有( )
①冬小麦 ②棉花 ③暖温带水果 ④水稻
A.①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5、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享有“北大仓”的美誉。为进一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黑龙江省2009年制定了一项庞大的粮食增产规划。黑龙江省能成为
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的原因包括 ( )
①耕地面积广阔 ②粮食单产高 ③土壤肥沃 ④劳动力丰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读吉林省地形示意图,回答26—27题
26. 吉林省自东向西地形和湿地生态系统的排列应该是 ( )
A. 山地、丘陵、平原、湿地
B. 湿地、山地、丘陵、平原
C. 山地、湿地、丘陵、平原
D. 丘陵、山地、平原、湿地
27. 适合该地区生长的主要经济作物是( )
A.棉花、亚麻 B. 甜菜、小麦
C. 高粱、黄麻 D. 甜菜、亚麻
28、造成东北区冬季漫长严寒的主要原因是( )
①邻近冬季风源地 ②海拔高 ③纬度较高 ④千岛寒流影响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
29、黑龙江省北部的林木主要是( )
①红松 ②落叶松 ③针叶林 ④针阔叶混交林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0、东北区实现粮食增产的根本途径应是 ( )
A.开垦宜农荒地 B.提高单产
C.实现农业机械化 D.多建商品粮基地
二、非选择题(40分)
31、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12分)
(1)图中字母表示的分界面A是 ,地震波B是 。
(2)在界面A上地震波纵波的波速变化情况是 ,
在界面B上地震波横波的传播变化情况是 。
(3)试从圈层厚度的角度,分析地壳的主要特征 。
(4)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0千米为
A、海平面 B、岩石圈底部 C、莫霍面 D、软流层中部
32、读某地地形剖面及对应的积温、降水量图,回答。 (8分)
C能源基地是_________________。
(2)表示B城降水量逐月分布状况的图为( )。
将下列四幅图中正确一幅的代号填在括号内)
(3)图示地区积温数值范围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积温值A地高于E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5)E、B两地相比,前者距海较远,但其降水量却较后者多约35%,原因是___。
33、读东北区自然地理环境概况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写出山脉的名称:
A____ _ 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
(2)、写出河流的名称:
D___________E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_
(3)、写出平原的名称:
甲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
(4)、长江流域的鄱阳湖平原、太湖平原同样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与它们相比,东北地区生产粮食的最大不足是
A.人均耕地少 B.土地贫瘠 C.热量不足 D.水源缺乏
(5)、东北地区成为全国商品率较高的商品粮基地的最主要原因是
A.耕地面积广大
B.热量充足,复种指数高
C.土壤肥沃
D.人少地多,人均耕地全国最多
34、下图是“东北地区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省区:A________,B________;
山脉:C________,D________;
河流:E________,F________,G________。
(2)在图中绘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的大致范围(用///表示)。
(3)由图中东北地区地表结构可看出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答案】A
【解析】此题关键是看懂地球绕日运行图,此图注意地轴方向一直不变,同时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一致,可据此移动图中地球位置,再依据太阳直射点变化判断季节;该图显示的是北半球的春季。
2、【答案】A
【解析】该地位于东北平原,纬度较高,热量不足,影响农业生产,耕作制度主要是一年一熟,主要是一些喜温凉的作物。
3、【答案】D
4.D 5.A
4、东北的冻土和沼泽区不适合发展种植业;东北为中温和寒温带,积温低,农作物生长期短;该地距冬季风源地较近,易受低温冻害的影响。
5 、同一地区发展同种作物有利于机械化生产;东北地区一年一熟,积温低,不适宜喜温作物生长;东北地区热量不足,不适宜大规模种植水稻。
6.D 7.A
6,东北三江平原地区种植的是春小麦。
7,图示地球公转位置大约是春分刚过,故①河出现春汛。
8、A 9.C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农业发展。根据图示的经纬度判断该地区位于东北地区,纬度高,热量不足。东北平原开垦的荒地主要是沼泽,属于湿地。
10、【答案】A
【解析】
11、【答案】C
【解析】结合我国降水分布规律及东北地区地形状况和图中等值线分布可以判断出B、C两地的降水量都低于400毫米,自A到B降水逐渐减少,自B到C降水先增加后减少。
12、【答案】D
【解析】东北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最基础的条件是人均耕地多,粮食商品率高。
13、【答案】A
14、【答案】C
15、【答案】C
16、【答案】C
【解析】图中主要农业区是宁夏银川平原,最突出的农业生产优势是光照充足,昼夜 温差大。降水少、气候较干旱是本区的气候特征,但不是优势条件。东北平原地区土壤更肥沃、机械化水平高
17、【答案】B
【解析】东北地区开发较晚,科技水平相对较高,与周边国家相比,在农产品、农业种植技术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18、【答案】A
19、【答案】A
20、【答案】B
【解析】结合黑龙江垦区的自然条件及各选项可知春小麦和玉米是该区主要粮食作物。
21、【答案】B
【解析】我国东北地区纬度高,黑土肥沃,人均耕地多,机械化程度高,热量和水分条件基本上可满足一年一熟作物的需求,故该区农作物以春小麦、大豆、甜菜、玉米、亚麻为主。
22、【答案】A
23、【答案】C
【解析】东北地区开发较晚,人口密度较低,开发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因而生态环境相对较好,有利于绿色农业的发展。
24、【答案】D
【解析】辽南纬度相对较低,气温较高,冬小麦、棉花、暖温带水果、水稻均可正常生长。
25、【答案】A
【解析】黑龙江省耕地面积广阔、土壤肥沃、人口密度较小,因而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26.A
27.D
28、【答案】D
【解析】东北区平均海拔较低,千岛寒流对冬季漫长严寒影响甚微。
29、【答案】C
【解析】黑龙江省北部主要林木是以落叶松为主的寒温带针叶林。
30、【答案】B
【解析】开荒不利环境的保护与改善,提高单产是根本途径。
二、非选择题
30、【答案】(1)莫霍面 横波
(2)突然增加 突然消失
(3)厚度不均匀,陆地的地壳比大洋的地壳厚
(4)C
31、【答案】(1)大庆 (2)D (3)1600~2800~C 春小麦 甜菜(或玉米、大豆)
(4)A地为河谷(或盆地),地势较低,距冷空气源地较E远
(5)B、E两处水汽均来自东部海洋,E处位于迎风坡,降水较多
32、【答案】(1)大兴安岭 小兴安岭 长白山(2)辽河 松花江 黑龙江 乌苏里江 (3)三江平原 松嫩平原 辽河平原 (4)C (5)D
33、【答案】(1)内蒙古自治区 吉林省 小兴安岭 长白山 辽河
松花江 乌苏里江
(2)略 (3)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平原广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地理卷·2019届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高二上学期第三学月考(2017
- 关于酒店管理培训的心得体会2篇
-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练习: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 高考语文之得体之谦敬词习题精编含答案
- 数学理卷·2018届北京市海淀区20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试题(解析版)x
- 2020年县公路局安全生产教育计划 (2)
- 化学卷·2018届甘肃省兰州新区舟曲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解析版)
- 2018-2019学年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二(普通班)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Word版
-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8届高考复习高中物理_牛顿运动定律_整体法和隔离法_练习(1)
-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第一单元声音课课练课时作业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