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00 KB
- 2021-06-25 发布
第三章复习课
一、力的基本知识
1. 力的基本概念: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2.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3. 力的图示和示意图
4. 力的效果:(1)使物体发生形变;(2)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5. 力的分类
二、力学中的三大力
三、力的合成和分解
四、本章解题的基本思路
1. 认清研究对象
从题目所给的信息来选取有关物体作为研究对象,是解题的出发点。
2. 正确的受力分析
分析研究对象受到哪些力的作用,并画受力图,做到不多一个力,也不少一个力
物体之所以处于不同的运动状态,是由于它们的受力情况不同。要研究物体的运动,必须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第三章中通常是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情况)
具体方法:
(1)确定所研究的物体,然后找出周围有哪些物体对它产生作用
注意:①不要找该物体施于其他物体的力。
②不要把作用于其他物体上的力错误地认为通过“力的传递”
作用在研究对象上。
(2)要养成按步骤分析的习惯
①重力:只要物体在地球上,无论处于什么运动状态,都会受到重力的作用,方向都是竖直向下的。
②弹力:绕研究对象观察一周,看是否有接触点(面),某个接触点(面)若有挤压,则有弹力,有时要用到假设法。
③摩擦力:如果有弹力,则观察接触面上是否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还要注意题意,接触面是否光滑。
④分析其他外力
(3)画完受力图后再作一番检查。
①检查一下画出的每一个力能否找出它的施力物体,若没有施力物体,则该力一定不存在。
②检查一下分析的结果,能否使研究对象处于题目所给的运动状态,以防发生了多力或漏力的现象。
③如果一个力的方向难以确定,可以用假设法分析,先假设此力不存在,观察所研究的物体会发生怎样的运动,然后审查这个力应在什么方向时,研究对象才能满足给定的运动状态。
④合力和分力不能重复地列为物体所受的力
力的合成和分解的过程是合力与分力“等效替代”的过程,合力和分力不能同时存在。(特别注意分析斜面上物体的受力情况时,如果已考虑了某个力,那么就不能再考虑它的分力。)
1. 布列方程求解
据物体规律先用字母列方程,然后整理出带求量的表达式,最后统一单位,代入数据,求出结果。
2. 验证讨论
检查解题结果是否合理,并通过条件结果的制约关系以及本身的特点,做适当的引申、拓展,以提高解题能力。
相关文档
- 精编电力员工安全培训心得体会2021-06-25 16:13:429页
- 2019-2020学年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2021-06-25 16:13:1211页
- 语文(心得)之怎样提高学生的记忆力2021-06-25 16:04:263页
- 高考英语试题福建卷带听力版2021-06-25 15:56:1016页
- 2020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9章 浮力知2021-06-25 15:41:224页
- 2019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章 第四节2021-06-25 15:28:545页
- 【物理】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实验2021-06-25 15:16:159页
- 全国通用2018届中考物理专项练习之2021-06-25 14:59:1965页
-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8届高考复习高中2021-06-25 14:53:535页
- 人力资源劳务合同2021-06-25 14:49:2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