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2 MB
- 2021-06-23 发布
2017~2018学年度锦屏高级中学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调研
地理试题(必修)
说明: 1.本试题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判断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全卷共43小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
2.答题前,请将考场、座位号、姓名等内容按要求填写到试卷密封线内相应位置处。
3.所有选择、判断题的答案一律填写到第6页的答题表内。
4.交卷时,只需交卷Ⅱ。
第Ⅰ卷(共7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
读“我国三大自然区(Ⅰ、Ⅱ、Ⅲ)图”(图1),完成1~2题。
图1
1.地理界线P南北两侧种植业不同,主要原因是
A.地形条件不同
B.水热条件不同
C.土壤条件不同
D.光照条件不同
2.有关Ⅰ、Ⅱ、Ⅲ三个自然区的叙述,正确的有
A.Ⅱ区比Ⅲ区纬度高,故热量较Ⅲ区少
B.Ⅲ区比Ⅱ区纬度低,故太阳光照比Ⅱ区强
C.Ⅲ区与Ⅰ区南部距海远近不同,故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为两区界线
D.Ⅱ区比Ⅰ区北部降水少,故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与Ⅰ区北部为界
图2
读“长江流域分布图”(图2),完成3~4题。
3.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首要任务是
A.灌溉
B.防洪
C.提高航运能力
D.开发水能
4.治理甲地区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是
A.小流域综合治理 B.修建水利工程 C.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 D.退耕还湿地
图3
读图3,完成5~6题。
5.图示内容主要反映了区域的
A.整体性特征 B.差异性特征
C.稳定性特征 D.开放性特征
6.图中区域发展水平产生差异的原因,不可能的是
A.地理位置差异 B.人种分布差异 C.气候、地貌差异 D.矿产资源条件差异
7.国家气象局每天为电视新闻提供的卫星云图主要使用了
①遥感技术 ②地理信息技术 ③全球定位技术 ④数字地球
A. 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是人类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之后幡然醒悟的结果。据此完成8~9题。
8.下列做法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
A.对垃圾分类回收处理 B.发展清洁生产
C.市区营造休闲绿地广场 D.内蒙古大草原发展发菜加工业
9.“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共同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公平性原则 D.阶段性原则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由于流水侵蚀作用,使地表呈现出千沟万壑的地貌特征。其中典型地貌有黄土塬,又称黄土平台,其顶面平坦宽阔、周边为沟谷切割的黄土堆积高地。据此完成10~11题。
10.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是
①不合理的土地利用 ②破坏植被 ③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④黄土土质疏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危害表现为
①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 ②生态环境恶化 ③直接或间接地诱发自然灾害 ④使黄河含沙量增大,塑造华北平原 ⑤淤积河床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澜沧江—湄公河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于2016年3月23日举行。此次会议以“同饮一江水,命运紧相连”为主题。图4为“澜沧江一湄公河流城示意图”。读图回答12~13题。
12.下列河段最适合水能开发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3.该流域开发利用过程中,最需加强国际合作的是
A.土地利用
B.水质保护
C.矿产开发
D.科技创新
图4
陕西榆林市是我国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经济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读图5回答14~15题。
图5
14. 榆林市发展重化工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可能
① 改变地表形态,减缓水土流失
② 加剧大气污染,雾霾天气增多
③ 增加能源输出,消除贫困现象
④ 利用资源,促进城市发展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5. 为促进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可采取的措施是
A. 继续增加资源的开采,提高经济效益
B. 彻底改变依靠常规能源的发展途径,寻找绿色替代能源
C. 发展坑口电站,改善了生态环境
D. 加大资源的加工转换,提高生产附加值
高二地理(必修)第 2 页 共 8 页
江苏是我国城市化发展较快的省区之一,回答16~18题。
16.江苏省内,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是
A.北部地区 B.南部地区
C.中部地区 D.北部和中部地区
17.图 6我国四个不同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其中代表江苏省的是
图6
A.
B.
C.
D.
18.近年来,外商的投资逐步从珠三角地区转移到江苏省。对比珠三角地区,江苏省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A.丰富的矿产资源 B.较高的科技水平
C.国家对外开放政策 D.海外华侨的大规模投资
读图7“西电东送示意图”,回答19题。
19.下列有关“西电东送”的说法,正确的有
A.输入区常规能源不足,对能源的需求量大
B.北线输出的都是水电
图7
C.输出电能的省区均位于我国西北地区
D.北线输出区的水能蕴藏量居全国第一
读“甘肃省地理简图”(图8),结合已学知识,回答20~21题。
20.图中①、②两地分别属于
A.干旱区 半干旱区 B.半干旱区 湿润区
C.半干旱区 半湿润区 D.干旱区 湿润区
21.下列关于甘肃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甘肃省地处我国西北,大部分地区都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B.甘肃省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优越,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
图8
C.甘肃省农业发展过程中应注意防治土壤盐碱化,大力
推广甘蔗种植
D.可以利用当地丰富的矿产和水能资源发展电子等工业
读“德国鲁尔区和我国辽中南工业基地图”(图9),比较两地的区位特点,完成22~23题。
图9
22.两地发展钢铁工业相同的区位优势是
A.接近铁矿产地 B.煤、铁资源丰富
C.水陆交通便利 D.廉价劳动力多
23.有关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
B.包括我国的京津唐工业基地
C.振兴老工业基地应借鉴德国鲁尔区治理改造的成功经验
D.振兴老工业基地应以深圳为表率,促进经济的发展
读“我国有效风能与风电场分布示意图”(图10)。完成24~26题。
图10
24.我国风能资源的地区分布及其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A.新疆、内蒙古地区因近冬、夏季风风源地,风能资源丰富
B.青藏高原地区因海拔高,风能资源最丰富
C.东部沿海地区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间风速大,风能资源丰富
D.华北地区因平原地形,风力小,风能资源贫乏
25.从生态角度分析,我国大力发展风电
A.可以消除温室效应
B.可以获得较大的投资回报
C.能够实现能源的多样化
D.能够减轻大气污染
26.资源型城市(依托矿产资源开采、加工发展起来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有
A.提高资源加工深度,延长产业链
B.扩大资源开采规模,大量输出原料
C.培育钢铁等优势产业,提高竞争力
D.发展传统产业,吸收剩余劳动力
高二地理(必修)第 4 页 共 8 页
读北京市湿地面积及其占总面积比例的变化图(图11),回答27~28题。
27.北京市湿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建设
B.退耕还湖
C.全球变暖
D.泥沙淤积
28.北京市湿地的主要生态功能是
A.提供水产品
B.净化空气
图11
C.保持水土
D.调节气候
读甲、乙两地某类企业单位产品成本构成和市场价格图(图12),回答29~30题。
甲
2017年
2011年
乙
2017年
2011年
0
5
10
15
20
25
30
35 元
市场平均价格
其他成本
劳动力成本
原料成本
技术成本
图12
29.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该类企业由甲地向乙地转移,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A.技术 B.原料 C.市场 D.劳动力
30.关于该类企业转移,其造成的影响可能有
①促进转入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 ②导致转出地“用工荒”加剧
③促进转出地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④有利于转入地高新产业的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二、判断题(共10分,对的填A,错的填B)
31.区位指的就是地理位置。
32.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含生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33.区域之间存在差异性,区域内部不存在差异性。
34.在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目的。
35.资源开发利用必须十分重视区域生态环境保护。
36.荒漠化的防治要因地制宜,在我国塔里木盆地地区,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大面积植树造林。
37.根据公平性原则,世界各国都有权利开发利用巴西的森林资源。
38.如果水资源分布均衡,则各地不会出现水资源紧张问题。
39.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
40.发展中国家接受了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延长了本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周期。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调研
地理试题(必修)
答题卷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 案
题 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 案
题 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 案
选择题答题表(60分)
判断题答题表(10分)
题 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 案
第II卷(综合题 共30分)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满分为30分)
41.读“我国甲、乙两个地区图”(图13),完成下列问题。(10分)
图13
甲
乙
(1)甲为我国东北地区,该地区主要地形是 ;乙为我国 地区。(2分)
(2)从土地利用方面比较甲、乙两地,完成下表。(4分)
地区
主要土壤类型
耕地类型
人均耕地水平(与全国平均比较)
甲
以旱地为主
乙
水稻土等
高二地理(必修)第 6页 共 8 页
(3)甲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请简要分析该地形成商品粮基地的原因(从自然、社会经济两方面分析)。(4分)
42.我国跨世纪的四大工程,在促进西部大开发、资源大调度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读“我国四大工程示意图”(图14),完成下列问题。(10分)
图14
(1)四大工程中不属于资源跨流域调配的是 工程,沿线自然带变化最显著的是 工程(2分)
(2)四大工程建设有利于我国东西互补、南北共济、资源共享,请写出我国水资源、能源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3分)
水资源分布的南北差异: ;
能源供需的东西差异: ;
经济发展水平的东西差异: 。
(3) 四大工程中,对连云港市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最具积极影响的工程是 ,它对连云港的积极影响是 、 。(3分)
(4) 简述南水北调对调入区的积极意义:
、 。(2分)
43.四川攀枝花市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地形以山地为主,山高谷深。图15是攀枝花及其附近地区示意图,图16是攀枝花市为了解决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而采用的生产流程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图15
图16
(1) 攀枝花市发展的主导工业部门是 ,其主要的区位优势是 、 。(3分)
(2) 图示地区河流开发的主要方向是 。(1分)
(3) 攀枝花市作为老工业基地,其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和
。右图所示生产流程的优点是
。(3分)
(4) 借鉴德国鲁尔区等地综合治理经验,攀枝花又焕发青春,请简述其整治的具体做法有哪些?
(3分)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调研
地理答案(必修)
一. 单选(每题2分,共60分)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 案
B
D
B
C
D
B
A
D
B
A
题 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 案
B
B
B
D
D
B
C
B
A
D
题 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 案
A
C
C
C
D
A
A
D
D
C
二. 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对的填A,错的填B,其余答案均不得分)
题 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 案
B
A
B
A
A
B
A
B
A
B
三. 综合题(共30分)
41.(10分)
(1)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2分)
(2)甲:黑土等;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乙:以水田为主;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分)
(3)自然条件:地势平坦,土地连片大面积分布;土壤肥力高;夏季高温多雨,水热配合好,可满足作物一年一熟的生长需要;地理位置优越;灌溉水源充足等(任答两点得2分)
社会经济条件:地广人稀;东北地区重工业基础雄厚,可提供农业发展所需的各种农业机具;农业生产的效率高;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历史悠久;政策支持等(任答两点,得2分)
42.(10分)
(1)青藏铁路 西气东输 (2分)
(2)水资源南方多,北方少(1分);西部地区能源供大于求,东部地区供不应求(1分);东部经济比较发达,西部经济相对比较落后(1分)
(3)西电东送(1分) 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的矛盾;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基础实施的完善;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等(任答两点,得2分)
(4)缓解北方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有利于社会安定;推动沿线经济发展,扩大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高生活水平;改善城乡居民的卫生条件等(任答2点,得2分)
43.(10分)
(1)钢铁工业(1分) 煤铁资源丰富 交通便利(必须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方面回答2分)
(2)发电(1分)
(3)产业结构单一 环境污染严重(2分) 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减轻环境污染(1分)
(4)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优化环境;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发展科技,提高能源利用率;拓展交通,完善交通运输网等(任答三点,得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