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0.50 KB
- 2021-06-23 发布
www.ks5u.com
高一年级历史试题
试题说明:(1)命题范围:岳麓版 必修Ⅰ 1-3单元
(2)本试题分第I卷(选择题70分)和第II卷(非选择题30分)两部分。
(3)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4)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用2B铅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将答题纸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Ⅱ卷的答案必须答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第I卷(选择题共7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的等级序列是( )
A.周王——卿——诸侯——士 B.周王——诸侯——大夫——士
C.周王——诸侯——士——大夫 D.周王——大夫——士——卿
2.家谱是以记载一个血缘家族的世系与事迹为主要内容的史类文献。研究这类文献可以佐证的政治制度是( )
A.禅让制度 B.宗法制度 C.分封制度 D.郡县制度
3.西周时期,一诸侯王娶了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女儿;再娶了一个妾,为他生了大儿子;后来妻子又为他生了二儿子,妾为他生了三儿子。当该诸侯王死后,继承他王位的应是( )
A.女儿 B.大儿子 C.二儿子 D.三儿子
4.西周的礼乐制度,其本质意义是( )
A.周王有权惩罚违礼的贵族 B.各级贵族的生活准则
C.是一种等级制度 D.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
5.对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作出贡献最大的重要历史人物是(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明太祖
6.汉武帝为强化皇权而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
①建立中朝 ②设置刺史 ③大量分封刘姓子弟为王 ④实行“推恩令”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7.北宋设立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这一举措的根本目的是( )
A.遏制地方政府官吏贪污腐化 B.消除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
C.确保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 D.满足庞大的军费和和官俸开支
8.安徽歙县“县学甲第坊”,其正面楼匾上刻“甲第”二字,额枋上刻有“状元”“会元”“解元”字样。每块额枋空档处都镌有历代歙县“三元及第”者的姓名,与之关系最为密切的制度是( )
A.秦朝军功爵制 B.九品中正制 C.隋唐科举制度 D.汉朝察举制度
9.监察制度的发展与完善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逐步成熟的重要表现之一,下列官职中不具备监察职能的是( )
A.御史大夫 B.刺史 C.枢密使 D.通判
10.在中国古代长期存在着“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和冲突,为解决这一矛盾,各个朝代采取了许多措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汉武帝频繁任免丞相,改变丞相位尊权重的传统
B.汉武帝破格选用身份低微的士人,形成“中朝”官僚机构
C.隋唐时期设立三省,分散丞相权力
D.宋代设立参知政事,废除丞相
11.在古希腊城邦里,享有完整公民权的人需具备的条件包括 ( )
①父母祖籍均属本城邦②拥有一定财产③能自备武装服兵役④全体男子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希腊多山多岛的地理环境对希腊历史发展产生的最大政治影响是( )
A.促进古希腊城邦民主制的形成 B.港湾众多,促进了航海业的发展
C.人多地少成为其海外扩张的一个因素 D.有利于同外部世界的交流
13.陶片放逐法(如图)的实行,对威胁雅典城邦民主的人具有震慑作用,是雅典维护民主政治的有力武器。这一方法创始于( )
A.贵族制时期 B.梭伦改革时期
C.克里斯提尼改革时期 D.伯利克里改革时期
14.下列关于雅典民主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属于一种颇为原始的直接民主 B.实行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
C.建立在对广大奴隶实行专政的基础上 D.使所有雅典人都能够跻身统治阶层
15.“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在地中海世界各领风骚、交相辉映的两大古代文明,为西方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留下了宝贵遗产。你认为下列关于古希腊、罗马文明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梭伦将雅典引向民主轨道
B.雅典五百人议事会最重要的程序是对议案进行辩论
C.从《十二铜表法》到《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罗马法日渐完备
D.古希腊、罗马文明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民主运作方式及法律遗产
16.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古代东西方思想家的共同追求,古代罗马构建和谐社会主要是通过( )
A.树立皇帝的权威 B.实行民主政治 C.制定和完善法律 D.传播基督教
17.有学者认为,《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是古罗马平民阶层的胜利。该学者的主要理由应该是( )
A.审判和量刑有法可依,贵族不能随意解释法律 B.内容广泛且条文明晰
C.规定了严酷的债务奴役制 D.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18. 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世界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产生于 ( )
A、古希腊 B、古罗马 C、英国 D、法国
19. 下列关于查士丁尼法典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有利于通过法律调节社会矛盾 B.以法律形式规范了人们的行为
C.导致贵族不能随意解释法律 D.有效维护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20.文物是物化的历史,是历史工作者从事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仔细观察下图文物,其中对研究奴隶社会历史有着重要作用的是( )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1.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的含义是( )
A、宪法由君主主持制订 B、君主按宪法选举产生
C、君主权力受宪法制约 D、议会由君主负责召开
22. 以下关于英国责任内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由议会多数席位党组阁
B、内阁成员和政府成员名单由国王提名
C、内阁首相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D、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负责
23.制度的创新是发展的内在动力,英国《权力法案》是对《大宪章》的继承与创新。其“创新”主要体现在( )
A.确立君主立宪制 B.限制国王的权力 C.形成两党制 D.确立责任内阁制
24.西方学者评价1832年英国议会制度改革是具有革命意义的变革,这是因为( )
A.无产阶级赢得了被选举权 B.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统治
C.工业资产阶级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 D.垄断资本控制了国家政权
25. 17--18世纪,英国的重要制度创新主要有( )
①责任内阁制 ②君主立宪制 ③两党制 ④共和制 ⑤代议制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26.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体现的原则不包括( )
A、中央集权原则 B、分权制衡原则
C、民主原则 D、自由原则
27 .国书是指国家间往来或共同议定的文书,亦专指一国派遣或召回大使、公使时,由国家元首署名的递交给所驻国元首的文书。由此判断,2010年3月29日,中国新任驻美国大使张业遂将国书交给了( )
A.奥巴马(总统) B.希拉里(国务卿) C.佩洛西(议长) D.保尔森 ( 财政部长)
28.美国1787年宪法原则起源于下列哪位思想家的观点( )
A伏尔泰 B孟德斯鸠 C卢梭 D亚当斯
29.下列关于美国1787年宪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 B巩固了国家政权
C否定了奴隶制度和种族歧视 D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0.制度的建立并非是一帆风顺,会出现政体的更迭与反复,获得“各种政体实验场”的是(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31.法国正式确立共和政体的标志是国民议会通过了( )
A.1787年宪法 B.《人权宣言》 C.《拿破仑法典》 D.1875年宪法
3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一项修正条文规定“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这一修正条文的意义在于( )
A.消灭了法国的保守势力 B.摒弃了封建的等级制度
C.平民可直选法国的总统 D.防止君主制复辟
33. 奥巴马和萨科齐是当今美国和法国的总统。穿越时空的隧道让他们回到1875年,他们的共同权力和特点不包括( )
A.行政权 B.军队最高统帅权
C.国家元首 D.民选产生,向议会负责
34. 下图是近代法德两国政体的比较,表中数字处填写的内容是( )
项目
法国共和制
德国君主立宪制
国家元首
总统
皇帝
国家元首产生方式
①
世袭
国家元首任期
任期制
终身制
政府首脑
总统
②
国家权力中心
③
皇帝和首相
A.世袭 君主 总统 B.世袭 首相 议会
C.选举 首相 议会 D.选举 君主 议会
35. “皇帝任命帝国首相”,“皇帝任命帝国官吏……某些方面可决定其免职”,“海陆军高级军官均由皇帝任命”,“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以及使议会延期结束……”此规定( )
A.《权利法案》 B.《1875年宪法》
C.《1787年宪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
第Ⅱ卷(30分)
3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备得任其职焉 。 ---《史记·陈丞相世家》
材料二
唐三省六部分工图
材料三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钱穆《国史新论》
(1)据材料一,概括丞相的地位并分析其弊端。(4分)
(2)三省六部制标志着中国古代中央行政体制的成熟,据材料二加以说明。(4分)
(3)结合有关史实说明材料三的观点。(4分)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2分)
37.阅读下列材料:(16分)
材料一: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在我们的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的和宽恕的;但是在公家的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这是因为这种法律使我们心悦诚服。 ——伯利克里在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时的演讲
材料二 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2、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3、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权利法案》
材料三 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 ——清 康熙帝
材料四 本朝家法,自皇祖皇考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无旁落,即左右亲信大臣,亦未能有荣辱人、能生死者。 ——清 乾隆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反映的政治制度,假如你生活在当时雅典城邦,你会看到________(多选)(2分)
A.终身制的君主 B.世袭制的君主
C.公民大会 D.民众法庭 E.五百人议事会
(2)根据材料说明,中国和英国分别是什么政治体制? (2分)
(3)材料二从哪些方面限制了王权?(4分)《权利法案》的实施对英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4)从形式和适用范围上比较一下材料一与材料二体现的民主有何不同?(4分)
高一年级历史评分标准
选择题
1-5 B B C D A 6-10 D B C C D 11-15 A A C D B 16-20 C A B C C
21-25 C B A C D 26-30 D A B C B 31-35 D D D C D
材料解析题
36.(14分)
(1)辅佐君主,位高权重。相权过大,威胁皇权,易造成政局动荡。4分
(2)分工明确,提高效率。三省相互牵制,避免了权臣专权。4分
(3)明代废丞相,设内阁。清代设军机处。4分
(4)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丞相被废除。2分
37.(16分)
(1)CDE 2分 (少选或多选均不给分)
(2)中国:君主专制政体。英国:君主立宪政体。2分
(3)立法权、司法权、财政权(税收权)、军权。4分
影响:标志着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英国的统治方式从人治转向法治,英国社会从此进入长期稳定发展时期。4分
(4)形式:材料一是直接民主,材料二是间接民主
范围:材料一是男性公民的民主,材料二是资产阶级民主(适用范围更广)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