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5 MB
- 2021-06-23 发布
秘密★启用前 【考试时间:10月25日14:40—16:00】
重庆一中高2022级高一上期月考考试
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经线与纬线相比较,具有的特点是
A. 经线比任何一条纬线都长 B. 所有经线都在南北极相交
C. 经线是一个圆圈 D. 任何一条经线都可以把地球等分为两个半球
《淮南子·精神训》:“日中有踆(cūn)乌”。“踆乌”即蹲着的三足乌鸦,古代传说三足乌鸦是专门为西王母觅寻食物的神鸟。下图示意太阳外部结构。据此完成2-3题。
2.日中的踆乌出现在图中的
A.A B.B C.C D.太阳内部
3.“日中有踆(cūn)乌”所描述的太阳活动
A.没有活动周期,但可能持续较长一段时间
B.只考虑距日距离,地球是最先受其影响的行星
C.高峰年地震、水旱灾害等自然现象可能增加
D.爆发后1分钟左右引起两极大量极光产生
4.关于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耀斑出现在日冕层 B.黑子在太阳表面呈黑色
C.黑子是太阳活动的唯一标志 D.黑子活动周期约是11年
5.用一般收音机收听短波广播时,声音常常会忽大忽小,甚至中断,主要是因为
A.太阳大气层发射的电磁波扰动地球大气层
B.太阳大气抛出的带电粒子扰乱了地球磁场
C.短波在大气中传播时,被空气分子吸收
D.短波到达电离层后,被全部反射回地面
美国帕克号太阳探测器于2018年8月升空,正式开启人类首次穿越日冕之旅。读图回答6-7题。
6.下列有关帕克号太阳探测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首次飞跃行星轨道为金星轨道 B.运行轨道为正圆
C.属于地球人造卫星 D.数次飞越小行星带
7.下列有关日冕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日常生活中肉眼可见 B.厚度达到几百万公里以上
C.最强烈的太阳活动是耀斑 D.与空气分子摩擦产生极光
8.我国自主研制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绕地球飞行。“天宫一号”所绕转的天体属于
A.恒星 B.行星 C.卫星 D.星云
2019年春节热映的《流浪地球》讲述了地球因太阳“氦闪”而被迫逃离太阳系寻找新家园的故事。“流浪地球”计划分为三步:第一步,中止地球自转。第二步,开启推进发动机,产生足够大的推动力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并通过太阳与木星的引力来实现“引力弹弓”,使地球加速。第三步,地球经历2500年的星际流浪,抵达新家园。下图为“地球流浪过程示意图”。据此回答9-10题。
9.如果地球搬家的第一步成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将被严重影响的是
A.安全的宇宙环境 B.适宜的温度范围 C.适中的地月距离 D.稳定的太阳光照
10.地球抵达新家园,所处的天体系统是
A.地月系 B.太阳系 C.河外星系 D.银河系
“卡西尼号”土星探测器从土卫二上空飞过,拍下了土卫二的羽状喷流景观,水蒸气和冰粒时常从冰层裂隙中喷出。据此完成11-12题。
11.下列关于“土卫二”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内部可能温度、压力较高 ②属于河外星系 ③表面温度很低 ④属于地月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土星与地球
A.表面温度相近 B.公转轨道共面 C.自转周期相同 D.大气成分相似
火星是地球的近邻,表面大气稀薄,大气成分以二氧化碳为主,昼夜长短接近地球,而昼夜温差却超过100℃。据下表回答13-14题。
行星
距太阳(地球=1)
质量(地球=1)
体积(地球=1)
表面平均温度
自转周期
地球
1.00
1.00
1.00
22℃
23时56分4秒
火星
1.52
0.11
0.15
—23℃
24小时39分35秒
13.火星上的夜晚可能观察到
A.美丽的银河横跨星空 B.水星在小行星中穿梭
C.土星遮住火星的卫星 D.圆圆的地球挂在天空
14. 科学家认为火星是除地球以外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天体之一,火星与地球相比
A. 有相近的距日距离和自转周期
B. 有适合生物呼吸的相同大气成分
C. 有相近的体积和质量
D. 有岩石、土壤和大量的液态水
北京时间2019年9月24日19时01分,巴基斯坦杰赫勒姆发生5.8级地震,震源深度(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10公里。读地震波速度和地球(构造)内部圈层结构图,完成15-18题。
15.震源(地球内部岩层破裂引起振动的地方)所在的地球圈层是
A.地幔 B.地壳 C.地核 D.软流层
16.下列关于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通过固体、液体传播,甲只能通过液体传播
B.乙传到②,波速突然下降
C.甲和乙在经过①后波速明显减小
D.①②之间为液体,所以纵波和横波都能通过
17. 地震发生时,震区人们的感受是
A.左右摇晃 B.上下颠簸
C.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D.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18. 地震发生时,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33°4'N, 73°08'E )的区时为
A. 9月24日22时01分 B. 9月24日16时01分
C. 9月24日15时01分 D. 9月24日23时01分
打超深钻井,钻穿地壳,直接“触摸”到地壳与地幔的边界,这是全世界地球科学家的理想。美国、英国、中国等12个国家的30名科学家已登上美国“决心”号钻探船,准备在西南印度洋开展打穿地球壳幔边界的一次大洋钻探。据此回答19—21题。
19.若地球科学家们能够一直掘进到地心,则依次钻探的是
A.地壳—地幔—地核—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
B.地壳—莫霍界面—地幔—古登堡界面—地核
C.地幔—莫霍界面—地核—古登堡界面—地壳
D.地壳—古登堡界面—地幔—莫霍界面—地核
20.下列关于地球内部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壳是地球的坚硬外壳,它由岩石组成
B.软流层是地壳与地幔的分界线
C.外核可能呈熔融状态,被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
D.岩石圈分布在莫霍界面之上
21.下列地区中地壳厚度最小的是
A.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 B.长江中下游平原(一般海拔5~100米)
C.四川盆地(海拔250米~750米) D.死海(湖面海拔-430.5米)
读“地球外部圈层结构示意图”,图中①②③代表地球不同圈层结构,据此回答以下22-23题。
22.铺路、建楼用的建筑材料主要来源于
A. ① B. ② C. ③ D. ①②③
23.关于地球圈层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岩石圈包括地壳和地幔 B. 大气圈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和氧
C. 生物圈是地球环境中最活跃的圈层 D. 水圈是连续而又规则的圈层
2016年9月25日世界最大的有着“超级天眼”之称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在我国贵州省平塘的喀斯特洼坑中顺利“睁眼”。该望远镜将可能搜寻到更多的奇异天体,用来观测河外星系脉冲星,探索宇宙起源和演化、星系与银河系的演化等,甚至可以搜索星际通讯信号,开展对地外文明的探索。据此回答24-26题。
24.与河外星系属于同一层次的天体系统为
A.总星系 B.银河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
25.如果发现类似人类的地外文明,其存在生命的自身条件可能有
A.有适宜的温度和液态水 B.有厚厚的大气层保护
C.来自恒星的光照稳定 D.与其他天体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26.下列物体中,属于天体的是
A.世界最大的陨石 B.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
C.西昌卫星发射基地上的人造卫星 D.天空中飘动的云
下图为中国年太阳辐射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题。
27.假如你是一位太阳能热水器营销员,只考虑自然因素,最适合和最不适合营销的城市分别是
①北京 ②拉萨 ③上海 ④重庆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8.在交通的十字路口处,我们经常见到如右图所示的交通信号灯。有人注意到在一周白天中,同一交通信号灯的亮度会出现变化,你认为影响因素主要是
A.海拔 B.电网供电 C.阴晴状况 D.交通流量
29.下列地理现象与太阳辐射关系较密切的是
①生物的生长 ②大气的运动 ③火山的爆发 ④煤、石油的形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重庆某中学天文爱好小组用天文望远镜观测北极星附近的星空。据此回答30-32题。
30. 观测者在进行观测时,望远镜镜头应朝向
A.北方 B.南方 C.东方 D.西方
31. 小组成员经长时间观测、拍摄发现,北极星周围各恒星绕北极星转动,这反映出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流星运动 D.恒星运动
32. 观测者于某日20时用天文望远镜对准北极星附近的某颗恒星,若保持望远镜的位置和方向不变,则第二日望远镜再次对准这颗恒星的时间是
A.20时3分56秒 B.20时56分4秒 C.19时3分56秒 D.19时56分4秒
2019年6月26日,李明从厦门(24°43'N,118°10'E)乘坐下图所示航班前往俄罗斯下诺夫哥罗德州(56°52'N,60°35'E),参加当地时间19:00开始的某项商务活动(活动时间约2小时)。飞机准点着陆时,距活动开始还有9小时30分钟。据此完成下题。
33.飞机着陆后,李明应把手表
A.拨慢3小时 B.拨慢4小时 C.拨快3小时 D.拨快4小时
34. 一艘航行于太平洋的船,从12月30日12时(区时)起,经过 5分钟,越过180°经线,这时其所在地点的区时不可能是
A. 12月29日12时5分 B. 12月30日11时55分
C. 12月30日12时5分 D. 12月31日12时5分
35. 关于国际日期变更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日界线的东侧是东十二区,西侧是西十二区
B. 日界线东侧时区日期比西侧时区晚一天
C. 日界线东侧是东经度,西侧是西经度
D. 日界线两侧日期相差一天,时间相差一小时
36. 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一小时”活动曾在全球展开,全球上千个城市,在当地区时20时30分依次熄灭电灯,关闭电源至21时30分恢复正常。图中五城市熄灭电灯的顺序是
A. 旧金山——惠灵顿——上海——雅典——伦敦
B. 伦敦——旧金山——惠灵顿——上海——雅典
C. 旧金山——伦敦——雅典——上海——惠灵顿
D. 惠灵顿——上海——雅典——伦敦——旧金山
37. 北京王先生出国旅游随身携带了一部全球通手机,但未改手机上的日期和时间,仍显示的是北京时间。当王先生游览太平洋一小岛时,当地报时为正午12时,而手机上的时间为6时40分。该岛的经度可能为
A. 160°W B. 80°W C. 160°E D. 40°E
38.在下面四幅图中,a、b、c、d四点处于黄昏的是
A. B. C. D.
39.有关a,b,c三点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三点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B. 三点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相同
C. 三点角速度相同,线速度b点大于c点
D. 三点线速度相同,角速度a点大于b点
40.关于晨昏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晨昏线为大圆,晨昏线所在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B.晨昏线平分赤道,故赤道上总是地方时6:00日出、18:00日落
C.晨线上的各地出现日出,昏线上的各地出现日落
D.同在晨线上的各地因同时刻看见日出,故晨线上日出时间(地方时)相同
二、综合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每空1分,共20分。
41.读以下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2 地壳结构示意图
图1 瀑布景观图
(1)图1中所示地球圈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岩石圈等,它们共同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2)地壳的平均厚度为__________km,其中__________(大陆或大洋)部分地壳较薄。
(3)图2中①是__________界面,大约在地下平均__________千米处(指大陆部分)。
(4)图2中②是__________,其物质状态是__________态;从火山口喷发出的岩浆,一般来源于②中的__________。
42.读下面“西半球光照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图中画出一组太阳光线并表示出地球的自转方向。
(2)图中D点坐标为__________,D点完成一次昼夜更替的时间为__________,且D点在C点的____________方向,E点在D点的____________方向。
(3)图中AB为__________(晨线或昏线),该日C点日出时间为____________,此时A点地方时为__________,国际标准时间为____________。
重庆一中高2022级高一上期月考考试
地 理 答 案 2019.10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1—10 BACDA ABBBD 11—20 BBAAB BDBBA
21—30 DACBA BDCCA 31—40 ADABB DABCD
二、 综合题(每小题10分,每空1分,共20分)
41.
(1) 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顺序可调换)
(2) 17; 大洋
(3) 莫霍; 33
(4) 地幔;固;软流层
42.
(1) 略
(2) (0°,110°W); 一个太阳日或24小时; 东南; 正东
(3) 晨线; 4点; 0点或24点; 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