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82.00 KB
- 2021-06-23 发布
提升训练3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1.(2018浙江金华十校高三期末)下面图1为我国某区域略图。读图,完成下题。
图1
图2
2018年1月1日,兰州(36°N,103°E)的日出时间为8:15,日落时间为18:00。该日兰州的昼长为 ,并在图2中画出该日兰州正午时刻的晨昏线(图中虚线为北极圈),并用阴影表示黑夜。
答案9小时45分 绘图如下。
解析兰州的昼长等于日落时间减去日出时间,昼长是9小时45分。该日兰州正午时刻,即兰州地方时为12时,103°E是阳光直射经线。12月22日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夜现象,绘图时注意此时北极圈上不是极夜现象。赤道上始终昼夜平分。
2.〔2018浙江4月选考,28(4)〕图1为东南亚部分区域略图。图2是正午太阳光线与直立杆子位置关系示意图。某经线上①②两地秋分日测得α为5°,β为7°。据此完成下题。
6
图1
图2
计算①②两地间经线长度。若测量在北京时间12时40分进行,计算两地的地理坐标,并判定两地是否在图示区域内。
答案1 332千米。①地(7°S,110°E),位于图示区域;②地(5°N,110°E),不在图示区域。
解析由题干信息及图2可知,太阳直射赤道时,①地β偏角为7°,正午太阳高度角为83°,太阳在北面,因此当地的纬度就是7°S,同理可得②地纬度为5°N。因此两地相差12°,故两地间经线长度为12×111=1 332千米。该地正午时北京时间为12时40分,则该地经度为110°E,可知①②两地的地理坐标分别为①地(7°S,110°E),②地(5°N,110°E)。由此可得出结论,①地在图示区域,②地不在图示区域。
3.(2018浙江超级全能生联考)图1为新西兰南岛和北岛示意图。某地理观测小组在图1中某地进行天文观测,图2为该地测得的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读图,完成下题。
图1
6
图2
在图2中绘出观测地6月22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比较观测地与甲城市昼夜长短年变化幅度的差异。
答案绘图如下。甲城市较小。
解析由图1可知,该地位于南半球。图2为该地测得的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3.5°S,H=71°,所以该地纬度为42.5°S。6月22日,太阳直射23.5°N,观测地的正午太阳高度H=90°-(23.5°+42.5°)=24°。由于观测地的纬度大于甲地,所以甲城市昼夜长短年变化幅度较小。
4.下图为张家口某校操场示意图,O处有一垂直于地面的旗杆,OP表示正午时旗杆在地面的影子,其长短随季节而变化。M处有一棵树,OM垂直于OP。该校地理兴趣小组作如下探究活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春分日,日出时旗杆影子的朝向是 。
(2)图中M处的树位于旗杆的 方向。该小组测得北京时间12:08旗杆影子位于OP位置,则该地经度为 。
(3)该小组发现某日操场上旗杆影子OP最长,则该日的节气是 。
(4)请帮助该小组绘出OP最短时昼夜分布图(要求:在图中绘出晨昏线,用阴影表示夜半球)。
答案(1)正西 (2)正东 118°E (3)冬至 (4)如下图。
解析第(1)题,春分日全球日出方向都是正东,旗杆影子朝向正西。第(2)题,OP表示正午时旗杆在地面的影子,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影子向北,图中M处的树位于旗杆的正东方向。该小组测得北京时间12:08旗杆影子位于OP位置,即该地正午时北京时间为12:08,所以该地经度为118°E。第(3)题,该小组发现某日操场上旗杆影子OP最长,则该日的节气是冬至,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影子最长。第(4)题,OP最短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注意北极圈为极昼,赤道昼夜平分。
6
5.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图中A、B、C、D四点标出东、西、南、北方位。
(2)图中①②③三条表示太阳视运动的曲线中,表示夏至日的是 ,表示冬至日的是 ,表示春、秋分日的是 。
(3)太阳视运动轨迹为①曲线时,30°N~60°N范围该日正午日影指向是 。
(4)图中太阳东升西落的实质是 。
(5)太阳视运动轨迹为①③所示时,该地日出、日落方位分别是:①日出 ,日落 ;③日出 ,日落 。
答案(1)标注略。(A.北 B.南 C.东 D.西)
(2)① ③ ②
(3)北
(4)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5)东北 西北 东南 西南
解析第(1)题,图中北极星所在方向是正北方向,太阳位于南部天空,图中A是北方,B是南方,C是东方,D是西方。第(2)题,图中北极星的视角是40°,说明该地位于40°N,图中①②③三条表示太阳视运动的曲线中,表示夏至日的是①,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表示冬至日的是③,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表示春、秋分日的是②,该地不在赤道上,6时日出,18时日落。第(3)题,太阳视运动轨迹为①曲线时,30°N~60°N范围该日正午太阳位于南部天空,正午日影指向是北。第(4)题,图中太阳东升西落的实质是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第(5)题,太阳视运动轨迹为①所示时,北半球是夏季,该地日出东北方向,日落西北方向。为③所示时,北半球是冬季,日出东南方向,日落西南方向。
6.2017年9月3—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和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话会在福建厦门成功举行。下面图1为福建省略图,图2为会议开幕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及晨昏线位置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四点为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会议期间,厦门昼夜长短变化状况为 ,其地球自转线速度比福州 (填“大”或“小”)。
6
(2)当地球公转到③位置时,节气是 ,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分布规律是 。
(3)图2中PQ为 (填“晨线”或“昏线”),该日Q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
(4)会议开幕至我国国庆节期间,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移动方向为 ,晨昏线与地轴夹角的变化状况是 。
答案(1)昼渐短,夜渐长 大 (2)秋分 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 (3)晨线 0 (4)从北半球向南移动,经过赤道后,移向南半球 先变小至0后又变大
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第(1)题,会议时间为9月3—5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向南移,厦门昼夜长短变化状况为昼渐短,夜渐长。厦门纬度比福州低,其地球自转线速度比福州大。第(2)题,当地球公转到③位置时,节气是秋分。此时太阳直射赤道,所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分布规律是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第(3)题,图2中PQ为晨线,该日Q点正好出现极夜,正午太阳高度是0。第(4)题,会议开幕至我国国庆节期间,即9月3日到10月1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移动方向为从北半球向南移动,秋分日经过赤道后,移向南半球。晨昏线与地轴夹角的变化状况是先变小至0后又变大。
7.张家口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对地球运动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进行探究时遇到了一些问题,请结合所学地理知识予以帮助和解答。
(1)他们认为:在张家口一个窗户朝向正南的房间,全年正午阳光都能照射到房间内。你认为是否正确?并分析原因。
(2)下图是他们绘制的夏至日在日出、正午、日落时旗杆影子变化示意图(长度代表影长)。该图表达是否正确?为什么?
(3)他们在进行图像转换时遇到了困难,请将图1所示内容按要求转绘在图2中(要求:在图2中标出地球自转方向,绘出晨昏线,用阴影表示夜半球部分地区,标出直射点所在经线的经度)。
6
答案(1)正确。张家口位于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
(2)不正确。正午旗杆影长应短于日出与日落时旗杆影长;日出时杆影应在西南方向;日落时杆影应在东南方向。
(3)如下图:
解析第 (1)题,说法正确。因为该地位于北温带,位于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第(2)题,北半球夏季日出东北方向,日落西北方向,正午太阳位于南部天空。旗杆影子朝向与太阳所在方位相反。即日出时位于西南,日落时位于东南,正午时位于正北。他们绘制的夏至日在日出、正午、日落时旗杆影子变化示意图不正确。且正午时太阳高度角大,影子长度比日出、日落时短。第(3)题,图1中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昼现象,图2是以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地球自转方向用逆时针方向箭头表示。晨昏线与北极圈相切,对着太阳的一侧是白昼,北极圈内是白昼。晨昏线另一侧用阴影表示夜半球。图1中黑夜的中间经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以东是西半球,该经线是160°E经线,位于正午的经线与夜半球的中央经线是相对的经线,即应为20°W经线。直射点所在经线的经度是20°W。
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相关文档
- 政治卷·2017届海南省高考压轴卷(202021-06-23 12:30:468页
- 2018山东科技版化学高考第一轮复习2021-06-23 12:29:405页
- 2017届高考政治(必修2)一轮复习讲义:2021-06-23 12:29:3823页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章自然环境中2021-06-23 12:28:328页
- 2020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二章 微2021-06-23 12:27:457页
- 河南省2020届高三历史高考考前适应2021-06-23 12:26:5711页
- 专题14+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2019年2021-06-23 12:25:459页
- 新课标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六2021-06-23 12:22:2547页
-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化学反应原2021-06-23 12:20:4216页
- 高考地理专题六农业生产与工业生产2021-06-23 12:20:29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