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00 KB
- 2021-06-23 发布
牢记要点速解题
一、分子热运动的识别方法
分子很小,肉眼所能看到的都不是分子,如烟雾、灰尘、飞沫、雾霭、氤氲等是固体小颗粒或液体小液滴;嗅觉所感觉到的往往是分子运动的结果。
例1 世界上的一切物体,无论是一粒沙、一缕烟、还是一朵花……都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不停息运动的是( )
A.沙尘暴起,飞沙满天 B.微风拂过,炊烟袅袅
C.阳春三月,花香袭人 D.丰收季节,麦浪起伏
解析 分子运动属于扩散现象,是肉眼看不见的运动,机械运动是物体的运动,是
宏观上的运动,是看得见的运动。选项A、B、D中的现象都是肉眼看得见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而香气扑鼻是嗅觉所感受到的微观上的分子运动,属于扩散现象。
答案 C
二、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
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主要因素是:质量和温度,此外还跟物体积、状态等有关。在没有状态变化的情况下,内能主要受质量和温度两个因素影响,物质状态发生变化时,即使温度、质量不变,物体的内能也会发生变化。
例2 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相同物态下,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会减少
B.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
C.温度相等的1㎏水和100g水的内能相同
D.0℃的冰熔化成0℃的水内能不变
解析 在相同物态下,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其内能一定增加,温度降低,其内能一定减少,A正确;一切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具有内能,B错误;而温度相同、质量不等的物体,其内能是不相等的,C错误;冰熔化成水时,质量、温度都不变,但冰在熔化过程中要吸热,内能增加,D错误。
答案 A
三、做功和热传递的区分
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而热传递的特征是有高温物体和低温物体,往往是静态过程。
例3 下列事例中,属于做功改变内能的是( )
A.冬天对手“哈气”手感到暖和
B.两手相互摩擦感到暖和
C.围着火炉烤火身体感到暖和
D.热水淋浴后全身感到暖和
解析 冬天对手“哈气”手感到暖和,属于热传递,另外热的水蒸气遇到冷手,也有液化放热作用。围着火炉感到暖和,是火炉热辐射的缘故,属于热传递。热水淋浴全身感到暖和,也是热传递。只有两手相互摩擦,是克服摩擦阻力做功,改变内能。
答案 B
2
四、热量概念的理解
物体本身没有热量,只有发生热传递,有了内能的转移时,才能讨论热量问题,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含有”或“具有”热量,热量的大小与物体内能的多少、物体温度的高低没有关系。
例4 下列关于热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B.温度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
C.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向内能小的物体
D.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
解析 热量是描述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多少的物理量,是个过程量,A错误;发生热传递时传递的是内能,而不是温度,B错误;热传递是能量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而不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到内能小的物体,D正确;内能是由温度、质量、状态等多个因素共同决定的,内能大的物体温度不一定高,所以C的说法错误。
答案 D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相关文档
- 人教新目标初中七年级英语下册全册2021-06-23 09:57:1093页
- 初中8年级物理教案:第03讲 杠杆的动2021-06-22 03:25:4514页
- 2020年初中教师年度教学工作总结2021-06-22 03:16:193页
- 数学计划总结之初中数学教学反思22021-06-22 03:15:172页
- 政教处范文之初中第二学期德育处工2021-06-22 03:05:1510页
- 初中班主任个人工作总结范文三篇2021-06-22 02:57:579页
- 初中班主任工作总结5篇合集2021-06-22 02:44:0036页
- 初中语文教研组2020年工作计划范文2021-06-22 02:31:445页
- 初中数学中考复习课件章节考点专题2021-06-22 02:28:2819页
- 初中年级班主任工作总结(通用)2021-06-22 02:17:33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