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9.98 KB
- 2021-06-21 发布
A
B
勾股定理的应用
A
B
如图,有一个圆柱体,它的高
等于12厘米,底面半径等于3厘米,
在圆柱下底面的A点有一只蚂蚁,
它想吃到上底面与A点相对的B处的
食物,需要爬行的最短路程是多少?
(π的值取3)
问题的提出:
实验操作:
1、(试验)
利用事先做好的圆柱体,尝试从A点到B点沿
圆柱侧面画几条路线,你觉得哪条路线最短呢?
3、(计算)
蚂蚁从A点出发,想吃到B点上的食物,需
要爬行的最短路程是多少?
2、(验证)
将圆柱侧面剪开展成一个长方形,从A点
到B点的最短路线是什么?你画对了吗?
做一做: 李叔叔想要检测雕塑底座正
面的AD边和BC边是否分别垂直
于底边AB,但他随身只带了卷尺,
(1)你能替他想办法完成任务吗?
(2)李叔叔量得AD长是30厘米,
AB长是40厘米,BD长是50厘米,
AD边垂直于AB边吗?为什么?
(3)小明随身只有一个长度为20厘
米的刻度尺,他能有办法检验AD边
是否垂直于AB边吗?BC边与AB边
呢?
试一试:
在我国古代数学著作
《九章算术》中记载了一道
有趣的问题,这个问题的意
思是:有一个水池,水面是
一个边长为10尺的正方形,
在水池的中央有一根新生的
芦苇,它高出水面1尺,如果
把这根芦苇垂直拉向岸边,
它的顶端恰好到达岸边的水
面,请问这个水池的深度和
这根芦苇的长度各是多少?
D
A
BC
解:设水池的水深AC为x尺,则这根芦苇长
AD=AB=(x+1)尺,
在直角三角形ABC中,BC=5尺
由勾股定理得,BC2+AC2=AB2
即 52+ x2= (x+1)2
25+ x2= x2+2 x+1,
2 x=24,
∴ x=12, x+1=13
答:水池的水深12尺,这根芦苇长13尺.
某初一(1)班的学生想知道学校旗杆的高度,他们发现
旗杆上的绳子垂到地面还多1米,如图(1),当他们把绳
子的下端拉开5米后,发现下端刚好接触地面,如图(2),
你能帮他们把旗杆的高度和绳子的长度计算出来吗?请你
与同伴交流并回答用的是什么方法.
图(1) 图(2)
A
BC
某中学初一学生参加军训活动,某日早晨8:00
全体集合整装出发,他们以6千米/时的速度向
东行走.李小明由于记错了时间,9:00到校后立
即骑车以12千米/时的速度向北追赶队伍,上
午11:00同学们到达目的地,李小明才发觉方向
错了.问:
(1)李小明现在要怎样走才能离同学们最近.请
你与同伴交流,并画出示意图,说明理由.
(2)若李小明“打的”以60千米/时的速度去追
赶同学们,沿着你画的示意图,需要多长时间
赶到目的地?
小结:
本节课主要是应用勾股定理和它的逆定理来解
决实际问题,在应用定理时,应注意:1、没
有图的要按题意画好图并标上字母;2、不要
用错定理.
作业:P87习题3.3的1、2、3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相关文档
- 浙江省临海市杜桥中学2016届高三语2021-06-21 22:10:005页
-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 - 期末检测卷 2021-06-21 21:50:366页
- 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20以内数的认2021-06-21 21:49:4530页
- 【数学】2018届一轮复习苏教版专题2021-06-21 21:21:4327页
-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2020年扬州市2021-06-21 21:19:238页
- 小学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期末测试2021-06-21 21:17:354页
- 2018版高考数学(理)(苏教版,江苏专用)大2021-06-21 21:10:3920页
- 2020高中生物第三章第一节生命活动2021-06-21 20:54:024页
- 202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232021-06-21 20:51:078页
- 2021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2021-06-21 20:44:09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