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5.00 KB
- 2021-06-21 发布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青冈县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A卷物理试卷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 选择题:(本题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9-12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当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
B. 只有质量很大的物体才能看成质点
C. 只有质量与体积都很小的物体才能看成质点
D. 研究物体运动时,物体的形状和体积属于次要因素时,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加速度,速度,位移都是矢量 B. 路程、时间、速率、电流都是标量
C. 平均速率就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D. 物体在某段时间内位移大小不大于路程
3.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沿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和路程是相等的
B.质点沿不同的路径由A到B,路程可能不同而位移一定相同
C.质点通过一段路程,其位移一定不为零
D.质点运动的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路程
4.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加速度为2 m/s2,则( )
A.物体在某秒末的速度一定是该秒初的速度的2倍
B.物体在某秒末的速度一定比该秒初的速度大2 m/s
C.物体在某秒初的速度一定比前秒末的速度大4 m/s
D.物体在某秒末的速度一定比前秒初的速度大2 m/s
5. 某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规律是,x和t的单位为m和s,则物体
运动的初速度、加速度分别( )
A. 与 B. 与
C. 与 D. 与
6. 如图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可知,该物体( )
A. 第1 s内和第3 s内的运动方向相反
B. 1~2s内物体静止
C. 第1 s内和第4 s内的位移大小不等
D. 第3 s内和第4 s内的加速度相同
7. 一物体由静止沿光滑斜面匀加速下滑距离为L时,速度为v,当它的速度是v/2时,它沿斜面下滑的距离是:( )
A.L/2 B. L C.L/4 D.3L/4
8. 质点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1个1s内,第2个1s内,第3个1s内的位移之比为( )
A.1:2:3 B.1:3:5 C.12:22:32 D.13:23:33
9. 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s内的位移大小为5m,则该物体( )
A.3s内位移大小为45m B.物体的加速度是5 m/s2
C.1s末速度的大小为5m/s D.第3s内的位移大小为25m
10.物体甲、乙的位移—时间(x--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 从第10s起,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
且v甲>v乙
B. 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
但乙比甲迟10s才开始运动
C. 25s末甲、乙相遇
D. 25s内甲、乙的平均速度不相等
11.一个沿直线运动的物体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 )
A.图象OA段表示物体做非匀变速运动,AB段表示物体静止
B.图象AB段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C.在0-9 s内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
D.在9-12 s内物体的运动方向与0-9 s内的运动方向相反
12.A、B、C三物体同时、同地、同向出发做直线运动,如图所示是它们的x-t 图象,
由图可知它们在t0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均速度υA=υB=υC
B.平均速度υA>υC>υB
C.平均速率VA=VB=VC
D.平均速率VA>VB=VC
一、 实验题(本题有2个小题,共15 分)
13 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都是使用 电源的计时仪器,电磁打点计时器工作的电压是 ,电火花计时器工作的电压是 .当电源频率是50Hz时,它每隔 打一个点.如图所示为物体运动时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图中相邻的点间还有四个点,已知打点计时器接交流 50Hz的电源,则bd段的平均速度约为 m/s.
14.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
(1)给出下列的器材,选出实验中所需的器材并填在横线上(填序号).①打点计时器 ②天平 ③低压交流电源 ④低压直流电源⑤细线和纸带 ⑥钩码 ⑦秒表 ⑧小车 ⑨刻度尺选出的器材是:______.
(2)某同学在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共5个计数点.测得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1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来.
①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s.
②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计算出打下B、C二个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则v B =______m/s,v C =______m/s.(保留3位有效数字)
一、 计算题:(本题有3 个小题,共37 分。解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重要的演算步骤,有数值的计算写清楚数字和单位)
15。一辆沿平直公路行驶的汽车,速度为36km/h,刹车后加速度大小是4m/s2,求
(1)刹车后 3s末的速度;
(2)从开始刹车至停止,滑行的距离。
16.矿井里的升降机,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上升,经过5s后速度达到4m/s,以这个速度匀速上升20s,然后匀减速上升,经过4s停在井口,求
(1)匀加速的加速度和匀减速的加速度
(2)求矿井的深度.
17.甲车以6 m/s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经过乙车时,乙车由静止开始以
3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两车的运动方向相同。求:
(1)乙车出发后经多长时间可追上甲车?此时它们离出发点多远?
(2)在乙车追上甲车之前,两车距离的最大值是多少?
A+物理答案
一.选择题:
(1)D (2)C (3)B (4)B (5)C (6)D (7)C
(8)B (9)AD (10)CD (11)BCD (12)AD
二.填空题
13. 交流 4—6V或6V以下 220V
0.02S 2.02 m/s
14.(1)1 3 5 6 8 9
(2)0.1S 0.138 m/s 0.264 m/s
三.计算题
15.(10分) (1)由速度公式vt=v0+at得滑行时间:
t== s=2.5 s
即刹车后经2.5 s车停止,所以3 s末的速度为零.
(2)由位移公式得滑行距离,即
s=v0t+at2=10×2.5 m+×(-4)×2.52 m=12.5m
16(12分)解:匀加速上升过程的位移为
匀速上升过程的位移为
匀减速上升过程的位移为
则矿井深度为
17(15分). 解:当两车相遇时位移相同时,乙车追上甲车,即可求出时间;甲车和乙车的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
(1)设乙车出发后经过t时间追上甲车,由题意知,两车相遇时位移相同,即:x甲=x乙
此时甲车运动的位移:
此时乙车运动的位移:
联立代入数据解得:t=4s
此时它们离出发点为:
(2)当两车速度相同时,两车距离最大,v甲=v乙
即:6=3t1
解得:t1=2s
此时甲车运动的位移:
此时乙车运动的位移:
两车的最大距离为:
联立以上并代入数据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