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2 MB
- 2021-06-21 发布
专题八 文化建设与发展措施
-
2
-
典型真题重练
知识网络构建
必备知识整合
文化交流与传播
考点一
文化交流的途径
1
.
〔
2017·
北京卷
,41(3)
〕
伴随着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
,
东西方交往不断增加。
某校学生参观
“
一带一路
”
展览
,
请按要求完成下面参观学习手册的内容。
-
3
-
典型真题重练
知识网络构建
必备知识整合
答案
:
示例
“
通
”
。
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和交流的重要途径。波斯和叙利亚商人在商贸过程中促进了青花瓷的发展。文化具有多样性
,
中华文化的发展促进了世界文化的繁荣。元青花的发展为彩绘瓷的发展奠定了主要艺术底蕴。文化传播和交流促进文化的发展
,
文化创新要坚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并且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元青花在发展过程中
,
兼容并蓄
,
吸收了伊斯兰式的风格
,
伊斯兰文化影响了我国青花瓷的艺术风格
,
成熟的青花瓷风格又成为叙利亚和波斯陶工模仿的对象。不同民族文化之间要交流、借鉴与融合
,
充分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和有益成果。
-
4
-
典型真题重练
知识网络构建
必备知识整合
解析
:
本题考查文化多样性、文化交流传播、文化借鉴融合、文化创新等知识
,
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回答本题
,
要准确把握
“
通
”“
融
”“
荣
”
的实质
:“
通
”
强调了文化的交流、传播
;“
融
”
强调了文化的借鉴、融合
;“
荣
”
强调了文化的创新、繁荣、发展。同时
,
还应注意材料中
“
丝绸之路
”“
受伊斯兰文化影响的中国青花瓷
”“
成为埃及、叙利亚与波斯陶工模仿的对象
”“
图案逐渐开放
”
等信息
,
从文化多样性以及文化交流、借鉴、融合、创新等角度进行分析。
-
5
-
典型真题重练
知识网络构建
必备知识整合
2
.(2015·
海南卷
,25)
阅读材料
,
完成下列问题。
2014
年
6
月
,
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项目
,
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历史上
,
丝绸之路是中西人员交往、商业贸易的重要通道
,
促进了亚欧大陆经济、文化、社会交流。在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当代
,
丝绸之路的合作精神正在发扬光大
,
我国倡导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共创繁荣的理念
,
着力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我国发展与丝绸之路沿线各国之间的教育合作、经济合作、民间交往
,
推进相关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互联互通
,
增进相互了解和传统友谊
,
得到了相关国家人民的支持
,
民心相通
,
为促进区域互联互通奠定了坚实的民意基础。
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
,
说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对促进文化交流的作用。
-
6
-
典型真题重练
知识网络构建
必备知识整合
答案
:
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
文化与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交融。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有利于促进各国的商业贸易、教育合作与人员往来
,
拓宽文化交流的途径
,
夯实文化交流的物质基础
;
推动各国文化在平等的基础上交流传播、互相借鉴、共同繁荣。
解析
:
本题考查经济对文化交流的作用
,
注意答案应首先表述二者的关系
,
然后结合材料回答经济对文化交流的作用
:
拓宽文化交流渠道夯实文化交流的基础
,
进而促进各国文化在平等的基础上交流发展。
-
7
-
典型真题重练
知识网络构建
必备知识整合
考点二
文化交流的手段
3
.(2016·
天津卷
,11)
在中国文学博物馆
,4D
电影《甲骨文》向观众展示着甲骨文的产生、发展和演变历程。还原古代生活场景时
,
影院画面、音响和座椅巧妙配合
,
带观众穿越数千年
,
讲述甲骨文字形时
,
立体图形灵活转换
,
让观众感受古人造字的智慧。从中看出
(
)
A.
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
B.
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促进了文化传播
C.
甲骨文的出现
,
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D.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
科技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该题主要考查大众传媒对文化传播的重要作用。社会实践是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
,A
项中的
“
决定
”
夸大了大众传媒对文化发展的作用
,
不选
;C
项表述错误
,
文字的发明
,
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
题干中强调了大众传媒对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
但没有涉及经济效益
,D
项与题意不符。
答案
解析
关闭
B
-
8
-
典型真题重练
知识网络构建
必备知识整合
-
9
-
典型真题重练
知识网络构建
必备知识整合
-
10
-
典型真题重练
知识网络构建
必备知识整合
-
11
-
典型真题重练
知识网络构建
必备知识整合
政策要点对接
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
考点一
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1
.(2017·
江苏卷
,20)2016
年
11
月
30
日
,
我国的
“
二十四节气
”
获批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
。对此有人认为
,“
二十四节气在今天的作用已经微乎其微
,
意义不大
”
。如果请你反驳这种观点
,
下列可能用到的关键词最合适的一组是
(
)
A.
文化平等 文化差异 文化交融
B.
文化影响 文化传承 文化自信
C.
文化借鉴 文化包容 文化繁荣
D.
文化传播 文化市场 文化自觉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本题考查对文化传承、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理解能力
,
旨在考查调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
二十四节气
”
列入
“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
对文化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仍具有重大作用
,B
项是反驳题中观点最佳的词组。题中未涉及
“
文化差异
”“
文化包容
”“
文化市场
”,
故不选
A
、
C
、
D
三项。
答案
解析
关闭
B
-
12
-
典型真题重练
知识网络构建
必备知识整合
政策要点对接
2
.(2017·
全国
Ⅱ
卷
,20)2016
年
9
月
,
中国歌剧舞剧院复排的民族歌剧《小二黑结婚》在北京上演。该剧既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地域性音乐风格
,
又融入了时尚元素
,
洋溢着青春气息
,
在表演样式、舞美设计、服装造型等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
,
演出取得了极大成功
,
受到观众热烈欢迎。这表明
(
)
①
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
②
只有赢得市场
,
优秀传统文化才有价值
③
只要引入流行元素
,
优秀传统文化就能很好地传承
④
善于推陈出新
,
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满足人们的新需求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传承的相关知识
,
旨在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历久弥新
,
具有现实价值
,
①正确
;
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在于推陈出新
,
只有为其注入时代精神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新需求
,
④正确。文化价值是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
排除②。文化传承关键在于立足实践
,
不断融入时代元素
,
排除③。故选
B
项。
答案
解析
关闭
B
-
13
-
典型真题重练
知识网络构建
必备知识整合
政策要点对接
3
.
〔
2016·
全国
Ⅰ
卷
,39(2)
〕
阅读材料
,
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新方法而获得
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本土培养的科学家首次获诺贝尔奖。
疟疾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一大顽疾
,
困扰了人类几千年。
20
世纪
60
年代末
,
治疗疟疾的常用药物
——
氯喹或奎宁的药效已经减弱
,
疟疾的发病率再次升高。为了找到新型抗疟药物
,
中国政府启动了研制治疗疟疾药物的
“523
项目
”,
中医研究院成立以屠呦呦为组长的科研组参加研究工作。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
,
屠呦呦小组与全国
7
个省市、
30
多个单位的科研人员协同合作
,
经过数百次试验、无数次失败
,
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传统中草药文献中获得灵感、汲取智慧
,
最终使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了疗效高的青蒿素
,
开创了治疗疟疾新方法
,
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
。
-
14
-
典型真题重练
知识网络构建
必备知识整合
政策要点对接
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和相关药剂列入其基本药品目录
,
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药物。
屠呦呦说
,
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是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项荣誉。它属于科研团队中的每一个人
,
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用现代科学手段不断认识中医药
,
是我们一代代科研工作者的责任。
结合《文化生活》的知识
,
谈谈屠呦呦团队的发现对于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启示。
答案
:
立足于实践
,
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发掘其当代价值
;
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
增强其世界影响力。
(
其他答案
,
若言之有理
,
也可
)
-
15
-
典型真题重练
知识网络构建
必备知识整合
政策要点对接
解析
:
本题以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为背景
,
考查《文化生活》中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知识
,
旨在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本题属于启示类题目
,
结合材料可从立足实践
,
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
加强传统文化研究
,
充分挖掘其当代价值
;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
,
增强国际影响力等方面进行分析。
-
16
-
典型真题重练
知识网络构建
必备知识整合
政策要点对接
考点二
文化创新的途径
4
.(2017·
江苏卷
,21)
在一些旅游景区
,
国内外的许多标志性建筑如天坛、鸟巢、兵马俑、埃菲尔铁塔、悉尼歌剧院等
,
经常被照搬、模仿或抄袭
,
山寨景观多次出现。对此类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
)
A.
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B.
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融合
C.
发展了国家倡导的大众文化
D.
需要通过文化创新去改变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
,
旨在考查调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在一些旅游景区
,
经常照搬、模仿或抄袭国内外的标志性建筑
,
说明一些旅游景区的文化特色不够
,
这需要通过文化创新去改变
,
故选
D
项。
A
、
B
、
C
三项与题中山寨景观不符。
答案
解析
关闭
D
-
17
-
典型真题重练
知识网络构建
必备知识整合
政策要点对接
5
.(2015·
山东卷
,30)
下图中的
“
雷风侠
”,
是一个既有雷锋形象特征
,
又有雷锋精神内核的动漫形象
,
是作者为传播正能量
,
借鉴经典动漫形象元素进行的创新设计
,
赢得了青少年的喜爱。
“
雷风侠
”
动漫形象创作的成功
,
给我们的启示是
(
)
-
18
-
典型真题重练
知识网络构建
必备知识整合
政策要点对接
①
文化创新的主体要有文化自觉和担当
②
体制机制创新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③
文化创新要广泛地引进和吸收外国文化
④
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知识。材料中作者的创新设计体现了文化创作者主动担当、自觉地进行文化创新及作品深受喜爱
,
①④符合题意
;
体制机制的创新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
排除②
;
文化创新要吸收和借鉴外国优秀文明成果
,
③不正确且不符合题意。答案选
B
项。
答案
解析
关闭
B
-
19
-
典型真题重练
知识网络构建
必备知识整合
政策要点对接
-
20
-
典型真题重练
知识网络构建
必备知识整合
政策要点对接
(
一
)
如何继承传统
文化
-
21
-
典型真题重练
知识网络构建
必备知识整合
政策要点对接
-
22
-
典型真题重练
知识网络构建
必备知识整合
政策要点对接
(
二
)
如何推进文化
创新
-
23
-
典型真题重练
知识网络构建
必备知识整合
政策要点对接
-
24
-
典型真题重练
知识网络构建
必备知识整合
政策要点对接
(
三
)
如何处理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1
.
文化具有多样性
,
我们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
,
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
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
加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
2
.
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
,
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
,
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
坚决抵制外来文化中腐朽糟粕的部分。
3
.
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
,
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4
.
正确处理好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
反对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等错误倾向。
-
25
-
典型真题重练
知识网络构建
必备知识整合
政策要点对接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正所谓
“
天下之本在家
”
。尊老爱幼、妻贤夫安
,
母慈子孝、兄友弟恭
,
耕读传家、勤俭持家
,
知书达礼、遵纪守法
,
家和万事兴等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
,
铭记在中国人的心灵中
,
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中
,
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
,
是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
,
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
,
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
,
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我们要认识到
,
千家万户都好
,
国家才能好
,
民族才能好。国家富强
,
民族复兴
,
人民幸福
,
不是抽象的
,
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
,
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同时
,
我们还要认识到
,
国家好
,
民族好
,
家庭才能好。
(
节选自习近平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
)
-
26
-
典型真题重练
知识网络构建
必备知识整合
政策要点对接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
,
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
,
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
,
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
,
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
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
,
促进家庭和睦
,
促进亲人相亲相爱
,
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
,
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
,
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
节选自习近平
2015
年春节团拜会上的重要讲话
)
-
27
-
典型真题重练
知识网络构建
必备知识整合
政策要点对接
高频考点考法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考点一
如何在文化生活中选择
1
.(2013·
山东卷
,21)
如今
,
互联网已成为未成年人认知和参与社会的新途径。调查显示
,
我国未成年人中
,91.4%
使用过互联网
,72.5%
上网时遭遇过不良信息
,64.9%
会模仿网络语言和行为。因此
,
文化建设应当
(
)
①
加强文化市场管理
,
净化网络社会文化环境
②
深入开展道德教育
,
提高未成年人道德修养
③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
全方位提升文化竞争力
④
积极推广信息技术
,
促进传媒的商业化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本题考查文化生活的多样性的有关知识
,
主要考查理解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针对未成年人在使用互联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行为
,
我们既需要政府采取措施加强文化市场监管
,
减少不良信息
,
净化网络社会文化环境
;
也需要从未成年人自身方面采取措施
,
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修养
,
故①②正确
;
③与解决材料中的问题无关
;
正是由于传媒的商业化才导致了当前文化生活中各种不良现象的出现
,
故④中
“
促进传媒的商业化发展
”
错误。
答案
解析
关闭
A
-
28
-
典型真题重练
知识网络构建
必备知识整合
政策要点对接
高频考点考法
2
.
〔
2016·
全国
Ⅰ
卷
,39(2)
〕
阅读材料
,
完成下列要求。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
,
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中华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的栋梁。
近年来
,
有的人打着
“
还原历史真相
”
的旗号颠覆英雄、歪曲历史、消解崇高
,
如胡诌
“
黄继光堵枪眼不合情理
”“
‘
火烧邱少云
’
违背生理学
”“
董存瑞炸碉堡为虚构
”
等。凡此种种混淆是非的谣言借助网络等传媒随意传播
,
一些网民盲目跟风、随手转发。这种抹黑英雄形象的谣传引起了一些人历史认知混乱和价值观迷失
。
-
29
-
典型真题重练
知识网络构建
必备知识整合
政策要点对接
高频考点考法
还原历史、守护英雄、捍卫崇高
,
就是守护良知、正义和精神家园。战场上多次负伤的志愿军老战士李继德动情地说
:“
黄继光堵枪眼时
,
我在现场
!”
当年的老排长郭安民挺身直言
,
燃烧弹点燃伪装草
,“
大火整整烧了二十多分钟
,
邱少云始终一动不动
”
。董存瑞的生前战友郅顺义多次口述力证
,
董存瑞舍身炸碉堡
,
就在他的掩护之下
……
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
,
探究如何守护英雄、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答案
:
尊重历史事实
,
增强辨别信息真伪、抵御落后文化和错误言论的能力。利用网络等大众传媒传播英雄事迹
,
抵制和批驳肆意抹黑英雄、歪曲历史的言行。大力宣传英雄精神
,
使群众懂得英雄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
,
继承和弘扬英雄精神。
-
30
-
典型真题重练
知识网络构建
必备知识整合
政策要点对接
高频考点考法
解析
:
本题以
“
还原历史、守护英雄、捍卫崇高
”
为背景考查民族精神等知识
,
旨在考查综合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要明确所运用的知识范围是弘扬民族精神
,
它属于措施类试题。解答本题要依据材料中抹黑英雄形象的谣传
,
调用落后文化、文化建设和文化传播的主干知识
,
具体阐释守护英雄
,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举措。
-
31
-
典型真题重练
知识网络构建
必备知识整合
政策要点对接
高频考点考法
考点二
精神文明建设
3
.(2015·
海南卷
,15)“
一月一镇一场
”“
一月一镇一赛
”“
一镇一演
”
是海南省某县着力打造的群众文化活动模式。县政府积极为群众搭建表演舞台
,
组织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
,
鼓励群众自编、自导、自演文艺节目
,
参加演出的群众越来越多。县政府的做法
(
)
①
体现了政府在文化创造中的主体作用
②
激发了群众文化创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③
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
增强其精神力量
④
扩大了群众文化权益
,
让群众广泛享用文化成果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本题考查文化创新、文化的影响等知识。材料中的做法并没有扩大群众文化权益
,
④排除
;
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
所以①错误
;
材料中的做法可以调动群众积极参与文化活动
,
并且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
②③符合题意。
答案
解析
关闭
C
-
32
-
典型真题重练
知识网络构建
必备知识整合
政策要点对接
高频考点考法
考点三
思想道德建设
4
.(2017·
江苏卷
,23)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指出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一个鲜明特点
,
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
,
必须坚持立德树人
,
德法兼修。下列说法能反映这一人才培养要求的是
(
)
A.
德若水之源
,
才若水之波
B.
功以才成
,
业由才广
C.
穷理以致其知
,
反躬以践其实
D.
用人以德
,
唯德是举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本题考查思想道德建设的相关知识
,
旨在考查调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坚持立德树人
,
德法兼修的人才培养要求
,
必须把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相统一
,A
项入选。
C
项强调实践的观点
,D
项只强调道德建设
,B
项只强调科学文化修养
,
与习近平总书记的培养人才要求不符
,
均排除。
答案
解析
关闭
A
-
33
-
典型真题重练
知识网络构建
必备知识整合
政策要点对接
高频考点考法
5
.(2016·
北京卷
,24
)
以
天津
“
泥人张
”
作品为依托
,“
梦娃
”
系列公益广告运用三维技术绘制的形象萌动可爱
,
表达主题所用的童谣朗朗上口
,
深受大家喜爱。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
)
①
该公益广告是文化传播途径创新的成功案例
②
该公益广告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表达
③
该公益广告的成功表明面向人民大众的文化更富有生命力
④
该公益广告的成功表明内涵丰富的中华文化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本题考查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手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知识。运用三维技术绘制公益广告是文化传播的具体手段而不是途径
,
①不选
;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
④表述错误
;
深受大家喜爱的
“
梦娃
”
系列公益广告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表达
,
表明面向人民大众的文化更富有生命力
,
②③符合题意
,
当选。故选
C
项。
答案
解析
关闭
C
-
34
-
典型真题重练
知识网络构建
必备知识整合
政策要点对接
高频考点考法
6
.(2016·
浙江卷
,35)
慈善涉及慈善组织、慈善募捐捐赠、慈善财产、慈善服务等。为推动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
,
规范慈善活动
,
弘扬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
,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这表明
(
)
①
我国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②
弘扬传统美德需要扶正祛邪、扬善惩恶
③
弘扬传统美德需要从小事做起
④
依靠法律才能提升公民的道德素养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本题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的出台为背景考查对公民道德建设的理解能力
,
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来规范慈善活动
,
弘扬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
,
这体现出我国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
以法律的形式规范人们的慈善活动
,
①②符合题意
;
③说法正确
,
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
④说法偏颇
,
提高公民的道德素养既要靠法律
,
又要靠道德
,
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答案为
A
项。
答案
解析
关闭
A
-
35
-
典型真题重练
知识网络构建
必备知识整合
政策要点对接
高频考点考法
考点四
弘扬民族精神
7
.(2015·
浙江卷
,35)
游客李某骑坐红军战士雕像的照片在微信上晒出后
,
李某的亵渎行为受到广泛谴责
,
国家旅游局也将李某列入
“
全国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
”
。这表明
(
)
①
我国政府重视对旅游文化的管理
②
公民提高自身的科学修养非常重要
③
弘扬民族精神是我国的社会共识
④
国家需要对商业性的大众传媒进行规范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本题考查思想道德建设的知识
,
旨在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游客骑在红军战士雕像上的行为受到广泛谴责
,
说明弘扬民族精神成为社会共识
,
③符合题意
;
国家旅游局把该游客列入
“
全国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
”
体现了政府重视对旅游文化的管理
,
①符合题意
;
②不符合题意
,
题目反映的问题不属于科学文化修养范畴
,
而是思想道德修养范畴
;
④不符合题意
,
材料体现的是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
,
而不是规范大众传媒。
答案
解析
关闭
C
-
36
-
典型真题重练
知识网络构建
必备知识整合
政策要点对接
高频考点考法
8
.(2013·
四川卷
,6)
中华民族历经苦难而又生生不息。从汶川到玉树、再到芦山
,
那生命至上的国家理念
,
那万众一心的民族情怀
,
那百折不挠的坚韧品格
,
定格为无数震撼心灵的画面
,
砥砺我们奋力前行。这表明
,
中华民族精神
(
)
①
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
②
具有博大精深和兼收并蓄的特质
③
蕴涵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④
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该题主要考查关于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的时期具体表现不同
,
但内涵和内容是相同的
,
①说法错误
;
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兼收并蓄在材料中并没有体现
,
故排除②。故选择
D
项。
答案
解析
关闭
D
-
37
-
典型真题重练
知识网络构建
必备知识整合
政策要点对接
高频考点考法
9
.(2012·
安徽卷
,7)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
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京剧、文房四宝、剪纸
……
这些极具传统特色的
“
中国元素
”,
在历史的演变中已成为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这些
“
中国元素
”(
)
①
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②
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
③
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④
显示了中华文化的个性特征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这些极具传统特色的
“
中国元素
”
构成了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
体现了③。
“
中国元素
”
体现了④。①错误
,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②错误
,
社会实践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
答案
解析
关闭
D
-
38
-
典型真题重练
知识网络构建
必备知识整合
政策要点对接
高频考点考法
-
39
-
典型真题重练
知识网络构建
必备知识整合
政策要点对接
高频考点考法
-
40
-
典型真题重练
知识网络构建
必备知识整合
政策要点对接
高频考点考法
-
41
-
典型真题重练
知识网络构建
必备知识整合
政策要点对接
高频考点考法
-
42
-
典型真题重练
知识网络构建
必备知识整合
政策要点对接
高频考点考法
-
43
-
典型真题重练
知识网络构建
必备知识整合
政策要点对接
高频考点考法
-
44
-
典型真题重练
知识网络构建
必备知识整合
政策要点对接
高频考点考法
-
45
-
典型真题重练
知识网络构建
必备知识整合
政策要点对接
高频考点考法
-
46
-
典型真题重练
知识网络构建
必备知识整合
政策要点对接
高频考点考法
-
47
-
典型真题重练
知识网络构建
必备知识整合
政策要点对接
高频考点考法
-
48
-
典型真题重练
知识网络构建
必备知识整合
政策要点对接
高频考点考法
-
49
-
典型真题重练
知识网络构建
必备知识整合
政策要点对接
高频考点考法
-
50
-
典型真题重练
知识网络构建
必备知识整合
政策要点对接
高频考点考法
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
,
厚植工匠文化
,
恪尽职业操守
,
崇尚精益求精
,
培育众多
“
中国工匠
”,
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
“
中
国品牌
”,
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
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坚持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创作
,
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档案等事业。
加大对民族地区发展支持力度
,
深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
,
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
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
,
推动各族人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共同发展繁荣。
(
节选自
2017
年《政府工作报告》
)
-
51
-
典型真题重练
知识网络构建
必备知识整合
政策要点对接
高频考点考法
弘扬伟大长征精神
,
走好今天的长征路
,
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
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胜利而矢志奋斗。这四种自信
,
尤其是文化自信
,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
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
来自对于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
,
来自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
节选自习近平纪念红军长征胜利
80
周年的讲话
)
-
52
-
典型真题重练
知识网络构建
必备知识整合
政策要点对接
高频考点考法
继承发展传统文化
,
坚持文化自信
例题
1
(2017·
江苏卷
,22)
在每一个历史时期
,
中华民族都留下了无数不朽作品。从诗经、楚辞、汉赋
,
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
,
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
,
都具有时代的烙印和特征。今天要创作出在人民中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
,
就要
(
)
A.
超越生活、改变社会
B.
立足实践、扎根生活
C.
继承传统、满足大众
D.
博采众长、海纳百川
考法揭秘
文化创新的主体、途径。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
文化创作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今天要创作出在人民中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
,
需要立足实践
,
扎根生活
,
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汲取智慧和营养。
B
-
53
-
典型真题重练
知识网络构建
必备知识整合
政策要点对接
高频考点考法
例题
2
(2016·
全国
Ⅰ
卷
,19)
陕西省地方戏
“
华阴老腔
”
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
声腔刚直高亢、磅礴豪迈
,
却因表现形式单调难以吸引观众
,
面临传承危机。
2016
年
,
华阴老腔演出团队与摇滚歌手与合作
,
将传统民族音乐与现代摇滚音乐相结合
,
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联袂演唱《华阴老腔一声喊》
,
引起巨大反响。
“
华阴老腔
”
焕发新的生机给我们的启示有
(
)
①
优秀传统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②
满足人民大众需要的优秀传统文化才有强大的生命力
③
与现代流行文化融合是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④
传播手段与传播形式的创新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前提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A
-
54
-
典型真题重练
知识网络构建
必备知识整合
政策要点对接
高频考点考法
考法揭秘
文化创新的途径。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社会实践
;
其基本途径之一是
(
从古今角度看
)
继承传统
,
推陈出新
,
即对待传统文化
,
要坚持
“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
其基本途径之二是
(
从中外角度看
)
面向世界
,
博采众长
,
即开展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文化创新的途径是常考点
,
这一知识点经常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知识结合在一起考查。
-
55
-
典型真题重练
知识网络构建
必备知识整合
政策要点对接
高频考点考法
例题
3
(2016·
全国
Ⅲ
卷
,21)
弘扬
“
工匠精神
”
的时代价值在于
(
)
①
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理论依据
②
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添时代内涵
③
为我国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现实路径
④
为实现制造强国的中国梦提供重要的精神支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考法揭秘
这部分内容常与时政新闻结合在一起考查
;
学习中
,
要在掌握教材基础知识的基础上
,
搜集有关时政资料
,
从资料中获取信息
,
探究问题
,
进而调动所学教材知识
;
这同时也是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必须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民有信仰
,
国家才有力量。
C
-
56
-
典型真题重练
知识网络构建
必备知识整合
政策要点对接
高频考点考法
例题
4
〔
2017·
全国
Ⅲ
卷
,38(2)
〕
阅读材料
,
回答下列问题。
以高铁为代表的中国铁路
“
走出去
”,
已成为中国制造的
“
亮丽名片
”
。
材料一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
,
中国形成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目前
,
中国建成了营业总里程达
2.2
万千米的高速铁路网
,
居世界首位。近年来中国加快高铁
“
走出去
”
步伐。
2017
年
4
月
,
中国企业经过激烈竞争
,
获得了印度尼西亚雅加达至万隆高速铁路的建设合同。该铁路的开工建设
,
促进了中国高铁从单一的产品输出向产品、服务、技术、品牌、管理和资本的全产业链输出的转变。
-
57
-
典型真题重练
知识网络构建
必备知识整合
政策要点对接
高频考点考法
材料二
中国铁路项目遍及亚洲、欧洲、北美洲和非洲。在埃塞俄比亚
,
中国企业近年来为当地培训了
1.5
万名铁路员工
,
满足了亚吉铁路建设运营需要。在肯尼亚
,7
年内将有超过
3
000
名蒙内铁路的员工在当地和中国接受技术培训。中国企业负责人说
,
我们不仅要完成铁路工程硬件的良好建设
,
更注重铁路工程技术和管理经验等软件的完整移交
,
实现
“
中国标准
”
真正为肯尼亚人所用。中国铁路
“
走出去
”
越来越成为中外经济往来的桥梁、民心相通的纽带
,
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运用文化传播的知识并结合材料
,
说明中国铁路
“
走出去
”
的文化意义。
-
58
-
典型真题重练
知识网络构建
必备知识整合
政策要点对接
高频考点考法
考法揭秘
区分文化交流的途径与手段。文化交流的途径是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或信仰
,
以及与此相关的社会交往活动。它指的是文化传播中的具体方式、行为
,
如商人的贸易活动、人口迁徙和教育等。它主要强调的是文化怎样传播的问题
,
必须有行为、动作。文化交流的手段是指文化传播总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来实现
,
这些传播媒介就是文化交流的手段。文化交流的手段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它主要强调的是文化靠什么传播的问题
,
即媒介
。
-
59
-
典型真题重练
知识网络构建
必备知识整合
政策要点对接
高频考点考法
2017
年高考命题不回避热点
,
以大家非常熟悉的中国高铁为背景材料
,
从经济和文化的角度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材料比较常见
,
但设置的问题却非常新颖
,
与知识结合的综合性很强
,
这就避免了单纯的知识性考核
,
而把对知识的考核寓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之中
,
既体现了特色
,
又突出了课改理念
,
具有开放性、创新性和实践性。
答案
:
商业贸易和人员交往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中国铁路
“
走出去
”,
提高了中国制造的知名度
,
成为外国民众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
;
扩大了中外人员交往
,
有利于中国民众了解外国文化
;
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
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