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2.26 KB
- 2021-06-21 发布
2018届高考数学(文)大题狂练
命题角度1:空间平行,垂直关系的证明
1.如图1,在中, , 、分别为, 的中点,点为线段上一点,将沿折起到的位置,使,如图2.
(I)求证: ∥平面;(II)求证: ;
(Ⅲ)若为线段中点,求证: ⊥平面
【答案】(I)见解析(II)见解析(Ⅲ)见解析
试题解析:
(I)因为分别为的中点,所以
又因为
(II)由已知得
所以, ,又因为
所以
点睛:本题考查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对空间想象能力有很高要求.
2.如图,在三棱锥中,已知平面平面.
(1)若,求证: ;
(2)若过点作直线平面,求证: 平面.
【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1)依据题设借助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证明平面平面,然后运用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证明;(2)借助题设条件先证明平面,进而确定,然后再运用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推证:
证明:(1)因为平面 平面 ,平面 平面, 平面, ,所以平面.因为平面,所以 .又因为 平面所以平面又因为平面所以.
3.如图,在四棱锥中,AE⊥DE,CD⊥平面ADE,AB⊥平面ADE,CD=DA=6,AB=2,DE=3.
(1)求到平面的距离
(2)在线段上是否存在一点,使?若存在,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答案】(I)(II)见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1)利用等体积法结合题意可求得到平面的距离为;
(2)当时满足题意,利用题中所给的条件进行证明即可.
试题解析:
解:(1)方法一:因为平面, ,又,
所以平面,又,所以到平面的距离为.
方法二:等积法求高.
4.如图,四棱柱中, 平面, , , 为的中点.
(Ⅰ)证明: ;
(Ⅱ)若, ,求证:平面平面.
【答案】(I)详见解析;(II)详见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Ⅰ)分别取的中点,连结,可证明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所有 又根据中,中位线的性质, ,根据平行线的传递性可知;(Ⅱ)根据条件可证明,所有
平面,即,也可证明,所有平面,即证明了平面平面.
试题解析:(Ⅰ)分别取中的中点为,并连接,
则由, 得, , ,
可得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那么, ,又, ,
所以,且,得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可得,又,所以.
(Ⅱ)取中点,连接,则,
可得,则,
即, ,那么,又,
得平面,那么,由,
得,又,那么,
同理, ,即得,可得平面,
即得平面平面.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与垂直的证明,而垂直的证明是难点,若是证明线线垂直,一般转化为证明线面垂直,线线垂直,或是三边满足勾股定理,证明线线垂直;若是证明线面垂直,一般根据判断定理,证明线与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则线面垂直;若是证明面面垂直,同样是根据判断定理转化为证明线面垂直,则面面垂直.
5.如图,四边形与均为平行四边形, 分别是的中点.
(1)求证: 平面;
(2)求证:平面平面.
【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1)连接,结合题意证得,利用线面平行的判断定理即可证得平面.
(2)结合题意首先证得线面平行: 平面, 平面,且与为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据此可得平面平面.
(2)因为分别为平行四边形的边的中点,
所以,
又平面, 平面,
所以平面.
又为中点,
所以为的中位线,所以,
又平面, 平面,
所以平面,
又与为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
所以平面平面.
点睛:证明两个平面平行的方法有:
①用定义,此类题目常用反证法来完成证明;
②用判定定理或推论(即“线线平行⇒面面平行”),通过线面平行来完成证明;
③根据“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这一性质进行证明;
④借助“传递性”来完成.
6.在正方体中, 分别是的中点.
(1)证明:平面平面;
(2)棱上是否存在点,使平面?请证明你的结论.
【答案】(1)见解析(2)在棱上取点,使得,则平面.
【解析】试题分析:(1)证明平面平面,可先证明平面,可先证明, . (2) 延长, 交于,连交于,得且,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所以,即.即证得平面
试题解析:
(2)解:在棱上取点,使得,则平面.
证明如下:延长, 交于,连交于.
因为, 为中点,所以为中点.
因为,所以,且.
因为, 为中点,所以且,
即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即.
又平面, 平面,
所以平面.
点睛:存在性问题,可以由果索因,找出所求点的位置,写过程时把结论先写上,利用这一条件证出结果.
7.如图,在多面体中,平面平面,四边形是菱形,四边形是矩形, , 是的中点.
(1)求证: 平面;
(2)求证:平面平面.
【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1)利用题意证得, 然后由线面平行的判断定理可得平面.
(2)利用题意证得平面.由面面垂直的判断定理可得平面平面.
试题解析:
(1)证明:设,连接,
因为四边形是菱形,O是AC的中点
又是CF的中点,所以是三角形的中位线,
所以,
又平面, 平面,
∴平面.
(2)连接,四边形是菱形,所以.
因为平面平面,平面平面,
平面, ,
所以平面,
又平面,所以.
在矩形中,设,则, ,
由勾股定理可得, 为直角三角形,且.
因为, , ,
所以平面.
又平面,
所以平面平面.
8.如图,在几何体中,底面为矩形, , , , , 为棱上一点,平面与棱交于点.
(Ⅰ)求证: ;
(Ⅱ)求证: ;
(Ⅲ)若,试问平面是否可能与平面垂直?若能,求出值;若不能,说明理由。
【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3)
【解析】试题分析:
(1)利用题意证得平面.所以.
(2)利用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平面.所以.
(3)假设平面是否可能与平面垂直,结合题意可求得
(Ⅲ)平面与平面可以垂直.证明如下:
连接.因为, ,
所以平面.
所以.
因为,所以.
因为平面平面,
若使平面平面,
则平面,所以.
在梯形中,因为, , , ,
所以.
所以若使能成立,则为的中点.
所以.
点睛:高考中立体几何试题不断出现了一些具有探索性、开放性的试题。对于这类问题一般可用综合推理的方法、分析法、特殊化法和向量法来解决。立体几何引入空间向量后,可以借助向量工具,使几何问题代数化,降低思维的难度.尤其是在解决一些立体几何中的探索性问题时,更可以发挥这一优势.
9.如图,梯形中, ,四边形为正方形,且平面平面.
(1)求证: ;
(2)若与相交于点,那么在棱上是否存在点,使得平面平面?并说明理由.
【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1)利用题意首先证得平面,由线面垂直的定义可得.
(2) 在棱上存在点,使得平面平面,且,利用面面平行的判断定理结合题意证得该结论即可.
试题解析:
(1)证明:连接.因为在梯形中, ,
,又因为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又因为
正方形中, 且平面平面,又平面.
点睛:高考中立体几何试题不断出现了一些具有探索性、开放性的试题。对于这类问题一般可用综合推理的方法、分析法、特殊化法和向量法来解决。立体几何引入空间向量后,可以借助向量工具,使几何问题代数化,降低思维的难度.尤其是在解决一些立体几何中的探索性问题时,更可以发挥这一优势.
10.如图,已知长方形中, , 为的中点,将沿折起,使得平面平面,设点是线段上的一动点(不与, 重合).
(Ⅰ)当时,求三棱锥的体积;
(Ⅱ)求证: 不可能与垂直.
【答案】(Ⅰ);(Ⅱ)证明见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Ⅰ)由于折叠时有平面平面,因此取中点,则有,从而有平面,因此是三棱锥的高,求出高和底面积可得体积;
(Ⅱ)假设能与垂直,由已知又可得,从而平面,因此有,从而有平面,因此,这是不可能的,结论得出.
试题解析:
(Ⅱ)假设.
由(Ⅰ)可知, 平面,∴.
在长方形中, ,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而、平面, ,
∴平面.
而平面,
∴.
由假设, 、平面, ,
∴平面,
而平面,∴,
这与已知是长方形矛盾,
所以, 不可能与垂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