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3.50 KB
- 2021-06-21 发布
山西大学附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诊断
化 学 试 题
考查时间:90分钟 考查内容:选修四 第一章至第三章第一节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Mg:24 Fe:56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H2与ICl的反应分①、②两步进行,其能量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 反应①、反应②均为放热反应
B. 反应①、反应②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C. 反应①比反应②的速率慢,与相应正反应的活化能无关
D. 反应①、反应②的焓变之和为ΔH=-218kJ·mol-1
2.为了测其酸碱反应的中和热,计算时至少需要的数据是
①酸的浓度和体积 ②碱的浓度和体积 ③比热容 ④反应后溶液的质量 ⑤生成水的物质的量 ⑥反应前后温度变化 ⑦操作所需的时间 ( )
A.①②③⑥ B.①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全部
3.在气体反应中,能使反应物中活化分子数和活化分子百分数同时增大的方法是( )
①增大反应物的浓度②升高温度③增大压强④移去生成物⑤加入催化剂
A.②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⑤
4.将NO2装入带有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当反应2NO2(g)N2O4(g)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个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气体颜色加深,则此反应为吸热反应
B.慢慢压缩气体体积,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
C.慢慢压缩气体体积,若体积减小一半,压强增大,但小于原来的两倍
D.恒温恒容时,充入惰性气体压强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
5.用10ml浓度为1mol/L的盐酸与过量的锌粉反应,若加入适量的下列溶液,能减慢反
应速率但又不影响氢气生成的物质的量的是 ( )
A.KHSO4 B.CH3COONa C.CuSO4 D.Na2CO3
6.只改变一个影响因素,平衡常数K与化学平衡移动的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
A.K不变,平衡可能移动 B.平衡移动,K值一定变化
C.平衡移动,K值可能不变 D.K值变化,平衡一定移动
7.钛被称为“第三金属”,由金红石(TiO2)制取单质Ti,涉及到的部分步骤为:
TiO2→TiO4Ti
已知:①C(s)+O2(g)=CO2(g) △H1
②2CO(g)+O2(g)=2CO2(g) △H2
③TiO2(s)+2Cl2(g)=TiCl4(s)+O2(g) △H3
则反应TiO2(s)+2Cl2(g)+2C(s)=TiCl4(s)+2CO(g)的△H为( )
A.△H3+2△H1-2△H2 B.△H3+△H1-△H2
C.△H3+2△H1-△H2 D.△H3+△H1-2△H2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NH4HCO3(s)═NH3(g)+H2O(g)+CO2(g)△H=+185.57 kJ•mol﹣1能自发进行,是因为体系有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大的方向转变的倾向
B.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能迅速发生
C.因为焓变和熵变都与反应的自发性有关,因此焓变或熵变均可以单独做为判断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判据
D.CaCO3(s)═CaO(s)+CO2(g)△H>0,△S>0,不论在何种条件下都可能自发
9.K2Cr2O7溶液中存在平衡:Cr2O72-(橙色)+H2O2CrO42-(黄色)+2H+。用K2Cr2O7溶液进行下列实验:
结合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中溶液橙色加深,③中溶液变黄
B.②中Cr2O72-被C2H5OH还原
C.对比②和④可知K2Cr2O7酸性溶液氧化性强
D.若向④中加入70%H2SO4溶液至过量,溶液变为橙色
10.I2在KI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 I2(aq)+I-(aq)⇌I3-(aq) ,某I2、KI混合溶液中,I3-的物质的量浓度c(I3-)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曲线上任何一点都表示平衡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I2(aq)+I-(aq)⇌I3-(aq)的△H>0
B.若温度为T1、T2时,平衡体系中I-的生成速率分别为v1、v2,则v1>v2
C.若向此溶液中加入少量CCl4并震荡,平衡向左移动
D.状态D时,v正<v逆
11.汽车尾气脱硝脱碳主要原理为: 2NO(g)+2CO(g) N2(g)+2CO2(g) △H<0。
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用传感器测得该反应在不同时间NO和CO浓度如下表:
时间/s
0
1
2
3
4
C(NO)/mol • L-1
9.50×10-3
4.50×10-3
2.50×10-3
1.50×10-3
1.5×10-3
C(CO)/mol • L-1
9.00×10-3
4.00×10-3
2.00×10-3
1.00×10-3
1.00×10-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定温度下,从开始到平衡,该反应的平衡常数逐渐增大
B.前2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N2) = 1.75×10-3 mol·L-1·s-1
C.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11.11%
D.3s时NO和CO的浓度都不再变化,反应停止进行
12.在不同温度下按照相同物质的量投料发生反应:CO(g)+2H2(g)CH3OH(g) △H<0,
测得CO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温度:T1>T2
B.正反应速率:υ正(y)= υ正(w)
C.混合气体密度:ρ(x)>ρ(w)
D.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M(y)VY
D.若8”)。
(3)H3BO 3溶液中存在如下反应: H3BO 3(aq)+H2O(l)[B(OH)4]-( aq)+H+(aq)
已知0.70 mol·L-1 H3BO 3溶液中,上述反应于298K达到平衡时,c平衡(H+)=2. 0 × 10-5mol·L-1,c平衡(H3BO 3)≈ c起始(H3BO 3),水的电离可忽略不计,列式并计算此温度
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
(H2O的平衡浓度不列入K的表达式中,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山大附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评分细则
1
2
3
4
5
6
7
8
9
10
C
C
A
C
B
B
C
A
D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C
B
C
D
D
D
A
B
C
21.(11分)
I、 (1) 2(1分) 1(1分) (2)大于(2分)
II、(1)变深(2分)
(2)无明显现象(2分) Fe3++3SCN- Fe(SCN)3加入氯化钾粉末对该平衡无影响,(意思对就给分)(3分,方程式2分,文字叙述1分,无可逆号,系数错误可逆号写成等号均扣1分)
22.(6分)
2Fe3++2I﹣=2Fe2++I2(2分)
(2)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乙醚层呈红色(2分)
取萃取后的上层清液滴加2﹣3滴
K4[Fe(CN)6]溶液(2分)
23. (14分)
(1)① ac (2分)② 大于 (2分)
③ 小于 (2分) ④K为 (2分)
(2)① 28.6%(2分) 0.02 mol·L-1·min-1(2分) 向左(2分) ② b(2分)
24. (9分)
(1) B2H6 + 6H2O=2H3BO3 +6H2 (2分)
(2) ①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平衡正向移动 (2分) ②△H>O(2分)
(3) 5.7×10-10(3分)(表达式,计算式,结果各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