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2.00 KB
- 2021-06-21 发布
第四节 随机事件的概率
☆☆☆2017考纲考题考情☆☆☆
考纲要求
真题举例
命题角度
1.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了解概率的意义及频率与概率的区别;
2.了解两个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
2016,全国卷Ⅱ,18,12分(随机事件的概率)
2015,北京卷,17,13分(用频率估计概率)
2015,陕西卷,19,12分(用频率估计概率)
2014,福建卷,20,12分(用频率估计概率)
1.多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直接考查互斥事件的概率及运算,而随机事件的有关概念和频率很少直接考查;
2.互斥事件、对立事件发生的概率问题有时也会出现在解答题中,多为应用问题。
微知识 小题练
自|主|排|查
1.事件
(1)在条件S下,一定会发生的事件,叫做相对于条件S的必然事件。
(2)在条件S下,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叫做相对于条件S的不可能事件。
(3)在条件S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叫做相对于条件S的随机事件。
2.概率和频率
(1)在相同的条件S下重复n次试验,观察某一事件A是否发生,称n次实验中事件A发生的次数nA为事件A发生的频数,称事件A发生的比例fn(A)=为事件A发生的频率。
(2)对于给定的随机事件A,由于事件A发生的频率fn(A)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稳定于概率P(A),因此可以用频率fn(A)来估计概率P(A)。
3.事件的关系与运算
定义
符号表示
包含关系
如果事件A发生,则事件B一定发生,这时称事件B包含事件A(或称事件A包含于事件B)
B⊇A(或A⊆B)
相等关系
若B⊇A,且A⊇B,那么称事件A与事件B相等
A=B
并事件(和事件)
若某事件发生当且仅当事件A发生或事件B发生,则称此事件为事件A与事件B的并事件(或和事件)
A∪B(或A+B)
交事件(积事件)
若某事件发生当且仅当事件A发生且事件B发生,则称此事件为事件A与事件B的交事件(或积事件)
A∩B(或AB)
互斥事件
若A∩B为不可能事件,那么称事件A与事件B互斥
A∩B=∅
对立事件
若A∩B为不可能事件,A∪B为必然事件,那么称事件A与事件B互为对立事件
A∩B=∅且A∪B=U
4.概率的几个基本性质
(1)概率的取值范围:0≤P≤1。
(2)必然事件的概率P(E)=1。
(3)不可能事件的概率P(F)=0。
(4)概率的加法公式:
如果事件A与事件B互斥,则P(A∪B)=P(A)+P(B)。
(5)对立事件的概率:
若事件A与事件B互为对立事件,则A∪B为必然事件,P(A∪B)=1,P(A)=1-P(B)。
微点提醒
1.频率与概率有本质的区别,不可混为一谈。频率随着试验次数的改变而改变,概率却是一个常数。当试验次数越来越多时,频率向概率靠近。
2.随机事件和随机试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没有必然的联系。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叫随机事件;条件每实现一次,叫做一次试验,如果试验结果试验前无法确定,叫做随机试验。
3.对立事件是互斥事件,是互斥中的特殊情况,但互斥事件不一定是对立事件,“互斥”是“对立”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小|题|快|练
一 、走进教材
1.(必修3P121练习T4)一个人打靶时连续射击两次,事件“至少有一次中靶”的互斥事件是( )
A.至多有一次中靶 B.两次都中靶
C.只有一次中靶 D.两次都不中靶
【解析】 射击两次的结果有:一次中靶;两次中靶;两次都不中靶,故至少一次中靶的互斥事件是两次都不中靶。故选D。
【答案】 D
2.(必修3P123A组T2改编)给出下列三个命题,其中正确的命题有________个。
①有一大批产品,已知次品率为10%,从中任取100件,必有10件是次品;②做7次抛硬币的试验,结果3次出现正面,因此正面出现的概率是;③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就是这个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
【解析】 ①错,不一定是10件次品;②错,是频率而非概率;③错,频率不等于概率,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答案】 0
二、双基查验
1.在n次重复进行的试验中,事件A发生的频率为。当n很大时,P(A)与的关系是( )
A.P(A)≈ B.P(A)<
C.P(A)> D.P(A)=
【解析】 事件A发生的概率近似等于该频率的稳定值。故选A。
【答案】 A
2.从装有5个红球和3个白球的口袋内任取3个球,那么互斥而不对立的事件是( )
A.至少有一个红球与都是红球
B.至少有一个红球与都是白球
C.至少有一个红球与至少有一个白球
D.恰有一个红球与恰有两个红球
【解析】 A中的两个事件不互斥,B中两事件互斥且对立,C中的两个事件不互斥,D中的两个互斥而不对立。故选D。
【答案】 D
3.掷一枚均匀的硬币两次,事件M:一次正面朝上,一次反面朝上;事件N:至少一次正面朝上。则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
A.P(M)= P(N)=
B.P(M)= P(N)=
C.P(M)= P(N)=
D.P(M)= P(N)=
【解析】 由条件知事件M包含:(正、反)、(反、正)。事件N包含:(正、正)、(正、反)、(反、正)。故P(M)=,P(N)=。故选D。
【答案】 D
4.从某班学生中任意找出一人,如果该同学的身高小于160 cm的概率为0.2,该同学的身高在[160,175]的概率为0.5,那么该同学的身高超过175 cm的概率为________。
【解析】 由对立事件的概率可求该同学的身高超过175 cm的概率为1-0.2-0.5=0.3。
【答案】 0.3
5.先后抛掷一枚硬币三次,则至少一次正面朝上的概率是________。
【答案】
微考点 大课堂
考点一
随机事件的关系
【典例1】 (1)从1,2,3,…,7这7个数中任取两个数,其中:
①恰有一个是偶数和恰有一个是奇数;
②至少有一个是奇数和两个都是奇数;
③至少有一个是奇数和两个都是偶数;
④至少有一个是奇数和至少有一个是偶数。
上述事件中,是对立事件的是( )
A.① B.②④
C.③ D.①③
(2)设条件甲:“事件A与事件B是对立事件”,结论乙:“概率满足P(A)+P(B)=1”,则甲是乙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 (1)③
中“至少有一个是奇数”即“两个奇数或一奇一偶”,而从1~7中任取两个数根据取到数的奇偶性可认为共有三个事件:“两个都是奇数”、“一奇一偶”、“两个都是偶数”,故“至少有一个是奇数”与“两个都是偶数”是对立事件,易知其余都不是对立事件。故选C。
(2)若事件A与事件B是对立事件,则A∪B为必然事件,再由概率的加法公式得P(A)+P(B)=1。设掷一枚硬币3次,事件A:“至少出现一次正面”,事件B:“3次出现正面”,则P(A)=,P(B)=,满足P(A)+P(B)=1,但A,B不是对立事件。故选A。
【答案】 (1)C (2)A
反思归纳 利用集合方法判断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
1.由各个事件所含的结果组成的集合彼此的交集为空集,则事件互斥。
2.事件A的对立事件所含的结果组成的集合,是全集中由事件A所含的结果组成的集合的补集。
【变式训练】 在5张电话卡中,有3张移动卡和2张联通卡,从中任取2张,若事件“2张全是移动卡”的概率是,那么概率是的事件是( )
A.至多有一张移动卡 B.恰有一张移动卡
C.都不是移动卡 D.至少有一张移动卡
【解析】 至多有一张移动卡包含“一张移动卡,一张联通卡”“两张全是联通卡”两个事件,它是“2张全是移动卡”的对立事件,故选A。
【答案】 A
考点二
随机事件的概率
【典例2】 某险种的基本保费为a(单位:元),继续购买该险种的投保人称为续保人,续保人本年度的保费与其上年度出险次数的关联如下:
上年度出险次数
0
1
2
3
4
≥5
保费
0.85a
a
1.25a
1.5a
1.75a
2a
随机调查了该险种的200名续保人在一年内的出险情况,得到如下统计表:
出险次数
0
1
2
3
4
≥5
频数
60
50
30
30
20
10
(1)记A为事件:“一续保人本年度的保费不高于基本保费”,求P(A)的估计值;
(2)记B为事件:“一续保人本年度的保费高于基本保费但不高于基本保费的160%”。求P(B)的估计值;
(3)求续保人本年度平均保费的估计值。
【解析】 (1)事件A发生当且仅当一年内出险次数小于2。
由所给数据知,一年内出险次数小于2的频率为
=0.55,
故P(A)的估计值为0.55。
(2)事件B发生当且仅当一年内出险次数大于1且小于4。
由所给数据知,一年内出险次数大于1且小于4的频率为=0.3,
故P(B)的估计值为0.3。
(3)由所给数据得
保费
0.85a
a
1.25a
1.5a
1.75a
2a
频率
0.30
0.25
0.15
0.15
0.10
0.05
调查的200名续保人的平均保费为
0.85a×0.30+a×0.25+1.25a×0.15+1.5a×0.15+1.75a×0.10+2a×0.05=1.192 5a。
因此,续保人本年度平均保费的估计值为1.192 5a。
【答案】 (1)0.55 (2)0.3 (3)1.192 5a
反思归纳 1.概率与频率的关系
频率反映了一个随机事件出现的频繁程度,频率是随机的,而概率是一个确定的值,通常用概率来反映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有时也用频率来作为随机事件概率的估计值。
2.随机事件概率的求法
利用概率的统计定义求事件的概率,即通过大量的重复试验,事件发生的频率会逐渐趋近于某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就是概率。
【变式训练】 随机抽取一个年份,对西安市该年4月份的天气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如下:
日期
1
2
3
4
5
6
7
8
9
10
天气
晴
雨
阴
阴
阴
雨
阴
晴
晴
晴
日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天气
阴
晴
晴
晴
晴
晴
阴
雨
阴
阴
日期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天气
晴
阴
晴
晴
晴
阴
晴
晴
晴
雨
(1)在4月份任选一天,估计西安市在该天不下雨的概率;
(2)西安市某学校拟从4月份的一个晴天开始举行连续2天的运动会,估计运动会期间不下雨的概率。
【解析】 (1)在容量为30的样本中,不下雨的天数是26,以频率估计概率,4月份任选一天,西安市不下雨的概率为=。
(2)称相邻的两个日期为“互邻日期对”(如,1日与2日,2日与3日等)。这样,在4月份中,前一天为晴天的互邻日期对有16个,其中后一天不下雨的有14个,所以晴天的次日不下雨的频率为。
以频率估计概率,运动会期间不下雨的概率为。
【答案】 (1) (2)
考点三
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的概率
【典例3】 某超市为了了解顾客的购物量及结算时间等信息,安排一名员工随机收集了在该超市购物的100位顾客的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一次购物量
1至4件
5至8件
9至12件
13至16件
17件及以上
顾客数(人)
x
30
25
y
10
结算时间(分钟/人)
1
1.5
2
2.5
3
已知这100位顾客中一次购物量超过8件的顾客占55%。
(1)确定x,y的值,并估计顾客一次购物的结算时间的平均值;
(2)求一位顾客一次购物的结算时间不超过2分钟的概率。(将频率视为概率)
【解析】 (1)由已知得25+y+10=55,x+30=45,
所以x=15,y=20。
该超市所有顾客一次购物的结算时间组成一个总体,所收集的100位顾客一次购物的结算时间可视为总体容量为100的简单随机样本,顾客一次购物的结算时间的平均值可用样本平均数估计,其估计值为
=1.9(分钟)。
(2)记A为事件“一位顾客一次购物的结算时间不超过2分钟”,A1,A2分别表示事件“该顾客一次购物的结算时间为2.5分钟”,“该顾客一次购物的结算时间为3分钟”,将频率视为概率得P(A1)==,P(A2)==。
P(A)=1-P(A1)-P(A2)=1--=。
故一位顾客一次购物的结算时间不超过2分钟的概率为。
【答案】 (1)x=15,y=20,1.9分钟 (2)
反思归纳 求复杂的互斥事件的概率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直接求解法,将所求事件的概率分解为一些彼此互斥的事件的概率的和;二是间接法,先求该事件的对立事件的概率,再由P(A)=1-P()求解。当题目涉及“至多”“至少”型问题,多考虑间接法。
【变式训练】 国家射击队的队员为在射击世锦赛上取得优异成绩,正在加紧备战,经过近期训练,某队员射击一次命中7~10环的概率如下表所示:
命中环数
10环
9环
8环
7环
概率
0.32
0.28
0.18
0.12
求该射击队员射击一次:
(1)射中9环或10环的概率;
(2)命中不足8环的概率。
【解析】 记事件“射击一次,命中k环”为Ak(k∈N,k≤10),则事件Ak彼此互斥。
(1)记“射击一次,射中9环或10环”为事件A,那么当A9,A10之一发生时,事件A发生,由互斥事件的加法公式得P(A)=P(A9)+P(A10)=0.28+0.32=0.60。
(2)设“射击一次,至少命中8环”的事件为B,则表示事件“射击一次,命中不足8环”。
又B=A8∪A9∪A10,由互斥事件概率的加法公式得P(B)=P(A8)+P(A9)+P(A10)
=0.18+0.28+0.32=0.78。
故P()=1-P(B)=1-0.78=0.22。
因此,射击一次,命中不足8环的概率为0.22。
【答案】 (1)0.60 (2)0.22
微考场 新提升
1.(2017·太原模拟)某袋中有编号为1,2,3,4,5,6的6个小球(小球除编号外完全相同),甲先从袋中摸出一个球,记下编号后放回,乙再从袋中摸出一个球,记下编号,则甲、乙两人所摸出球的编号不同的概率是( )
A. B. C. D.
解析 记a、b分别为甲、乙摸出球的编号,由题意得,所有的基本事件共有36个,满足a≠b的基本事件共有30个,∴所求概率为=。故选C。
答案 C
2.(2016·兰州诊断)从数字1,2,3中任取两个不同的数字构成一个两位数,则这个两位数大于30的概率为( )
A. B. C. D.
解析 从数字1,2,3中任取两个不同的数字构成的两位数有12、13、21、23、31、32,共6个,其中大于30的有31、32,共2个,故所求概率为=。故选B。
答案 B
3.(2016·云南模拟)从2,0,1,5这组数据中,随机取出三个不同的数,则数字2是取出的三个不同数的中位数的概率为( )
A. B. C. D.
解析 分析题意可知,共有(0,1,2),(0,2,5),(1,2,5),(0,1,5)4种取法,符合题意的取法有2种,故所求概率P=。故选C。
答案 C
4.从20名男生、10名女生中任选3名参加体能测试,则选到的3名学生中既有男生又有女生的概率为________。
解析 选到的同学中有男生1名、女生2名的选法有CC种,选到的学生中有男生2名、女生1名的选法有CC种,则选到的3名学生中既有男生又有女生的概率为P==
答案
5.一枚硬币连掷5次,则至少一次正面向上的概率为________。
解析 因为一枚硬币连掷5次,没有正面向上的概率为,所以至少一次正面向上的概率为1-=。
答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相关文档
- 高考第一轮复习数学53两点间距离公2021-05-26 11:38:5410页
- 高考一轮复习数学资料赢在高考 412021-05-26 10:41:495页
- 高考第一轮复习数学52向量的数量积2021-05-26 01:01:179页
- 高考第一轮复习数学132数列的极限2021-05-22 12:09:0210页
- 高考第一轮复习数学121抽样方法与2021-05-21 13:12:318页
- 高考第一轮复习数学132数列的极限2021-05-20 02:13:1110页
- 高考2011高考一轮复习数学必知十六2021-05-19 20:00:396页
- 高考第一轮复习数学向量的概念向量2021-05-12 23:37:4621页
- 高考第一轮复习数学52向量的数量积2021-05-11 12:22:159页
- 高考第一轮复习数学53两点间距离公2021-04-17 22:00:08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