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0.50 KB
- 2021-06-20 发布
2017-2018学年福建省惠安惠南中学高二10月月考地理(文科) 命题人: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2017年10月12日
班级 座号 姓名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下图为我国部分干湿地区及农业生产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1~2题。
1.半干旱区多是草原放牧区,湿润、半湿润区多是种植业区,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 )
A.开发利用发展方向 B.生活特点
C.经济发展水平 D.生活条件
2.导致图中区域农业发展方向不同的地理环境差异,最主要是( )
A.气候条件 B.交通条件
C.土地条件 D.历史条件
3. 下列关于我国南北方传统民居的差异与对应形成原因的组合,正确的是( )
A.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受宗教思想的影响
B.从北到南,房屋进深、高度和坡度都逐渐增大——便于雨水的排泻和屋内通风纳凉
C.建同等面积的住房,北方的建筑成本比南方高——北方地区地价和建筑材料价格高
D.建同样高度的多幢楼房,北方楼房的南北间距比南方大——北方地区地广人稀
GIS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的相互关系。回答4~5题。
4.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 )
A.为商业网点选址 B.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
C.计算城市水域面积 D.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
5.对l985年和2000年城市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分析,能够( )
A.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
B.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
C.了解城市地域结构的变化
D.预测城市降水变化趋势
土地荒漠化是指风沙侵蚀和水土流失的发展,最终导致土地生产力长期丧失,形成如同荒漠般的景观。下图是我国内陆某地区图,读图完成6~7题。
6.形成图中地区荒漠化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A.位于内陆,气候干旱 B.地球变暖,气候异常
C.地球运动,地形上升 D.过度开发,水土流失
7.20世纪50年代以来,该地区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是( )。
A.农业灌溉 B.人口压力和人类活动不当
C.矿产资源开发 D.气候异常
读下图两个不同区域,完成8~9题。
8.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农业耕作制度及作物品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壤不同 B.热量不同
C.降水不同 D.地形不同
9.下图中能正确反映乙图所示区域的农业变化趋势的是( )
10. 东北平原取代长江三角洲平原成为全国的“粮仓”,原因是( )。
A.人少地多,沃野千里 B.水网密集,河湖众多
C.人多地少,精耕细作 D.地球变暖,热量充足
读右图,回答11~14题。
130°E
11.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 )
A.交通发达 B.单位面积产量高
C.水热条件好 D.人均耕地面积广
12.以下不属于该商品粮基地特点的是( )
A.以国营农场的经营方式为主
B.粮食商品率处于较低水平
C.已经形成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
D.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13.国家在该平原兴建了许多大规模机械化农场,从事商品粮生产。但在这里生产粮食,
不利的自然条件是 ( )
A.热量条件 B.土壤条件 C.降水条件 D.光照条件
14.城市P某家具厂生产的实木家具销往全国许多地方。影响该厂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A.原料产地 B.消费市场 C.廉价劳动力 D.高技术的研发人才
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具有地图处理、数据库和空间分析三大功能。GIS不仅可以象传统地图一样,解决与“地点”“状况”有关的查询,而且能进行趋势分析,复杂的“模式分析”和“虚拟模拟”进行预测性分析,据此回答15~16题。
15.如果将GIS用来监测森林火灾,可以用来 ( )
A.分析、判断引起火灾的原因
B.预测森林火灾的发生地点
C.预测森林火灾后所造成的后果
D.及时知道火灾地点、范围,分析火势蔓延方向,制定火灾方案
16. 有的渔民已利用GIS技术来寻找鱼群、如果普遍大量引用这一技术 ( )
A.可以使捕鱼量持续增长
B.可能导致过度捕捞,使渔业资源枯竭
C.绝对会增加渔业生产成本
D.会加大对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渔业生产持续发展
17.关于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现有林地要积极发展林牧业 B. 灌草地带可适当开垦荒地
C. 已荒漠化的地方要加以保护 D. 绿洲边缘荒地要用于植树种草
18.关于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荒漠化就是指发生在干旱地区的土地沙漠化
B.我国东北地区是土地荒漠化问题最突出的地区
C.荒漠化主要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造成
D.荒漠化是当今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
读右图,回答19~20题。
19.这些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
A.华南、华东和华北地区
B.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
C.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
D.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
20.这些新出现的沙漠化土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
A.人类对土地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使植被受到破坏所致
B.人类发展工农业生产所致
C.是降水减少,蒸发加剧的结果
D.是气候干旱,沙丘不断向农牧业地区推进的结果
以下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回答21~22题。
时间
50年代
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强沙尘暴次数
5
8
13
14
23
土地沙化速度(平方千米/年)
1560
2100
2460
21.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原因可能是 ( )
A.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B.南方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出现沙化
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 D.华北地区土地盐碱化面积扩大
22.为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我们应采取的积极有效措施是 ( )
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
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载畜量
C.在农牧交错地带,逐步推进退耕还草
D.在干旱地区禁止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 ,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23~25题。
23.“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 C.水蚀作用 D.沉积作用
24.“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A.滥伐森林 B.过度放牧 C.开山取石 D.环境污染
25.根据江西丘陵山区自然条件的特点,对“红色荒漠”进行治理应当先做好的工作是( )
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 B.农业生产加强综合开发
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 D.彻底退耕还林
泉州台商投资区惠南中学2017年 10月月考试卷 高二地理(文)答题卡 2017年10月12日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请同学们务必把选择题答案除填涂在答题卡外还需要填写在上表中
二、综合题(5小题,共50分)
26.读我国甲、乙两个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甲图所示的是我国 地区;乙图所示的是我国 平原地区。 (2分)
(2)从土地利用方面比较甲、乙两地,完成下表。(3分)
地区
土壤类型
耕地类型
人均耕地水平(与全国平均比较)
甲
高
乙
水稻土
低
(3)甲乙两地区都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请指出乙地与甲地相比,其在农业生产条件方面所具有的有利与不利条件?(6分)
有利:
不利:
27.读遥感技术工作原理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6分)
(1)从A图中可以看出,此遥感技术所利用的运载工具是 ,这种运载工具技术采用的是 的方式对地面物体进行感知和识别,这种方式的遥感技术,对地面的分辨率是较 (高或低)的。
(2)在B图中,在这个遥感过程中,其原理是:不同的物体、不同的环境条件, 其反射或辐射的 是不同的, 装置具有识别它的能力 。
(3)上海某出租车公司在中心调度系统中快速查询本公司出租车的位置信息,所采用的技术是____(单项选择)
A.RS B.GIS C.RS和GPS D.GIS和GPS
28.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3分)
(1)图中①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是 。(2分)
人为原因是 。(2分)
(2) 图中②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是 (2分);荒漠化治理的的措施有:
(4分)
(3)图中③地区是我国春旱较为严重的地区,请分析该地春旱严重的原因。(3分)
29.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乙地区荒漠化较严重,试分析其主要原因。(4分)
(2)图中城镇形成早期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__(1分)该地区冬春季城市大气污染较严重,主要原因可能是什么?(3分)
(3)图中文物古迹分布较广,但损毁较严重,试分析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自然原因。(4分)
30. 下图反映了雪地、沙漠、湿地、小麦的反射光谱曲线。读下图并回答下列问题(8分)
(1) 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同的地物在同一波段其反射率不同。同一地物在不同的波段其反射率也不同。例如,利用0.4~0.5微米波段的照片,发现 反射率最高。利用0.5~0.6微米波段的照片可以把沙漠与小麦、湿地区分开;利用0.7~0.9微米波段的照片发现________与________ 反射率差别较大。
(2)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南北两极冰川以及大陆冰川的加速融化引起警惕。根据图中对比雪和沙漠两者,使气温昼夜温差更大的是 ,原因是
(3)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请简要说出湿地的生态环境价值。(2分)
泉州台商投资区惠南中学2017年 10月月考试卷
高二地理(文)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A
A
B
A
C
A
B
B
B
A
D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B
A
A
D
B
D
D
A
A
A
C
题号
23
24
25
答案
C
A
B
二、综合题
26. 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11分)
(1)东北 长江中下游平原 (2)甲:黑土 旱地 乙:水田
(3) 有利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不利条件:人多地少,人均耕地少,水网稠密,土地分散,不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27、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6分)
(1) 飞机 航空遥感 高 (2) 电磁波 传感器 (3) D
28.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13分)
(1)气候干旱,风化和风蚀作用强烈(2分) ;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2分) 。(2)过度放牧、过度开垦(2分);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调节农林牧用地的关系;制定合理的载畜量,防止过度放牧;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任意4点4分)
(3)春季气温回升,蒸发旺盛;雨季尚未到来,降水较少;春季农业活动消耗水量大。(3分)
29. 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12分)
(1)主要是过度樵采,破坏植被,造成流动沙丘活跃(4分)
(2)河流(水源)(1分) 冬春季节气温较低,取暖用煤量大,烟尘排放多;多风沙天气,悬浮颗粒物多;地处河谷地带,污染物不易扩散。(3分)
(3)气候干旱,风沙侵蚀严重(4分)
30. 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8分)
(1)雪 小麦 湿地
(2)沙漠 沙漠反射率较低,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同时沙漠热量散失更快,昼夜温差大(2分)
(3)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节径流,蓄洪防旱,保护生物多样性。(任意2点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