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50 KB
- 2021-06-20 发布
平淡自然朴素美 吟诗作赋古典美
————《昆明的雨》语言赏析
汪曾祺的散文结构没有苦心经营,也不追求题旨的玄奥深奇,平淡质朴,娓娓道来,如话家常。今天,
我们就一起欣赏一下他的散文《昆明的雨》。
(1)颜色深褐带绿,有点像一堆半干的牛粪或一个被踩破了的马蜂窝。
这句话读起来让人忍俊不禁,粗俗却不失真,幽默、诙谐的语言,形象地写出了干巴菌的颜色和外形。
(2)还有一种菌子,中看不中吃,叫鸡油菌。都是一般大小,有一块银圆那样大,滴溜儿圆,颜色
浅黄,恰似鸡油一样。这种菌子只能做菜时配色用,没甚味道。
语言自然,不加雕饰,“滴溜儿圆”有意思,有趣,这样的短句让我们充分感受到文章语言的口语化,
活泼俏皮,极具人情味。
(3)这种东西也能吃?!……这东西这么好吃?!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不加任何雕琢,只是稍作改动,就把作者的疑问、惊喜、感叹之情表达得淋漓尽
致。
(4)酒店有几只鸡,都把脑袋反插在翅膀下面,一只脚着地,一动也不动地在檐下站着。
“脑袋反插在翅膀下面”,“一只脚着地”,如果没有作者的仔细观察,也不会有这样让人读来有趣的
画面。质朴无华、贴近生活的语言,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富有生活气息的美好的乡村画卷。
(5)昆明的杨梅很大,有一个乒乓球那样大,颜色黑红黑红的,叫做“火炭梅”。
简短的语言,平常的叙述,不仅写出了昆明杨梅的颜色和形状,而且“火炭梅”的称号让人不禁掩卷
偷笑。
(6)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
这些句子的语言十分典雅,引用了诗句:“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前半句出自杜甫的《春望》,
后半句出自陶渊明的《读山海经》。诗句中的两个字:“深”“长”表现出昆明的雨水充沛,植被茂盛。作
者把看似不联系的句子放在一起,仍让读者感到自然、典雅、别致、文白相衬。
(7)莲花池外少行人,野店苔痕一寸深。浊酒一杯天过午,木香花湿雨沉沉。
结尾的这首诗是作者为怀念 40 年前雨中喝酒情景而作,用诗句寄托情思,这份闲情雅致,只有文学
修养丰厚的人才能表达得出。而作者自己写下的这首诗又提升了整篇文章语言的古典美。
相关文档
- 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同步讲解:惊人词2021-06-08 00:35:231页
- 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同步讲解:读对话2021-06-03 02:05:111页
- 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同步讲解:烘云托2021-06-02 11:39:501页
- 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同步讲解:定格精2021-04-27 23:55:551页
- 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同步讲解:论据充2021-04-21 02:27:231页
- 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同步讲解:美在《2021-04-20 15:46:381页
- 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同步讲解:理清新2021-04-20 01:58:371页
- 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同步讲解:真实客2021-04-19 16:07:121页
- 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同步讲解:多用修2021-04-16 23:21:481页
- 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同步讲解:线串白2021-04-15 22:53:44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