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1.50 KB
- 2021-06-20 发布
2017-2018学年江苏省泰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初学情检测历史试题
第I卷(选择题、判断题共7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的。
1、《荀子•富国》中说,“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益数盆,一岁而再获之。” 《荀子•富国》根据材料可以得出当时农业生产具有的特点是
A.小农经济 B.精耕细作 C.铁犁牛耕 D.自给自足
2、扬州仪征北部丘陵地区有“刘集”、“谢集”、“新集”、“马集”等乡镇地名,这种含有“集”的地名来由与古代的什么商贸形式有渊源关系?
A.夜市 B.都会 C.草市 D.会馆
3、据《松窗梦语》记载:歙县的“贾人几遍天下。良贾近市利数倍,次倍之,最下无能者逐什一之利”。歙人潘侃曾说:“良贾急趋利而善趋时,非转毂四方不可”。《许氏世谱》记有“徽歙以富雄江左,而豪商大贾往往挟厚资驰千里”。这反映
A.徽商藐视国家经济政策 B.长途贩运是徽商的重要经营方式
C.徽商资本雄厚 D.徽州商业传统源远流长
4、“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礼记•曲礼》中这段反映的是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哪种形态
A.工场手工业 B.家庭手工业 C.官营手工业 D.民营手工业
5、周杰伦创作的一首歌中唱道“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歌中所唱的我国古代手工业制品是:
A.青铜器 B.青花瓷 C. 青花布 D.珐琅彩
6、战国时期,商鞅把原来“百步为亩”的小田界“阡陌”和每一井田的大田界“封疆”,统统破除,重新设置田界,不许私自移动;并把土地授给农民,土地可以买卖。这种做法实际上
A.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B.巩固了奴隶主的权力
C.进一步推广了井田制 D.将所有土地公有化
7、民国初年,镇江、扬州等地举行新式婚礼,有证婚人演说、新人行三鞠躬礼,围观者有上千人。时人有诗云:“
无媒婚嫁始文明,莫雁牵羊礼早更。最爱万人齐着眼,看侬亲手挽郎行。”这一社会景象说明
A.自由恋爱结婚之风盛行 B.国人普遍接受西方礼仪
C.传统婚俗己经彻底废除 D.辛亥革命推动移风易俗
8、“电火千枝铁管连,最宜舞馆与歌筵。紫明供奉今休羡,彻夜浑如不夜天。”这首上海竹枝词描绘的是
A.电报 B.电话 C.电灯 D.电影
9、1876年,《申报》报道:“火车为华人素未经见,不知其危险安妥,而(乘客中)妇女及 小孩竟居其半……坐车者面带喜色,旁观者亦皆喝彩。”这反映出
A.火车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的出行方式 B.人们对火车持敌视态度
C.中国社会具备接纳新事物的能力 D.国人己普遍接受了工业文明
10、下表是中国出口贸易结构变化表。该表反映了
年份
丝茶
其他农产品和手工业品
1871〜1873年
87.20%
12.8%
1891〜1893年
51.50%
48.5%
A.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逐渐增强 B.中国逐渐卷入世界市场
C.西方的丝茶制造业开始超过中国 D.西方的生活习惯逐渐改变
11、张謇自称兴办实业可谓是“幸而利,幸而成”,却又“至于钝,几于败”,感叹自己“不幸而生中国,不幸而生今之时代”。造成张謇“不幸”的根源是
A.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C.封闭保守的思想观念 D.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12、《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指出:“它将家庭经营引入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家庭经营只是其中一个层次,统和分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不断完善的关系。它继承了合作化的结果,汲取了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社会主义的原则。” 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A.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 B.克服了平均主义的弊端
C.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D.超越了历史发展的阶段
13、1956年7月,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的第一批国产解放牌载货汽车出厂,这激发了中国人民的建设热情。这一成就取得的主要原因是
A.重工业基础雄厚 B.中共八大方针的指导
C.—五计划的实行 D.《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14、面对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迅速发展,中国政府的重大举措是
A.全面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D.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5、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提出对外开放的沿海、沿边、沿江、沿路的“四沿战略”。其中“沿江”战略的目标是推动长江流域的全面开放,以贯通东西,辐射南北。据此判断, 实施“沿江”战略的龙头举措是
A.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 B.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C.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D.开放长江三角洲地区
16、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说:“在约1400〜1550年这150年间,……人类的足迹几乎踏遍了所有大洋之滨,人类文明世界的范围突然间扩大了。”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文艺复兴 B.工业革命
C.新航路开辟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17、“在奥登巴恩维尔特的主导下,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成立并聚集了 650万的资金,差不多相当于300万的欧元……而且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也在这时诞生在阿姆斯特丹。”这段话反映的“这时”是在
A. 14世纪 B. 15世纪 C. 16世纪 D. 17世纪
18、著名学者彭慕兰认为:与其说工业革命创造了新的财富,不如说新的财富的发现,导致并推动了工业革命,因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来源于两个方向的驱动,即“向下”和“向外”。 “向下”是指挖煤,“向外”是指
A.拓展殖民地市场 B.贩卖黑奴 C.传播基督教思想 D.输出机器
19、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后,在欧洲出现了一大批相对集中的工业城市。所以有人说“蒸汽机是工业城市之母”,这主要是因为蒸汽机
A.大大提高了工业生产的效率 B.使工厂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
C.促进了相关行业机器的发明和改进 D.推动了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
20、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与下列哪一事件直接相关
A.新航路开辟提供了联结通道 B.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
C.工业革命后,欧美国家实现初步工业化 D.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
21、《国富论》提出了市场经济由“看不见的手”自行调节的理论,成为西方经济学的“第一定律”。宣吿“第一定律”破产的是
A.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 B. “大危机”的到来
C. “滞涨”现象的出现 D. “新经济”的问世
22、“若是罗斯福没有这些纲领,工人们在这个时期一定会采取比当时远为进步的行动。可以肯定,他们一定会击破两党制度而建立一个他们自己的政党。”材料中的“纲领”最有可能是指罗斯福新政中的
A.整顿金融体系 B.调整农业政策 C.指导工业复兴 D.保护劳工权利
23、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期间,美国带头大幅度提髙关税,从而引了一场关税大战,这反映了经济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
A. —致提髙关税,共度难关 B.设置关税壁垒,转嫁危机
C.整顿金融体系,扩大内需 D.实行国家干预,限制出口
24、20世纪20年代初,苏俄农民喊出了“打倒列宁和马肉,恢复沙皇统治和猪肉”的口号,为了改变这一状况,苏俄政府实行的政策是
A.实行粮食税 B.废除农奴制 C.兴办集体农庄 D.收集余粮统一分配
25、2016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成长……做大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集群……运用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推动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由此判断,下列历史事件中,对当前我国政府工作最具有学习和借鉴意义是
A.苏俄“新经济政策” B.美国罗斯福“新政”
C.苏联“新经济体制” D.美国的“新经济”
26、二战中,40%的资本主义世界贸昜仍用英镑结算,英镑仍然是资本主义世界的一种国际储备货币。为改变这一状况,二战后美国积极筹建
A.布雷顿森林体系 B.关贸总协定 C.北美自由贸易区 D.马歇尔计划
27、从2008年的中国汶川地震到2015年的尼泊尔地震,某国际组织都及时伸出援手,提供资金援助和其他所需援助,包括地震损失评估、灾后重建等,该国家组织是
A.世界银行 B.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世界贸易组织 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28、下图反映了1994年成立的某区域经济集团,该集团规定各会员国
彼此必须遵守协定规定的原则和规则,如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及程序上的透明化等来实现其宗旨,藉以消除贸易障碍。据此判断,该区域经济集团指的是
A.欧洲联盟 B.北美自由贸易区 C.亚太经合组织 D.东南亚国家联盟
29、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于2015年11月19日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题为(深化伙伴关系 共促亚太繁荣》的重要讲话。下列关于亚太经合组织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官方论坛 B.实行了经济、政治、军事上的合作
C.中国居于主导地位 D.建立了亚太地区国家间的联盟关系
30、1886年,美国销售了世界上第一瓶可口可乐。1927年可口可乐传入中国,译名为“蝌蝌啃蜡”。 由于销量不佳,1928年更名为“可口可乐”,由此销量大增。如今,作为国际知名的品牌饮料,它拥有当今48%的市场占有率,全世界每一秒种约有10450人享用它。这表明
A.商品名称决定商品销售 B.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向
C.美国己完全取得世界经济的支配地位 D.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毫无出路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毎小题2分,共10分。判断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写“A”,错误的写“B”
31、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个文明区域间相对孤立、分散、隔绝的状态,从此,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正式形成。( )
32、民族资本主义在民国初年的发展与在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发展是两个不同时期。( )
33、《时务报》、《民报》是维新变法运动时期影响较大的报纸。( )
34、“一五”计划的完成,使我国迅速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
35、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虽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总体来说,有利于世界和各国经济的发展。( )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30分)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6题10分,第37题10分,共20分。
36、(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的朗姆酒、布匹、枪炮及其它金属制品被运到非洲,非洲的奴隶被运到美洲,美洲的蔗糖,烟草和金银被运到欧洲。16、17和18世纪,亚洲仍然对欧洲商品不感兴趣,而欧洲则勉强地用金银去支付它所想要的亚洲产品(丝绸、茶叶、香料等)。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早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中国处于世界贸易网络的中心,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一直到18世纪,原有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仍没有改变。但随着欧洲人越来越广泛深入的融入和利用既存的经济贸易体系,并在其中发挥日益增大的影响力,到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
——佛兰克《白银资本》—<白银资本》
材料三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英国马嘎尔尼使团以替乾隆祝寿为名,向清政府提出派使臣常驻北京,开放宁波、舟山群岛、天津为贸易口岸……遭到拒绝并带来了大批科学仪器作为礼物,希望以此引起淸朝的重视。但淸政府却将这些先进的科技成就一概视为“奇巧淫技”。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英国》
(1)依据材料一,指出在欧美非三大洲之间的对外贸易中欧洲处于怎样的地位.在欧亚贸易中亚洲“对欧洲商品不感兴趣”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18世纪相比,19世纪中国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从当时中国的政治因素分析这一变化发生的原因。(4分)
(3)结合英国的国情分析材料三中马嘎尔尼出使中国的背景,并指出马嘎尔尼在中国的遭遇反映了清政府怎样的心态(3分)
37、(10分)在全球化日渐加速的今天,公司影响着世界经济的运行。自19世纪中期公司登陆中国以来,经过一次次试验和修正,崭新的中国公司终于找到了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创办大生纱厂,对于张謇而言……标志着他对一项新制度——公司制度的践行……当然,推动公司制度发生与发展的更大动力,源于晚清时期的经济民族主义思潮。面对外国经济侵略的加剧,国内藉“公司”以卫利权的思想越来越强烈。
——李玉《中国近代公司制度建设的几个面相》
材料三 1949年,中国经济的发展,终于拥有了立足的基础,一个主权完整的新国家。此时出现在舞台中央的是国营工厂……计划体制下的中国,就像是一个国家巨型公司,政府成了一应事务的总管……又一次公司热到来了……1992年的中国南方,象征着激情、梦想,以及一切的可能性……在北京,公司以每个月2000家速度递增。
——央视专题片《公司的力量》解说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中企业和清政府的哪一运动有关?其中哪一航运企业推动了我国交通近代化的进程?(3分)
(2)据材料二,指出大生纱厂创办的主要动力。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造成近代中国企业曲折发展的社会根源。(4分)
(3)材料三中“又一次公司热”的出现反映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有何变化?试从全球化的角度指出这一变化对中国公司发展的主要意义。(3分)
四、问答题:本题10分。根据设问,回答问题。
38、马克思在1843年开始政治经济学研究时,就强调“从当前的国民经济的事实出发”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之后的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就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最大实际。请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封建社会的农业生产基本模式成为当时“国民经济的事实”之一,这一模式指的是什么?有何基本特点?(4分)
(2)基于1929年经济危机的这一“国民经济的事实”,美国总统胡佛和罗斯福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
(3)基于1917年十月革命后的严峻形势,当时的苏维埃政权在农业和工业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
(4)综上所述,有关“国民经济的事实”的论述和举措,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哪一思想精髓? (2分)
2017-2018学年江苏省泰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初学情检测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10 BCBCB ADCCB 11-20 DBCDA CDABD 21-30 BDBAD AABAB
二、判断题:
31-35 BABBA
三、材料解析题:
36、(1)地位:欧洲居于主导地位.(1分)根本原因:亚洲以自然经济为主体。(2分)
(2)变化:下降。(2分)原因:中国仍坚持封建君主专制统治(2分)
(3)背景:英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工业革命兴起(对外需要广阔的市场和原料)。(任一点2分)心态:天朝上国(夜郎自大)。(1分)
37、(1)运动:洋务运动。(2分)
企业:轮船招商局。(1分)
(2)性质: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民族工业)。(1分)
动力:实业救国(经济民族主义)。(1分)
社会根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2分)
(3)变化: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分)
意义:融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1分)
四、问答题:
38、(1)模式:小农经济(自然经济;2分)。特点:自给自足;男耕女织;以家庭为单位。(任答2点2分;若言之有理亦可得分)
(2)胡佛:自由放任。(1分)罗斯福:国家干预经济。(新政:1分)
(3)农业:余粮收集制(1分)。工业: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1分)。
(4)实事求是。(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