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1.00 KB
- 2021-06-19 发布
地 理 试 题 2019.9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 单选题(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的经纬网示意图,回答1~3题。
1.M和N两点之间纬线长度约是( )
A.4 440千米 B.3 330千米
C.2 220千米 D.1 820千米
2.若一架飞机从N点起飞,沿最短的航线到达M点,则飞机飞行的方向为( )
A.一直向东 B.先西北再西南
C.一直向西 D.先西南再西北
3.与M点关于地心对称点的坐标为( )
A.(60°N,80°E) B.(60°S,100°E)
C.(30°S,100°E) D.(60°S,80°W)
下图所示区域属于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回答4~6题。
4.R、Q两点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
A.800米 B.900米
C.1 000米 D.1 100米
5.M、N、P、Q四地中,海拔可能相等的两地是( )
A.M、N B.M、P C.M、Q D.P、Q
6.若在Q地建一小型度假村,应特别注意防治的自然灾害是( )
A.风沙 B.洪涝 C.滑坡 D.寒冻
读下图,回答第7题。
7.图中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不正确的是( )
A.①—岛屿 B.②—半岛 C.③—海湾 D.④—海峡
2016年7月13日,我国奔赴马里亚纳海沟执行载人潜水器7 000米级海试任务的“蛟龙”号顺利返抵青岛。至此,历时44天的“蛟龙”号圆满完成了本次海试任务,也标志着“蛟龙”号圆满完成中国大洋第37航次科考任务。据此回答8~9题。
8.本次“蛟龙”号进行7 000米海试任务的马里亚纳海沟对应于下面海底地形图中的( )
A.甲部位 B.乙部位 C.丙部位 D.丁部位
9.下图为世界四大洋主体位置图,此次“蛟龙”号进行海试任务的大洋应是其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海峡是连接两大海域的狭窄通道,地理位置特别重要,不仅是交通要道、航运枢纽,还是“兵家”必争之地。据此回答10~11题。
10.随着北极地区的冰层不断融化,未来“西北航线”有望实现通航。此航线与a、b、c、d海峡中有关的是( )
A.a B.b C.c D.d
11.关于a、b、c、d海峡作为两大洲洲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a是两大洲的洲界线
B.只有a、b是两大洲的洲界线
C.只有a、b、c是两大洲的洲界线
D.a、b、c、d都是两大洲的洲界线
读沿23°26′纬线地形剖面图,回答第12题。
12.图中大陆东、西两侧濒临的大洋分别是( )
A.大西洋 太平洋 B.太平洋 印度洋
C.印度洋 大西洋 D.太平洋 大西洋
下图是亚欧大陆气温等距平线略图。气温距平值是指该地气温与同纬度平均气温的差
值。下图中,A、B两地(图中黑点)分别位于不同等距平线上。据此完成13~14题。
13.若A地(大陆西岸)1月均温是5 ℃,则最符合B地(大陆东岸)1月均温的是( )
A.-11 ℃ B.-14 ℃ C.-16 ℃ D.-7 ℃
14.下列关于导致亚欧大陆东西岸气温距平值差异主要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岸有暖流影响且地势很高,所以数值较小
B.东岸的太阳辐射较弱,所以数值较小
C.西岸有暖流和西风的影响,所以数值较大
D.西岸终年多雨,大气的保温效应明显,所以气温较高,数值较大
读气候资料图,据此回答15~16题。
15.图中②气候类型为( )
A.温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16.关于图中三种气候类型,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气候类型只分布在北半球
B.②气候类型为冬雨型
C.③气候类型在亚洲分布面积最广
D.①气候类型夏季高温少雨
下表为纬度50°附近的欧洲西部沿海地区和南美洲西部沿海地区气候资料统计表。据此完成17~18题。
17.甲地冬季气温高于乙地,原因是甲地( )
A.纬度和海拔更低
B.太阳高度更大和白昼更长
C.受沿岸暖流影响大
D.该纬度海洋面积更大
18.导致甲乙两地年降水量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大气环流
C.洋流 D.海陆位置
下图为2001年、2025年(预测)全球各大洲和地区人口数据(单位:百万人)。据此回答19~20题。
19.2001~2025年,人口增长最快的两个大洲或地区是( )
A.大洋洲和欧洲 B.亚洲和大洋洲
C.非洲和拉丁美洲 D.北美和拉丁美洲
20.“人口数量及变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非洲资源丰富,经济增长快,人口压力将得到缓解
B.欧洲人口增长缓慢,导致欧债危机等一系列发展问题
C.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地区城市化迅速,人口压力变小
D.北美地区人口增长缓慢,移民对区域发展的贡献很大
21.亚洲西部、非洲北部和印度主要分布的是( )
A.白色人种 B.黄色人种
C.黑色人种 D.混血人种
22.不同的宗教建筑风格差别很大,下列建筑①②③分别代表的宗教是( )
A.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B.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
C.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
D.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
老少比=(65周岁以上人口数÷0~14周岁人口数)×100。下表为2009年四个国家人口统计数据表。据此完成23~24题。
国家
0~14岁人口比重(%)
老少比
波兰
15
87
西班牙
15
113
白俄罗斯
15
93
匈牙利
15
107
23.四国中,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是( )
A.波兰 B.西班牙
C.白俄罗斯 D.匈牙利
24.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包括( )
①劳动力短缺 ②社会赡养费用上升,青壮年负担加重 ③教育、医疗、资源等压力增大 ④社会需求不旺,影响经济增长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读图完成25~27题。
25.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气候分布在图中( )
A.A处 B.C处 C.D处 D.E处
26.B处的传统聚落是( )
A.账篷 B.高脚屋 C.窑洞 D.厚墙、小窗的住房
27.造成A、F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经度位置不同 B.纬度位置不同 C.海陆位置不同 D.地形、地势不同
读下列四幅图,回答28~30题。
28.图中所示四个国家中,适宜发展水稻种植业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9.图中乙国南部的自然特点是( )
A.面临海洋,降水丰沛
B.地势低平,植被茂盛
C.冬温夏凉,四季如春
D.沙漠广布,炎热干燥
30.图中四个国家中,灌溉农业生产技术最先进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二、综合题(40分)
31.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3分)
(1)指出图中F岛多地震的原因。
(2)通过读图,判断出亚洲的地势特点是中间高四周低。说明判断的依据。
(3)图中A河流量丰富,但航运价值不大,分析其自然原因。
(4)H半岛水资源严重匮乏;新加坡的年降水量较多,却是缺水国家。简述两地缺水的主要原因。
32.读下面“亚洲大陆沿30°N的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
(1)A、C分别为世界陆地海拔最低点和最高点,试运用板块构造学说分析其原因。
(2)B、D两地纬度相当,但气候差异明显,请说出两地气候特征及其成因。
(3)为研究当地农业发展状况,D处一农村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对某村进行了社会调查,获得如下资料:
项目
类别
家庭(户)
人口(人)
耕地(面积)
水田面积(亩)
水稻单产(千克/亩)
出售稻米(千克)
机械(台)
数据
26
93
82
56
1 160
6 496
2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该村的农业地域类型为________。该村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33.(14分)根据图文材料(图甲为西马来西亚略图,图乙为西马来西亚橡胶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西马来西亚的橡胶和锡矿产地基本重叠在山麓地带,形成世界驰名的“胶锡地带”。带内不仅盛产橡胶和锡,还集中了马来西亚大部分城镇,人口和国民生产总值在国内均占绝对优势,堪称国家之精华所在。
(1)说出该地区中央山脉的走向。锡矿原生于中央山地花岗岩侵入体的接触带,分析锡矿产地现集聚于图中所示地带的原因。
(2)判断该地区东、西两侧海岸,哪侧更有利于港口的形成和发展,并说明理由。
(3)“胶锡地带”拥有橡胶生长的完美自然条件,据此判断橡胶的生长习性。指出中国海南岛橡胶种植区与之相比有何不利气象条件?
高二期中地理答案2019.10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B
B
C
A
C
D
B
B
A
C
A
A
C
C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D
A
C
D
A
D
B
C
A
B
C
A
D
D
31.(13分)答案:(1)F岛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3分)
(2)依据河流的流向,由中间呈放射状向四周流入海洋。(3分)
(3)流经中高纬度地区,结冰期长。(3分)
(4)H半岛属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水资源匮乏;新加坡国土面积狭小,无法发育大的河流,人口稠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4分)
32.(13分)答案 (1)A处是由于板块张裂、断裂下陷形成的,C处是由于板块碰撞、隆起上升形成的。(3分)
(2)B地全年炎热干燥,D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B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D受季风影响显著。(4分)
(3)季风水田农业(或水稻种植业)(2分)
主要问题:人多地少、生产规模小;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答出其中2条即可) (4分)
33.(14分)答案:(1)南北走向。(2分) 锡矿原生于中央山地花岗岩侵入体的接触带,矿体经风化剥蚀,由河流冲刷携带至下游。在山麓地带,因坡度骤然变缓,水流携带能力减弱,锡矿因密度大较早沉积下来,而形成一批富集的矿区。(4分)
(2)西侧海岸。(2分)
理由:西侧海岸受两侧陆地阻挡,风力较小(或东侧海岸冬半年受东北风影响大);西侧海岸线更为曲折;西海岸工农业发达,城市、人口密集,客货流量大;地处国际航运通道。(4分)
(3)喜高温,高湿、静风、土层深厚肥沃而湿润,排水良好。台风、热量不足。(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