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9.50 KB
- 2021-06-19 发布
邢台市八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12月考试
高二化学试题卷
(考查范围:选修4第二章及第三章1~2节)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命题人:王瑛
第1卷(54分)
一、选择题:(18×3=54分)
1、下列关于强弱电解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弱电解质在溶液中部分电离,存在电离平衡
B.在溶液中导电能力强的电解质是强电解质,导电能力弱的电解质是弱电解质
C.同一弱电解质的溶液,当温度、浓度不同时,其导电能力也不相同
D.纯净的强电解质在液态时,有的导电,有的不导电
2、下列过程属于熵增加的是( )
A.—定条件下,水由气态变成液态
B.高温、高压条件下使石墨转变成金刚石
C.将散落的火柴放入火柴盒
D.固态碘升华
3、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 的同时生成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 的同时,生成2
③用、、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为2:2:1
④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
⑤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
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A.①④⑤⑥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⑥ D.以上全部
4、已知分解 放出热量98,在含少量的溶液中,分解的机理为:
慢
快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活化能等于98 B.也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反应速率与浓度有关 D.
5、25 ℃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H++OH- △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
B.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增大,Kw不变
C.由水电离出的c(H+)=1×10-12mol/L的溶液pH一定为12
D.将水加热,Kw增大,pH也不变
6、高温、催化剂条件下,某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恒容时,温度升高,浓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
B.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浓度一定减小
C.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7、下列有关活化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增大反应物浓度可以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
B.增大体系的压强一定能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
C.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可以增大活化分子的能量
D.升高温度能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
8、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 B.
C. D.
9、已知:4NH3(g)+5O2(g)4NO(g)+6H2O(g) ΔH=-1 025 kJ·mol-1,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若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相同,下列关于该反应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
10、2与2混合于2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若2后,的转化率为50%,测得,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B.
C.的转化率为75% D.反应前与2后容器内的压强比为4 : 3
11、以水为溶剂进行中和滴定的原理是:H3O++OH-=2H2O.已知液态SO2和纯水的导电性相近,因为液态SO2也会发生自离解:SO2(l)+SO2(l)SO32-+SO2+.若以液态SO2为溶剂,用SOCl2滴定Cs2SO3,则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滴定反应可以表示为:SO32- + SO2+=2SO2
B.在一定温度下,液态SO2中c(SO32-)与c(SO2+)的乘积是一个常数
C.自离解的存在,说明SO2是离子化合物
D.可通过导电能力变化来判断是否到达滴定终点
12、常温下0.1mol/L醋酸溶液的,下列能使溶液的措施是( )
A.将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 B.加入适量的醋酸钠固体
C.加入等体积0.2mol/L盐酸 D.提高溶液的温度
13、下列实验误差分析错误的是( )
A.用润湿润的试纸测稀碱溶液的,测定值偏小
B.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
C.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终点读数时有气泡,所测体积偏小
D.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将碱缓慢倒入酸中,所测温度值偏低
14、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 H++CH3COO-,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醋酸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满足:c(H+)=c(OH-)+c(CH3COO-)
B.0.10 mol/L的CH3COOH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中c(OH-)减小
C.CH3COOH溶液中加少量的CH3COONa固体,平衡逆向移动
D.常温下pH=2的CH3COOH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7
15、相同体积、相同的某一元强酸溶液①和某一元中强酸溶液②分别与足量的锌粉发生反应,下列关于氢气体积()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16、HA和HB两种酸的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时,pH变化的简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HA是一种强酸 B.x点,c(A-)=c(B-)
C.HB是一种弱酸 D.原溶液中H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HB的10倍
17、在由水电离产生的浓度为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①、、、
②、、、
③、、、
④、、、
⑤、、、
A.①③ B.③⑤ C.③④ D.②⑤
18、常温下,有甲、乙两份体积均为1 L、浓度均为0.1 mol·L-1的氨水,其pH为11.①.甲用蒸馏水稀释100倍后,溶液的pH将为a;②.乙与等体积、浓度为0.2mol·L-1的HCl混合,在混合溶液中:n(NH4+)+n(H+)-n(OH-)=b mol .则a、b正确的答案组合是 ( )
A.9~11之间; 0.1 B.9~11之间; 0.2
C.12~13之间; 0.2 D.13; 0.1
第二卷(46分)
二、填空题:
19、(9分)在水溶液中橙红色的与黄色的有下列平衡关系: ,把重铬酸钾()溶于水配成稀溶液是橙色的。
(1).向上述溶液中加入溶液,溶液呈__________色,因为_________。
(2).向已加入溶液的1中再加入过量稀硫酸,则溶液呈__________色,因为__________。
(3).向原溶液中加入溶液(已知为黄色沉淀)则平衡 ,溶液颜色将 。
20、(8分)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其化学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表:
℃
700
800
830
1000
1200
0.6
0.9
1.0
1.7
2.6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
(2).该反应的逆反应为 反应(选填“吸热”或“放热”).
(3).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
a.容器内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不变
c.
d.
4.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 ℃.
21、(12分)在容积为1.00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发生反应,随温度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的 0(填“大于”或“小于”);100℃时,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上图所示。在0~60时段,反应速率为 ;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
(2).100℃时达到平衡后,改变反应温度为,以0.0020的平均速率降低,经10又达到平衡。
①____________100℃(填“大于”“小于”),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
②计算该温度时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__。
(3).温度时反应达平衡后,将反应容器的容积减少一半,平衡向 (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判断理由是 。
22、(4分)某温度时,测得0.01 的溶液的为11,则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 .若在此温度下将的溶液与的硫酸溶液混合,得到的混合液为中性且,,则 .
三、实验题:(13分)
23、实验室中有一未知浓度的稀盐酸,某同学测定盐酸的浓度在实验室中进行实验。请完成下列填空:
(1).配制1000.10标准溶液。
①主要操作步骤:计算→称量→溶解→(冷却后)→洗涤(并将洗涤液移入容量瓶)→ → → →将配制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中,贴上标签。
②称量 氢氧化钠固体所需仪器有:天平(带砝码、镊子)、 、 。
(2).取20.00 待测盐酸放入锥形瓶中,并滴加2-3滴酚酞作指示剂,用自己配制的标准溶液进行滴定。重复上述滴定操作2-3次,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编号
溶液的浓度/
滴定完成时,溶液滴入的体积/
待测盐酸的体积/
1
0.10
22.62
20.00
2
0.10
22.72
20.00
3
0.10
22.80
20.00
① 滴定达到终点的标志是 。
② 根据上述数据,可计算出该盐酸的浓度约为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③ 排除碱式滴定管中气泡的方法应采用如图所示操作中的 ,然后轻轻挤压玻璃球使尖嘴部分充满碱液。
④ 在上述实验中,下列操作(其他操作正确)会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有 (填字母序号)。
A. 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
B. 酸式滴定管使用前,水洗后未用待测盐酸润洗
C. 锥形瓶水洗后未干燥
D. 称量的固体中混有固体
E. 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
邢台市八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12月考试
高二化学试题卷答案
一、选择题:(18×3=5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B
D
A
C
B
A
D
C
C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C
C
B
B
B
C
D
B
B
二、填空题:
19、(9分)(1).黄 与结合生成水,使平衡向右移动,浓度增大,减小,溶液由橙色变为黄色
(2).橙红 增大,平衡左移,浓度增大,减小,溶液又由黄色变为橙红色
(3).向右移动; 逐渐变浅,直至无色
20、(8分)(1).
(2).吸热; (3).b,c; 4.830
21、(12分)(1).大于; 0.0010; 0.36mol/L
(2).①大于;正反应方向吸热,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②1.3mol/L(平衡时,,,则)
(3).逆反应; 对于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22、(4分)1×10-13; 1:10
三、实验题:(13分)
23、(1).转移; 定容; 摇匀; 0.4; 烧杯(或表面皿); 药匙
(2).滴入最后一滴NaOH溶液,溶液由无色恰好变成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0.11mol·L-1; 丙; 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