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2.00 KB
- 2021-06-19 发布
【2019最新】精选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 铜及其化合物的转化每日一题
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
已知酸性条件下有反应:2Cu+===Cu2++Cu。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由于反应温度不同,可能产生Cu或Cu2O,两者都是红色固体。某同学对某次氢气还原氧化铜的红色固体产物做了如下实验,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列表如下:
加入试剂
稀硫酸
浓硫酸并加热
稀硝酸
浓硝酸
实验现象
红色固体
不反应
无色气体
无色气体、
蓝色溶液
红棕色气体、
蓝色溶液
由此推出本次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的产物
A.是Cu
B.是Cu2O
C.一定有Cu,一定有Cu2O
D.一定有Cu2O,可能有Cu
【参考答案】A
1.碱式碳酸铜。
(1)化学式为Cu2(OH)2CO3,俗名:孔雀石,绿色固体。
(2)铜在潮湿的空气中被氧化为铜锈:2Cu+O2+H2O+CO2Cu2(OH)2CO3。
2.铜的氧化物。
4 / 4
CuO为黑色粉末,不溶于水。Cu2O为红色粉末,不溶于水。
3.Cu2+具有氧化性,但氧化能力比Fe3+弱。如FeCl3可将H2S氧化为S,Cu2+则只能与H2S生成不溶于酸的CuS。
2Fe3++H2S2Fe2++2H++S↓;
Cu2++H2S2H++CuS↓;
Fe3+可氧化Cu生成Cu2+:2Fe3++Cu2Fe2++Cu2+。
1.一定量的CuS和Cu2S的混合物投入足量的HNO3中,收集到气体V L(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Cu2+和)加入足量NaOH,产生蓝色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得到CuO 12.0 g,若上述气体为NO和NO2的混合物,且体积比为1∶1,则V可能为
A.9.0 B.13.5 C.15.7 D.16.8
2.某课外研究小组,用含有较多杂质的铜粉,通过不同的化学反应精制CuO,其设计的实验过程为
(1)杂铜经灼烧后得到的产物是氧化铜及少量铜的混合物,灼烧后含有少量铜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
a.灼烧过程中部分氧化铜被还原
b.灼烧不充分铜未被完全氧化
c.氧化铜在加热过程中分解生成铜
d.该条件下铜无法被氧气氧化
(2)由粗制氧化铜通过两种途径制取纯净CuO,与途径Ⅰ相比,途径Ⅱ有明显的两个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 4
(3)有同学指出,由CuSO4溶液到生成CuO少了一个环节,即应先生成Cu(OH)2沉淀,过滤洗涤后再加热分解Cu(OH)2得CuO。以下说法不可能成为减少该环节的理由的是________。
A.CuO比Cu(OH)2颗粒粗大,更易于过滤从溶液中分离
B.Cu(OH)2分解温度较低,加热其浊液即可使其分解
C.干态下分解Cu(OH)2,温度难以控制,可能因温度过高导致CuO进一步分解生成Cu2O
D.过滤分离出的CuO不需洗涤就已非常纯净
1.【答案】A
2.【答案】(1)ab
(2)耗酸少;无污染性气体SO2产生
(3)D
【解析】(1)灼烧后含有少量铜,其原因可能是灼烧不充分,铜未被完全氧化,也可能是灼烧过程中部分氧化铜被还原。
(2)根据途径Ⅰ的反应方程式Cu+2H2SO4(浓)CuSO4+SO2↑+2H2O和途径Ⅱ的反应方程式2Cu+O2+2H2SO42CuSO4+2H2O,可以看出途径Ⅱ的优点是①产生等量的CuSO4,比途径Ⅰ消耗硫酸少;
4 / 4
②途径Ⅱ不产生污染大气的气体SO2。
(3)显然过滤得到的不溶物不经洗涤是不会纯净的,故D项一定不会成为本问题理由。
4 / 4
相关文档
- 专题14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命题猜2021-06-19 21:30:3158页
- 专题17-7+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七-22021-06-19 21:30:0312页
- 2020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习题:阅读突2021-06-19 21:29:036页
-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2021-06-19 21:28:027页
- 2019年高考数学复习大二轮精准提分2021-06-19 21:27:4847页
- 专题16 书面表达(命题猜想)-2019年高2021-06-19 21:24:5410页
- 2009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四2021-06-19 21:24:3011页
- 2019高考全国1卷文综 试卷及答案2021-06-19 21:24:3017页
- 2021版高考英语一轮复习Unit3Aheal2021-06-19 21:22:4824页
- 高考专题三视图与面积体积2021-06-19 21:22:34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