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1.00 KB
- 2021-06-19 发布
2.2.2 圆周角
第2课时 圆周角定理的推论2及圆内接四边形
知|识|目|标
1.通过特殊化思想探究直径所对的圆周角,理解圆周角定理的推论2.
2.在学习圆周角的基础上,结合图形理解圆内接四边形的概念,并探究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
目标一 理解圆周角定理的推论2并能计算或证明
例1 教材补充例题2017·宁波模拟如图2-2-10,AB是⊙O的直径,且AB=10,sin∠BAC=,D为优弧ABC上任意一点.
图2-2-10
(1)求AC的长;
(2)求tan∠ADC的值.
【归纳总结】
1.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中的转化思想:
(1)弧是圆周角、圆心角的中介,通过弧可实现圆周角、圆心角之间的相互转化;
(2)在同圆或等圆中,90°的圆周角和直径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2.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中常用的辅助线:
当题目中的条件出现直径时,通常作出直径所对的圆周角,得到直角,然后结合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决问题,即“见直径出直角”.
目标二 理解圆内接四边形及其性质
5
例2 教材补充例题如图2-2-11,两个等圆⊙O1和⊙O2相交于A,B两点,经过点A的直线与两圆分别交于点C,D,经过点B的直线与两圆分别交于点E,F,且CD∥EF.
求证:(1)四边形EFDC是平行四边形;
(2)=.
图2-2-11
【归纳总结】圆内接四边形的角的“三种关系”:
(1)对角互补,若四边形ABCD为⊙O的内接四边形,则∠A+∠C=180°,∠B+∠D=180°;
(2)若四边形ABCD为⊙O的内接四边形,则∠A+∠C+∠B+∠D=360°;
(3)圆内接四边形任意一个外角与其相邻的内角的对角相等,简称圆内接四边形的外角等于其内对角.
知识点一 圆周角定理的推论2
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______;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______.
知识点二 圆内接四边形
定义:如果一个四边形的所有顶点都在同一个圆上,这个四边形叫作圆内接四边形,这个圆叫作这个四边形的外接圆.
性质: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______.
如图2-2-12,已知AB是⊙O的直径,∠CAB=40°,D是圆上一点(不与点A,B,C重合),求∠ADC的度数.
图2-2-12
解:连接BC,如图2-2-13,
5
图2-2-13
∵AB是⊙O的直径,
∴∠ACB=90°.
∵∠CAB=40°,
∴∠B=50°,
∴∠ADC=50°.
上述解答完整吗?若不完整,请补充完整.
5
教师详解详析
【目标突破】
例1 解:(1)连接BC.∵AB是⊙O的直径,
∴∠ACB=90°.
∵AB=10,sin∠BAC=,
∴BC=6,∴AC=8.
(2)∵∠ADC=∠B,
∴tan∠ADC=tanB= = =.
例2 证明:(1)连接AB.∵四边形ABEC是⊙O1的内接四边形,∴∠BAC+∠E=180°.
又∵四边形ADFB是⊙O2的内接四边形,
∴∠BAD+∠F=180°.
又∵∠BAC+∠BAD=180°,
∴∠BAC=∠F,
∴∠E+∠F=180°,∴CE∥DF.
又∵CD∥EF,
∴四边形EFDC是平行四边形.
(2)由(1)得四边形EFDC是平行四边形,
∴CE=DF.
又∵⊙O1与⊙O2等圆,∴=.
备选目标 圆心角、圆周角性质定理的综合运用
例 已知:如图所示,BC为半圆⊙O的直径,=,AC与BF相交于点M.
(1)若∠FBC=α,求∠ACB的度数(用α表示);
(2)过点A作AD⊥BC于点D,交BF于点E,求证:BE=EM.
[解析] (1)利用=,探索∠ACB与∠FCB的关系;(2)欲证BE=EM,因为它们所在的三角形不全等,故找中间线段转换,注意到∠BAC=90°,因此选择AE为中间线段.
解:(1)如图,连接CF.
∵BC是⊙O的直径,∴∠F=90°.
∵∠FBC=α,∴∠FCB=90°-α.
∵=,
5
∴∠5=∠ACF,
∴∠5=∠FCB=×(90°-α)=45°-α.
即∠ACB=45°-α.
(2)证明:∵BC是⊙O的直径,
∴∠BAC=90°,即∠1+∠2=90°.
∵∠ADC=90°,
∴∠5+∠2=90°,∴∠1=∠5.
∵=,
∴∠5=∠4,∴∠1=∠4,∴BE=AE.
在Rt△ABM中,
∵∠1+∠2=90°,∠3+∠4=90°,∠1=∠4,
∴∠2=∠3,∴EM=AE,故BE=EM.
[归纳总结] 在圆中求角的度数时,一般从与所求角相关的圆周角或圆心角入手,在进行角的转换时,还应特别注意“等弧”在角的转换中的重要过渡作用;在证明不是弦的两条线段相等时,一般考虑全等三角形或利用中间线段进行等量代换.
【总结反思】
[小结] 知识点一 直角 直径
知识点二 互补
[反思] 解答不完整.正确解法:连接BC,如图.
∵AB是⊙O的直径,
∴∠ACB=90°.
∵∠CAB=40°,∴∠B=50°.
当点D在优弧ABC上时,∠ADC=∠B=50°;当点D在劣弧AC上时,∠AD′C=180°-∠B=130°,∴∠ADC的度数为50°或130°.
5
相关文档
- xx年初中二年级期末工作总结2021-06-19 19:47:095页
- 工作报告之初中历史教师个人述职报2021-06-19 19:33:549页
- 2020年度推荐初中社会实践报告5篇2021-06-19 19:26:5510页
- 2008年湖北省孝感市初中毕业生学业2021-06-19 19:21:049页
- 语文(心得)之激励原理在初中语文教学2021-06-19 19:08:257页
- 历史(心得)之浅谈新课程下如何进行初2021-06-19 19:07:125页
- 初中数学中考总复习课件PPT:27图形2021-06-19 19:04:0725页
- 2020年初中德育处工作计划范文(1)2021-06-19 18:59:186页
- 2020学年第一学期初中化学九年级第2021-06-19 18:33:408页
- 初中班主任教学工作计划范文2021-06-19 18:15:0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