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7.50 KB
- 2021-06-19 发布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学习目标
【目标分解一】理解并应用线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目标分解二】理解并应用面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目标分解三】空间位置关系的综合应用
重难点
合作探究
课堂设计
学生随堂手记
【课前自主复习区】
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
文字语言
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
判定定理
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性质定理
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
文字语言
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
判定定理
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则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性质定理
两个平面互相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1.辨明三个易误点
10
(1)注意在空间中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不一定平行,还有可能异面、相交.
(2)注意使用线面垂直的定义和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不要误解为“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内的无数条直线,就垂直于这个平面”.
(3)注意对平面与平面垂直性质的理解.
2.学会三种垂直关系的转化
在证明两平面垂直时一般先从现有的直线中寻找平面的垂线,若图中不存在这样的直线,则可通过作辅助线来解决.如有平面垂直时,一般要用性质定理,在一个平面内作交线的垂线,使之转化为线面垂直,然后进一步转化为线线垂直.
【双基自测】
1.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
⑴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于某条直线,则另一条也垂直于这条直线;( )
⑵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于某个平面,则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 )
⑶两个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垂直于某个平面,则另一个也垂直与这个平面;( )
⑷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
⑸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互相平行;( )
⑹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互相平行. ( )
2. 设m、n表示直线,α、β表示平面,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
A.若m⊥α,α⊥β,则m∥β B.m∥α,m⊥β,则α⊥β
C.若m⊥n,m⊥α,则n∥α D.m∥α,n∥β,α⊥β,则m⊥n
3.已知m和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和β是两个不重合的平面,那么下面给出的条件中一定能推出m⊥β的是( )
A.α⊥β且m⊥α B.α⊥β且m∥α
C.m∥n且n⊥β D.m⊥n且n∥β
4. 已知P为△ABC所在平面外一点,且PA,PB,PC两两垂直,有下列结论:①PA⊥BC;②PB⊥AC;③PC⊥AB;④AB⊥BC.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0
5.设平面α与平面β相交于直线m,直线a在平面α内,直线b在平面β内,且b⊥m,则“α⊥β”是“a⊥b”的________条件.(填“充分不必要”或“必要不充分”或“充要”或“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6.如图,△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AC=90°,AB=AC=1,将△ABC沿斜边BC上的高AD折叠,使平面ABD⊥平面ACD,则折叠后BC=________.
★7. 如图,在Rt△ABC中,∠ABC=90°,P为△ABC所在平面外一点,PA⊥平面ABC,则四面体PABC中共有直角三角形个数为( )
A.4 B.3
C.2 D.1
★★8.如图所示,△ABC中,∠ABC=90°,SA⊥平面ABC,过点A向SC和SB引垂线,垂足分别是P、Q,
求证:(1)AQ⊥平面SBC;(2)PQ⊥SC.
【课堂互动探究区】
【目标分解一】线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高频考点) ①证明线面垂直;②证明线线垂直.
【例1】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A⊥底面ABCD,AB⊥AD,
AC⊥CD,∠ABC=60°,PA=AB=BC,E是PC的中点.
证明:(1)CD⊥AE; (2)PD⊥平面ABE.
【例2】(2015·高考全国卷Ⅰ 改编)如图,四边形ABCD为菱形,G为AC与BD
10
的交点,BE⊥平面ABCD.
(1)证明:AC⊥平面BED;
★(2)若∠ABC=120°,AE⊥EC,三棱锥EACD的体积为,求该三棱锥的侧面积.
【规律总结】
1、 判定线面垂直的四种常见方法:
2、 判定线线垂直的三种常见方法:
1.【我会做】如图,O为正方体ABCDA1B1C1D1的底面ABCD的中心,则下列直线中与B1O垂直的是( )
A.A1D B.AA1
C.A1D1 D.A1C1
2.★【我能做对】如图,在△ABC中,∠ABC=90°,D是AC的中点,S是△ABC所在平面外一点,且SA=SB=SC.
(1)求证:SD⊥平面ABC;
(2)若AB=BC,求证:BD⊥平面SAC.
10
【目标分解二】面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高频考点)
【例3】(2016·高考四川卷)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
PA⊥CD,AD∥BC,∠ADC=∠PAB=90°,BC=CD=AD.
(1)在平面PAD内找一点M,使得直线CM∥平面PAB,并说明理由;
(2)证明:平面PAB⊥平面PBD.
【规律总结】
1、判定面面垂直的两种常见方法:① ②
2、在已知面面垂直时,一般要用性质定理进行转化.
即:在一个平面内作交线的垂线,转化为线面垂直,然后进一步转化为线线垂直.
1.【我会做】如图,将边长为2的正六边形ABCDEF沿对角线BE翻折,连接AC,FD,形成如图所示的多面体,且AC=.
证明:平面ABEF⊥平面BCDE.
10
.★【我能做对】(2016·高考江苏卷)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D,E分别为AB,BC的中点,点F在侧棱B1B上,且B1D⊥A1F,A1C1⊥A1B1.
求证:(1)直线DE∥平面A1C1F;
(2)平面B1DE⊥平面A1C1F.
【目标分解三】空间位置关系的综合应用
【例4】(2016·高考北京卷)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
PC⊥平面ABCD,AB∥DC,DC⊥AC.
(1)求证:DC⊥平面PAC; (2)求证:平面PAB⊥平面PAC;
(3)设点E为AB的中点.在棱PB上是否存在点F,使得PA∥平面CEF?说明理由.
【我会做】如图(1),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BAD=
10
,AB=BC=AD=a,E是AD的中点,O是AC与BE的交点.将△ABE沿BE折起到图(2)中△A1BE的位置,得到四棱锥A1BCDE.
(1)证明:CD⊥平面A1OC;
(2)当平面A1BE⊥平面BCDE时,四棱锥A1BCDE的体积为36,求a的值.
★【我能做对】(2016·高考山东卷)在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中,D是AC的中点,EF∥DB.
(1)已知AB=BC,AE=EC.求证:AC⊥FB;
(2)已知G,H分别是EC和FB的中点.求证:GH∥平面ABC.
★★【我要挑战】
(2016·高考全国卷甲)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点E、F分别在AD,CD上,AE=CF,EF交BD于点H.将△DEF沿EF折到△D′EF的位置.
(1)证明:AC⊥HD′;
(2)若AB=5,AC=6,AE=,OD′=2,求五棱锥D′ABCFE的体积.
10
课后巩固区
1.【2017全国】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AB//CD,且.
(1)证明:平面PAB⊥平面PAD;
(2)若PA=PD=AB=DC,,且四棱锥P-ABCD的体积为,求该四棱锥的侧面积.
2.【2017课标II】如图,四棱锥中,侧面为等边三角形且垂直于底面 ,
(1)证明:直线平面;
(2)若△面积为,求四棱锥的体积.
10
3(2016年全国I)如图,已知正三棱锥P-ABC的侧面是直角三角形,PA=6,顶点P在平面ABC内的正投影为点D,D在平面PAB内的正投影为点E,连结PE并延长交AB于点G.
(I)证明:G是AB的中点;
(II)在图中作出点E在平面PAC内的正投影F(说明作法及理由),并求四面体PDEF的体积.
★4(2016年全国II).
10
如图,四边形ABCD为菱形,G为AC与BD的交点,BE⊥平面ABCD.
(Ⅰ)证明:平面AEC⊥平面BED;
(Ⅱ)若∠ABC=120°,AE⊥EC,三棱锥E—ACD的体积为,求该三棱锥的侧面积
10
相关文档
- 2013届人教A版文科数学课时试题及2021-06-19 19:06:354页
- 专题15++直线与圆(2)-冲刺2019高考数2021-06-19 18:48:1313页
- 2018届二轮复习(理)层级二保分专题(2021-06-19 17:40:5234页
- 2019高三数学(人教B版+理)一轮:课时规2021-06-19 17:32:097页
- 考点0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高考2021-06-19 17:23:2710页
- 2021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2021-06-19 17:15:497页
- 高中数学:3_3《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2021-06-19 17:15:1011页
- 2019届二轮复习第八章第3节 空间2021-06-19 17:07:1315页
- 【物理】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实验2021-06-19 17:02:0615页
- 高考数学专题复习:《直线的交点坐标2021-06-19 15:44:13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