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8.50 KB
- 2021-06-19 发布
绝密★启用前
2016-2017学年度高二12月联考生物试卷
命题人:秦飚 审题人:裘策 学校:麻丘高级中学
一、单选题
1.下列情况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的是( )
①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②基因型为DD的豌豆,种植在土壤贫瘠的地方而出现矮茎性状,下一代种植在水肥充足的地方,全表现为高茎
③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局部交换
④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改变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子代不同于亲代的性状,主要来自基因重组,下列图解中哪些过程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④⑤⑥ C. ④⑤ D. ③⑥
3.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植物杂交得到F1,对其幼苗用适当浓度的秋水仙素来处理,该植物的基因型和染色体倍数分别是( )
A. AAaaBBbb 四倍体 B. AaBb 二倍体 C. AAbb 二倍体 D. AAaaBBbb 八倍体
4.某些类型的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可通过对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的观察来识别。a、b、c、d为某些生物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染色体变异的模式图,它们依次属于( )
A. 三倍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体、染色体片段缺失
B. 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
C. 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
D. 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
5.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类所有的疾病都是基因病
B. 单基因遗传病是由单个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C. 先天性愚型是一种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D. 多指、并指、苯丙酮尿症都是由显性基因引起的遗传病
6.人类血友病属于伴性遗传,苯丙酮尿症属于常染色体遗传。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既患血友病又患苯丙酮尿症的男孩。如果他们再生一个女孩,表现正常的概率是( )
A. 9/16 B. 3/4 C. 3/16 D. 1/4
7.黑蒙性痴呆在北美犹太人中是较常见的一种遗传病,为研究其发病率,应该( )
A. 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并统计 B. 在患者家系中调查并计算发病率
C. 先确定其遗传方式,再计算发病率 D. 先调查该基因的频率,再计算发病率
8.有关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
B. 不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一定不患遗传病
C. 单基因遗传病是受一个基因控制的疾病
D. 近亲结婚可使各种遗传病的发病机会大大增加
9.如图所示,将二倍体植株①和②杂交得到③,再将③作进一步处理。对此分析错误的是( )
A. 由⑤得到⑥的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
B. 图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是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C. 若③的基因型是AaBbdd,则⑨的基因型可能是aBd
D. ③至④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变异都有利于生产
10.一雄蜂与一蜂王交配,F1代中雄蜂的基因型有AB,Ab,aB,ab四种,雌蜂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四种,推测两个亲本基因型为
A. aaBb × Ab B. AaBb × Ab C. Aabb × aB D. AaBb × ab
11.现有三个番茄品种,A种的基因型为aaBBDD,B种的基因型为AAbbDD,C的基因型为AABBdd,三种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若通过杂交育种要获得aabbdd植株,且每年只繁殖一代,至少需要的时间为( )。
A. 2年 B. 3年 C. 4年 D. 5年
12.如下图甲、乙表示水稻两个品种,A,a和B,b表示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①~⑦表示培育水稻新品种的过程,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①→②过程简便,但培育周期长 B. ①和⑦的变异都发生于有丝分裂间期
C. ③过程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 D. ③→⑥过程与⑦过程的育种原理相同
13.假设A,b代表玉米的优良基因,这两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有AABB,aabb两个品种,为培育出优良品种AAbb,可采用的方法如图所示,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由品种AABB,aabb经过①、②、③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称为杂交育种
B. 基因型为Aabb的类型经过过程③,子代中AAbb与aabb的数量比是1∶1
C. 与过程①②③的育种方法相比,过程⑤⑥的优势是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
D. 过程④在完成目的基因和运载体的结合时,必须用到的工具酶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和运载体
14.如图所示,以长颈鹿的进化为例说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长颈鹿个体之间许多性状存在差异,如颈和前肢的长短不同
B. 生物产生后代的数量往往超过生活环境所能承受的数量而引起生存斗争
C. 颈和前肢长些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容易得到食物而生存并繁殖
D. 自然选择是定向的,使长颈鹿个体朝着符合人类需要的方向发展
15.关于达尔文学说和拉马克学说的区别,正确的说法是( )
A. 达尔文学说认为环境的作用可引起不定向的变异
B. 拉马克学说认为不定向的变异由动物的意愿决定的
C. 达尔文学说认为变异后就能适应环境
D. 拉马克学说认为生物通过变异适应环境
16.某人群中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为19%,一对夫妇中妻子患病,丈夫正常,他们所生的子女患该病的概率是( )。
A. 10/19 B. 9/19 C. 1/19 D. 1/2
17.据调查,某学校学生中的基因型比例为XBXB∶XBXb∶XbXb∶XBY∶XbY=43%∶6%∶1%∶43%∶7%,则Xb的基因频率为( )
A. 14% B. 5% C. 15% D. 10%
18.2010年8月,一种名叫NDM-1的“超级细菌”已经蔓延全球各个大洲,对“超级细菌”的出现,医学研究人员一致认为,滥用抗生素是主要原因,依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观点,“超级细菌”出现的原因是( )
A. 抗生素使用剂量不断加大,抗药性基因频率逐渐增加
B. 抗生素对病菌进行人工选择,使病菌中抗药基因频率不断增大
C. 抗生素使用过程中,病菌逐渐向抗药性增强的方向变异
D. 抗生素诱发病菌发生变异,出现抗药性强的个体
19.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
B. 隔离产生后,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是有差别的
C. 种群基因频率改变是定向的,而种群基因频率改变导致生物进化,因此生物的进化也是定向的
D. 某种抗生素长期使用药效下降,这是由于病原体接触药物后,产生了对药物有效成分的抗药性变异
20.现代进化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表现在( )
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②种群是进化的单位 ③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④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⑤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 ⑥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 ⑦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A. ②④⑤⑥⑦ B. ②③④⑥ C. ①②⑤⑥ D. ①②③⑤⑦
二、非选择题
21.图1、图2是两种不同遗传病的系谱图,图1中3号和4号为双胞胎,图2中4号不含致病基因。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1中若3号、4号为异卵双生,则二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________。若3号、4号为同卵双生,则二者性状差异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该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遗传。若8号与10号近亲婚配,生了一个男孩,则该男孩患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图2中8号到了婚育年龄,从优生的角度考虑,你对她有哪些建议?__________________。
22.苯丙酮尿症、白化病和尿黑酸症均为人类遗传病,其中苯丙酮尿症是由于苯丙氨酸代谢异常造成苯丙酮酸在血液中大量积累,使患者尿液中苯丙酮酸含量远高于正常人所致;尿黑酸症是由于尿黑酸在人体中积累使人尿液中含有尿黑酸所致。根据下图回答:
(1)导致苯丙酮尿症的直接原因是由于患者的体细胞中缺少________。
(2)若在其他条件均正常的情况下,直接缺少酶③会使人患________,缺少酶⑤ 。
(3)酪氨酸可以从食物中获取,根据该图有人认为缺少酶①时,一定会同时患苯丙酮尿症和白化病,你认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___ _
23.下图表示某种农作物①和②两种品种分别培育出④⑤⑥三种品种。
根据上述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用①和②培育⑤所采用的方法Ⅰ称为_________,方法Ⅱ称为_________,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
(2)用③培育出④的常用方法Ⅲ是_________,由④培育成⑤的过程中用化学药剂_________处理④的幼苗,方法Ⅲ和Ⅴ合称为_________育种,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3)由③培育出⑥的常用方法称为_________,形成的⑥叫_________,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
24.下图是加拉帕格斯群岛上物种演化的模型,A、B、C、D为四个物种及其演化关系。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A物种进化为B、C两个物种的两个外部因素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2)甲岛上的B物种迁到乙岛后,不与C物种进化为同一物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迁到乙岛上的B物种进化为D物种的原因是 。
(4)迁到乙岛上的B物种进化为D物种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二年级生物答题卡
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题号
二、 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50分)
21(1)
(2)
(3)
22(1) (2)
(3)
23(1)
(2)
(3)
24(1)
(2)
(3)
(4)
答案
每题2分
1.C 2.C 3.A 4.C 5.C
6.B 7.A 8.A 9.D 10.B
11.C 12.B 13.D 14.D 15.D
16.A 17.D 18.A 19.D 20.C
每空2分
21.【答案】(1) 5/9 环境因素 (2)伴X染色体隐性 1/4
(3)与不患病的男性结婚,生育女孩
22.【答案】(1)酶①
(2)尿黑酸症 白化病
(3)不正确(2分)。体内虽然没有苯丙氨酸转化成酪氨酸,但酪氨酸可以来自食物,因此缺乏酶①也可能不会同时导致白化病和苯丙酮尿症。(2分)
23.【答案】
(1)杂交 自交 基因重组。
(2)花药离体培养 秋水仙素处理 单倍体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3)人工诱导多倍体 多倍体 染色体变异
24.【答案】
(1)自然选择 地理隔离 (2)B与C之间已形成生殖隔离 (3)甲、乙两岛的环境条件不同,自然选择的作用不同,再加上地理隔离使它们基因频率的差别得到积累形成了生殖隔离 (4)自然选择、地理隔离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