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6.90 KB
- 2021-06-19 发布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测试地理科目试卷
说明: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2、将第Ⅰ卷的答案代表字母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的答案写在答题卷上。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卷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所选答案的字母涂在答题卡上。
下图表示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据此完成 1~3 题。
1. 对图中省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省位于同一地形单元 B.丙、丁两省的气候类型相同C.甲、乙两省分别称为秦、陇 D.丙、丁两省以河流为界
2. 对图中省份的物产表述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省水资源、石油丰富 B.丙、丁两省铁矿、草原资源丰富C.甲、乙两省煤炭、森林丰富 D.丙、丁两省有色金属、粮食丰富
3. 在甲、乙两省兴建交通线路遇到的主要障碍是( )
A. 冻土 B.地形崎岖 C.台风 D.寒潮下图为“沿106.5°E我国局部地形剖面图”,据此完成4~6题。
4.图中②地形区为 (
)
A.华北平原
B.四川盆地
C.渭河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5. 关于③地形区的地貌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A. 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B.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6. 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地理意义表现在( )
A. 为农耕区和畜牧区的分界线
B. 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C.为 4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
D.是长江水系与淮河水系的分界线
读某区域等年降水量线图,回答 7~8 题。
5. 图示区域内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
A. 由东向西逐渐减少 B.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少
C.由西向东逐渐减少 D.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8.沿图中甲乙线,从甲至乙地理事物的变化正确的是( )
A.高寒草原、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地势第一级阶梯、第二级阶梯、第三级阶梯
C.干旱、水土流失、台风D.青稞、小麦、水稻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读图回答 9~10 题。
9. 图中等降水量线明显向北凸出的主要原因是( )
A. 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暖湿气流沿河谷深入 B.地处迎风坡 C.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东南季风深入 D.多锋面、气旋活动
10. 有关该区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区有丰富的水能、地热能资源 B.图中河谷成因与东非大裂谷相似 C.甲处自然带表现为明显的垂直地带性
D.甲处等降水量线密集的主要原因是地形
图甲为“我国某区域图”,图乙为“图甲中山地的气温、降水与高度的关系图”。读图完成 11~13 题。
9. 图甲中山峰最可能位于( )
A. 太行山脉 B.武夷山脉 C.长白山脉 D.横断山脉12.图乙中年降水量最多的地点的海拔及气温年较差约为( )
A.930米 10℃ B.930米 35℃
C.2900米 10℃ D.2900米 35℃
13. 如果在A河段建立大型水电工程,可能会造成的环境影响是( ) A.明显减少河流的年径流量 B.显著增加河流泥沙的下泄量C.降低库区地下水位 D.增加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
纪录片《航拍中国》带观众领略秦岭南北的迥异风光。请根据该片的部分解说词和图像材料,回答 14~16 题。
解说词一:“一山一水决定了陕西的格局,把陕西一分为三……早春时节,自北向南,黄土高原大雪飘飞,关中平原小麦滴翠,陕南山地鲜花怒放。”
14. 陕西的“一山一水”分别指( )
A. 秦岭、渭河 B.秦岭、淮河 C.大巴山、汉江 D.太行山、汾河15.关于陕西省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均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 B.均位于我国北方地区
C.境内河流春季易发生凌汛 D.陕南山地位于亚热带
解说词三:“泾河与渭河的交汇,诞生了一个成语:泾渭分明。泾河的清与浊,常常随着季节发生交替变化。夏天的丰水期,两条河的含沙量都很高,界限不明晰。到了冬季枯水期,泾河的含沙量会猛降到现在的千分之一左右,这时候就会呈现泾渭分明的标志性景象。”
16. 泾河的清与浊随着季节发生交替变化,主要体现出( )
A. 季风气候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B.黄土高原冬季受侵蚀更强烈C.人类活动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D.泾河流量的年际变化非常大
人民币上包含着许多的地理知识.下图为我国第五套人民币 20 元纸币背面景观。读图,
完成 17~18 题。
16. 图示景观所在省区最主要的少数民族是( )
A. 藏族 B.壮族 C维吾尔族 D.满族18.与图示景观所在省区接壤的国家是( )
A.越南 B.老挝 C.缅甸 D.泰国下图示意我国甲、乙两区域,回答19题。
19. 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及四地年降雨量(单位:毫米)统计资料”,回答 20~21 题。
20. 形成东西方向年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海拔高度 B.距海远近 C.气温高低 D.地表植被21.该区域自然灾害主要有 ( )
A.沙尘暴 B.泥石流 C.地震 D.水土流失
读我国大陆东部季风区四地日平均气温≥10°C 的开始日期与结束日期示意图,回答22~23 题。
22. 若只考虑纬度因素,则四地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④③②① D.③①②④ 23.若③地的纬度较④地低,则③地可能是( )
A.四川盆地 B.渭河平原 C.青藏高原 D.江南丘陵读下图,回答24~26题。
24.A 地与B地降水量不同,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大气环流 B.地形地势 C.下垫面性质 D.海陆位置25.有关图中Ⅰ区和Ⅱ区的正确叙述是( )
①Ⅰ区的主要自然植被是温带荒漠草原 ②Ⅰ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
③Ⅱ区的主要自然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 ④Ⅱ区突出的环境问题是河流洪涝和污染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6. 关于年等降水量线的正确叙述是( ) A.年等降水量线①的数值为800毫米
B. 年等降水量线②的数值为 800 毫米
C. 年等降水量线③的数值为 800 毫米
D. 年等降水量线②与我国 1 月平均气温的 0℃等温线大致吻合
图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读图回答 27~30 题。
26. 甲、乙两地共同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 A.季风气候 B.广泛分布红壤C.河流结冰期长 D.耕地多为旱地
40°
甲
30°
乙
27. 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
A.海拔 B.热量 C.水分 D.土壤29.甲地楼房南北间距一般大于乙地,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
A.河流流向 B.纬度位置
C.盛行风向 D.海陆位置
30. 夏半年,当我国东部的雨带移到海河流域时,出现的一般天气现象是( )
A. 东北、华北降雨,华南连绵阴雨天气,长江中下
游进入伏旱
B. 华北、华南降雨,东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较旱 C.东北、华北降雨,华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较旱 D.东北、华北、华南晴朗,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伏旱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卷共3小题,共40分。
31. 读中国局部地图,完成下列问题。(10 分,每空 1 分)
110°
120°
(1) 属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界线的山脉是 、 ;属于地势中第一、二
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0℃等温线经过的山脉是 。(均填字母)
(2) 山脉G东侧的地形单元为 ,西侧的地形单元为 。
(3) ①在 省境内;④在 省(简称)境内。
(4) 黄河干流从②到③河段,水量减少的自然原因是
;人为原因是 。
30. 读某地地形剖面图及对应的积温、降水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 该剖面图延伸的方向是 方向。图中的省会城市是 。
(2 分)
(2) 积温值A地高于D地的原因是
。(4分)
(3) B、D两地相比,D地距离海洋较远,但降水却比B地多约35%,原因是
。(2分)
(4) 相关资料表明,海拉尔市和图中省会城市每年接受的太阳辐射总量基本相同,其原因是
。(3分)
(5)C地所在地形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该地区发展农业
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
不利的自然条件是
。
(4 分)
30. 读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四城市年降水量和月平均气温的变化图,完成下列 问题。(15 分)
(1) 图中气温变化有明显特点,请你归纳出三点。(6分)
(2) 图中四城市年降水量的变化情况显示,我国 。(选择填空)(1分) A.夏季降水量的比重自南向北递减
B.夏季降水量的比重自南向北递增C.年降水量自南向北递减
D.各地降水量季节分配极不均匀
(3) 根据图归纳广州的降水特征,并分析其形成原因。(4 分)
(4) 根据图中信息,指出哈尔滨所在地区主要的气象灾害及多发时间。(4分)
21届高二上期入学测试地理 答案
1-30 : BDBBB BDCAB DCDAD ABACB ABCDC CABBA
31.(1)E F A B
(2) 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
(3) 甘肃 豫
(4) 降水少蒸发旺盛 农业灌溉用水量大
32.(1)西北——东南 哈尔滨市(2分)
(2)A 地地处谷地,地势较低,D 处地处山坡,地势较高;冬季 A 地比 D 地距离冷空气源地远(4 分)
(3)D处为东南季风的迎风坡,B处为雨影区(背风坡)(2分)
(4) 海拉尔市比哈尔滨纬度高,太阳高度低,但夏季日照时间长,地处半干旱地区( 非季风区),晴天多,年太阳辐射总量与哈尔滨相当(3 分)
(5) 商品谷物农业 平原面积广,地势低平,土壤肥沃 积温低,生长期短(4分)
33. (1)夏季(7 月)普遍高温(都在 20℃以上,温差小于 10℃); 冬季(1 月)南北温差大(达 30℃);
自南向北气温年较差逐渐增大自南向北气温逐渐降低。(每条 2 分,共 6 分)
(2)C (1 分)
(3) 降水特征:年降水量多(在 2000毫米左右),集中在夏季(800毫米左右)。(2分) 形成原因:(广州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季受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和来自
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雨季长;台风活动较频繁。(2 分)
(4) 寒潮 冬半年;洪涝灾害 夏季 (4分)
相关文档
- 民大附中(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2021-05-28 02:17:178页
- 嘉峪关市 2016-2017 学年第一学期2021-05-26 16:14:2014页
- 华安一中 2014—201 5 学年下学期2021-05-20 14:27:3910页
- 民大附中(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2021-05-19 13:36:4215页
- 庄河高中 2016-2017 学年度上学期2021-05-11 23:02:2512页
- 南郑中学 2016-2017 学年第一学期2021-05-11 22:16:2010页
- 2016—2017 学年第一学期第三次调2021-04-25 15:38:2511页
- 箬横中学2018年10月月考高二地理试2021-04-16 14:08:1010页
- 长安一中 2016~2017 学年度第一学期2021-04-13 20:36:43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