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4.50 KB
- 2021-06-19 发布
郑州一中网校 2017-2018 学年(上)期中联考高二 地理试题
命题人:刘英丽
说明: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2.将第Ⅰ卷的答案代表字母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的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第Ⅰ卷 (选择题,共 6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30 小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
1.关于下列我国省级行政区(不同比例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省位于我国最东部 B.②省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湖
C.③省地表崎岖,地势南高北低 D.④省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小的省区
2.西昌(约 102°E、28°N)、酒泉(约 99°E、40°N)、太原(约 112°E、38°N)是我
国的三个卫星发射基地。根据地理位置判断三地所在地形区为( )
A.黄土高原、河西走廊、云贵高原B.横断山区、河西走廊、黄土高原C.四川盆地、河西走廊、黄土高原D.成都平原、黄土高原、横断山区
3.关于图中山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图所示山脉是我国内流区域和外流区域的分界线
B.②图所示山脉是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③图所示山脉是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D.④图所示山脉是我国 400 毫米年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4. 下列古诗词描述的地理事物或现象分布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上的是( )
①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②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
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③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高二 地理试题 第 1 页 (共 8 页)
读中国冬夏季风的进展、进退与副热带高压脊的位移关系图,据此回答 5~6 题。
5.6 月份对应的曲线相对平直,表明( )
A.雨带停滞 B.冬季风势力强盛
C.受副热带高压脊控制 D.受地形阻挡
6.关于锋面雨带位置与我国区域自然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有( )A.雨带位于①时,华北平原干旱缺水B.雨带位于②时,黄河流域进入汛期C.雨带位于③时,渤海沿岸台风活跃D.雨带位于④时,东南沿海多沙尘天气
下图右侧圆形区域是左侧 P 区域的放大图,读图回答 7~9 题。
7.P 地形区名称及成因分别是(
)
A.华北平原
流水沉积
B.黄土高原
风力沉积
C.黄土高原
流水沉积
D.华北平原
风力沉积
8.P 区域大部分地区的地貌特征及成因分别是(
)
A.支离破碎,千沟万壑
流水侵蚀
B.地势较高,开阔平整
风力沉积
C.地势低平,河网密布
流水沉积
D.地表崎岖,岩石裸露
风力侵蚀
9.图中甲、乙、丙代表黄河流域拥有的能源资源,从甲至丙依次是( )A.水能、煤炭、石油 B.煤炭、水能、石油C.煤炭、石油、水能 D.太阳能、风能、煤炭
高二 地理试题 第 2 页 (共 8 页)
读右图,回答 10~12 题。
10.①地降水多于②地,其主要原因是( )
A.①地位于沿海,②地位于内陆
B.①地位于山地迎风坡,②位于内陆盆地
C.①地受准静止锋控制,②地受副高控制
D.①地有暖流经过,②地有寒流经过
11.有关③④⑤所代表的三条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③河为东南亚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B.③④两河注入印度洋
C.④河是我国径流量最大的河流 D.⑤河为内流河
12.有关该区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区有丰富的水能、地热能资源
B.图中①处自然带表现为明显的垂直地带性
C.③河谷成因是板块张裂形成
D.图中①处等降水量线密集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
下图表示“108°E 的地形剖面图与气候要素图示意图”。读图完成 13~14 题。
13.图中①~④曲线表示地形剖面、一月平均气温、七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降水量,其中表示年平均降水量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4.图中乙地形区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下面表述正确的是( )A.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B.种植业与畜牧业分界线
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分界线
高二 地理试题 第 3 页 (共 8 页)
读下图,完成 15~16 题。
15.图中 4℃等温线向北突出,主要是( )
A.受太阳辐射的影响 B. 受河流流向的影响
C.受地形地势的影响 D. 受热带季风的影响
16.与图中四处湿地的形成无关的是( )
A.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 B.地形相对低洼,容易积水
C.植被较好,容易涵养水源 D.都濒临长江,常受到长江洪水的泛滥而积
下表为我国北纬 35°~40°之间大陆上四地的气候资料,读表回答 17~18 题。
17.导致四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拔高度 C.海陆位置 D.洋流性质
18.关于四地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③两地河流都有春汛 B.①、④两地位于青藏高寒区
C.②、③两地位于季风区 D.②、④两地位于半干旱区
下面是地图上的一段纬线,这段纬线穿过我国某地形区,据图完成 19~20 题。
19.在该地区修筑铁路,需要克服的主要困难有( )
A.缺氧、冻土问题 B.沼泽、草地问题
C.沙丘、戈壁问题 D.溶洞、暗河问题
高二 地理试题 第 4 页 (共 8 页)
20.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模式是( )
A.山地畜牧业、绿洲农业 B.高寒畜牧业、河谷农业
C.河漫滩畜牧业、灌溉农业 D.农耕区畜牧业、生态农业
下图为某河流局部水系及甲地平均径流量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 21~22 题。
21.图中甲地河流搬运能力最弱的时期是( )
A .2 月至 4 月 B. 5 月至 7 月 C . 8 月至 10 月 D.11 月至次年 1 月
22.甲地径流峰值显著滞后于降水峰值的主要原因是( )
A.蒸发旺盛 B.河道弯曲 C.地势起伏 D.湿地调蓄读图,回答 23~24 题。
23.图中有关 ab 两地的资源优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 地热量和水资源丰富
B.b 地光照和水资源丰富
C.a 地热量和风能资源丰富
D.b 地地热和风能资源丰富
24.关于 ab 两地共同能源资源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不可再生
B.发电量常年稳定
C.密度大,聚能容易
D.清洁,不排放温室气体
下图中阴影地带是表示我国某两种地理事物转变、交错分布的一个地带。据此回答 25~
26 题。
高二 地理试题 第 5 页 (共 8 页)
25.图中阴影可能是我国的( )
A.半湿润、半干旱的过渡地带 B.二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
C.是平原向高原的过渡地带 D.内流区与外流区的过渡地带
26.图中乙处发展农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
A.土壤贫瘠 B.光热条件差
C.地形坡度大 D.水资源缺乏
某地理小组对我国某地区种植方式的调查情况如下表所示,据此回答 27~28 题。
27.从传统种植方式看,该地区的农作物熟制是( )
A.一年一熟 B.两年三熟 C.一年两熟 D.一年三熟
28.现代种植方式改变农作物熟制的主要途径是( )
A.
C.
培育优良品种
依托先进农业科技
B. 改变农作物生长节律
D.延长休耕时间
读下面某区域局部图和某日降水量图,回答 29~30 题。
29.左图所示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
A.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面积广大 B.自然带为落叶阔叶林带
C.中小河流众多,水能资源丰富 D.土壤肥沃,黑土分布广
30. 有关该日降水形成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盛行西风带来海洋水汽遇到山地迎风坡的阻挡
B.夏季风带来暖湿气流遇到山地迎风坡的阻挡
C.东南信风带来海洋水汽遇到山地迎风坡的阻挡
D.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对流雨
高二 地理试题 第 6 页 (共 8 页)
第Ⅱ卷(综合题,共 40 分)
二.综合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40 分)。
31.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5 分)
纳板河流域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是我国第一个按小流域生物圈保护理念规划建设的多功能、综合型自然保护区,区内植被丰富。近几十年来,随着国际市场天然橡胶价格的不断增长,刺激了纳板河流域自然保护区(左图所示)橡胶种植面积的扩大。
橡胶树为常绿乔木,含有乳状汁液。天然橡胶是指从这种天然产胶植物中制取的橡胶。
橡胶树生长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如下:
要素
条
件
温度
20~30℃,5℃以下即受冻害
降水
年降水量 1150~2500 毫米
风力
对风的适应能力较差,惧强风
土壤
土层深厚、肥沃的酸性砂壤土
水分
不宜在低湿的地方种植,排水良好
(1)依据材料,归纳纳板河流域自然地理特征。(3 分)
(2)分析纳板河流域植物种类丰富的原因。(3 分)
(3)分析本区域种植橡胶的有利自然条件。(5 分)
(4)分析大面积种植橡胶对保护区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4 分)
3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1 分)
高二 地理试题 第 7 页 (共 8 页)
(1)指出左图所示区域沿 MN 一线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并根据右图说明宁夏平原的成因。(5 分)
(2)贺兰山被称为银川平原的"守护神",分析其原因。(3 分)
贺兰山东坡是世界优质葡萄产区。下图该地葡萄加工生产流程图。
(3)请分析图示葡萄酒生产模式的优越性。(3 分)
33.读我国某省部分地理事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4 分)
(1)图中 A 地区日照时数不及 B 地区,试分析原因。(2 分)
(2)阐述该省城市分布特征,并简要分析自然原因。 (5 分)
(3)C 城是全国唯一以花命名的地级市,也是我国西部著名的钢铁工业城市,分析该市钢铁生产的优越区位条件。 (4 分)
(4)该省西部地区多大河,但水电开发尚不充分,说明其开发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3 分)
郑州一中网校 2017-2018 学年(上)期中联考
高二
地理答案
一.选择题(共 30 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C
B
D
A
A
B
A
A
B
C
C
B
D
C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C
C
A
B
D
D
C
D
A
D
B
C
C
B
二.综合题(共 3 小题,共 40 分)
31.(1)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以山地为主,西北高,东南低,地势起伏大;地表水丰富,河流多。(3 分)
(2)热带季风气候,湿热多雨,季雨林自身植物种类繁多;区内高差大,垂直地域分异明显,植被垂直带谱多;交通不便及建立保护区,受破坏与干扰小,植被保存好。(3 分)(3)地处热带,常年高温;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山岭重重阻挡,冬季风影响小;地处内陆,受台风影响小;土壤较肥沃;地形起伏,排水条件好。(5 分)
(4)天然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重;原生态环境破坏,生物多样性受到影响;农药、化肥使用增多,环境污染加重;过度种植,土壤肥力降低。(4 分)
32.(1)自西向东依次为贺兰山,宁夏平原,鄂尔多斯高原(或西为贺兰山,中为宁夏平原,东为鄂尔多斯高原);断裂下陷带经河流(黄河)冲积(或黄河带来的泥沙沉积)而形成。(5 分)
(2)阻挡西北方寒冷气流;阻止沙漠入侵;东坡为东南季风迎风坡,增加降水补给。(3分)
(3)促进葡萄种植业发展;延长葡萄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就业;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了环境。 (任答 3 点得 3 分)
33.(1)A 地区位于四川盆地,多阴雨天气,日照时数短(1 分)。 B 地区海拔较高,多晴朗天气,日照时数长(1 分)。
(2)分布特征:城市分布不均,东部多西部少(1 分);且东部城市多沿河分布(1 分);原因:东部(位于四川盆地)地势较低平,气候温暖湿润,适合人类居住(1 分),而西部海拔高,气温较低,不适合人居(1 分);河流沿岸水源充足,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1 分)。
(3)附近有丰富的煤铁资源(接近煤矿和铁矿);接近水电站能源丰富;水源充沛;水陆交通便利;国家政策支持(每点 1 分,任答 4 点得 4 分)
(4)处于地质断裂带附近,地质条件复杂(1 分);降水集中于夏季,且雨期较长,不利于施工建设(1 分);山高谷深的地形,交通不便,施工难度大(1 分)
高二地理答案 第 1 页 共 1 页
相关文档
- 民大附中(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2021-05-28 02:17:178页
- 嘉峪关市 2016-2017 学年第一学期2021-05-26 16:14:2014页
- 华安一中 2014—201 5 学年下学期2021-05-20 14:27:3910页
- 民大附中(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2021-05-19 13:36:4215页
- 庄河高中 2016-2017 学年度上学期2021-05-11 23:02:2512页
- 南郑中学 2016-2017 学年第一学期2021-05-11 22:16:2010页
- 2016—2017 学年第一学期第三次调2021-04-25 15:38:2511页
- 箬横中学2018年10月月考高二地理试2021-04-16 14:08:1010页
- 长安一中 2016~2017 学年度第一学期2021-04-13 20:36:43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