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1.00 KB
- 2021-06-19 发布
4.7 图形的位似
1.如果两个图形不仅________,而且每组对应点所在的直线都____________,那么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位似图形,这个点叫做________,位似图形是相似图形的特殊情形,其位似比也就是________.
2.位似图形上任意一对对应点到________的距离之比等于________.
3.若原图形上点的坐标为(x,y),以原点为位似中心,象与原图形的位似比为k,则象上的对应点的坐标为________或________.
4.画位似图形的步骤:
(1)确定位似________;
(2)连结图形各顶点与位似中心的线段(或延长线);
(3)按位似比进行取点;
(4)顺次连结各点,所得的图形就是所求图形.
A组 基础训练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两个图形是相似图形,则这个图形一定是位似图形
B.两个正方形是位似图形
C.位似图形是相似图形
D.两个全等图形是位似图形
2.如图,△ABC和△DEF是位似图形,且D是OA的中点,则等于( )
第2题图
7
A. B. C. D.
3.如图,五边形ABCDE和五边形A1B1C1D1E1是位似图形,且PA1=PA,则AB∶A1B1等于( )
第3题图
A. B. C. D.
4.下列四图中的两个三角形是位似三角形的是( )
第4题图
A.图(3)、图(4) B.图(2)、图(3)、图(4)
C.图(2)、图(3) D.图(1)、图(2)
5.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3,0)、(2,-3),△AB′O′是△ABO关于点A的位似图形,且O′的坐标为(-1,0),则点B′的坐标为________.
第5题图
6.已知图形A与图形B是以坐标原点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且位似比为3∶1,若图形A上一点的坐标为(3,1),则它在图形B上的对应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__.
7.已知△DEF是△ABC的位似图形,位似中心是原点O,点D的坐标为(-2,3),它的对应点为A(6,-9),则△DEF与△ABC的位似比为________.
8.已知△ABC与△A′B′C′是位似图形,△A′B′C′的面积为6cm2,周长是△ABC的一半.若AB=8cm,则AB边上的高等于________cm.
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1,2),B(-3,
7
4),C(-2,6).
第9题图
(1)画出△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的△A1B1C1;
(2)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画出将△A1B1C1三条边放大为原来的2倍后的△A2B2C2.
10.如图,已知B′C′∥BC,C′D′∥CD,D′E′∥DE.
(1)求证:四边形BCDE位似于四边形B′C′D′E′.
(2)若=3,S四边形BCDE=20,求S四边形B′C′D′E′.
第10题图
7
B组 自主提高
11.如图中两个四边形是位似图形,它们的位似中心是( )
第11题图
A.点M B.点N C.点O D.点P
1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将△ABO扩大到原来的2倍,得到△A′B′O.若点A的坐标是(1,2),则点A′的坐标是________.
第12题图
13.如图,已知O是坐标原点,B,C两点的坐标分别为(3,-1),(2,1).
第13题图
(1)以O为位似中心,在y轴的左侧将△OBC放大到两倍(即新图与原图的相似比为2∶1),画出图形;
(2)分别写出B,C两点的对应点B′,C′的坐标;
(3)如果△OBC内部一点M的坐标为(x,y),写出M的对应点M′的坐标.
7
C组 综合运用
14.如图,正三角形ABC的边长为3+.
(1)如图,正方形EFPN的顶点E,F在边AB上,顶点N在边AC上,在正三角形ABC及其内部,以点A为位似中心,作正方形EFPN的位似正方形E′F′P′N′,且使正方形E′F′P′N′的面积最大(不要求写作法);
(2)求(1)中作出的正方形E′F′P′N′的边长.
第14题图
7
4.7 图形的位似
【课堂笔记】
1. 相似 相交于同一点 位似中心 相似比
2. 位似中心 位似比
3. (kx,ky) (-kx,-ky)
4. (1)中心
【课时训练】
1-4.CABB
5.
6. 或
7. 1∶3
8. 6
9. 如图,(1)△A1B1C1即为所求;
第9题图
(2) △A2B2C2即为所求.
10. (1)∵B′C′∥BC,C′D′∥CD,D′E′∥DE,∴=====,又四边形BCDE与四边形B′C′D′E′对应顶点相交于一点A,∴四边形BCDE位似于四边形B′C′D′E′; (2)∵=3,∴=,∴四边形BCDE与四边形B′C′D′E′位似之比为,∵S四边形BCDE=20,∴S四边形B′C′D′E′==.
11. D
12. (-2,-4)
7
1. (1)如图,△OB′C′就是所求图形; (2)B′(-6,2),C′(-4,-2);
(3)(-2x,-2y).
第13题图
第14题图
14.(1)如图,正方形E′F′P′N′即为所求; (2)设正方形E′F′P′N′的边长为x,∵△ABC为正三角形,∴AE′=BF′=x.∵E′F′+AE′+BF′=AB,∴x+x+x=3+,∴x=,即x=3-3.
7
相关文档
-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单元复习课件:第182021-06-19 17:11:1035页
- 物理(心得)之初中物理探究活动中培养2021-06-19 17:00:374页
- 初中寒假实践报告范文(通用)2021-06-19 16:51:102页
- 北京101中学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2021-06-19 16:46:3718页
- 中考必背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2021-06-19 16:45:2526页
- 部编初中语文九年级成语专题复习2021-06-19 16:43:564页
- 2020年11月初中教学工作总结2021-06-19 16:31:324页
- 物理(心得)之怎样指导初中学生写物理2021-06-19 16:18:494页
- 英语计划总结之初中英语教学国培学2021-06-19 16:18:373页
- 精编初中班主任年度总结范文三篇(2021-06-19 16:10:27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