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8.50 KB
- 2021-06-19 发布
巧用对比表爱憎
——《《就英法联军远征英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语言赏析
一、“理想”和“幻想”的对比
艺术有两个来源: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一个几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成就尽在于此。
作者巧妙地将东方艺术的典范圆明园与古希腊的巴特农神庙进行对比,突出了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表现出作者对圆明园艺术的崇敬与赞美之情。
二、“美丽”与“丑恶”的对比
①请您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给它上上下下缀满宝石,披上绸缎,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造城楼,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珐琅,饰以黄金,施以脂粉,请同是诗人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再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总而言之,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名园。
②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
以上两段文字,作者将圆明园的富丽堂皇与英法联军对它的劫掠、焚毁相对比,暴露出英法联军的滔天罪行,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无比愤怒与严厉的谴责之情。
三、“文明”与“野蛮”的对比
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这几句话中,作者将欧洲人的“文明”与中国人的“野蛮”进行了对比:“野蛮”的中国人民“耗费了两代人长期劳动”,创建了“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圆明园,而“文明”的法兰西、英吉利“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使圆明园荡然无存……这一对比,将作者的嘲讽、谴责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1
相关文档
- 初中生社会实践报告心得(通用)2021-06-19 15:38:352页
- 英语(心得)之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培2021-06-19 15:36:205页
- 精编2020初中英语教师工作总结(四)2021-06-19 15:34:3411页
- 化学计划总结之初中秋季化学教研组2021-06-19 15:30:255页
- 【精品】初中班主任工作计划整合参2021-06-19 15:30:2517页
- 【教材梳理+中考夺分】初中数学中2021-06-19 15:24:3640页
- 关于初中学生交通安全主题班会教案2021-06-19 15:20:1514页
- 十一月初中教师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2021-06-19 15:17:024页
- 初中英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八)(附参2021-06-19 15:04:1514页
- 数学(心得)之分类思想在初中教学中的2021-06-19 14:09:57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