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1.30 KB
- 2021-06-19 发布
【命题热点突破一】一般方法
1.直接判断法
这些题目主要用于考查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程度,属常识性知识的题目.
例 1、【2016·北京卷】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波在真空中以光速 c 传播
B.在空气中传播的声波是横波
C.声波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D.光需要介质才能传播
【变式探究】通常一次闪电过程历时约 0.2-0.3 s,它由若干个相继发生的闪击构成.每个闪击持续时间
仅40~80 μs,电荷转移主要发生在第一个闪击过程中.在某一次闪电前云地之间的电势差约为1.0×10 9 V,
云地间距离约为 1 km;第一个闪击过程中云地间转移的电荷量约为 6 C,闪击持续时间约为 60 μs.假定闪
电前云地间的电场是均匀的.根据以上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闪电电流的瞬时值可达到 1×105 A x/-k.w
B.整个闪电过程的平均功率约为 1×1014 W
C.闪电前云地间的电场强度约为 1×106 V/m
D.整个闪电过程向外释放的能量约为 6×106 J
【解析】 根据电流的定义式,可得电流 I=
Q
t=
6
60 × 10-6 A=1×105 A,所以 A 项正确.释放的能量等于
电场力做功 W=QU=6×1.0×109 J=6×109 J,所以 D 项错误.所以第一次闪电的平均功率为 P=
W
t=
6 × 109
60 × 10-6 W=1014 W,由于电荷转移主要发生在第一个闪击过程中,所以整个闪电过程的平均功率小于第
一次的闪电功率,所以 B 项错误.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E=
U
d=
1 × 109
1 × 103 V/m=1×106 V/m,所以 C 项正确.
【答案】 AC
【变式探究】
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做曲线运动,其速度一定改变
B.物体做曲线运动,其加速度可能不变
C.物体在恒力作用下运动,其速度方向一定不变
D.物体在变力作用下运动,其速度大小一定改变
【思路点拨】 (1)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合外力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2)物体做平抛
运动时合外力恒定,但速度方向是变化的;(3)物体在变力作用下可以做匀速圆周运动,速度大小不变.
【答案】 AB
2.构建模型法
高中物理学习中会有很多解题的模型,在这种模型的基础上会出现许多新的试题,但如果我们掌握了基本
模型,解题就会很方便,高中物理到底有多少物理模型题呢?不妨自己总结一下.
例 2、如图所示,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的矩形线圈的周期为 T,转轴 O1O2 垂直于磁场方向,线圈电阻为 2
Ω.从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时开始计时,线圈转过 60°时的感应电流为 1 A.那么( )
A.线圈消耗的电功率为 4 W
B.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有效值为 2 A
C.任意时刻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为 e=4cos
2π
T t
D.任意时刻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 Φ=
T
πsin
2π
T t
【解析】 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时,电动势瞬时值满足e=NBSωcosθ=NBSωcosωt,由题意知道,转过60°
时的电动势为 2V,所以电动势最大值为 4V,C 项正确;电流最大值为 2A,所以有效值为 2A,B 项错误;P
=I2R=4 W,A 项正确;e=NBSωcosθ 知道 2=BS
2π
T ×cos60°=Φmax
π
T ,所以任意时刻的磁通量 Φ=
2T
πsin
2π
T
t.
【答案】 AC
【变式探究】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物体在水平传送带上由静止释放,传送带由电动机带动,始终保持以
速度 v 匀速运动,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物体过一会儿能保持与传送带相对静止,对于物块
从静止释放到相对静止这一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动机做的功为
1
2mv2
B.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为 mv2
C.传送带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
1
2mv2
D.小物块与传送带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为 Q=
1
2mv2
【思路点拨】 摩擦力对物块做功等于物块动能的变化,根据动能定理求解;由于物块与传送带间有相对
位移,物块对传送带做功与传送带对物块做功并不相等.系统摩擦生热等于系统克服摩擦力做的总功.物
体在传送带上运动时,物体和传送带要发生相对滑动,所以电动机多做的功一部分转化成了物体的动能另
一部分就是增加了相同的内能.
【答案】 D
【命题热点突破二】取巧方法
1.极限分析法
极限法在物理解题中有比较广泛的应用,将貌似复杂的问题推到极端状态或极限值条件下进行分析,问题
往往变得十分简单.利用极限法可以将倾角变化的斜面转化成平面或竖直面.可将复杂电路变成简单电路,
可将运动物体视为静止物体,可将变量转化成特殊的恒定值,可将非理想物理模型转化成理想物理模型,
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详尽的物理过程分析和繁琐的数学推导运算,使问题的隐含条件暴露,陌生结果变得
熟悉,难以判断的结论变得一目了然.(如,设定摩擦因数趋近零或无穷大、电源内阻趋近零或无穷大、物
体的质量趋近零或无穷大等等).适合极限分析法的试题,一般试题中给出了变量,变量的范围也不确
定.
例 1、如图所示装置,两物体质量分别为 m1,m2,不计一切摩擦、滑轮质量和滑轮的直径,若装置处于静止
状态,则( )
A.m1 可以大于 m2 B.m1 一定大于 m2/2
C.m2 可能等于 m1/2 D.θ1 一定等于 θ2
【答案】 AD
2.逆向思维法
有很多选择题,如果按正常的推理判断选项比较困难,如果从选项的表达式入手逆向思考就能迅速找到解
题思路.
例 2、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劲度系数为 k 的轻质弹簧,上端与质量为 m、带电量为+q 的小球连接,小球
与弹簧绝缘,下端与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质量为 M 的绝缘物块相连.物块、弹簧和小球组成的系统处于静止
状态.现突然加一个方向竖直向上,大小为 E 的匀强电场,某时刻物块对水平面的压力为零,则从加上匀
强电场到物块对水平面的压力为零的过程中,小球电势能改变量的大小为( )
【思路点拨】 在没有加入匀强电场时,小球压着弹簧,而当加入竖直向上匀强电场时,弹簧处于拉伸状
态,则小球电势能的变化,即为电场力做功,由于电场力恒定,所以由电场力做功,可求出电势能的改变
量.
【答案】 A
3.特值代入法
(1)特值法是让试题中所涉及的某些物理量取特殊值,通过简单的分析、计算来判断的方法,它适用于将特
殊值代入后能能迅速将错误选项排除的选择题.
(2)一般情况下选项中以字母形式表示,且字母公式较为繁琐,且直接运算将非常复杂,此时便可以考虑特
值法了.
(3)特值法的四种类型:
①将某物理量取特值.
②将运动的场景特殊化,由陌生的情景变为熟悉的场景.
③将两物理量的关系特殊化.
④通过建立两物理量间的特殊关系来简化解题.
(4)注意事项:运用特值法,要看对哪一个物理量可以任意取值,从而对它的边界情况展开想象联想,要对
选项有敏锐的观察力,精确的区分出不同选项的细微差别.特值法用不好,会花时间,用错会做错题.有
的题目直接运算也不慢.
例 3、以不同初速度将两个物体同时竖直向上抛出并开始计时,一个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可忽略,另一个物体
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与物体速率成正比.下列用虚线和实线描述两物体运动的 v-t 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
【思路点拨】 竖直上抛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恒定不变,故其 v-t 图像是直线;
有阻力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判断加速度情况,v-t 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本题关键是明确 v-t 图像上
某点的切线斜率表示加速度,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为 g,不难.
【答案】 D
4.单位检验法
有些选择题的选项是用字母表示的代数式,如果某个选项的单位与题干中要求的物理量的单位不一致,就
可以排除这个选项(请注意:与题干中要求的物理量的单位相同的选项并不一定正确).如果这种方法不能
排除所有错误选项,只要能排除部分错误选项,对帮助正确选择答案也是有益的.
例 4、在显像管的电子枪中,从炽热的金属丝不断放出的电子进入电压为 U 的加速电场,设其初速度为零,
经加速后形成横截面积为 S、电流为 I 的电子束.已知电子的电量为 e、质量为 m,则在刚射出加速电场时,
一小段长为 ΔL 的电子束内电子个数是( )
A.
IΔL
eS
m
2eU B.
IΔL
e
m
2eU
C.
I
eS
m
2eU D.
ISΔL
e
m
2eU
【思路点拨】 根据动能定理求出电子刚出加速电场时的速度 v.在一小段长为 ΔL 内电子可以看成做匀速
运动,由 Δt=
ΔL
v 求出电子运动的时间,根据电流求出长为 ΔL 电子束的电量,再求解电子数.
【解析】 根据动能定理,得 eU=
1
2mv2
得到 v=
2eU
m ①
在刚射出加速电场时,一小段长为 ΔL 的电子束内电子电量为
q=IΔt=I
ΔL
v ②
电子数 n=
q
e③
联立①②③式,得 n=
IΔL
e
m
2eU
【答案】 B
5.淘汰排除法
选择题的四个选项有时无任何关联,解题时只能对选项进行逐一的排除,还有选项是矛盾的如果这个选项
正确则另一个选项必然错误,还有选项含义是相同的,这个选项正确则另一个选项也正确,有时只需要一
个简单的特殊值就可以排除掉一个或两个选项,使问题简化.总之比较选项,寻找选项的关联是灵活掌握
淘汰排除法的关键.
例 5、将一段导线绕成图甲所示的闭合回路,并固定在水平面(纸面).回路的 ab 边置于垂直纸面向里的匀
强磁场Ⅰ中.回路的圆环区域内有垂直纸面的磁场Ⅱ,以向里为磁场Ⅱ的正方向,其磁感应强度 B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用 F 表示 ab 边受到的安培力,以水平向右为 F 的正方向,能正确反映 F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像是( )
【答案】 B
【命题热点突破三】数学方法
1.图像法
(1)物理中常用的图有示意图、过程图、函数图、矢量图、电路图和光路图等等,若题干或选项中已经给出
了函数图,则需从图像纵、横坐标的物理意义以及图线中的“点”“线”“斜率”“截距”和“面积”等
诸多方面寻找解题的突破口.
(2)利用图像或示意图解答选择题,便于了解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能够避免繁琐的计算,迅速简便地找出
正确答案.若各选项描述的是物理过程的变化情况,此法更显得优越.此类题目在力的动态变化、物体运
动状态的变化、波形变换、气体状态变化、电磁感应现象等问题中最为常见.几乎年年都考.
例 3、如图,竖直平面内的轨道Ⅰ和Ⅱ都由两段细直杆连接而成,两轨道长度相等.用相同的水平恒力将穿
在轨道最低点 B 的静止小球,分别沿Ⅰ和Ⅱ推至最高点 A,所需时间分别为 t1、t2;动能增量分别为 ΔEk1、
ΔEk2.假定球在经过轨道转折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且球与Ⅰ、Ⅱ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则( )
A.ΔEk1>ΔEk2;t1>t2 B.ΔEk1=ΔEk2;t1>t2
C.ΔEk1>ΔEk2;t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