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7 MB
- 2021-06-19 发布
考点
(
一
)
环境污染与环境管理
含义
人们一般把
pH
小于
5.6
的降水称为酸雨
形成
形成酸雨的大气污染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变化,生成
H
2
SO
4
、
HNO
3
和
HCl
,并随雨雪降落到地面
主要污染物
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
污
染
物来源
自然污染源
火山喷发、地震等自然活动放出的酸性气体
人为污染源
固定污染源
生活污染源
人们为满足生活需要,燃烧化石燃料,排放出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
工业污染源
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和燃料燃烧过程中排放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
移动污染源
交通工具在行驶过程中排放的尾气中含有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
类型
硫酸型
酸雨
由硫氧化物缓慢氧化形成硫酸,随降水落到地面而形成
硝酸型
酸雨
由氮氧化物缓慢氧化形成硝酸,随降水落到地面而形成
对环境的影响
河湖水酸化,危害水生生物;土壤酸化,危害土壤生态,使农作物减产;腐蚀树叶,毁坏森林;腐蚀石材、钢材,造成建筑物、铁轨、桥梁和文物古迹被损坏
酸雨的主要分布地区
欧洲;北美洲东部和加拿大南部;亚洲的印度、日本、中国、东南亚地区
类型
水体富营养化
重金属污染
海洋石油污染
含义
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元素大量进入水体引起的水质恶化现象
各类重金属
(
汞、镉、铅、铬
)
等进入水体经动植物生物链逐渐富集造成人畜伤害
近海石油的开采、加工和运输过程中,大量石油流失到海洋中造成范围极广的污染现象
污染来源
生产和生活污水中所含的氮、磷等营养物质
工业生产中排放的含重金属的污水和固体垃圾中重金属的淋溶污水
近海石油的开采、加工和运输过程中的石油泄漏
类型
水体富营养化
重金属污染
海洋石油污染
表现
陆地水体:称为
“
水花
”
,又称
“
藻花
”
;海洋水体:称为
“
赤潮
”
各种重金属引起的人畜病症
海洋上漂浮大量油膜和油块
危害
水体中植物死亡;鱼类死亡;湖泊演变为沼泽
重金属元素通过食物链放大,最终危害人畜健康
油污直接导致海洋生物毛、皮丧失防水和保温性能,或因堵塞呼吸或感觉器官而死亡;油膜和油块粘住大量鱼卵和幼鱼,并阻碍海藻的光合作用;沉降至海底的石油影响海洋底栖动物;石油氧化分解会消耗溶解氧,间接危害生物
影响方向
主要影响
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细微颗粒随风飘移,造成大气污染
垃圾分解,释放有害气体
垃圾填埋处理中逸出沼气
焚烧法处理时造成大气二次污染
对水环境的影响
垃圾倾倒污染水体,危害水生生物生存,缩减水面有效面积,降低排洪、灌溉能力
露天堆放和简单填埋,渗滤液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
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经过风化、淋溶、径流侵蚀,破坏土壤生态环境
有害成分通过土壤在动植物体内积蓄,最终危及人体健康
其他影响方面
占用耕地,加剧耕地短缺
影响环境卫生,传播疾病
有害废物危害人类健康
地区
危害
形成原因
长江以南
大
降水多,有利于酸雨的形成;多丘陵地形,且风速小,不利于酸性气体的扩散;土壤呈酸性,而大气中的灰尘也呈酸性,无法中和酸性气体
长江以北
小
降水少,不利于酸雨的形成;地形平坦,风力较强,利于酸性气体的扩散;土壤呈碱性,大气中的灰尘也呈碱性,可以中和酸性气体
考点
(
二
)
资源利用与生态问题
资源
主要问题
直接原因
共同
成因
矿产资源
面临枯竭
滥采滥挖,废弃物处理不当
染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人口快速增长
土地资源
耕地减少和土地退化
过度利用和不合理利用
水资源
水资源紧张
过度开采和水污
问 题
成 因
分 布
危 害
植被破坏
过度砍伐、开荒、放牧
热带雨林尤为严重
生态系统失衡,环境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加重
生物多样性减少
生态环境破坏、资源的过度开发、环境污染和外来物种入侵
人类活动区
生物物种灭
绝速度加快
问 题
成 因
分 布
危 害
水土流失
自然原因:暴雨、土质疏松
我国黄土高原及南方地区的丘陵、山地
使山区出现石漠化,高原表面沟壑纵横,淤积湖泊、河床,加剧洪涝灾害
人为原因:乱垦滥伐
土地荒漠化
自然原因:干旱、大风、疏松的沙质沉积物
非洲最严重,其次是亚洲,如我国西北地区
可利用土地面积缩小,土地产出减少,沙尘暴天气增多
人为原因:植被破坏
问 题
成 因
分 布
危 害
湿地退化和减少
自然原因:沉积物填充
河湖、河口、湖滨、海滨等,如三江平原
气候恶化、水旱灾害加剧、水污染加重、生物多样性减少
人为原因:土壤侵蚀导致流入河流泥沙增加;环境污染加速富营养化;围湖、围海造田,大量引水灌溉和河流截流改向等
措施类型
具体措施
工程措施
农业上的工程措施主要有平整土地、修筑梯田、抽引水灌溉、兴建水利设施
(
打坝淤地,建水库、电站和水渠等
)
;防洪工程措施主要有建立分洪区、蓄清排浑、加固堤坝等;建设工业区和城市的工程措施主要有建基础设施、建筑物等;交通工程措施主要有修铁路、公路、飞机场、汽车站、港口等
生物措施
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秸秆还田,封山育林、育草,建立自然保护区,人工繁殖珍稀野生动物、移植珍稀野生植物等
技术措施
交通技术措施主要是在汽车上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农业技术措施主要有深耕改土、科学施肥、科学育种、轮作套种、地膜覆盖、温室栽培、喷灌和滴灌等
措施类型
具体措施
生活措施
建沼气池、普及省柴灶、以天然气作燃料等
经济措施
主要是调整产业结构,如开展多种农业经营;发展农产品加工,使工业由资源消耗型向高科技、节约型转变;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等
政策措施
主要有开发性移民,投入资金、劳动力,城市规划或发展旅游等
环保措施
主要有发展生态农业、立体农业和环保产业,控制、治理环境污染,立法进行环境监督、管理、保护,提高环保意识,禁止破坏生态环境等
“专题跟踪检测”见“
专题跟踪检测
(
二十一
)”
(
单击进入电子文档
)
Thank Y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