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6.45 KB
- 2021-06-19 发布
2016 年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高考三模试卷化学
一、选择题
1.只用一种试剂,就可将 AgNO3、KSCN、稀 H2SO4、NaOH 四种溶液一次性区分开,这种
试剂是( )
A.FeCl3 溶液
B.CuSO4 溶液
C.BaCl2 溶液
D.Na2CO3 溶液
解析:A.FeCl3 溶液加入四种溶液中依次出现的现象是: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无现象、
红褐色沉淀,反应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 B 正确;
B.KSCN、稀 H2SO4 与 CuSO4 溶液均不反应,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 B 错误;
C.氯化钡溶液不与 KSCN、H2SO4、NaOH 反应,不能鉴别 KSCN、H2SO4、NaOH,故 C
错误;
D.KSCN、NaOH 均不与 Na2CO3 溶液反应,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 D 错误。
答案:A
2.如图表示 M 的结构简式,下列有关 M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M 可以发生加成、加聚、水解、酯化等反应
B.l mol M 最多可以与 3 mol NaOH 反应
C.M 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有两种不同结构
D.l molM 最多可以与 5 mol H2 发生加成反应
解析:A.该分子中含有酯基、苯环、碳碳双键和羧基,具有知、苯、烯烃和羧酸的性质,
能发生加成、加聚、水解、酯化等反应,故 A 正确;
B.酯基水解生成的羧基、羧基能和 NaOH 以 1:1 反应,所以 l mol M 最多可以与 2mol
NaOH 反应,故 B 错误;
C.M 苯环上氢原子有 3 种,所以 M 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有 3 种不同结构,故 C 错误;
D.苯环、碳碳双键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所以 l molM 最多可以与 4mol H2 发生加成反
应,故 D 错误。
答案:A
3.已知下列反应的反应热:
(1)CH3COOH(l)+2O2(g)═2CO2(g)+2H2O(l)△ H1=﹣870.3kJ•mol﹣1
(2)C(s)+O2(g)═CO2(g)△ H2=﹣393.5kJ•mol﹣1
(3)H2(g)+ O2(g)═H2O(l)△ H3=﹣285.8kJ•mol﹣1
则下列反应的反应热为( )
2C(s)+2H2(g)+O2(g)═CH3COOH(l)
A.△ H=+488.3 kJ•mol﹣1
B.△ H=﹣244.15 kJ•mol﹣1
C.△ H=﹣977.6 kJ•mol﹣1
D.△ H=﹣488.3 kJ•mol﹣1
解析:由(1)CH3COOH(l)+2O2(g)═2CO2(g)+2H2O(l)△ H1=﹣870.3kJ•mol﹣1
(2)C(s)+O2(g)═CO2(g)△ H2=﹣393.5kJ•mol﹣1
(3)H2(g)+ O2(g)═H2O(l)△ H3=﹣285.8kJ•mol﹣1
由盖斯定律可知,(3)×2+(2)×2 ﹣(1)可得反应 2C(s)+2H2(g)+O2(g)=CH3COOH(1),
其反应热为 2×(﹣285.8kJ•mol﹣1)+2×(﹣393.5kJ•mol﹣1)+870.3kJ•mol﹣1=﹣488.3KJ•mol﹣1。
答案:D
4.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A.使无色酚酞试液呈红色的溶液中:Na+、K+、SO42﹣、CO32﹣
B.无色透明的溶液中:Cu2+、K+、SO42﹣、NO3
﹣
C.含有大量 Ba(NO3)2 的溶液中:Mg2+、NH4+、SO42﹣、Cl﹣
D.使紫色石蕊试液呈红色的溶液中:Na+、K+、CO32﹣、NO3
﹣
解析:A.使无色酚酞试液呈红色的溶液,显碱性,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故
A 正确;
B.Cu2+为蓝色,与无色不符,故 B 错误;
C.Ba2+、SO42﹣结合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 C 错误;
D.紫色石蕊试液呈红色的溶液,显酸性,不能大量存在 CO32﹣,故 D 错误。
答案:A
5.已知 33As、35Br 位于同一周期。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As>Cl>P
B.热稳定性:HCl>AsH3>HBr
C.还原性:As3﹣>S2﹣>Cl﹣
D.酸性:H3AsO4>H2SO4>H3PO4
解析:A.原子半径大小顺序是 As>P>Cl,故 A 错误;
B.热稳定性:HCl>HBr>AsH3,故 B 错误;
C.单质的氧化性 Cl2>S>As,所以阴离子的还原性:As3﹣>S2﹣>Cl﹣,故 C 正确;
D.酸性 H2SO4>H3PO4>H3AsO4,故 D 错误。
答案:C
6.在不同条件下分别测得反应 2SO2+O2⇌2SO3 的化学反应速率,其中表示该反应进行得最
快的是( )
A.v (SO2)=4mol/(L•min)
B.v (SO2)=0.1mol/(L•s)
C.v (O2)=3mol/(L•min)
D.v (O2)=0.1mol/(L•s)
解析:A.v(SO2)=4mol•L﹣1•min﹣1;
B.v(SO2)=0.1mol•L﹣1•S﹣1=6mol•L﹣1•min﹣1;
C.v(SO2)=2v(O2)=6 mol•L﹣1•min﹣1;
D.v(SO2)=2v(O2)=0.2mol•L﹣1•S﹣1=12 mol•L﹣1•min﹣1
则反应速率最大的为D。
答案:D
7.足量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后过滤,得到硝酸铜溶液和 NO2、N2O4、NO 的混合气体,
将这些气体与 3.36L 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
所得溶液中加入 1mol/L NaOH 溶液至 Cu2+恰好完全沉淀,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灼烧
后得到黑色固体,则所得黑色固体的质量是( )
A.12g
B.16g
C.24g
D.48g
解析:氧气的物质的量为: =0.15mol,由得失电子守恒可知,2Cu~~O2,所
以 n(Cu)=2×0.15mol=0.3mol,所以氧化铜的质量为:0.3mol×80g/mol=24g。
答案:C
8.关于如图电解池工作时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Fe 电极作阳极,发生氧化反应
B.Cl﹣向石墨极作定向运动
C.石墨电极反应:Fe3++3e﹣═Fe
D.电解池发生总反应:2Cl-+2Fe3+═Cl2+2Fe2+
解析:由电子转移方向可知石墨为阴极,铁为阳极,
A.电子流出的一极是电源的负极,故 Fe 连接电源的正极,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故 A
正确;
B.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向阳极移动,Fe 连接电源的正极,为阳极,故 C1﹣向 Fe 极作定
向运,故 B 错误;
C.石墨是电解池的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Fe3++e﹣═Fe2+,故 C 错误;
D.Fe 连接电源的正极,为阳极,是活性电极,Fe 反应氧化反应生成 Fe2+,石墨是电解池的
阴极,发生还原反应,Fe3+放电生成 Fe2+,故电解池发生总反应:Fe+2Fe3+ 3Fe2+,
故 D 错误。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9.A~I 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B、E、F 为单质,且在常温下 B 是一种黄绿色有毒气
体,E 为紫红色金属,G 为黑色固体。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未列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画出构成 B 单质的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
解析:A~I 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B、E、F 为单质,常温下 B 是一种黄绿色有毒气
体,则 B 为 Cl2,E 为紫红色金属,则 E 是 Cu,F 是一种氧化物俗称铁红,常用作红色油
漆和涂料,则 F 为 Fe,则 C 为 FeCl3,D 为 FeCl2,H 为 Fe(OH)2,I 为 Fe(OH)3,A 与 Fe
反应得到氯化亚铁,与黑色固体反应得到氯气,则 A 为 HCl,B 为 MnO2.
B 为氯气,氯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答案:
(2)F 是一种氧化物俗称铁红,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其化学式为 。
解析:F 是一种氧化物俗称铁红,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这种氧化物为 Fe2O3。
答案:Fe2O3
(3)在制作印刷电路板的过程中常利用 E 与 C 的发应,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 。
解析:Cu 与 FeCl3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u+2Fe3+=2Fe2++Cu2+。
答案:Cu+2Fe3+=2Fe2++Cu2+
(4)在 D 中加入 试剂可将其转化为 C,实现该转化的离子方程式
为 。
解析:FeCl2 与氯气反应生成 FeCl3,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l2+2Fe2+=2Fe3++2Cl﹣。
答案:Cl2;Cl2+2Fe2+=2Fe3++2Cl﹣
(5)设计简单的实验证明 D 溶液中是否含有 C? 。(请
写出实验的操作步骤、现象和结论)
解析:取少许 D 溶液于试管中,加入 KSCN 溶液,若溶液变为红色,说明 D 溶液中含有
FeCl3,否则不含 FeCl3。
答案:取少许 D 溶液于试管中,加入 KSCN 溶液,若溶液变为红色,说明 D 溶液中含有
FeCl3,否则不含 FeCl3
10.氯离子插层镁铝水滑石[Mg2Al(OH)6Cl•xH2O]是一种新型离子交换材料,其在高温下完
全分解为 MgO、Al2O3、HCl 和水蒸气,冷却玻管 B 能降低气体的温度,但不能液化水蒸
气。现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确定其化学式(固定装置略去)。
(1)Mg2Al(OH)6Cl•xH2O 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解析:根据题给信息:高温下完全分解为 MgO、Al2O3、HCl 和水蒸气,可写出其化学方
程式:2[Mg2Al(OH)6Cl•xH2O] 4MgO+Al2O3+2HCl↑+(5+2x)H2O↑。
答案:2[Mg2Al(OH)6Cl•xH2O] 4MgO+Al2O3+2HCl↑+(5+2x)H2O↑
(2)若只通过测定装置 C、D 的增重来确定 x,则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按气流方
向,用接口字母表示),其中 C 的作用是 。装置连接后,首先要进行的
操作是 。
解析:装置 C 的作用是吸收反应生成的 HCl 气体,装置 D 的作用是吸收水蒸气,应该首
先通过 D 装置吸收水蒸气,后通过 C 装置吸收 HCl;将气体通过洗气瓶进行洗气时,应该
从长导管一侧通入气体,故其连接顺序是 a→e→d→b;连接好装置后首先应该检查装置的
气密性。
答案:a→e→d→b 吸收 HCl 气体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加热前先通 N2 排尽装置中的空气,称取 C、D 的初始质量后,加热过程中持续通入 N2
的作用是 ,停止加热后的冷却过程中仍要持续通入
N2 的作用是 。
解析:因为加热后的装置中含有残留的 HCl 和水蒸气,为了避免引起实验误差,保证反应
产生的气体全部被装置 C、D 吸收,所以要通入 N2 排出装置内残留的气体,同时也是为了
防止产生倒吸。
答案:将分解产生的气体全部带入装置 C、D 中完全吸收 防止产生倒吸
(4)完全分解后测得 C 增重 3.65g、D 增重 9.90g,则 x= 。若取消冷却玻管 B
后进行实验,测定的 x 值将 (填偏高或偏低)。
解析:2[Mg2Al(OH)6Cl•xH2O] 4MgO+Al2O3+2HCl↑+(5+2x)H2O↑
73 18×(5+2x)
3.65g 9.90g
解得 x=3,
若没有冷却玻璃管,由于气温偏高,装置 D 不能将水蒸气完全吸收而导致结果偏低。
答案:3 偏低
11.工业废水中常含有一定量的 Cr2O72﹣和 CrO42﹣,它们会对人类及生态系统产生很大损
害,必须进行处理。常用的处理方法有两种:
方法 1:还原沉淀法该法的工艺流程为:
CrO42﹣ Cr2O72﹣ Cr3+ Cr(OH)3↓
其中第①步存在平衡:2CrO42﹣(黄色)+2H+⇌CrO72﹣(橙色)+H2O
若平衡体系的 pH=2,该溶液显 色。
能说明第①步反应达平衡状态的是 (填字母)。
A.2v 正(Cr2O72﹣)═v 逆(CrO42﹣)
B.Cr2O72﹣和 CrO42﹣的浓度相同
C.溶液的颜色不变
完成第②步中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r2O72﹣+ Fe2++ ═ Cr3++
Fe3++
第③步生成的 Cr(OH)3 在溶液中存在以下沉淀溶解平衡:Cr(OH)3(s)⇌Cr3+(aq)+3OH﹣(aq)
常温下,Cr(OH)3 的溶度积 K30=c(Cr3+)•c3(OH﹣)=1×10 ﹣32,要使 Cr3+沉淀完全(Cr3+浓度等
于或小于 1×10﹣5mol。L﹣l 时,Cr3+已沉淀完全),溶液的 pH 至少应调至 。
解析:c(H+)增大,平衡 2CrO42﹣(黄色)+2H+⇌Cr2O72﹣(橙色)+H2O 右移,溶液呈橙色;
对于平衡:2CrO42﹣(黄色)+2H+⇌Cr2O72﹣(橙色)+H2O,
A.当 2v 正(Cr2O72﹣)═v 逆(CrO42﹣)时,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故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故 A
正确;
B.Cr2O72﹣和 CrO42﹣的浓度相同,不一定平衡,故 B 错误;
C.溶液的颜色不变,即有色离子浓度不会再不变,达到了化学平衡状态,故 C 正确;
第②步中的氧化还原反应为亚铁离子被重铬酸钾氧化生成铬离子和亚铁离子,反应的离子
方程式为: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
Cr(OH)3 的溶度积 Ksp=c(Cr3+)•c3(OH﹣)=10﹣32,要使 c(Cr3+)降至 10﹣5mol/L,则需 c(OH﹣)=
= =10﹣9mol/L,所以 c(H+)=10﹣5mol/L,即 pH=5。
答案:橙 AC 1 6 14H+ 2 6 7H2O 5
方法 2:电解法
该法用 Fe 做电极电解含 Cr2O72﹣;的酸性废水,随着电解进行,在阴极附近溶液 pH 升
高,产生 Cr(OH)3 沉淀。
用 Fe 做电极的原因为 。
在阴极附近溶液 pH 升高的原因是(用电极反应解释) 。溶液中同时
生成的沉淀还有 (填化学式)。
解析:在电解法除铬中,铁作阳极,阳极反应为 Fe﹣2e﹣═Fe2+,以提供还原剂 Fe2+;
在阴极附近溶液 pH 升高的原因是水电离产生的 H+放电生成 H2:2H++2e﹣═H2↑;同时大量
产生了 OH﹣,所以溶液中的 Fe3+也将转化为 Fe(OH)3 沉淀。
答案:阳极反应为 Fe﹣2e﹣=Fe2+,提供还原剂 Fe2+
2H++2e﹣=H2↑;Fe(OH)3
12.1﹣对甲苯基﹣3﹣苯基﹣2﹣丙烯﹣1﹣酮(以下用 M 表示)是一种常见的工业原料,其结
构简式为: ,工业上合成 M 线路如下(反应中生成的小分子已略去):
已知:在稀碱作用下,两分子的醛或酮可以互相作用,其中一个醛(或酮)分子中的 α﹣氢加
到另一个醛(或酮)分子的羰基氧原子上,其余部分加到羰基碳原子上,生成一分子 β﹣羟基
醛或一分子 β﹣羟基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有机物 B 的名称为 。
解析:对比反应③中反应物、产物结构,结合信息可知该反应为加成反应,则 B 为
,反应④为消去反应,由 CO 与苯甲醛可知反应①为加成反应,A 为 ,
反应②为取代反应,C 为 ,反应还生成 CH3COOH。
有机物 B 为 ,名称为苯甲醛。
答案:苯甲醛
(2)物质 A、C 的关系为 。
A.同系物
B.同分异构体
C.同素异形体
D.分子式相差 1 个 CH2
解析:A 为 、C 为 ,均含有 1 个苯环、分子式相差 1 个 CH2,二者核外同系
物。
答案:AD
(3)①~④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有 。
解析:①~④反应中,反应①③属于加成反应,反应②属于取代反应,反应④属于消
去反应。
答案:①③
(4)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
解析: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
(5) 的同分异构体有许多。能与 NaHCO3 反应,且含有联苯基
( 上 1 个氢原子被取代)的同分异构体共有 种。
解析: 的同分异构体有许多。能与 NaHCO3 反应,含有﹣COOH,且含
有联苯基( 上 1 个氢原子被取代),侧链为﹣CH2CH2CH2COOH、或﹣
CH(CH3)CH2COOH、或﹣CH2CH(CH3)COOH 或﹣CH(CH2CH3)COOH、或﹣
C(CH3)2COOH,与另外苯环各有邻、间、对三种,有 15 种结构。
答案:15
相关文档
- 2017年高考题和高考模拟题物理分项2021-06-18 02:01:079页
- 高三地理高考模拟题七2021-06-17 23:09:254页
- 专题01 直线运动 力与运动-20172021-06-17 23:06:189页
- 专题06 电磁感应-2017年高考题和2021-06-17 19:33:1012页
- 2017年高考题和高考模拟题物理分项2021-06-08 01:24:167页
- 高考模拟题92021-06-07 17:31:006页
- 高考真题与高考模拟题分项汇编专题2021-06-07 12:42:069页
- 专题14 计算题1力与运动高考题和2021-06-04 21:43:1516页
- 专题04 电场-2017年高考题和高考2021-06-04 01:57:303页
- 专题14 计算题1(力与运动)-2017年高2021-06-03 23:34:56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