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4.00 KB
- 2021-06-19 发布
北京101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友情提示:
1. 本试卷分为Ⅰ卷、Ⅱ卷两部分,共25个小题,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请将答案写在机读卡和答题纸上,交机读卡和答题纸。
2.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l C-12 O-16
Ⅰ卷:选择题(共42分)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2分)
1. 有机化学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乙二醇可用作汽车防冻液,甘油可用于配制化妆品
B. 氟氯代烷(商品名氟利昂)会对臭氧层产生破坏作用
C. 苯酚有毒,如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
D. 液化石油气(LPG)是丙烷、丁烷、丙烯、丁烯为主的石油产品
2.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苯的实验式:C6H6 B. 乙醇的分子式:C2H5OH
C. 乙炔的电子式: H:C:::C:H D. 甲醛的结构式:
3. 下列各组液体混合物,出现分层且水层在上层的一组物质是
A. 乙酸乙酯和水 B. 溴乙烷和水 C. 甲苯和水 D. 甲醇和水
4. 下列物质沸点最高的是
A. 正丁烷 B. 异丁烷 C. 1-丙醇 D. 1,2-丙二醇
5. 下列化合物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的是
A. 乙烷 B. 丙炔 C. 乙醛 D. 氯苯
6. 下列四种变化中,有一种变化与其他三种变化类型不同的是
A. CH4 + Cl2 CH3Cl + HCl
B. CH3CH2OH + HBr CH3CH2Br + H2O
C. CH3CH2CH2Br + NaOH CH3CH=CH2↑+ NaBr + H2O
D. CH3COOCH2CH3+NaOH CH3COONa+C2H5OH
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乙烯、甲苯均能与溴水反应
B. 乙炔、苯均能与氢气反应
C. 苯酚、乙酸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 乙醇、乙酸都能与钠反应
8. 下列鉴别实验中,所选试剂不合理的是
A. 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甲苯和己烯
B. 用水鉴别苯和四氯化碳
C. 用碳酸钠溶液鉴别乙酸和乙酸乙酯
D. 用新制的氢氧化铜鉴别乙醛和乙醇
9. 提纯下列物质(括号中为杂质),所选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
被提纯的物质(杂质)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
A
乙烯(二氧化硫)
酸性KMnO4溶液
洗气
B
乙酸乙酯(乙醇)
饱和Na2CO3溶液
蒸馏
C
苯(苯酚)
浓溴水
过滤
D
苯甲酸(NaCl)
-----
重结晶
10. 下图为实验室制取乙炔并验证其性质的装置图。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 逐滴加入饱和食盐水可控制生成乙炔的速率
B. 用溴水验证乙炔的性质,不需要除杂
C. KMnO4酸性溶液褪色,说明乙炔具有还原性
D. 将纯净的乙炔点燃,有浓烈的黑烟,说明乙炔不饱和程度高
11. 下列关于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均属于醇 B. 均能发生消去反应
C. 均能催化氧化生成醛 D. 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苯酚显酸性,体现羟基对苯环的活化
B. 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乙醇 < 苯酚
C. 分子式为C7H8O且属于芳香族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有5种
D. 1 mol CH3(甲基)中含有电子数为10NA(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13. 有机物X完全燃烧的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元素组成分析发现,该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00%,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3.33%,它的核磁共振氢谱有4
组明显的吸收峰。下列关于有机物X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含有C、H、O三种元素 B. 相对分子质量为60
C. 分子组成为C3H8O D. 结构简式为CH3CHOHCH3
14. 从香荚豆中提取的一种芳香化合物分子式为C8H8O3,该物质遇FeCl3溶液呈现特征颜色,且能发生银镜反应。其可能的结构简式是
15. 苯丙炔酸()广泛用于医药、香料等化工产品中。下列关于苯丙炔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不饱和度为5
B. 是高分子化合物的单体
C. 与丙炔酸()互为同系物
D. 1 mol苯丙炔酸最多可与4 mol 氢气发生反应
16. 芥子醇是合成工程纤维的单体,结构简式如图。下列有关芥子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分子式为C11H14O4
B. 能与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C. 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7个吸收峰
D. 能发生氧化、取代、加聚反应
17. 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
B
C
D
方案
目的
利用乙醇的消去反应制取乙烯
收集乙烯并验证它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验证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产生的乙烯
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
18. 用丙醛CH3CH2CHO制取聚丙烯的过程中发生的反应类型为
①取代反应;②消去反应;③加聚反应;④还原反应;⑤氧化反应
A. ④②③ B. ⑤②③ C. ①④③ D. ②④⑤
19. 己烷雌酚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化合物X可发生消去反应
B. 用FeCl3溶液可鉴别化合物X和Y
C. 化合物Y最多可与含6mol Br2的浓溴水发生反应
D. 化合物Y中不含有手性碳原子
20. 3,5-二甲氧基苯酚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可用于天然物质白柠檬素的合成。一种以间苯三酚为原料的合成反应如下:
反应结束后,先分离出甲醇,再加入乙醚,将获得的有机层(含少量氯化氢)进行洗涤,然后分离提纯得到产物。甲醇和3,5-二甲氧基苯酚的部分物理性质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沸点/℃
熔点/℃
溶解性
甲醇
64. 7
﹣97.8
易溶于水
3,5-二甲氧基苯酚
172~175
33~36
易溶于甲醇、乙醚,微溶于水
A. 上述合成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B. 间苯三酚与苯酚互为同系物
C. 分离出甲醇的操作是结晶
D. 洗涤时可以用饱和Na2CO3溶液除氯化氢
21. 继屠呦呦从青蒿中成功提取出青蒿素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又在1982年人工合成了青蒿素,其部分合成路线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香茅醛存在顺反异构现象
B. 甲和乙互为同系物
C. “甲→乙” 、“乙→丙”分别发生了加成反应、氧化反应
D. 甲发生催化氧化后的产物含有两种官能团,乙的消去产物有两种
Ⅱ卷:非选择题(共58分)
22.(18分)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 的名称是 。
(2)中官能团的名称为 ,该物质与足量NaOHaq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转化为所用试剂是 (填化学式)。
(3)检验CH2=CHCHO中含有醛基的试剂是 (写一种即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苯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合成苯乙烯的流程如下(A、B、C、D均为有机化合物):
反应2的类型是 , 反应1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3的化学方程式是 。
(5)写出由CH2=CH2合成CH3CH2CH2CH2OH的流程(无机试剂任选)。
(流程图示例:)。
23. (16分)有机化合物甲、乙用于制备化妆品,二者合成路线如下(部分产物及条件略):
已知:
(-R、-R'代表烃基或-H)
(1)D的结构简式是 。
(2)化合物A能与浓溴水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①“E→F”的反应类型是 。
②“F→有机化合物甲”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③化合物A的结构简式是 。
(3)化合物C的分子式为C3H6O,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只有一种化学环境的氢。C的结构简式是 。
(4)化合物W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6,关于B与W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互为同系物
b. 可以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
c. 相同物质的量的B和W与H2完全反应,消耗H2物质的量不同
(5)M、N中均只含一种官能团,N中含有四个甲基。X的结构简式是 。
(6)N的同分异构体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也能满足上述合成路线,写出满足上述合成路线的N的同分异构体 。
苯
溴
溴苯
密度/g·cm-3
0.88
3.10
1.50
沸点/°C
80
59
156
水中溶解性
微溶
微溶
微溶
24. (14分)某小组利用如图装置,用苯与溴在FeBr3催化作用下制备溴苯:
实验过程:在a中加入15mL无水苯和少量铁屑,在b中小心加入4.0mL液态溴。向a中滴入几滴溴。反应剧烈进行。
反应停止后按如下流程分离提纯产品:
(1)烧瓶中有大量红棕色蒸气,试管d中的现象是:① ;② 蒸馏水逐渐变成黄色。c的作用是 。
(2)分离提纯时,操作Ⅰ为 ,操作Ⅱ为 。
(3)“水洗”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烧杯,向“水洗”后所得水相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推测水洗的主要目的是除去 。
(4)“NaOH溶液洗”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5)已知苯与溴发生的是取代反应,推测反应后试管d中液体含有的两种大量离子是H+和Br-,设计实验方案验证推测。(限选试剂:Mg、CCl4、AgNO3aq、H2O)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
结论
步骤1:将试管d中液体转入分液漏斗,
,将所取溶液等分成两份,置于A、B两试管中,进行步骤2、3。
步骤2: 。
证明有 存在
步骤3: 。
证明有 存在
25. (10分)顺丁橡胶、制备醇酸树脂的原料M以及杀菌剂N的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1)CH2=CH-CH=CH2的名称是 。
(2)反应Ⅰ的反应类型是 (选填字母)。
a. 加聚反应 b. 缩聚反应
(3)顺式聚合物P的结构式是 (选填字母)。
a. b. c.
(4)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8。
① 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 1 mol B完全转化成M所消耗H2的质量是 g。
(5)反应Ⅲ的化学方程式是 。
(6)A的某些同分异构体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也能生成B和C。写出其中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参考答案
I卷选择题(共4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C
D
B
D
D
C
A
A
D
B
C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C
D
A
B
B
C
A
B
A
D
II卷非选择题(共58分)
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
22. (18分)
(1)顺—4—甲基—2—己烯(1分)
(2)羟基、羧基
NaHCO3(1分)
(3)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1分)
或
(4)加成反应(1分)
(5)(4分)
23. (16分)
(1)CH≡CH
(2)①加成反应或还原反应
②
③
(3)
(4)a b
(5)
(6)
24. (14分,每空1分)
(1)导管口有白雾出现 冷凝回流
(2)过滤蒸馏
(3)分液漏斗 FeBr3
(4)2NaOH+Br2 = NaBr+NaBrO+H2O
(5)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
结论
加入适量CCl4,振荡,静置分液,取上层溶液于试管中
向A中加入适量Mg
产生无色气体
H+
向B中加入适量AgNO3溶液
产生浅黄色沉淀
Br¯
25. (10分)
(1)1,3-丁二烯(1分)
(2)a (1分)(3)b(1分)
(4)①② 6(1分)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