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7.50 KB
- 2021-06-18 发布
2017-2018学年山西省榆社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Al:27 Cl: 35.5
Fe: 56 Cu: 64 Mn:55 S:32 Mg:24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今年两会的一个主题是环境保护,治理雾霾天气是我们目前最主要的一个任务.如图是北京统计的雾霾天气的来源和成分分析:下列对于治理雾霾天气措施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充分洗涤燃煤,除去燃煤表面的灰尘。
B.加快我国由“燃煤”时代进入到“油气”时代的步伐。
C.采用催化转换技术将汽车尾气中的NO2和CO转化为无毒气体。
D.处理NO2的一种方法是利用甲烷催化还原NO2,若CH4(g)+4NO2(g)=4NO(g)+CO2(g)+2H2O(g) △H=-512kJ•mol-1,则1g甲烷处理NO2需要放出16kJ的热量。
2.对于可逆反应A(g)+3B(s) ⇌ 2C(g)+2D(g),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
A.v(A)=0.5 mol·L-1·min-1 B.v(B)=1.2 mol·L-1·s-1
C.v(D)=0.4 mol·L-1·min-1 D.v(C)=0.1 mol·L-1·s-1
3.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已知ag乙烯气体充分燃烧时生成1molCO2和液态水,放出bkJ的热量,则表示乙烯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2H4(g)+6O2(g)═4CO2(g)+4H2O(l)△H=-4bkJ•mol-1 B.已知:H2(g)+F2(g)═2HF(g)△H=-270kJ•mol-1,则1mol氢气与1mol氟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数值小于270kJ
C.常温常压下,将0.5molN2和1.5mol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H=-38.6kJ•mol-1
D.已知:①C(s,石墨)+O2(g)═CO2(g)△H=-393.5kJ•mol-1,②C(s,金刚石)+O2(g)═CO2(g)△H=-395.0kJ•mol-1,则C(s,金刚石)═C(s,石墨)△H=-1.5kJ•mol-1
4.将A与B的混合物15mol放人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里,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g)+3B(g)⇌C(g)+2D(g),经过15min达到平衡,达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强是反应前的.则以B气体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是( )
A.0.15mol•L-1•min-1
B.0.3mol•L-1•min-1
C.0.45mol•L-1•min-1
D.0.6mol•L-1•min-1
5. 对反应A+B⇌AB来说,常温下按以下情况进行反应:
①20mL溶液中含A、B各0.01mol ②50mL溶液中含A、B各0.05mol
③0.1 mol•L-1的A、B溶液各10mL ④0.5 mol•L-1的A、B溶液各50mL
四者反应速率大小关系是( )
A.②>①>④>③ B.④>③>②>①
C.①>②>④>③ D.①>②>③>④
6.右图为直流电源电解稀Na2SO4水溶液的装置。通电后在石墨电极a和b附近分别滴加几滴石蕊溶液。下列实验现象中正确的是( )
A.逸出气体的体积,a电极的小于b电极的
B.一电极逸出无味气体,另一电极逸出刺激性气味气体
C.a电极附近呈红色,b电极附近呈蓝色
D.a电极附近呈蓝色,b电极附近呈红色
7. 右图是298K 时N2与H2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N2(g) + 3H2(g) 2NH3(g) ΔH = -92kJ·mol-1
B. b曲线是加入催化剂时的能量变化曲线
C. 加入催化剂, 该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和反应热都改变
D. 在温度体积一定的条件下, 通入lmol N2和3molH2 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Q1kJ, 若通入2mol N2和6mol H2 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Q2kJ 则184>Q2 >2Q1
8.500mLK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c(NO3-)=0.6mol•L-1,
用石墨作电极电解此溶液,当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24L气体(标准状况),假定电解后溶液体积仍为500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混合溶液中c(K+)为0.2mol•L-1
B.上述电解过程中共转移0.2mol电子
C.电解得到的Cu的物质的量为0.05mol
D.电解后溶液中c(H+)为0.2mol•L-1
9.关于如图所示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装置中的锌片都作负极
B.甲、乙装置中的溶液内的H+在铜片被还原
C.甲、乙装置中锌片上发生的反应都是还原反应
D.甲装置中铜片有气泡生成,乙装置中的铜片质量减小
10.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加入一定质量的另一物质(中括号内),溶液能与原来溶液完全一样的是( )
A.CuCl2 [CuCl2溶液] B.AgNO3 [Ag2O]
C.NaCl [HCl溶液] D.CuSO4 [Cu(OH)2]
11.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高铁电池的总反应为:3Zn+2K2FeO4+8H2O 放电
充电
3Zn(OH)2+2Fe(OH)3+4KOH。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放电时锌作负极
B.充电时氢氧化铁被氧化
C.放电时溶液的碱性增强
D.充电时转移3 mol e-,有2 mol FeO被还原
12.在两个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两个可逆反应:
(甲)2X(g) ⇌Y(g)+Z(s) (乙)A(s)+2B(g) ⇌C(g)+D(g),
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
①混合气体的密度
②反应容器中生成物的百分含量
③反应物的消耗速率与生成物的消耗速率之比等于系数之比
④混合气体的压强
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⑥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其中能表明(甲、乙)都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是( )
A. ①②③⑤ B. ③④⑦ C. ②③④⑦ D.③⑤⑥
13.某温度下,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可逆反应:2E(g)⇌F(g)+xG(g);△H<0.若起始时E浓度为a mol•L-1,F、G浓度均为0,达平衡时E浓度为O.5a mol•L-1;若E的起始浓度改为 2a mol•L-1,F、G浓度仍为0,当达到新的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时,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
B.若x=l,容器体积保持不变,新平衡下E的体积分数大于50%
C.若x=2,容器体积保持不变,新平衡下F的平衡浓度小于0.5a mol•L-1
D.若x=2,容器压强保持不变,新平衡下E的物质的量为a mol
14.可逆反应A(?)+aB(g) C(g)+2D(g)(a为正整数)。反应过程中,当其他条件不变时,C的百分含量(C%)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若a=2,则A为液态或固体
B.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C.T2>T1,p2>p1
D.其他条件不变,增加B的物质的量,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K增大
15.如图是可逆反应A(g)+2B(g)⇌2C(g)+3D(g),(正反应△H>0)的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随外界条件改变而变化的关系图,下列条件的改变与图中情况相符的是( )
A. t1时,减小了A或B的物质的量的浓度
B. t2时,升高了温度
C. t2时,增大了压强
D. t1时,加了催化剂
16.已知有如下平衡体系:3A(g) + B(g)2C(g),现等物质的量的投料反应物A、B于恒温恒容体系I和恒温、恒压体系II中,达平衡时体系I中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体系II中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则M与m的关系为( )
A.M = m B.M > m C.M < m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17.(16分)I.可逆反应2Cl2(g)+2H2O(g)4HCl(g)+O2(g)△H>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后,分别采取下列措施(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降低温度,Cl2的转化率 ;v正 ;
(2)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加入He,则HCl的物质的量 .
(3)保持容器压强不变,加入He,则O2的体积分数 ; (4)若温度和体积不变,反应从Cl2和H2O开始至平衡,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容器内气体的密度 ,相对分子质量 .
Ⅱ.已知CO(g)、H2(g)、CH3OH(l)的燃烧热分别为283kJ•mol-1、286kJ•mol-1、726kJ•mol-1.
(1)利用CO、H2合成液态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依据化学反应原理,分析增加压强对制备甲醇反应的影响
18.(10分) (1)下图左表示在密闭容器中反应:2SO2+O22SO3+Q达到平衡时,由于条件改变而引起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的变化情况,a b过程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b c过程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 若增大压强时,反应速度变化情况画在c~d处.
(2)400℃、10L容器中加入1molSO2、1molO2达平衡时SO2的体积分数为ω。若起始时加入0.5molSO2,要使平衡时SO2体积分数为ω还需加入0.5molSO3以及 mol O2。
若改变起始加入量,分别为达平衡时SO2体积分数为ω,则a与b应满足的关系是 。
19.(14分)如下图装置所示,C、D、E、F都是惰性电极,甲、乙中溶液的体积和浓度都相同(假设通电前后溶液体积不变),A、B为外接直流电源的两极。将直流电源接通后,F极附近呈红色。
请回答:(1)A极是电源的 ,
甲装置观察到的现象 ,
, 。
(2)C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3)现用丙装置给铜件镀银,则H应该是 (填“镀层金属”或“镀件”),电镀液是 溶液。
20.(12分)“C1化学”是指以碳单质或分子中含1个碳原子的物质(如CO、CO2、CH4、CH3OH等)为原料合成工业产品的化学工艺,对开发新能源和控制环境污染有重要意义。
(1)一定温度下,在两个容积均为 2L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H=﹣49.0kJ/mol。相关数据如下:
容器
甲
乙
反应物投入量
1mol CO2(g)和3mol H2(g)
1mol CH3OH(g)和1mol H2O(g)
平衡时c(CH3OH)
c1
c2
平衡时能量变化
放出29.4kJ
吸收a kJ
请回答:①c1 c2(填“>”、“<”或“=”);a= 。
②若甲中反应10s时达到平衡,则用CO2来表示甲中反应从开始到平衡过程中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mol/(L•s)。
(2)压强为p1时,向开始体积为 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bmol CO和2b mol H2,发生反应CO(g)+2H2(g)⇌CH3OH(g)。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1所示。
请回答:
①该反应属于 (填“吸”或“放”)热反应;p1 p2(填“>”、“<”或“=”)。
②1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用含b的代数式表示)。
(3)治理汽车尾气的反应是2NO(g)+2CO(g)⇌2CO2(g)+N2(g)△H<0.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通入n(NO):n(CO)=1:2的混合气体,发生上述反应.下列图象如图2正确且能说明反应在进行到t1时刻一定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选填字母)。
2017年高二化学月考答案
1—5DDDAA 6—10DCADB 11—15DACDB 16B
17.(16分,每空2分)
Ⅰ.(1)减小;减小;
(2)不变.
(3)增大;
(4)不变,减小
Ⅱ.(1)①CO(g)+2H2(g)=CH3OH(l)△H=-129kJ•mol-1;
(2)增加压强使反应速率加快,同时平衡右移,CH3OH产率增大。
18.(共10分,(1)每空2分,(2)每空3分)
(1)(1)升温;减小SO3的浓度
(2)0.75 2b-a=1
19.(共14分,每空2分)
(1)正极 C极表面有气泡逸出
D极有红色物质析出 电解质溶液蓝色变浅
(2) 4OH— -4e—=2H2O +O2 ↑
(3) 镀件 AgNO3
20. (共12分,(2)中①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
(1)① = 19.6
②0.03
(2)①放 〈
②4/9b2
(3)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