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50 KB
- 2021-06-18 发布
- 1 -
2019 学年度高三第六次诊断考试
历史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Ⅱ卷第 42~47 题为选考题,其
它题为必考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
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的标号;非选
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
目涂黑。
第Ⅰ卷
一、单选题
24.西周时期官吏主要由贵族充任,各有封邑、禄田,无俸禄。春秋末开始出现实物俸禄,至
战国逐渐形成以粮食等实物为俸禄的制度。俸禄制度的出现说明
A.官僚品级制已逐渐形成 B.士阶层受到诸侯重视
C.贵族分封制度趋于瓦解 D.周王室已经名存实亡
25.《孟子》中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密孔的渔网)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
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
丧死无憾也。”由此可知,孟子主张
A.遵从规律发展生产充实百姓财富 B.鼓励农民按照农时辛勤劳动
C.政府不要干预百姓的生产生活 D.古代已经普遍形成环保意识
26.表中为不同文献关于秦始皇逝世、秦二世继位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推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 出处
“(赵)高乃与公子胡亥、丞相(李)斯阴谋破去始皇所封书赐公子扶苏
者,而更诈为丞相(李)斯受始皇遗诏……立子胡亥为太子。”
司马迁《史记》
- 2 -
“秦王赵正(即嬴政)出游天下……病笃……丞相臣(李)斯,御史臣
(冯)去疾,昧死顿首言曰:‘今道远,而诏期群臣,恐大臣之有谋,
请立子胡亥,为代后。’王曰:‘可。’”
西汉竹简《赵正
书》
“古太子皆不将兵。使将兵,即为有意废立。扶苏之不立,盖决于
监军上郡之时。二十余子,而胡亥独幸从……始皇在位,不为不久,
而迄未建储,盖正因欲立少子之故。”
吕思勉《秦汉史》
A.李斯和赵高对胡亥继位起到决定性作用 B.公子扶苏是法定的皇位继承人
C.秦始皇猝亡是胡亥得以继位的重要原因 D.胡亥继位得到秦始皇生前认可
27.《大清律例》载,“若有将兑换现银票存该铺钱文侵蚀,或托故借人银两闭门逃走者,立
将铺户拘拿押追。逾期不归,杖一百、徙三年。”此规定主要反映了清朝
A.法律带有野蛮色彩 B.已经出现钱庄票号
C.仍然推行抑商政策 D.重视规范商业行为
28.“从文以载道的桎梏中挣脱出来的明清传奇文人作家,表现出两种创作倾向:一是张扬言
情,一是调和情理。他们文学观念的波动犹如钟摆,时而偏向载道,时而偏向言情,但终
归保持着一种超稳定的平衡状态。”这表明明清文学
A.具有离经叛道的时代特色 B.以张扬个性为其主要目标
C.以传奇作为主要表现形式 D.仍然受到理学的较大影响
29.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不同程度的讲过,他们完全承认孔子的历史地位,只是反对以“孔子
之道”统一当代中国人。特别是胡适晚年一再指出,他从不贬低孔子和儒学的正当地位。
这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新文化运动
A.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B.对传统文化的理性认知
C.肯定中国传统文化 D.无力实现民众的思想解放
30.20 世纪初,上海《良友》画报中女性读书成为重要题材,其中《女子读天演论》是典型的
代表作,画报中女子气质娴静,手握书卷,这幅作品呈现了书的名字——《天演论》,却不
是《女诫》或《列女传》等女学教材。这种情况最能说明
A.新式学堂教育发展迅速 B.上海成为女性解放的中心
C.维新思潮成为时代主流 D.民族危机冲击着传统观念
31.1935 年,国民党政府先后对金融和重要的战略物资进行统制。1937 年 7 月又对粮食资源、
交通卫生机关等进行统制,随后在上海成立了四行联合办事处总处,并由资源委员会主持
- 3 -
沿海工厂内迁。这一做法
A.是为了应对国内的经济危机 B.为争取抗战胜利提供了物质保障
C.直接导致民族工业陷入困境 D.是官僚资本借国家政权巧取豪夺
32.1935 年 12 月,毛泽东在陕北作了题为《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报告批评
了党内那种否认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革命性的错误观点,指出现阶段依然是反帝反封建
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这一论断
A.是对中共一大纲领的传承与发展 B.确立了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任务
C.意味着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开始 D.有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33.罗马法规定,如果出卖人知道物品有瑕疵,而买受人不知情,或者出卖人知道被卖物与买
受人所想象的物品不符,这就足以使买受人获得提起相关诉讼的诉因。该规定
A.旨在保护罗马公民的私有财产 B.注重以诚信规范经济行为
C.适应了罗马帝国对外扩张需要 D.表明罗马法重形式的特点
34.19 世纪中期,欧洲的技工学校和工人学院为女生开设读、写、算术、平板缝纫等课程;男
生则学习气象学、地质学、陶瓷制作、电学等课程。以下选项最符合作者观点的是
A.男女平等观念不占主流 B.传统的男尊女卑思想依然严重
C.工业化加剧了性别歧视 D.工业化进程强化了性别分工
35.爵士乐是一种具有美国印记的音乐,在黑人文化和白人文化的碰撞下,从一种被人歧视的
低级音乐,走向大众音乐,逐渐成为今天被全世界瞩目并获得全球化发展的音乐形式。这
说明
A.反种族歧视成为现代主义音乐的主题
B.美国文化代表了世界文化发展的潮流
C.现代主义音乐具有时代性和群众性的特征
D.黑人社会地位的提升促进了爵士乐的传播
第Ⅱ卷
41.(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自秦汉以来,地主阶级带有明显强权掠夺性的土地兼并,导致自耕农沦
为佃农,并与佃农形成了一种主从、良贱的关系。到明清时期,更多的土地兼并以经济手
段实现,当时缙绅富商积累的巨额资金,最有利的出路即购田买地。同时宋元以来贬抑佃
农地位的法律条文已被废除。在土地经营活动中,也出现了大量使用雇工经营的现象,然
- 4 -
而,由于雇工经营存在着“亏本折利,不数年家资荡尽”的情形,多数地主仍选择了租佃
方式。明清时期地租形式也开始了向定额租的全面转化,在这种关系下,“田中事,田主
一切不问,皆佃农任之”,佃农也有了一定的承退佃自由。同时,随着人口的增长,土地
权属复杂化的“一田二(多)主”现象广泛出现。取得佃权的农户可以将土地转租他人,地
主不得干涉佃权转让。
——摘编自耿元骊《帝制时代中国土地制度研究》
材料二 英国自中世纪开始,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为合理安排城市布局,原属于地
产权人的土地发展权,开始逐步受到政府的管控。1922 年英国政府制定了《城市规划法令》,
在一定程度上将土地发展权部分地控制在手中。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数量增加、
城市化和工业化加快造成优质农地大量流失,而且危害了农地的生态环境,同时土地所有
权的绝对性、独占性与土地利用的社会性之间的矛盾也日益激化。英国于 1947 年颁布《城
乡规划法》,开始实行全面的土地发展权“国有化”,所谓土地发展权国有化是指一切私有
土地将来的发展权(亦即土地变更使用类别之权)移转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独占,私有土地
仍然保持私有。英国设立土地发展权的目的在于,建立一种对土地开发进行有效控制的机
制。该法实施后,英国开发土地速度减缓,极大防范了对城市郊区土地的蚕食,对土地发
展权制度的建立,丰富了土地权利体系内容,推进了土地权利体系法制建设,解决了传统
上土地所有权的独占性与土地功能社会化之间的矛盾。但是土地发展权国有化导致了土地
交易的地下化,土地隐形市场活跃。原私有土地所有权人在失去土地发展权的同时没有得
到任何补偿,保护土地的积极性不高;土地开发商因此增加了负担,无形中提高了土地市
价,土地发展权国有化使土地市场发生闭销,阻碍了土地的正常使用。1952 年,保守党执
政后,废止了这一制度。
——摘编自刘国臻《论英国土地发展权制度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中国土地制度的新变化,并分析导致其变
化的主要原因。(12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土地发展权国有化确立的历史背景,并说明其
影响。(13 分)
42.(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历史大事记(节选)
1929 年,法国向英美大量兑换黄金,加速经济危机的爆发;
1941 年 12 月,美国财政部官员怀特提出建立“联合国外汇稳定基金”的方案,规定各国
- 5 -
发言权和投票权的大小取决于缴纳资金份额的多少;
1942 年初,提出《联合国家宣言》,重申战后重建国际经济秩序;
1944 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主张建立“国际清算联盟”。……各国在清算联盟中所承担
的份额,以二战前三年平均贸易额计算,不需要缴纳现金;
1944 年 7 月,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
1945 年 12 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成立;
1947 年 10 月,美、中等 23 国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协定书》。
从材料中提取相关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
出所拟论题,逻辑清晰)(12 分)
45.(15 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汉武帝即位之初,政府各部门常常抢购物资,引起物价上涨;地方上交中央的
贡赋“往来烦杂,物多苦恶,或不偿其费”。富商大贾常常囤积居奇,操纵物价。元封元
年(前 l10 年),汉武帝采纳桑弘羊的建议,在全国实行均输平准政策:由中央统一在郡国
设置均输官,负责管理、调度、征发从郡国征收来的租赋财物,并负责向京师输送;又置
平准官于京师,总管全国均输官运到京师的物资财货,除去开支用度外,其余由国家经营,
“贵则卖之,贱则买之”,调剂物价。此后,“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
——摘编自朱绍侯、齐涛等《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概括汉武帝实行均输平准政策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实行均输平准政策的作用。(9 分)
46.(15 分)【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62 年的那次战争,可以说中国处于 1:3 的绝对劣势局面。表面上中国打赢
的是印度,但事实的实质是中国击败了当时的两大世界军事强国美、苏。然而,此时中国
的领导人却做出了快速回撤的决定,而且是沿着过去的实际控制线再后退 20 公里。另外,
中国方面还遣返了包括 1名少将旅长在内 3450 名印度战俘,以及归还缴获的武器装备。
西方国家对此感到惊讶的同时也对东方这个“怪物”有了新的认知。
现在看得很清楚了,中国政府之所以这样做就是要用实际行动告诉印度:我们争的是
国家的尊严,是对中国国家身份的认同和维护。毛泽东在不同场合对此役给予了充分肯定,
并预言这一仗至少可以确保中印边界 10 年稳定。
——摘编自《一场不十分公平的较量:美国人眼中的中印战争》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1962 年中印战争的背景。(8 分)
- 6 -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政府在打赢了战争之后做出“快速回撤”决定的
战略意义。(7 分)
47.(15 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晋)陈寿修《三国志》,以魏为正统,称赞曹操“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
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
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曹氏从刘家手中取得天
下,故刘裕对曹氏心存怨恨。刘义庆为叔父刘裕所爱,著《世说新语》对曹操父子多有贬
损,曹操父子争甄、曹操假谲、“七步诗”、毒杀曹彰等皆源于此。唐初,太宗李世民对曹
操评价较高,称他“若无多疑猜人之性,几为完人也”。北宋中后期,贬曹的风气渐盛。
以蜀为正统的观念在南宋逐步得到认可和强化,曹操的奸臣形象也基本定型。明、清时期
曹操的奸臣形象已成定论。加之,《三国演义》的广泛流布,曹操父子的历史形象渐渐被
奸臣化的艺术形象所取代。近代以降,胡适、鲁迅、郭沫若、翦伯赞等纷纷为曹操“平反”,
试图还原其真实的历史形象。但时至今日,人们对曹操形象的接受仍然掺杂着艺术的因素。
——摘编自宋战利《曹操历史形象的演进》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后世对曹操的评价变化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曹操的正面影响。(9分)
高三历史答案
- 7 -
选择题:24.C 25.A 26.C 27.D 28.D 29.B 30.D 31.B 32.D 33.B 34.D 35.C
主观题:
41.(1)变化:土地兼并以经济手段为主;封建宗法关系减弱(或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减
弱);地租形式发生变化;雇佣经济得到发展;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6分)
原因:商品货币经济的扩大;租佃契约关系的发展;人口增长与土地需求的矛盾加剧。
(6 分)
(2)背景:英国政府对土地发展权的长期关注;二战后人口增加,城市化、工业化发展危害
了农地生态(或破坏了耕地);土地所有权的绝对性、独占性与土地利用的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激化(旧的土地制度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政府试图建立一种对土地开发有效控制的
机制。(6分)
影响:积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政府对土地开发在一定程度上
实现了有效控制,遏制了过度开发;丰富了土地权利体系的内容,推进了土地权利体系法制
化建设。局限:土地所有权人利益受损,不利于土地的保护;土地开发成本过高,导致土地
市场几乎停顿,阻碍了土地的正常开发和使用。(7分)
42.示例一:二战以来,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12 分)
阐述:吸取大危机和二战的惨痛历史教训,二战以来在国际经济领域,出现了制度性协调机
制。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并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
行分别在稳定国际汇率、促进货币合作和全球发展援助等角度发挥作用,为国际贸易和世界
经济的稳定、恢复与发展创造了条件;《关贸总协定》是二战后第一个以法律形式调整国际
贸易与贸易关系的规则和程序,体现了自由贸易精神,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总之,国际
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构成了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适
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反映了世界经济体系化和制度化的发展方向,推动了世界贸易
的发展。
示例二:二战以来,美国确立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阐述:二战期间,欧洲各国衰落,美国以绝对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积极筹建一个受美
国控制的国际经济秩序。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获得“等同黄金”的特殊地位,并通过
认缴较多的股金份额,由美国人担任关键职务,控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进而确立了美元在资本主义世界货币金融领域的霸主地位,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
为扩大世界市场,打击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美国又推动签署《关贸总协定》,削减各
- 8 -
国关税和消除关税壁垒,便利美国利用自身强大的经济实力向外经济扩张。总之,二战以来,
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综合实力,掌握了国际规则制定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
45.(1)背景:政府各部门抢购物资,易引起矛盾;富商大贾囤积居奇,操纵物价;运输不便
且成本高。(6分)
(2)作用:打击富商大贾的势力,平抑了物价;减轻百姓负担,缓和了社会矛盾;减少运输成
本,提高了运输效率;国家经营,增加了国库收入;强化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
(9 分)
46.(1)背景:①美、苏支持印度;②美国继续敌视中国,中苏关系恶化;③中印存在领土争
端;④中国经济刚经历三年困难时期。(8分)
(2)意义:①维护了中国的国家尊严;②中国的克制与让步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③避免了
中印战争的升级,维持了中印边界的长期相对稳定。(7分)
47.(1)封建正统思想观念的影响;统治者的好恶;文学艺术作品的影响。(6 分)
(2)统一北方,结束了北方的战乱局面,顺应了历史潮流;兴屯田,兴修水利工程,有利于北
方经济的发展;重视人才,唯才是举;重视文学,出现了建安文学。(9 分)
s
相关文档
- 2020年高中物理 第二章 力 重力、2021-06-18 02:43:408页
- 高中数学选修2-2教学课件2_3 数学2021-06-18 02:43:1539页
- 高中数学必修3教案:3_3_2 均匀随机2021-06-18 02:42:144页
-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凤城高中2020届高2021-06-18 02:41:0912页
- 高中英语外研版必修2测试:Unit5 Sec2021-06-18 02:40:554页
- 2020版高中物理 第五章 力与平衡检2021-06-18 02:40:1010页
- 2019-2020学年高中物理第十二章机2021-06-18 02:37:138页
- 2020年高中数学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2021-06-18 02:34:177页
- 2019-2020学年湖北省宜昌市部分示2021-06-18 02:34:0512页
- 高中物理 第4章 电磁波及其应用4.42021-06-18 02:30:49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