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50 KB
- 2021-06-02 发布
【2019最新】精选高二地理第八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读等高线示意图,已知a>b。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 有关P、Q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 )
A. Q为山坡上的小丘,P为山坡上的洼地
B. Q为山坡上的洼地,P为山坡上的小丘
C. P、Q均为山坡上的小丘
D. P、Q均为山坡上的洼地
2. 若b的海拔高度为200米,a的海拔高度为300米,则P、Q处的海拔高度为( )
A. 200<P<300,300<P<400 B. 300<P<400,100<Q<200
C. 100<Q<200,200<P<300 D. 200<Q<300,300<P<400
3. 若图中闭合等高线的高度同为a或同为b,则P、Q处的地形可能( )
A. 同为洼地或同为小丘 B. 只能是洼地
C. 同为缓坡 D. 一处为洼地,一处为小丘
【答案】1. B 2. B 3. A
【解析】
【1题详解】
10 / 10
根据等高线“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原理”,因a>b,则P>a,P为小丘;b>Q,Q为洼地,B正确。
【2题详解】
若b的海拔高度为200米,a的海拔高度为300米,可知图中等高距为100米;根据等高线“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原理”,因a>b,则P>a,300<P<400;b>Q,100<Q<200,B正确。
【3题详解】
若图中闭合等高线的高度同为a时,则P、Q处的地形同为小丘;若或同为b时,两地同为洼地,A正确。
【点睛】等值线“大于大的,水于小的”判读方法:在等值线图中,如果两条等值线之间又有闭合等值线,如图中的P和Q, P外侧等值线是a,取了大的,P处的数值就应比a还大;Q外侧等值线是b,取了小的,Q处的数值就应比b还小。
下图为沿某条经线的我国局部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4. 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是长江水系与淮河水系的分界线
B. 为农耕区和畜牧区的分界线
C. 为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
D. 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
5. 图中①②③④地形区的地貌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A. ①处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B. ②处千沟万壑,地表破碎
C. ③处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D. ④处喀斯特地貌广布,地形崎岖
6. 图中①②③④地形区发展农业条件及面临的问题,叙述正确的是(
10 / 10
)
A. ①处水土流失严重,陡坡应退耕还林还草
B. ②处地势平坦,红壤广布,土层贫瘠
C. ③处灌溉水源充足,夏季常受台风侵袭
D. ④处土壤盐碱化严重,多中低产田
【答案】4. D 5. D 6. A
【解析】
试题分析:
【4题详解】
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是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线,A错。农耕区和畜牧区的分界线是400mm等降水量线,B错。为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C错。 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 ,D对。
【5题详解】
读图,图中 ①处是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地表破碎,A错。②处是汉水谷地,没有雪峰,B错。 ③处是四川盆地,C错。④处是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地形崎岖,D对。
【6题详解】
图中 ①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陡坡应退耕还林还草,A对。②处地势坡度较大,不是红壤主要分布区,B错。③处灌溉水源充足,盆地中不受台风侵袭,C错。④处石漠化严重,多中低产田,D错。
考点:我国重要地理分界线,区域自然环境特征。
10 / 10
下图所示为世界某国局部示意图,据图回答下面小题
7. 图示地区北部地势特点大致()
A. 西高东低 B. 中间低四周高 C. 东高西低 D. 北高南低
8. 该国以葡萄美酒著名,大范围种植葡萄的地点在()
A. ①地 B. ②地 C. ③地 D. ④地
9. 影响城市②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 位于河流附近,航运便利 B. 地形平坦,农业发达
C. 气候温和湿润,水资源丰富 D. 矿物能源丰富,工业发达
【答案】7. C 8. D 9. D
【解析】
试题分析:
【7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示地区河流总的来说是从东南往西北流,所以地势特点是东南高西北低。故选C。
【8题详解】
葡萄种植要求光热条件好,根据该国(法国)气候分布当知,南部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于,昼夜温差大,最适宜种植葡萄。故选D。
【9题详解】
10 / 10
根据图中地理条件和影响城市发展的因素分析,城市②位于河流附近,地势平坦,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但附近没有什么矿物质能源,所以影响城市②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不包括矿物质能源丰富,工业发达。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主要国家。
下图中纬线横穿该国的北部和南部,经线纵贯该国的中部地区,且北部和东部临海,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0. 判断此国家是( )
A. 沙特阿拉伯 B. 印度 C. 埃及 D. 巴西
11. 该国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类型为( )
A. 地中海气候 B. 热带草原气候
C. 热带沙漠气候 D. 亚热带季风气候
12. 该国发展经济的优越自然条件有( )
①光照资源充足 ②能源资源丰富 ③地处交通要道 ④科技力量雄厚 ⑤劳动力素质高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②
【答案】10. C 11. C 12. A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区域定位。根据图中纬线横穿该国的北部和南部,经线纵贯该国的中部地区,且北部和东部临海,该国为埃及。尼罗河的经纬度约为30°E,30°N。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11题详解】
埃及大部分地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所以气候类型为热带沙漠气候。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10 / 10
【12题详解】
埃及属于中东地区,该国有著名的苏伊士运河,中东地区石油资源丰富,光照充足,适合棉花种植。埃及科技力量薄弱,劳动力素质较低。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3.13.读图回答
B国地形自北向南依次是:( )
A. 山地、高原、盆地 B. 山地、平原、高原
C. 高原、山地、平原 D. 山地、平原、盆地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该国的陆地轮廓可判断出B国为印度,印度地形自北向南依次是山地、平原和高原,B正确。
14.14.读图回答
关于A、B两国正确的说法的是:( )
A. A、B两国间矛盾冲突激烈的历史原因是淡水之争
B. A国是以山地为主的国家
C. B国南部与同纬度地区相比,气温偏高的原因主要是受北部山地的阻挡
D. 东南季风的强弱,易使B国造成洪涝或干旱
【答案】C
【解析】
10 / 10
【详解】根据陆地轮廓可判断出A是巴基斯坦、B是印度;A、B两国间矛盾冲突激烈的历史原因是领土和宗教问题; A国是以平原为主的国家;B国南部与同纬度地区相比,气温偏高的原因主要是受北部山地的阻挡,C正确;西南季风的强弱,易使B国造成洪涝或干旱。
15.15.读图回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C国地处亚欧板块
B. A国大部分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C. 某一河流源于我国,流经B国,在C国入海
D. B国是亚洲耕地面积,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陆地轮廓和国界线可判断出A是巴基斯坦、B是印度、C是孟加拉国,C孟加拉国地处印度洋板块;A国巴基斯坦大部分属于热带沙漠气候;雅鲁藏布江源于我国,流经印度,在C国入海,C正确;B国印度是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但不是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
二、综合题(共55分)
16.16.读日本工业分布图,回答以下问题:
(1)日本的地形特点是什么?
(2)该国的气候类型有哪些?
(3)冬季,日本海沿岸多雨雪,为什么?
10 / 10
(4)为何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地区?
【答案】(1)3/4的面积为山地、丘陵,沿海分布着狭小的平原;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2)北部属温带季风气候,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3)冬季,日本海沿岸盛行西北季风,西北风经过日本海后,水汽含量增加,日本海沿岸山地对气流的抬升.(或冬季风的迎风坡)多雨雪。
(4)①日本自然资源贫乏,大量原料、燃料等需要进口;②这里交通便利,海上运输成本低;③沿海平原集中,填海造陆成本低;④城市人口集中,科技发达,劳动力丰富,消费市场大;⑤主要工业产品需要出口销售等等。(或接近消费市场和对外贸易海港)
【解析】
【分析】
试题考查日本的地理环境特征
【详解】(1)日本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沿海分布有狭小的平原;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2)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东部,是季风气候,受纬度因素影响,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3)日本是季风气候,冬季盛行西北季风,西北季风经过日本海时增温增湿,水汽含量增加,日本海沿岸山地对气流的抬升,多雨雪。
10 / 10
(4)日本国土面积狭小,自然资源贫乏,大量原料、燃料等需要进口;沿海地区交通便利,海上运输成本低,有利于原料进品和工业产品出口销;沿海地区城市人口集中,科技发达,劳动力丰富,消费市场大;沿海平原集中,填海造陆成本低等。
17.17.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夏天人体感到炎热,主要是由高温引起的,当气温高于人体皮肤温度时,人就会有热感,气温越高,维持时间越长,人的热感越明显,风力小、湿度大、最低气温高则会加剧人们的热感。
材料二 下图为长江中下游平原等高线地形图。
(1)武汉是长江流域的“三大火炉”之一,试简述每年7~8月××市民感到非常闷热的原因。
(2)简述图中南部地区综合利用农业资源、调整农业结构的重要意义。
(3)武汉是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简要分析钢铁工业的发展对武汉的城市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
【答案】(1) ①每年7~8月长江中下游地区被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风力小,天气晴朗,持续高温;②武汉及其周边地区水域辽阔,水田与沟渠遍布,水分蒸发旺盛,使得空气湿度加大;③武汉地势平坦,海拔低,散热困难,使得昼夜温差小,最低气温偏高;④随着××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热岛效应更为明显,增加了城市夏季的炎热程度。
(2)有利于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减少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发挥区域资源优势,提高经济效益;吸纳劳动力,增加收入。
(3)加剧了城市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交通拥挤
10 / 10
【解析】
【分析】
试题考查武汉夏季闷热原因、农业结构调整意义、钢铁工业对区域不利影响
【详解】(1)武汉每年7~8月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风力小,天气晴朗,气温高;从图中可看出武汉及周边地区水域面积大,气温高蒸发旺盛,空气湿度大;武汉地势低平,散热困难,城市热岛效应明显,加剧了城市夏季炎热程度。
(2)结合图中等高线可看出,南部地区等高线密集弯曲,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有利于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减少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发挥区域资源优势,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
(3)钢铁工业占地面积较大,环境污染严重、交通运输量大,钢铁工业对武汉的不利影响是加剧了城市用地紧张、带来城市环境污染和交通拥挤等问题。
10 / 10
相关文档
- 江苏省上冈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度2021-05-28 19:16:2912页
- 万全中学 2016-2017 学年度第一学2021-05-24 09:34:309页
- 2017-2018年度上学期潭下中学期中2021-05-10 20:00:1713页
- 2016—2017 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阶2021-05-10 16:17:469页
- 2009——2010学年上学期期中考高二2021-04-29 01:54:009页
- 临川二中 2015-2016 年度上学期期2021-04-28 02:10:5512页
- 浙江平湖当湖高级中学2016学年第二2021-04-19 14:07:0110页
- 新疆实验中学 2015-2016 学年第一2021-02-27 08:56:58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