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9.20 KB
- 2021-06-02 发布
一、 单项选择题(25题共50分)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内蒙古区域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区域内部自然特征完全一致
B. 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功能
C. 区域界限模糊
D. 和其他省(区、市)没有任何联系
2.下列不属于内蒙古利用当地自然和人文资源发展的特色品牌产业的是( )
A. 特色旅游业 B.农畜产品加工业 C. 冶金,能源和化工工业 D. 水稻种植业
【答案】
1.B
2.D
【解析】
试题分析:
1.内蒙古区域界线明确,内蒙古区域内部自然特征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该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如煤炭资源和铁矿资源丰富;内蒙古与其他省(区、市)是相互联系的。
2.内蒙古利用当地自然和人文资源发展的特色品牌产业的是特色旅游业、农畜产品加工业、冶金能源和化工工业,但是不适合发展水稻种植业。
考点: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近几年,新疆建设兵团在中科院的帮助下成功地利用无人遥控直升机对所属农场的农作物病虫害进行了防治,大大提高了其准确度和工作效率。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3.上述材料应用到的主要地理信息技术是( )
①GIS ②GPS ③RS ④数字地球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4.对农作物病虫害的监测,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因为该技术( )
①卫星遥感分辨率高,可拍摄到清晰的照片 ②农作物遭受病虫害时,发射和反射的波谱会有一定变化 ③卫星遥感智能化高,在治虫过程中无需人工参与 ④卫星遥感探测的范围广,连续性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3.C
4.D
【解析】
试题分析:
3.遥控直升飞机的位置使用GPS,进行遥控作业需使用遥感技术,所以C正确。
4.农作物遭受病虫害时,发射和反射的波谱会有一定变化;卫星遥感探测的优点有范围广,连续性强,所以D正确。
考点: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草地植被指数是指草地植被覆盖率与草层高度的乘积,右图是宁夏某牧场的草地植被指数与羊只数量的相关关系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5.图示信息表明( )
A.饲养的羊只数量越多,对牧场植被的破坏越大
B.草地植被指数越低,牧场的承载力越大
C.草地植被指数越低,能饲养的羊只数量越多
D.草地植被指数过高,不利于养羊业的发展
6.针对上述问题,下列措施最为切实可行的是( )
A.尽力削减牧场上的养羊数量 B.改变畜牧方式,大力发展先进的游牧业
C.将牧场整体改建为自然保护区 D.合理规划草地载畜量、合理轮牧
【答案】
5.A
6.D
【解析】
试题分析:
5.从图中可以看出,饲养的羊只数量越多,植被指数越低,说明羊只数量越多对牧场植被的破坏越大,所以A正确。
6.题中反映的是超载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场破坏,因此,合理规划草地载畜量、合理轮牧,就能保护草场植被,所以D正确。
考点:荒漠化的防治
7.读“黄河三角洲造陆速率与年降水量(实线)和植树种草面积(虚线)的关系图”,黄河三角洲侵蚀和堆积平衡的临界值约为( )
A.年降水量约为550~580毫米,植树种草面积约为430~480平方千米
B.年降水量约为430~450毫米,植树种草面积约为550~600平方千米
C.年降水量约为320~340毫米,植树种草面积约为1180~1230平方千米
D.无法判断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从图中可知,黄河三角洲的面积增长与降水量呈正相关关系,与植树种草面积呈负相关关系,其侵蚀与堆积平衡的临界值应从图中三角洲的造陆速率为0时读出年降水量和植树种草的面积;黄河三角洲的形成主要与黄河的泥沙输送密切相关,而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考点: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红水河,为西江上游的别称,流域内山岭连绵,地势崎岖,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它的梯级开发已被我国列为国家重点开发项目。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8.下列符合红水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方向的是( )
A.发展微电子工业 B.发展甜菜、花卉等城郊农业
C.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 D.发展畜牧业
9.红水河水能资源梯级开发对广西的主要影响有( )
A.易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B.促进该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C.不利于航运的发展 D.不会增加劳动力就业
【答案】
8.C
9.B
【解析】
试题分析:
8.红水河流域位于珠江上游,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科技落后,故不适宜微电子工业发展,该地区位于亚热带地区,而甜菜为我国北方中温度地区的作物,由于该地区能源资源丰富,且矿产资源丰富,故适宜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
9.红水河的水能资源梯级开发,把水电送往珠三角地区,缓解了珠三角地区能源供应紧张状况,且减少了煤炭的使用,减少大气污染,另外流域的梯级开发对防洪、抗旱、农业灌溉具有重要意义。
考点:流域的综合开发
下图为中国和美国的部分地区,阴影部分为玉米带。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0.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同具备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①夏季降水丰富,且灌溉水源充足 ②地广人稀
③热量丰富,生长期长 ④地势平坦 ⑤土壤肥沃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11.中美两国玉米带所共有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
①机械化程度高 ②劳动力充足 ③市场广大 ④复种指数高 ⑤交通运输便利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①④⑤
【答案】
10.A
11.A
【解析】
试题分析:
10. 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共同自然条件是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夏季高温多雨,适合玉米生长。
11.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共同社会经济因素是农业地域类型均为商品谷物农业,生产规模较大、机械化程度和商品率高、市场广大、交通便利。
考点:区域农业发展
下表所示为我国不同地区某年粮食生产效率。读表回答下列各题。
项目
人力投入量
自然资源效率
人力效率
劳动力
(d/hm2)
粮食/耕地
(kg/hm2)
粮食/劳动日
(kg/d)
全国平均
199.5
4 377
21.94
西北省份
213.5
2 833
13.86
西南省份
312.3
3 979
12.69
东南省份
169.4
5 665
12.69
东北和新疆
119.4
4 908
42.25
12.表中所示劳动生产率最高的地区及其原因分别为( )
A.东南省份 精耕细作 B.东北和新疆 劳动力廉价
C.东南省份 科技水平高 D.东北和新疆 机械化水平高
13.自然资源效率最低地区与最高地区相比,其种植业优势主要表现在( )
①水热配合好 ②昼夜温差大 ③光照充足 ④劳动力丰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答案】
12.D
13.D
【解析】
试题分析:
12.表格中人力效率指每劳动日的粮食产量,其数值大小反映出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人力效率越高,劳动生产率越高,因此东北和新疆劳动生产量最高,这主要是因为这两个地区地广人稀,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较高,因此劳动生产率最高。
13.从表中可以看出,自然资源效率最低的地区是西北省份,而最高的地区是东南省份,西北省份深居内陆,降水稀少,多晴天,因此具有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优势;而东南省份以季风气候为主,水热配合好是其显著优势。
考点:区域农业发展
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位于江苏省西北部(如图)。丰县利用黄河故道引长江水修筑了大沙河水库,并在大沙河沿岸种植苹果,使原先的“风起三尺沙,黄土埋庄稼”的荒滩成为江苏省重要的水果基地。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4.丰县在大沙河发展水果生产的主要意义在于( )
①保护生物多样性 ②改善农业结构,增加收入
③防风固沙,涵养水土 ④减弱噪声,美化环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5.丰县引进一批以苹果等本地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企业,这些企业的建立有利于当地( )
①加大地区经济差异 ②优化产业结构
③改善环境质量 ④稳定农产品市场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答案】
14.B
15.C
【解析】
试题分析:
14.大沙河由于黄河决堤,形成了荒滩,通过兴修水利,植树造林,防风固沙,改善环境,力求防沙和治沙相结合,综合治理与经济效益相结合,以果园为中心,在大沙河流域故道进行苹果种植,形成支柱产业。
15.丰县建立加工企业,以本地苹果等农产品为原料,可以加快农产品的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业效益;可以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发展第二、第三产业,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将经济效益与生态建设结合,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考点:区域农业发展
下图为我国云南元阳山区立体农业系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6.关于元阳山区立体农业系统叙述正确的是( )
A.山上河谷养种鱼,便于捕捞 B.村寨秧田育鱼苗,便于鱼苗出售
C.山腰梯田种水稻,适宜机械化耕种 D.稻田蓄水养成鱼,可以获得更多饵料
17.该农业生产系统的特点是( )
A.注重资源循环利用,降低生产成本 B.专业化程度高,利于安排农事活动
C.商品率高,受市场影响显著 D.杜绝农药使用,农产品绿色无污染
【答案】
16.D
17.A
【解析】
试题分析:
16. 山上河谷养种鱼不需要捕捞,可以顺着河流到水稻地放养;村寨秧田育鱼苗靠近居民,便于管理,山腰梯田种水稻面积小,上下梯田坡度大,不利于机械化耕种;稻田蓄水养成鱼可以获得更多饵料。
17.水稻种植业商品率低受市场影响小,专业化程度低此图说明生态农业,注重资源循环利用:降低生产成本,肥料使用的是无污染农产品。
考点:区域农业发展
读我国绿色大动脉——川气东输工程线路走向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8.影响川气东送工程线路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
A.城市分布 B.地形变化 C.气候类型 D. 河流流向
19.川气东送工程建造难度大的主要原因是( )
A.横跨中部、东部八省(市),是我国运距最长的管道工程
B. 因数次穿越长江,建成后管道运输的连续性无法保障
C.需要翻越鄂西渝东的崇山峻岭,隧道工程量巨大
D.沿线城市众多,人口密集,工程拆迁量大
【答案】
18.A
19.C
【解析】
试题分析:
18.由图可知,该线路沿线有众多的城市,城市为天然气的使用提供广阔的市场,故城市布局为影响图中川气东输线路分布的主要因素。
19.川气东送工程建造难度大的主要原因是需要翻越鄂西渝东的崇山峻岭,隧道工程量巨大,所以C正确。
考点: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就地式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一般不离开居住地,而农村逐步向城镇转化。下图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城镇人口职业构成变化,①②③表示三大产业从业人口比重,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0.造成该城镇“人口职业构成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增长过快 B.产业结构升级 C.职业收入差异 D.区位选择变化
21.“就地式城市化”对当地的影响是( )
A.加速区域中心城市的扩展 B.促进农村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
C.扩大城乡之间经济的差异 D.不利于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
【答案】
20.B
21.B
【解析】
试题分析:
20.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该城镇人口的职业构成中,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口比重应显著下降,而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口比重应显著上升,从事第二产业的人口比重则是先上升、后下降,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城镇以第一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会逐渐向以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转变,从而导致人口职业构成的变化。
21.就地式城市化过程中农村土地逐步向城镇用地转化,这种变化有利于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整合,也有利于缩小城乡之间经济的差异,所以B正确。
考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下图为某电子产品生命周期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2.据图推断该产品产业转移的先后顺序是( )
A.丙国→乙国→甲 B. 丙国→甲国→乙国
C.甲国→乙国→丙国 D.乙国→丙国→甲国
23.根据图示信息可判断( )
A.甲国内部联系和对外交流强度最大
B.乙国技术水平最高
C.第一阶段丙国的利润率高于第三阶段的甲国
D.丙国由第一阶段出口到第二阶段变为进口的原因是技术落后
【答案】
22.A
23.C
【解析】
试题分析:
22.读图,第一阶段丙国是出口产品,乙国、甲国进口产品,生产地在丙国。第二阶段乙国出口,甲国、丙国进口,生产地在乙国。同理第三阶段生产地在甲国。所以产业转移的先后顺序是丙国→乙国→甲国。
23.根据图示信息,丙国该电子产品生产最早,科技水平高,经济发展水平最高,该产品是电子产品,产业转移是向着廉价劳动力丰富、土地价格便宜的地区转移,甲国该产品的出口量今后也会出现减少的趋势,产业向发展更慢的国家转移,第一阶段丙国是技术的开发国家,占有的利润率高于第三阶段的甲国。
考点:产业转移
中国的制造业正面临着双重危机:一是部分制造业流向东南亚、南亚等地;二是某些智能制造重新回流美国。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4.影响中国制造业面临双重危机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A.市场 运输成本 B.原料成本 劳动力成本
C.劳动力成本 技术 D.技术 运输成本
25.美国提出了复兴制造业的策略,使制造业出现逆转移,下列制造业中较难回流的是( )
A.汽车工业 B.服装工业 C.电子工业 D.医药工业
【答案】
24.C
25.B
【解析】
考点:产业转移
二、综合题(3题共50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羊绒是生长在山羊外表皮层的细绒,入冬寒冷时长出,抵御风寒,开春转暖后脱落,自然适应气候。羊绒被人们认为是“纤维皇后”,世界上约70%的羊绒产自我国的内蒙古、新疆、陕西等地。宁夏灵武市的羊绒产业约占其工业总产值的50%,是全球重要的羊绒集散地和羊绒制品加工基地。灵武羊绒业就是靠收购和贩运羊绒起步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已完成初期积累,城里城外难见一只羊的灵武竟成了“羊绒之都”。目前灵武全市一共有5000多人从事羊绒收购工作,从2003年建设旱绒产业园区开始,灵武羊绒业走规模化集聚及精品羊绒发展道路,现已初步形成羊绒分梳、绒条、纺纱、制衫、面料为一体的生产加工产业链。
(1)判断我国牧民采收羊绒的季节,并说明理由。(6分)
(2)简述灵武设立羊绒产业园区的优势条件。(6分)
(3)有人提议该地应大力发展畜牧业,以增加羊绒的本地供应量。你是否赞成该提议?说明你的理由。(4分)
【答案】(1)春季。春季气温回升,采绒对羊造成的不利影响小;冬季为产绒期,春季的采绒量大。(6分)
(2)临近羊绒主产区;交通运输条件便利;羊绒业起步早,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劳动力价格和地租低廉;地方政府政策的扶持等。(任答3点得6分)
(3)赞成。理由:增加当地农牧民的收人;降低该地羊绒的采购成本和运输成本;该地地处干旱、半干旱,适宜发展畜牧业。(或不赞成。理由:使羊绒产量供大于求,不利于我国山羊牧养业的发展;该地沙漠分布面积广,草场质量差,大力发展畜牧业易使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加剧,生态环境恶化。)(4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 首先判断我国牧民采收羊绒的季节,然后从气温、降水等方面回答原因。
(2) 灵武设立羊绒产业园区的优势条件,可以从原料、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地租等方面回答。
(3) 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赞同或者反对都可以,赞同的理由可以从增加当地农牧民的收人、降低该地羊绒的采购成本和运输成本等方面回答,反对的理由可以从草场质量差、加剧土地荒漠化等方面回答。
考点:区域农业发展
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下图为湖南省水系图和M地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
M
M地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
耕地
林地
草地
荒地
其他
1978年
55.0%
19.8%
4.9%
15.4%
4.9%
2008年
48.2%
36.1%
6.2%
1.3%
8.2%
材料二 下图为湘江干流规划梯级开发方案纵断面图
(1)近三十年来M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请根据上表说明M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的原因及对该流域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6分)
(2)简述湘江干流梯级开发对洞庭湖产生的有利影响。 (6分)
(3)请结合M地自然环境特征,提出该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4分)
【答案】(1)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林地、草地面积增加,耕地面积减少),水土流失减轻。(2分)影响:流量的季节变化变小;(2分)河流含沙量减小。(2分)
(2)调节洞庭湖水量,使洞庭湖水位季节变化变小;减轻湖区的旱涝灾害;减轻洞庭湖泥沙淤;有利于湖泊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任答3点得6分)
(3)发展多种经营;走立体农业道路;发展特色农业;发展生态农业;发展绿色农业;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发展农业观光旅游;退耕还林还草。(任答4点得4分)
【解析】
考点:流域的综合开发
28.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结合京津冀相关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下图为京津冀三地产业规划定位图。
材料二 水资源缺乏已成为制约京津冀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已完工,于2014年10月正式通水。
(1)说明京津冀协同发展可能给河北带来的影响。(6分)
(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南水北调对京津冀的有利影响。(6分)
(3)试分析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应该采取的措施。(6分)
【答案】(1)有利:产业结构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增加就业机会;加强与京津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协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4分)不利:加剧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等。(2分)
(2) 缓解水资源紧缺状况;促进工农业发展;改善地面沉降等生态环境问题。(6分)
(3) 明确三地功能定位和产业分工,调整三地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促进城市分工协作;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促进三地交流与联系;加强三地大气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合作。(任答3点得6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 京津冀协同发展可能给河北带来的影响,可以从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剧环境污染等方面回答。
(2) 南水北调对京津冀的有利影响,可以从缓解水资源紧缺状况、改善地面沉降等生态环境问题等方面回答。
(3) 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应该采取的措施,可以从调整三地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促进城市分工协作、促进三地交流与联系等方面回答。
考点:产业转移
相关文档
- 江苏省上冈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度2021-05-28 19:16:2912页
- 万全中学 2016-2017 学年度第一学2021-05-24 09:34:309页
- 2017-2018年度上学期潭下中学期中2021-05-10 20:00:1713页
- 2016—2017 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阶2021-05-10 16:17:469页
- 2009——2010学年上学期期中考高二2021-04-29 01:54:009页
- 临川二中 2015-2016 年度上学期期2021-04-28 02:10:5512页
- 浙江平湖当湖高级中学2016学年第二2021-04-19 14:07:0110页
- 新疆实验中学 2015-2016 学年第一2021-02-27 08:56:58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