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8 MB
- 2021-05-31 发布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八章
第
25
讲 盐类的水解
1.
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
2.
了解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
3.
了解盐类水解的应用。
栏
目
导
航
考点一 盐类水解原理及其规律
考点二 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及其应用
探究高考
·
明确考向
考点一 盐类水解原理及其规律
弱电解质
H
+
OH
-
水的电离平衡
促进
3
.
特点
4
.
规律
有弱才水解、越弱越水解;谁强显谁性,同强显中性。
否
中性
pH
=
7
是
酸性
pH
<
7
是
碱性
pH
>
7
题组二 盐类水解的实质及规律
2
.
(2019
·
河南洛阳联考
)
在盐类发生水解的过程中,正确的说法是
(
)
A
.盐的电离平衡被破坏
B
.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
C
.溶液的
pH
发生了较大改变
D
.水解后溶液一定呈酸性或碱性
B
3
.
(2019
·
辽宁沈阳模拟
)
25 ℃
时浓度都是
1 mol
·
L
-
1
的四种正盐溶液:
AX
、
BX
、
AY
、
BY
;
AX
的溶液
pH
=
7
且溶液中
c
(X
-
)
=
1 mol
·
L
-
1
,
BX
的溶液
pH
=
4
,
BY
的溶液
pH
=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电离平衡常数
K
(BOH)
小于
K
(HY)
B
.
AY
溶液的
pH
小于
BY
溶液的
pH
C
.稀释相同倍数,溶液
pH
变化
BX
等于
BY
D
.将浓度均为
1 mol
·
L
-
1
的
HX
和
HY
溶液分别稀释
10
倍后,
HX
溶液的
pH
大于
HY
A
解析
25 ℃
时浓度
1 mol
·
L
-
1
的
AX
溶液中
c
(X
-
)
=
1 mol
·
L
-
1
,说明
X
-
没有水解,又因为其溶液
pH
=
7
,则说明
A
+
也没水解,故
AOH
为强碱,
HX
为强酸;根据
BX
的溶液
pH
=
4
,可知
BOH
为弱碱,又由于
BY
的溶液
pH
=
6
,比
BX
溶液的酸性弱,说明
HY
也是弱酸。
A
项,根据
BY
溶液的
pH
=
6
,
B
+
比
Y
-
更易水解,则
BOH
比
HY
更难电离,因此电离平衡常数
K
(BOH)
小于
K
(HY)
;
B
项,根据
AX
、
BX
、
BY
溶液的
pH
,则
AX
为强酸强碱盐,
BX
为强酸弱碱盐,
BY
为弱酸弱碱盐,则
AY
为弱酸强碱盐,溶液的
pH
>
7
,故
AY
溶液的
pH
大于
BY
溶液的
pH
;
C
项,稀释相同倍数,
BX
、
BY
溶液的
pH
均增大,且
BX
溶液的
pH
变化大于
BY
溶液;
D
项,
HX
为强酸,
HY
为弱酸,浓度相同时,稀释
10
倍后,
HY
的电离程度增大,但仍不可能全部电离,故
HX
溶液的酸性强,
pH
小。
B
考点二 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及其应用
>
越大
越大
增大
减小
减小
增大
[
想一想
]
(1)
水解平衡右移,盐的离子的水解程度是否一定增大?
提示:
不一定。加水稀释时,水解平衡右移,水解程度一定增大,但增大水解离子的浓度,平衡也右移,但水解程度减小。
(2)
稀溶液中,盐的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其溶液酸性
(
或碱性
)
也越强吗?
提示:
盐溶液的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但由于溶液中离子浓度小是主要因素,故溶液酸性
(
或碱性
)
越弱。
(6)
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B
解析
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加水稀释,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
A
错误;通入
H
2
S
,消耗
OH
-
,减小生成物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HS
-
浓度增大,
B
正确;盐类水解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促进水解,
c
(HS
-
)/
c
(S
2
-
)
增大,
C
错误;加入
NaOH
,
c
(OH
-
)
增大,
pH
增大,
D
错误。
C
解析
题组二 盐类水解的综合应用
3
.
(
盐溶液蒸干产物的判断
)
(1)
碳酸钾溶液蒸干得到的固体物质是
__________
,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
(2)KAl(SO
4
)
2
溶液蒸干得到的固体物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FeCl
2
溶液蒸干灼烧得到的固体物质是
__________
,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K
2
CO
3
尽管加热过程促进水解,但生成的
KHCO
3
和
KOH
反应后又
生成
K
2
CO
3
KAl(SO
4
)
2
·
12H
2
O
尽管
Al
3
+
水解,但由于
H
2
SO
4
为难挥发性酸,最后仍然为结晶水合物
(
注意温度过高,
会脱去结晶水
)
Fe
2
O
3
Fe
2
+
水解生成
Fe(OH)
2
和
HCl
,在加热蒸干过程中
HCl
挥发,
Fe(OH)
2
逐渐被氧化生成
Fe(OH)
3
,
Fe(OH)
3
灼烧分解生成
Fe
2
O
3
Na
2
CO
3
Na
2
SO
4
Al
2
O
3
B
解析
C
解析
C
7
.
(
工业生产中除杂试剂的选择
)
下列是
Fe
2
+
、
Fe
3
+
、
Zn
2
+
被
OH
-
完全沉淀时溶液的
pH
。某硫酸锌酸性溶液中含有少量
Fe
2
+
、
Fe
3
+
杂质,为制得纯净的
ZnSO
4
,应加入的试剂是
(
)
A
.
H
2
O
2
、
ZnO
B
.氨水
C
.
KMnO
4
、
ZnCO
3
D
.
NaOH
溶液
A
金属离子
Fe
2
+
Fe
3
+
Zn
2
+
完全沉淀时的
pH
7.7
4.5
6.5
解析
要使
Fe
2
+
和
Fe
3
+
全部除去,由题给信息可知,需将
Fe
2
+
全部氧化成
Fe
3
+
,再调节溶液
pH
范围为
4.5
≤
pH
<
6.5
,即可将
Fe
3
+
完全转化为
Fe(OH)
3
沉淀,且保证
Zn
2
+
不沉淀。氧化
Fe
2
+
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只能用
H
2
O
2
,调
pH
时也不能引入新的杂质,用
ZnO
能促进
Fe
3
+
的水解。
1
.
水解常数的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能水解的盐
(
强碱弱酸盐、强酸弱碱盐或弱酸弱碱盐
)
在水溶液中达到水解平衡时,生成的弱酸
(
或弱碱
)
浓度和氢氧根离子
(
或氢离子
)
浓度之积与溶液中未水解的弱酸根阴离子
(
或弱碱的阳离子
)
浓度之比是一个常数,该常数就叫水解平衡常数。水解平衡常数是描述能水解的盐水解平衡的主要参数。它只受温度的影响,因水解过程是吸热过程,故它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Kh
与
Kw
、
Ka(
或
Kb)
的关系及在解题中的应用
10
2.36×10
-
5
向右
60
1×10
-
12
增大
5
.已知常温下
CN
-
的水解常数
K
h
=
1.61×10
-
5
。
(1)
常温下,含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HCN
与
NaCN
的混合溶液显
__________(
填
“
酸
”“
碱
”
或
“
中
”
)
性,
c
(CN
-
)__________(
填
“
>
”“
<
”
或
“
=
”
)
c
(HCN)
。该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常温下,若将
c
mol
·
L
-
1
盐酸与
0.62 mol
·
L
-
1
KCN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恰好得到中性溶液,则
c
=
__________(
小数点后保留
4
位数字
)
。
碱
<
c
(Na
+
)
>
c
(CN
-
)
>
c
(OH
-
)
>
c
(H
+
)
0.616 2
1
.判断正误,正确的划
“
√
”
,错误的划
“
×
”
。
(1)
(2018
·
全国卷
Ⅱ
,
11B)
100 mL 1 mol
·
L
-
1
FeCl
3
溶液中所含
Fe
3
+
的数目为
0.1
N
A
(
)
(2)
(2018
·
江苏卷,
6B)
KAl(SO
4
)
2
·
12H
2
O
溶于水可形成
Al(OH)
3
胶体
(
)
(3)
(2017
·
天津卷,
4B)
蒸发
Al
与稀盐酸反应后的溶液可制备无水
AlCl
3
(
)
(4)
(2016
·
全国卷
Ⅰ
,
10C)
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
(
)
探究高考
·
明确考向
×
√
×
√
×
×
2
.
(2018
·
北京卷,
11)
测定
0.1 mol
·
L
-
1
Na
2
SO
3
溶液先升温再降温过程中的
pH
,数据如下。
时刻
①
②
③
④
温度
/
℃
25
30
40
25
pH
9.66
9.52
9.37
9.25
C
D
K
1
>
K
2
>
K
3
bd
调节溶液的
pH
(2)
天津某污水处理厂用聚合氯化铁净化污水的结果如下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得出每升污水中投放聚合氯化铁
[
以
Fe(mg
·
L
-
1
)
表示
]
的最佳范围约为
__________ mg
·
L
-
1
。
18
~
20
相关文档
- 化学高考一轮复习课件:第11章 第4讲2021-05-28 19:49:2432页
- 【人教版】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区2021-05-28 19:46:5445页
- 高考一轮复习英语人教版:选修六 Uni2021-05-28 19:38:2178页
- 【人教版】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区2021-05-28 19:38:1245页
- 【人教版】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区2021-05-28 19:30:4646页
- 高考一轮复习文数通用版:第四单元 2021-05-28 19:05:5124页
- 化学高考一轮复习课件:第11章 第2讲2021-05-28 18:59:2429页
- 化学高考一轮复习课件:第2章 第2讲 2021-05-28 18:18:2970页
- 高考一轮复习文数通用版:第三单元 2021-05-28 17:50:2143页
- 化学高考一轮复习课件:第8章 第3讲 2021-05-28 16:40:437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