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2.50 KB
- 2021-05-31 发布
高二物理测试
一、选择题
1.2010年6月5日,在常州进行的跳水世界杯上,首次参赛的中国小将张雁和曹缘称霸男子10m跳台。在运动员进行10m跳台比赛中,下列说示正确的是( )
A. 为了研究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可将正在比赛的运动员视为质点
B. 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感觉水面在匀速上升
C. 前一半时间内位移大,后一半时间内位移小
D. 前一半位移用的时间长,后一半位移用的时间短
【答案】D
【解析】
【详解】A.为了研究运动员的技术动作,不能把运动员视为质点,故A错误;
B.运动员在加速下落过程中,感觉水面在加速上升,故B错误;
C.由运动学公式
可知,前一半时间内位移
后一半时间内位移
可得,前一半时间内位移小于后一段时间的位移,故C错误;
D.由运动学公式
可知前一半位移时间
后一半位移的时间
则前一半位移用的时间长,后一半位移用的时间短,故D正确。
故选D。
2.某人骑自行车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在第1s内通过1m,第2s内通过2m,第3s内通过3m,第4s内通过4m,下列关于自行车和人的运动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自行车和人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 第2s末的瞬时速度为2.5m/s
C. 第3、4两秒内的平均速度为3.5m/s
D. 整个过程中的加速度为1m/s2
【答案】C
【解析】
【详解】AD.若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为常数,即
△x=aT2
但是物体在连续相等内的位移差相等,不一定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故AD错误;
B.由于物体不一定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因此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不一定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故B错误;
C.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可知第3、4两秒内的平均速度为
故C正确。
故选C。
3.磕头虫是一种不用足跳但又善于跳高的小甲虫.当它腹朝天、背朝地躺在地面时,将头用力向后仰,拱起体背,在身下形成一个三角形空区,然后猛然收缩体内背纵肌,使重心迅速向下加速,背部猛烈撞击地面,地面反作用力便将其弹向空中(设磕头虫撞击地面和弹起的速率相等).弹射录像显示,磕头虫拱背后重心向下加速(视为匀加速)的距离约为0.8mm
,弹射最大高度约为24cm.人原地起跳方式是,先屈腿下蹲,然后突然蹬地向上加速.如果加速过程(视为匀加速)人的重心上升高度约为0.5m,假设人与磕头虫向下的加速度大小相等,那么人离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可达(不计空气阻力的影响)( )
A. 150m B. 75m C. 15m D. 7.5m
【答案】A
【解析】
【详解】设磕头虫向下的加速度为a,磕头虫向下的最大速度为v,则有,磕头虫向上弹起的过程中有
联立以上两式可得
人向下蹲的过程中有
人跳起的过程中有
故有
解得
故人离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可达150m。故A正确。
4.一质点做速度逐渐增大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间间隔内位移为,动能变为原来的9倍。该质点的加速度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设初速度为,末速度为,则,得,由得,代入,得,只有选项A正确。
5.一杂技演员,用一只手抛球,他每隔0.40s抛出一球,接到球便立即把球抛出,已知除抛、接球的时刻外,空中总有四个球,将球的运动看作是竖直方向的运动,球到达的最大高度是(高度从抛球点算起,取g=10m/s2)( )
A. 1.6m B. 2.4m C. 3.2m D. 4.0m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竖直上抛的对称性可知,空中的四个球,有两个在上升,两个下降,由于每隔0.4s抛一个,因此从抛出到最高点时间为t=0.8s,所以上升最大高度:
h=gt2=×10×0.82 m=3.2m,
故ABD错误,C正确.
6.2019年12月17日,将成为中国海军发展史上被载入史册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首艘国产航母“山东”号在海南省三亚军港正式交付。航母上的歼15舰载机采用滑跃式起飞,为了便于研究舰载机的起飞过程,假设甲板是由水平甲板AB和与之相切于B的上翘圆弧甲板BC两部分构成,如图1所示。若舰载机从A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B点进入圆弧甲板,其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和时间的平方t2的关系图像如图2所示。若视舰载机为质点,舰载机起飞时认为航空母舰是静止的,则该舰载机由静止开始匀加速直线运动过程中( )
A. 加速度大小为4m/s2 B. 任意相邻的1s内的位移差都为8m
C. 第2s内的位移是16m D. 第3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m/s
【答案】B
【解析】
【详解】A.舰载机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关系可得
结合图像可知图线的斜率为
解得加速度大小为
故A错误;
B.根据可知任意相邻的1s内的位移差都为
故B正确;
C.第2s内的位移是前2s与前1s的位移之差,则有
故C错误;
D.第3s内的位移为前3s与前2s的位移之差,则有
所以第3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故D错误;
故选B。
7.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t=0时刻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个路标.在描述两车运动的v-t图中(如图),直线a、b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在0~20秒的运动情况.关于两车之间的位置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0~10秒内两车逐渐靠近
B. 在10~20秒内两车逐渐远离
C. 在5~15秒内两车的位移相等
D. 在t=10秒时两车在公路上相遇
【答案】C
【解析】
【详解】A.在0-10 s内,乙车的速度一直比甲车大,两车应逐渐远离,则A错误;
B.在10-20 s内,甲车的速度一直比乙车大,两车逐渐靠近,则B错误;
C.在5-15 s内,两图象与坐标轴的面积相等,则两车的位移相等,则C正确;
D.在t=10 s时两车速度相等,相距最远,则D错误.
8.甲、乙两人同时由相同位置A沿直线运动到同一位置B,甲先以速度v1匀速运动了一半路程,然后以速度v2匀速走完了剩下的后一半路程;乙在由A地运动到B地的过程中,前一半时间内运动速度为v1,后一半时间内乙的运动速度为v2,若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