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1.50 KB
- 2021-05-31 发布
儋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试题
物 理
一、单项选择题
1. 第一个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科学家是( )
A. 焦耳 B. 库仑 C. 法拉第 D. 安培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第一个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科学家是法拉第,故选C.
考点:物理学史
【名师点睛】此题是对物理学史的考查;对课本上涉及到的物理学家的名字及其对物理学发展的伟大贡献都应该清楚了解,不仅如此,还要学习科学家为了科学献身的伟大精神;对物理学史的考查历来是考查的热点,也是容易得分点.
2.下图中所标的导体棒的长度为L,处于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棒运动的速度均为v,产生的电动势为BLv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当B、L、v三个量方向相互垂直时,E=BLv;A选项中B与v不垂直;B选项中B与L平行,E=0;C选项中B与L不垂直,B与v也不垂直;只有D选项中三者互相垂直,D正确。
3.如图所示,把一阻值为R、边长为L的正方形金属线框,从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以速度v向右匀速拉出磁场。在此过程中线框中产生了电流,此电流
A. 方向与图示箭头方向相同,大小为
B. 方向与图示箭头方向相同,大小为
C. 方向与图示箭头方向相反,大小为
D. 方向与图示箭头方向相反,大小为
【答案】A
【解析】
【详解】线框向右匀速运动,左边切割磁感线,根据右手定则可知: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与图示箭头方向相同,线框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为:
E=BLv
则感应电流的大小为:
.
A.方向与图示箭头方向相同,大小为,与结论相符,选项A正确;
B.方向与图示箭头方向相同,大小为,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错误;
C.方向与图示箭头方向相反,大小为,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错误;
D.方向与图示箭头方向相反,大小为,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错误;
4.如图所示,把电阻R、电感线圈L、电容器C并联,三个支路中分别接有一灯泡。接入交流电源后,三盏灯亮度相同。若保持交流电源的电压不变,使交变电流的频率增大,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与线圈L连接的灯泡L1将变暗
B. 与电容器C连接的灯泡L2将变暗
C. 与电阻R连接的灯泡L3将变暗
D. 三盏灯泡的亮度都不会改变
【答案】A
【解析】
当交变电流的频率增大时,对R无影响,亮度不变,电感线圈感抗增大,变暗,电容器容抗减小,则灯泡亮度增加,故A正确.
5.在匀强磁场中,一矩形金属线框绕与磁感线重直的转轴匀速转动,如图甲所示,产生的交变电动势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
A. 交变电动势的周期是0.005s
B. t=0.01s时线框平面与中性面重合
C. 线框产生的交变电动势有效值为311V
D. 线框产生的交变电动势的频率为100Hz
【答案】B
【解析】
由题可知交流电周期T=0.02s,线框产生的交变电动势的频率为50HZ,;t=0.01s时感应电动势等于零,所以穿过线框回路的磁通量最大,此时与中性面重合;线框产生的交变电动势有效值为,综上分析,B正确。
6.如图所示为远距离交流输电的简化电路图。发电厂的输出电压是U,用等效总电阻是r的两条输电线输电,输电线路中的电流是I1,其末端间的电压为U1。在输电线与用户间连有一理想变压器,流入用户端的电流是I2。则( )
A. 用户端的电压为I1U1/I2
B. 输电线上的电压降为U
C. 理想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为I12r
D. 输电线路上损失的电功率为I1U
【答案】A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由于输电线与用户间连有一理想变压器,设用户端的电压是U 2,则U1I1=U2I2,得:.故A正确;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压为U-U1,故B错误;理想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为U1I1.故C错误;等效总电阻是r的两条输电线输电,输电线路中的电流是I1,所以输电线是损耗的功率是:I12r.故D错误;故选A.
二、多项选择题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动机应用了“自感”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
B. 电磁灶应用了“涡流”的加热原理
C. 电磁流量计应用了“涡流”所产生的电磁阻尼作用
D. 日光灯启动时利用了“自感”所产生的高压
【答案】BD
【解析】
电动机应用了线圈在磁场中受到安培力转动.故A错误.电磁灶里面的线圈中变化的电流,产生变化的磁场,从而形成涡流,根据电流的热效应进行加热.故B正确.电磁流量计应用了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受力的原理制成的,选项C错误;日光灯启动时利用了“自感”所产生的高压.故D正确.故选BD.
8.2017年9月25日是我国新一代同步卫星“风雨四号”在轨交付的日子,与上一代相比,“风云四号”的整星观察数据量提高了160倍,当日,腾讯公司把微信的启动页面从阿波罗17号宇航员所拍摄的非洲大陆上空视角照片更换为“风云四号”拍摄的中国所在的东半球上空视角照片,下列关于“风云四号”同步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定位于赤道正上空
B. 绕地球运行周期比月球绕地球的周期大
C. 发射速度大于
D. 运行速度大于
【答案】AC
【解析】
A、地球同步卫星因公转周期一定为T=24h,则高度一定,转动方向为自西向东,则相对于赤道静止,故A正确。B、根据,可得,同步卫星相对于月球半径较小,则周期较小,故B错误。C、卫星发射越高,克服地球引力做功越多,需要的初动能越大,第一宇宙速度是发射到近地轨道的速度,第二宇宙速度是发射绕太阳运动的卫星的速度,故发射地球卫星的发射速度应大于第一宇宙速度,小于第二宇宙速度,则C正确。D、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解得,可知卫星的线速度v随轨道半径r的增大而减小,v=7.9 km/s为第一宇宙速度,即卫星围绕地球表面运行的速度;因同步卫星轨道半径比地球半径大很多,因此其线速度应小于7.9 km/s,故D错误。故选AC。
【点睛】本题要了解第一宇宙速度是近地卫星的环绕速度,也是最大的圆周运动的环绕速度.知道地球同步卫星有四个“定”:定轨道、定高度、定速度、定周期.
9.如图,金属环A用绝缘轻绳悬挂,其中心与长直螺线管共轴,并位于其左侧。长直螺线管连接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S闭合的瞬间,A环向左摆动,并有收缩的趋势
B. S闭合的瞬间,A环向右摆动,并有扩大的趋势
C. 在S闭合的情况下,将R的滑动头的左端移动,A环向左摆动,并有收缩的趋势
D. 在S闭合的情况下,将R的滑动头向右端移动,A环向右摆动,并有收缩的趋势
【答案】AC
【解析】
【分析】
闭合电建或由滑片的移动可知电流的变化,即可得出磁场的变化及穿着线圈的磁通量的变化,则由楞次定律可得出线圈中磁场的方向,从而得出线圈的运动及形状的变化;
【详解】AB.S闭合的瞬间,电流变大,据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原电流磁场方向相反,故相互排斥,则金属环A将向左摆动,因磁通量增大,金属环A有收缩趋势,故A正确,B错误;
C.在S闭合的情况下,将R的清动头向左端移动,电阻变小,电流变大,据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原电流磁场方向相反,故相互排斥,则金属环A将向左摆动,因磁通量增大,金属环A有收缩趋势,故选项C正确;
D.在S闭合的情况下,将R的清动头向右端移动,电阻变大,电流变小,据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原电流磁场方向相同,故相互吸引,则则金属环A将向右摆动,因磁通量减小,金属环A有扩张趋势,故选项D错误。
【点睛】楞次定律可简单地记为:“增反减同”、“来拒去留”,楞次定律的应用一定注意不要只想着判断电流方向,应练习用楞次定律去判断导体的运动及形状的变化。
10.长为的水平极板间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板间距离也为,板不带电.现有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不计重力),从左边极板间中点处垂直磁感线以速度v水平射入磁场,欲使粒子不打在极板上,可采用的办法是 ( )
A. 使粒子的速度v<
B. 使粒子的速度v>
C. 使粒子的速度v>
D. 使粒子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