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9.00 KB
- 2021-05-29 发布
九台区师范、实验高中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西气东输的主要原因应该是( )
A. 东部市场需求量大 B. 西部资源开发成本低
C. 地势西高东低,便于管道输送 D. 东部靠海,便于出口
【答案】A
【解析】
【分析】
西气东输的主要原因应该是东部市场需求量大,能源短缺。而西部能源充足,当地需求量小。
【详解】西气东输的主要原因应该是东部市场需求量大,能源短缺,A对。西部资源开发成本低不是输送到东部地区的主要原因,B错。西气东输与地势西高东低无关,C错。输送东部市场,不出口,D错。
2.下列区域的划分不是以单一指标为依据的有( )
① 热量带
② 干湿区
③ 我国三大自然区
④ 文化区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下列区域的划分不是以单一指标为依据的有我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主要依据是气候、地貌,③对。热量带以热量为依据,①错。干湿区的划分依据是降水,②错。文化区划分依据以地理和经济特征为主,④对。D对,A、B、C错。
3.下列不属于珠江三角洲面临的生态问题是( )
A. 大气污染,酸雨严重 B. 水污染严重,“水源性”缺水问题突出
C. 耕地锐减,土壤肥力下降 D. 水体富营养化,赤潮频发
【答案】B
【解析】
【详解】下列不属于珠江三角洲面临的生态问题是“水源性”缺水问题突出,该地降水丰富,水源充足,B不属于。大气污染,酸雨严重,A属于。城市化速度快,占有耕地,导致耕地锐减,土壤肥力下降,C属于。水体富营养化,赤潮频发,D属于。
【点睛】珠江三角洲面临的生态问题是水体污染严重,属于水质型缺水。该地降水丰富,水源充足,没有“水源性”缺水问题。城市化速度快,占有耕地,导致耕地锐减,土壤肥力下降。
4.下列生态工程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为主要目的的是( )
A. 平原绿化工程
B. “三北”防护林体系
C. 沿海防护林工程
D.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
【答案】D
【解析】
【详解】下列生态工程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为主要目的的是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D对。平原绿化工程目的是保护耕地生态环境,A错。 “三北”防护林体系目的是防风沙,B错。沿海防护林工程目的是保护海岸,C错。
5.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 )
A. 春小麦、大豆 B. 冬小麦、玉米
C. 棉花、水稻 D. 高粱、亚麻
【答案】A
【解析】
【分析】
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春小麦、大豆。该地纬度较高,冬季寒冷,冬小麦不能过冬。亚麻属于经济作物,不是大田农作物。
【详解】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春小麦、大豆,A
对。该地纬度较高,冬季寒冷,冬小麦不能过冬,B错。该地位于中温带,棉花是暖温带、亚热带作物,C错。亚麻属于经济作物,不是大田农作物, D错。
6.回归线和赤道之间现存的天然森林主要是( )
A.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 热带雨林 D. 温带落叶阔叶林
【答案】C
【解析】
【详解】回归线和赤道之间为热带,现存的天然森林主要是热带雨林,C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分布的纬度较高,在北回归线以北或南回归线以南,A、B错。温带落叶阔叶林分布在温带地区,D错。
7.下图所示曲线反映城市绿地具有的作用是( )
A. 调节气温、改良城市小气候 B. 减弱噪音、美化环境
C. 吸烟滞尘、净化空气 D. 防风固沙、防止沙尘暴发生
【答案】C
【解析】
【详解】图中所示曲线反映城市绿地覆盖率越高,二氧化碳浓度越低,绿地具有的作用是吸烟滞尘、净化空气,C对。调节气温、改良城市小气候与二氧化碳减少无关,A错。减弱噪音、美化环境是工业区与居民区间隔离带的功能,与二氧化碳减少无关,B错。防风固沙、防止沙尘暴发生,是防风林的作用,D错。
【点睛】图中所示曲线反映城市绿地覆盖率越高,二氧化碳浓度越低,绿地具有的作用是吸烟滞尘、净化空气。
8.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原始森林位于( )
A. 东南亚地区 B. 非洲刚果河流域
C. 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 D. 加拿大的北部
【答案】C
【解析】
【详解】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原始森林位于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 ,C对。东南亚地区、非洲刚果河流域的热带雨林人类活动破坏较多,A、B错。加拿大的北部的亚寒带针叶林面积较小,D错。
9.下列不属于荒漠化现象的是( )
A. 沙质荒漠化 B. 石质荒漠化
C. 次生盐渍化 D. 过度开垦化
【答案】D
【解析】
【分析】
过度开垦化是指人类活动严重改变了原来的植被类型,可能导致荒漠化,但不一定出现荒漠化现象。
【详解】不属于荒漠化现象的是过度开垦化,是指人类活动严重改变了原来的植被类型,可能导致荒漠化,但不一定出现荒漠化现象,D对。沙质荒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化都导致土地生产能力下降,属于荒漠化现象,A、B、C错。
10.荒漠化的本质就是( )
A. 耕地退化 B. 草地退化
C. 土地退化 D. 林地退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荒漠化的本质就是土地退化,是指土地的生产能力下降,C对。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属于荒漠化的不同表现类型,A、B、D错。
11.与传统的人工测量手段相比,下列不属于GPS具有的优势是( )
A. 测量精度高
B. 操作复杂,仪器体积大
C. 全天候操作
D. 信息自动接收、存储,减少了繁琐的中间处理环节
【答案】B
【解析】
【详解】与传统的人工测量手段相比,GPS操作简单,仪器体积小,不属于GPS具有的优势是操作复杂,仪器体积大,B不属于。GPS
的测量精度高,可能全天候操作,信息能够自动接收、存储,减少了繁琐的中间处理环节,A、C、D属于。
【点睛】与传统的人工测量手段相比,GPS操作简单,仪器体积小。GPS的测量精度高,可能全天候操作,信息能够自动接收、存储。
12.下列不属于我国跨区域资源调配工程的是( )
A. 西气东输 B. 南水北调
C. 西电东送 D. 南煤北运
【答案】D
【解析】
【详解】不属于我国跨区域资源调配工程的是南煤北运,我国北方煤炭资源丰富,不需要南煤北运,D不属于。西气东输、南水北调、西电东送都属于跨区域资源调配,A、B、C错。
读四川普光至上海的输气管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3. 与新疆轮南至上海的“西气东输”管道干线相比,普光至上海的“川气东送”方案具有的优点有( )
①途经我国水能丰富的三峡地区,供气方便
②沿线经济发达,市场需求大
③经过的高原山地少,工程量小
④供气来源地更多,供气更稳定
⑤运输线路短
A. 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②③⑤ D. ③④⑤
14. 关于“川气东送”方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有助于东部地区改善能源结构,提高大气环境质量
B. 有助于西南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西南经济的发展
C. 配合“西气东输”工程,从根本上解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
D. 有助于改善东西部地区能源的供求矛盾,促进东西部的共同发展
【答案】13. C 14.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结合两个工程进行对比分析就可以判断出各自的优缺点。学生要熟悉资源跨区域调配对于调入区和调出区的影响。
【13题详解】
途经我国水能丰富的三峡地区,与供气方便没有关系,①错;沿线经济发达,市场需求大,②对;经过的高原山地少,工程量小,③对;供气来源地少,④错;运输线路短,⑤对。选择C。
【14题详解】
有助于东部地区改善能源结构,提高大气环境质量,A对; 有助于西南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西南经济的发展,B对;配合“西气东输”工程,只能缓解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C错;有助于改善东西部地区能源的供求矛盾,促进东西部的共同发展,D对。
2017年7月,中国网一篇“炎炎夏日,到库布齐沙漠来看‘海’”的报道,引爆网络。库布齐沙漠建起的大规模太阳能发电站,远远看去,一片片光伏电池板,“波”光粼粼,如同镶嵌在大漠的蓝色之海。库布齐总结出的“治沙+种植+养殖+发电+扶贫”五位一体的治沙新模式,为世界所瞩目。左下图为库布齐沙漠的位置图,右下图为其光伏发电局部实景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5. 库布齐发展光伏发电的有利条件有( )
A. 太阳能发电技术先进 B. 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
C. 利用沙漠闲置土地,地价低廉 D. 离黄河近,水源充足
16. 库布齐沙漠所产瓜果蔬菜品质优良的主要原因是( )
A. 无霜期短,热量充足 B.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C. 技术先进,品质佳 D. 临近黄河,引水灌溉方便
17. 库布齐“五位一体”的治沙新模式的好处有( )
①充分开发光照资源、土地资源、空间资源
②光伏板增加水分蒸发,利于植物生长
③发电、种植、养殖等利于就业、增收
④光伏板增加太阳辐射,利于农作物生长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15. C 16. B 17. A
【解析】
库布齐发展光伏发电的有利条件有利用沙漠闲置土地,地价低廉。库布齐沙漠所产瓜果蔬菜品质优良的主要原因是沙漠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养分积累。光伏板遮挡阳光,减少地面水分蒸发,也减弱光合作用。
【15题详解】
库布齐沙漠建起的大规模太阳能发电站,库布齐发展光伏发电的有利条件有利用沙漠闲置土地,地价低廉,C对。东部沿海地区太阳能发电技术先进,A错。沙漠区地广人稀,B错。太阳能发电,不需要水源,D错。
【16题详解】
库布齐沙漠所产瓜果蔬菜品质优良的主要原因是沙漠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养分积累,B对。无霜期短,不是作物品质好的原因,A错。该地经济落后,技术落后,C错。引水灌溉方便不是品质优良的主要原因,D错。
【17题详解】
库布齐总结出的“治沙+种植+养殖+发电+扶贫”五位一体的治沙新模式,库布齐“五位一体”的治沙新模式的好处有充分开发光照资源、土地资源、空间资源,①对。光伏板遮挡阳光,减少地面水分蒸发,利于植物生长,②错。发电、种植、养殖等行业发展,利于就业、增收,③对。光伏板遮挡太阳辐射,影响光合作用,不利于农作物生长,④错。A对,B、C、D错。
目前,我国为保护棉农利益,控制国际棉花进口,国内的棉花价格约比国际市场高1/3;我国纺织行业工人工资一般为美国的1/4,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的3倍。我国一些纺织企业为利用国际市场棉花,在国外建纺纱厂,并将产品(纱线)运回国内加工,在我国同行业企业纷纷到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建厂的情况下,总部位于杭州的K企业独自在美国建纺纱厂。2015年4月底,K企业在美国工厂生产的第一批110吨纱线运至杭州。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8. 如果K企业将纺纱厂建在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利润比建在美国高,最主要的原因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 )
A. 离原料产地较近 B. 离消费市场较近
C. 劳动生产率较高 D. 劳动力价格较低
19. K企业舍弃越南、巴基斯坦等国而选择在美国建纺纱厂,考虑的主要因素可能是( )
A. 原料价格 B. 劳动力价格
C. 投资环境 D. 市场需求
20. 该案例表明,随着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纺纱业已大幅度降低了( )
A. 原料使用量 B. 劳动力使用量
C. 运输量 D. 设备费用
【答案】18. D 19. C 20. B
【解析】
【18题详解】
如果K企业将纺纱厂建在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利润比建在美国高,应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最主要的原因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经济落后,劳动力价格较低,D对。离原料产地较近、离消费市场较近,在各国影响相同,A、B错。越南、巴基斯坦的劳动生产率较低,C错。
【19题详解】
我国一些纺织企业为利用国际市场棉花,我国同行业企业纷纷到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建厂。K企业舍弃越南、巴基斯坦等国而选择在美国建纺纱厂,美国经济发达,原料、劳动力价格高,考虑的主要因素不是原料价格,劳动力价格,A、B错。产品市场在我国,D错。只能是美国的政策、基础设施等投资环境有优势,C对。
【20题详解】
美国劳动力成本高,我国纺织企业迁入,说明随着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纺纱业已大幅度降低了劳动力使用量,B对。美国的原料价格较高,不是迁入的原因,A错。运输量增大,设备费用没有差异,不是纺织厂建在美国的原因,C、D错。
保定市博野县(图所示)位于河北省中部,有“中国油漆之乡”之称,“作坊式”的油漆生产工厂曾经遍地开花,当地环境污染严重。近年来,博野县的油漆产业整体萎缩,逐步退出县城经济主导产业行列。2017年3月,亚洲最大规模全水漆自动化生产线落户博野水性涂料产业园。与传统油漆相比,水漆无毒、无害,生产过程不产生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污染物。未来,博野有望以“中国水漆之乡”的崭新名片,实现绿色崛起。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21. 博野县油漆产业整体萎缩的主要原因是当地( )
A. 人才大量流失 B. 生产成本上升
C. 市场竞争激烈 D. 环保力度增强
22. 博野县吸引亚洲最大规模全水漆生产线落户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工业用水足 B. 土地成本低
C. 产业基础雄厚 D. 生产技术先进
【答案】21. D 22. C
【解析】
【21题详解】
“作坊式”的油漆生产工厂曾经遍地开花,当地环境污染严重。博野县油漆产业整体萎缩的主要原因是当地环保力度增强,D对。油漆生产不是技术指向型,人才不是主要因素,A错。生产成本上升的原因是治污费用提高,B错。材料不能体现市场竞争因素,C错。
【22题详解】
博野县有“中国油漆之乡”之称,“作坊式”的油漆生产工厂曾经遍地开花。吸引亚洲最大规模全水漆生产线落户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产业基础雄厚,C对。位于华北地区,工业用短缺,A错。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土地成本低,生产技术落后,不是落户博野的主要原因,B、D错。
【点睛】“作坊式”的油漆生产工厂曾经遍地开花,当地环境污染严重。博野县油漆产业整体萎缩的主要原因是当地环保力度增强。产业基础雄厚,是吸引亚洲最大规模全水漆生产线落户的主要影响因素。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加快西部地区的开发应该是全面的,但要把水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放在突出位置,做到生态环境建设、发展特色旅游、促进交通通信设施建设协调发展,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23. 西北干旱地区目前开发的主要水源是( )
A. 冰川融水 B. 河流水 C. 湖泊水 D. 深层地下水
24. 引起西部地区沙漠化进程速度快的自然原因是( )
A. 西部地区的耕作与放牧的粗放 B. 远离海洋,降水少,风蚀严重
C. 西部地区易发生虫害和鼠害 D. 西部地区毁林和开垦草原现象严重
25. 西北地区的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牧区草原出现了垦草一亩,沙化三亩的现象,其原因是( )
A. 过度樵采 B. 过度放牧
C. 过度开垦 D. 筑沟淤坝
【答案】23. A 24. B 25. C
【解析】
【23题详解】
西北干旱地区气候干旱,降水量少,河流、湖泊和地下水不足,目前开发的主要水源是高山冰川融水。
【24题详解】
远离海洋,降水少,植被稀少,风蚀严重,这是引起西部地区沙漠化进程速度快的自然原因,西部地区的耕作与放牧的粗放,西部地区毁林和开垦草原现象严重,这两项是属于人为原因,西部地区易发生虫害和鼠害不是沙漠化速度快的原因。
【25题详解】
西北地区的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牧区草原出现了垦草一亩,是把草场开垦为耕地,过度开垦导致荒漠化严重。
下图为我国的某省级行政区土地利用结构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6. 该省级行政区可能为( )
A. 内蒙古 B. 山西 C. 贵州 D. 河南
27. 据图分析,关于该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域面积大,水能资源丰富
B. 受降水影响,森林覆盖率东部大于西部
C. 地势平坦,宜大幅度提高城市建设用地比例
D. 其他及未利用地比重小,其面积比上海的未利用地少
28. 能迅速、准确调查全省土地利用现状的手段是( )
A. 地理信息系统 B. 遥感
C. 全球定位系统 D. 北斗导航
【答案】26. A 27. B 28. B
【解析】
【26题详解】
读图,该省级行政区土地利用结构中,以牧草地为主,占比重很大,应是我国牧区的省分,可能为内蒙古,A对。 山西、河南耕地占比重较大,B、D错。贵州位于我国西南林区,林地多,不属于牧区,D错。
【27题详解】
结合上题,该省是内蒙古自治区,地形平坦,落差小,水能资源少,A错。降水东多西少,受降水影响,森林覆盖率东部大于西部,B对。地势平坦,地广人稀,不宜大幅度提高城市建设用地比例,C错。其他及未利用地比重较大,其面积比上海的未利用地多,D错。
【28题详解】
能迅速、准确调查全省土地利用现状的手段是遥感,主要功能是拍摄遥感图像,获取信息,B对。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功能是分析、处理信息,A错。全球定位系统、北斗导航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C、D错。
资源诅咒系数是一个衡量地区经济发展(主要是第二产业发展)与地区资源优势偏离程度的指标,指数值越大,资源遭受诅咒的程度越高,即资源没有带来相应的财富并带动区域经济高速发展。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29. 山西省资源诅咒系数居高不下,可能的原因有 ( )
①产业结构单一;
②经济发展缓慢;
③生态环境脆弱;
④人均资源占有量高;
⑤吸引外资能力弱
A. ①②④ B. ②③⑤ C. ③④⑤ D. ①③⑤
30. 推测下列省区资源诅咒系数最低的是 ( )
A. 贵州 B. 上海 C. 内蒙古 D. 青海
【答案】29. D 30. B
【解析】
山西省资源诅咒系数居高不下,可能的原因有产业结构单一,以煤炭工业为主。资源诅咒系数最低的是上海,该地资源短缺,经济增长不依赖当地资源。
【29题详解】
资源诅咒系数的指数值越大,资源遭受诅咒的程度越高,即资源没有带来相应的财富并带动区域经济高速发展。山西省资源诅咒系数居高不下,可能的原因有产业结构单一,以煤炭工业为主,①对。经济发展缓慢是结果,②错。生态环境脆弱,易造成水土流失等问题,③对。人口多,人均资源占有量低,④错。基础设施不完善,吸引外资能力弱,⑤对。D对,A、B、C错。
【30题详解】
推测下列省区资源诅咒系数最低的是上海,该地资源短缺,经济增长不依赖当地资源,B对。贵州、内蒙古、青海的资源丰富,当地经济发展对资源依赖性强,资源诅咒系数大,A、C、D错。
二、非选择题
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上图为世界某国及其周边示意图。该国森林资源丰富,有“木材之国”之称,林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是世界主要的木材出口国之一。近年来,该国做出了限制原木出口量不得超出原木产量15%的决定。
(1)说明该国沼泽广布的原因。
(2)从气候方面分析该国森林资源丰富的原因。
(3)指出该国森林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4)试分析该国限制原木出口量的理由。
【答案】(1)地处盆地,排水不畅;地表植被丰富,涵养水源作用强;降水多,地表水系发达。
(2)位于赤道附近,全年高温;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较多。高温多雨的气候使雨林植被生长旺盛。
(3)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水土流失加重,洪涝灾害增加;生态系统遭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河流含沙量增大,河道淤积加重。
(4)可以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加工木材可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增加经济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
【解析】
【详解】(1) 根据经纬度,该国地处刚果盆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降水多,地表水系发达。盆地内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易积水成沼泽。属于热带雨林区,地表植被丰富,涵养水源作用强。
(2)该地有赤道穿过,位于热带,全年高温。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较多。属于热带雨林气候,高温多雨的气候使雨林植被生长旺盛。
(3) 森林有调节气候的功能,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该地森林资源的开发,吸收二氧化碳减少,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保持水土能力下降,导致水土流失加重,河流含沙量增大,河道淤积加重。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洪涝灾害增加。雨林生态系统遭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4) 近年来,该国做出了限制原木出口量不得超出原木产量15%的决定。限制原木出口,可以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加工木材,延长产业链,可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增加经济收入。利于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
32.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各题。
材料一 2014年5月21日中俄两国政府在上海签署天然气合作备忘录。从2018年起,俄罗斯开始向中国供气,合同期30年。
材料二 中俄将修建两条通往中国的天然气管道:东线始于东西伯利亚的“冰城”伊尔库茨克,管道修至中国东北;西线由西西伯利亚,至中国新疆,最终和我国的西气东输管道连接。
材料三 中俄天然气运输管道线路示意图
(1)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工程,在管道铺设过程中需要克服的不利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西线工程沿线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2)俄罗斯向中国输送天然气采用管道运输方式,此种运输方式的优点是?
(3)分析中俄天然气管道建设对俄罗斯和我国的意义。对俄罗斯的意义?
对我国的意义?
【答案】(1)气候寒冷 冻土广布 沼泽广布 地形起伏大 土地荒漠化
(2)连续性强;运量大;安全性高;损耗少
(3)对俄罗斯:有利于资源开发利用,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沿线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俄罗斯社会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等。对我国:缓解我国能源紧张状况,促进经济发展;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带动相关基础设施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等。
【解析】
【详解】(1)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工程,在管道铺设过程中需要克服的不利自然条件是气候寒冷、冻土广布、沼泽广布、地形起伏大。西线工程沿线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
(2)俄罗斯向中国输送天然气采用管道运输方式,管道运输方式的优点是连续性强,运量大,安全性高,损耗少。
(3)中俄天然气管道建设,对俄罗斯有利于资源开发利用,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能够带动沿线相关产业发展,
促进俄罗斯社会经济发展。管道建设及后期保养、维修工业,能够增加就业机会等。我国天然气的市场需求量大,对我国有利于缓解我国能源紧张状况,促进经济发展。天然气是清洁能源,有利于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环境质量。能够带动相关基础设施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等。
【点睛】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工程,分布纬度较高,需要穿过山区,在管道铺设过程中需要克服的不利自然条件是气候寒冷、冻土广布、沼泽广布、地形起伏大。管道建设,对俄罗斯有利于资源开发利用,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相关文档
- 民大附中(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2021-05-28 02:17:178页
- 嘉峪关市 2016-2017 学年第一学期2021-05-26 16:14:2014页
- 华安一中 2014—201 5 学年下学期2021-05-20 14:27:3910页
- 民大附中(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2021-05-19 13:36:4215页
- 庄河高中 2016-2017 学年度上学期2021-05-11 23:02:2512页
- 南郑中学 2016-2017 学年第一学期2021-05-11 22:16:2010页
- 2016—2017 学年第一学期第三次调2021-04-25 15:38:2511页
- 箬横中学2018年10月月考高二地理试2021-04-16 14:08:1010页
- 长安一中 2016~2017 学年度第一学期2021-04-13 20:36:43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