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7 MB
- 2021-05-28 发布
- 1 -
济南一中 2018 级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物理试题
说明:本试卷满分 100 分,时间 90 分钟。分为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综合题)
两部分,请将答案按要求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
第 I 卷(选择题,共 40 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已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
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
合题目要求。
1. 在城市车流量大、多路口交汇的地方常设置环岛交通设施,需要通过路口的车辆都按照逆
时针方向行进,有效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假设环岛路为圆形,车道的最大转弯半径为 72m;
汽车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车重的 0.8 倍。g 取 10m/s2,当汽车匀速率通过环形路段时,则
汽车的运动( )
A. 最大速度不能超过 24m/s
B. 所受的合力为零
C. 一定受到恒定的合外力作用
D. 受重力、弹力、摩擦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答案】A
【解析】
- 2 -
【详解】A.对汽车,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故当摩擦力最大时,速度最大
2
0.8 υmg m r
解得
24m/sυ
故 A 正确;
BCD.汽车做圆周运动,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合力提供向心力,故所受的合力一定
不为 0,故 B、C、D 错误;
故选 A。
2. 如图所示,用甲、乙两根筷子夹一个小球,甲倾斜,乙始终竖直。在竖直平面内,甲与竖
直方向的夹角为θ,筷子与小球间的摩擦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小球质量一定,随着θ缓慢减小,
小球始终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筷子甲对小球的弹力变小 B. 筷子乙对小球的弹力不变
C. 两根筷子对小球的弹力均增大 D. 两根筷子对小球的合力将增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ABC.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
根据平衡条件可知
2 1cosF F , 2 sinF mg
解得
1 tan
mgF , 2 sin
mgF
- 3 -
随着θ减小,F1,F2 都在增大,故 AB 错误,C 正确;
D.由于小球处于静止状态,两只筷子对小球的合力等于小球的重力,故一直不变,故 D 错误。
故选 C。
3. A、B 两小车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运动的位移 s 随时间 t 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 A
车的 s-t 图象为抛物线的一部分,第 7s 末图象处于最高点,B 车的图象为直线,则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A. A 车的初速度为 7m/s
B. A 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2m/s2
C. A 车减速过程运动的位移大小为 50m
D. 10s 末两车相遇时,B 车的速度较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AB.A 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设 A 车的初速度为 0v ,加速度大小为 a ,由图可知 7st
时,速度为零,由运动学公式可得:
7 0 7 0v v a
根据图象和运动学公式可知 10st 时的位移为:
10 40m 0 40mx
2
10 0 0
1 10 502x v t at v a
联立解得 22m / sa , 0 14m / sv ,故选项 B 正确,A 错误;
C.A 车减速过程运动的位移大小为 0
7
0 0 14 7m 49m2 2
vx t ,故选项 C 错误;
D.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10s 末两车相遇时 B 车的速度大小为:
B 4m / sxv t
- 4 -
A 车的速度为:
A 0 6m / sv v at
两车的速度大小相等,故选项 D 错误。
故选 B。
4. 图甲是某人站在接有传感器的力板上做下蹲、起跳和回落动作的示意图,图中的小黑点表
示人的重心。图乙是力板所受压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取重力加速度 g=10m/s2。根据图象分
析可知( )
A. 人的重力可由 b 点读出,约为 300N
B. b 到 c 的过程中,人先处于超重状态再处于失重状态
C. 人在双脚离开力板的过程中,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D. 人在 b 点对应时刻的加速度大于在 c 点对应时刻的加速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A.开始时人处于平衡状态,人对传感器的压力约为 900N,人的重力也约为 900N,
故 A 错误;
B.当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小于物体的真实重力时,就说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此时有向下的加
速度;当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大于物体的真实重力时,就说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此时有向上
的加速度;b 到 c 的过程中,人先处于失重状态再处于超重状态,故 B 错误;
C.双脚离开力板的过程中只受重力的作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故 C 正确;
D.b 点弹力与重力的差值要小于 c 点弹力与重力的差值,则人在 b 点的加速度要小于在 c 点
的加速度,故 D 错误;
故选 C。
5. 如图所示,在某次排球比赛中,一运动员将排球从 A 点水平击出,排球击中 D 点:另一运
动员将该排球从位于 A 点正下方且与 D 点等高的 B 点斜向上击出,最高点为 C,排球也击中
D 点,A、C 高度相同。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5 -
A. 两个过程中,排球的飞行时间相等
B. 后一个过程中,排球击中 D 点时速度较大
C. 两个过程中,运动员对排球所做功可能相等
D. 后一个过程中,排球击中 D 点时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较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AB.由于从 AB 两点发出的球都能到达 D 点,B 球从 C 到地面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
运动,根据竖直方向的运动可知
tB=2tA
vyA=vyB
由于水平方向的位移相同,根据 xv t水= 可知
vA 水>vB 水
根据速度的合成可知,A 抛出时的速度 vA0=vA 水,A 落到 D 点时的速度
2 2
yAAD vv v A水=
B 落到 D 点时的速度
2 2
BD yB Bvv v 水=
故两过程中,后一个过程中,排球击中 D 点时速度较小,故 AB 错误;
C.第一个过程中对排球做功
2
1 A
1
2W mv 水
第二个过程中对排球做功
2 2
1 B0 BD
2 2
yB B
1 1 1 ( )2 2 2 vW mv mv vm 水
因为 vA 水>vB 水,可知 W1 可能等于 W2,选项 C 正确;
D.由于竖直方向做的是自由落体运动,下落的高度相同,故落地时竖直方向的速度相同,
vyA=vyB
则重力的瞬时功率
- 6 -
P=mgvy
相同,故 D 错误;
故选 C。
6. 如图所示为一种修正带,其核心结构包括大小两个齿轮、压嘴座等部件,大小两个齿轮是
分别嵌合于大小轴孔中的并且齿轮相互吻合良好,a、b 点分别位于大小齿轮的边缘且 Ra:Rb
=3:2,c 点位于大齿轮的半径中点,当纸带以速度 v 匀速走动时 b、c 点的向心加速度之比
是( )
A. 1:3 B. 2:3 C. 3:1 D. 3:2
【答案】C
【解析】
【详解】a、b 属于齿轮传动,有线速度相等,即 va=vb,因为 Ra:Rb=3:2,由 v R 可知
2
3
a b
b a
R
R
又因为 a、c 属于同轴传动,它们具有共同的角速度,故 a c ,当纸带以速度 v 匀速走动
时 b、c 点的向心加速度之比
2
2
2
3 2( ) 3:12 1.5
b b b
c c c
a R
a R
故选 C。
7. 如图所示,A、B 两个圆环套在粗细均匀的光滑水平直杆上,用绕过固定在竖直杆上光滑定
滑轮的细线连接,现让水平杆随竖直杆匀速转动,稳定时,连接 A、B 的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
角分别为α和θ,已知 A 和 B 的质量分别为 m1 和 m2,则 1
2
m
m 的值是( )
- 7 -
A. cosα
cos
B. sinα
sin
C. tanα
tan
D. tan
tanα
【答案】A
【解析】
【详解】设细线的拉力为 F,滑轮到水平杆的距离为 h,对 A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2
1sin tanF m h
对于 B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2
2sin tanF m h
解得
1
2
cos
cos
m
m
故 A 正确,BCD 错误。
故选 A。
8. 如图所示,带电小球 A 用绝缘细线悬挂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电场的电场强度为 E,
将带电小球 B 固定在匀强电场中,A、B 间的距离为 r,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37°,悬挂小
球 A 的悬线刚好竖直,不计小球的大小,静电力常量为 k,sin 37°=0.6,cos 37°≈0. 8,则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8 -
A. 小球 A 一定带正电
B. 小球 A 和 B 一定带异种电荷
C. 小球 A 的带电量为
25
3
Er
k
D. 小球 B 的带电量为
25
4
Er
k
【答案】D
【解析】
【详解】AB.根据平衡可知,若 A 带正电,则 B 球带负电.若 A 球带负电,则 B 球也带负电,
因此小球 A 和 B 带电电性不确定,故 AB 错误;
CD 由题意知,
A B
A2 cos37q qk q Er
则
2
B
5
4
Erq k
因此 A 的带电量无法确定,故 C 错误 D 正确.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
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9. 2020 年 7 月 23 日,中国“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升空,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开启了火星探
测之旅,迈出了我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如图所示,“天问一号”被火星捕获之后,
需要在近火星点 P 变速,进入环绕火星的椭圆轨道。则关于“天问一号”,下列说法中正确
的是( )
- 9 -
A. 由轨道Ⅰ进入轨道Ⅱ需要在 P 点加速
B. 在轨道Ⅰ上经过 P 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在轨道Ⅱ上经过 P 点时的加速度
C. 在轨道Ⅰ上运行周期大于在轨道Ⅱ上运行周期
D. 在轨道Ⅰ上运行时的机械能大于在轨道Ⅱ上运行时的机械能
【答案】CD
【解析】
【详解】A.由轨道Ⅰ进入轨道Ⅱ需要在 P 点减速,故 A 错误;
B.在轨道Ⅰ上经过 P 点时的加速度等于在轨道Ⅱ上经过 P 点时的加速度,都是由万有引力提
供向心力,故 B 错误;
C.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
2
2 2
4MmG m rr T
解得
3
2 rT GM
因为轨道Ⅰ的半径大于轨道Ⅱ的半径,所以在轨道Ⅰ上运行周期大于在轨道Ⅱ上运行周期,
故 C 正确;
D.从轨道Ⅰ变到轨道Ⅱ需要减速,所以在轨道Ⅰ上运行时的机械能大于在轨道Ⅱ上运行时的
机械能,故 D 正确。
故选 CD。
10. 如图所示,右端带有固定挡板的小车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物块放在车上,用轻弹簧与挡
板相连,弹簧处干原长,给小车施加向右的拉力 F,使拉力 F 从零开始不断增大,则弹簧的弹
力 NF 大小和平板车对物块的摩擦力 f 大小随 F 变化图像,正确的是( )
- 10 -
A. B.
C D.
【答案】AD
【解析】
【详解】AB.设物块的质量为 m,车的质量为 M,物块没有发生滑动时,对于整体,根据牛
顿第二定律得
Fa m M
此时弹簧的弹力为 0,摩擦力
mf ma Fm M
发生滑动后,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大小不变,故 B 错误,A 正确;
CD.物块没有发生滑动时,弹簧的弹力为 0,当物块滑动后,摩擦力大小不变,对于物块 m,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N mF f ma
解得
N m
mF F fm M
故 C 错误,D 正确。
故选 AD。
11. 某静电场在 x 轴正半轴上的电势Φ随 x 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
- 11 -
A. x1 处跟 x2 处的电场强度方向相同
B. x1 处跟 x2 处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
C. 若把带正电的粒子从 x1 处移到 x2 处,电场力先做正功再做负功
D. 同一个带正电的粒子在 R 处具有的电势能小于 x2 在处的电势能
【答案】A
【解析】
【详解】A.x1 和 x2 处的斜率都是负值,说明场强方向相同,故 A 正确;
B.x1 处的斜率大于 x2 处的斜率,说明 x1 处的电场强度大于 x2 处的电场强度,故 B 错误;
C.从 x1 处到 x2 处,电势逐渐降低,则移动正电荷,电场力一直做正功,电势能一直减小,
故 C 错误;
D.根据 Ep=qφ可知,正电荷在 R 处具有的电势能为零,在 x2 处的电势小于零,所以正电荷在
此具有的电势能小于零,电势能为标量,正负号表示大小,所以同一个带正电荷的粒子在 R
处具有的电势能大于在 x2 处的电势能,故 D 错误。
故选 A。
12. 如图所示,轻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上端放有质量为 m 的物块,系统处于静止状
态,此时弹簧的压缩量为 1x 。现用一竖直向上的力 F 使物块向上运动, x 表示物块离开初始
位置的位移,拉力 F 随 x 变化图像如图所示,其斜率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 物块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 12 -
B. 物块刚开始运动的瞬间加速度为 0F gm
C. 物块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弹簧与物块整体机械能守恒
D. 当弹簧恢复原长的瞬间,物块的速度 0 1 1
1
F F xv gxm
【答案】AD
【解析】
【详解】B.最开始处于平衡状态
1mg kx
施加向上拉力,物块刚开始运动的瞬间
0 1 1F kx mg ma
解得
0
1
Fa m
故 B 错误。
A.物块向上运动的过程中
1F k x x mg ma
即
1F kx kx mg ma
由图可知
0F F kx
解得,加速度为
0 1F kx mga m
加速度为定值,即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 A 正确;
C.物块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将物块与弹簧看成整体,拉力对物体做正功,整体机械能增加,
故 C 错误;
D.由题意可知,弹力做功图像如图所示,
- 13 -
弹簧弹力做的功即为所围成图形的面积
2
1
1
2W kx弹
以物块为研究对象,拉力做的功即为围成图形的面积,由动能定理可知
2 2
0 1 1 1 1
1 1 1
2 2 2F F x mgx kx mv
又因为
1mg kx
解得
0 1 1
1
F F xv gxm
故 D 正确。
故选 AD。
第 II 卷(综合题,共 60 分)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 6 小题,共 60 分。
13. 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做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在纸
带上依次取了 A、B、C、D、E、F、G 七个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
出,从每一个计数点处将纸带剪开分成六条,分别为 a、b、c、d、e、f,将这六条纸带由短到
长紧靠但不重叠地粘在 xoy 坐标系中,得到如图所示的直方图,最后将各纸带上端中心连起来,
得到表示 v-t 关系的图象。已知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 50Hz,为表示 —v t 关系,图中 x 轴
对应物理量是时间 t,y 轴对应物理量是速度 v。
- 14 -
(1)图中各纸带上端中心连线是一条倾斜的直线,由此可以判断小车做的是_____________运
动。
(2)如图所示,图中 t4 为__________s。
(3)在纸带未剪断时,量出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 xAB=2.12cm、xBC=2.51cm、
xCD=2.91cm、xDE=3.31cm、xEF=3.70cm、xFG=4.11cm,则小车的加速度大小 a=________m/s2(计
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 (1). 匀加速直线 (2). 0.35 (3). 0.40
【解析】
【详解】(1) [1]纸带上端中心连线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说明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相等,由
此可以判断小车做的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2) [2]图中
4 3.5 3.5 0.1s 0.35st T
(3)[3]根据逐差法可求出加速度为
2
2 2
2
2
4.11 3.70 3.31 2.91 2.51 2 2 m/ 4.1 10
1 s 0. 0 /s9 0. m9
FG EF DE CD BC ABx x x x x xa T
14. 某同学为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 g ,设计如图中所示实验。
(1)将宽度为 d 的遮光条固定在小车上,测得小车和遮光条的总质量为 M ,将右端固定有定滑
轮的长木板左端垫高。使小车能够在长木板上匀速滑下;
(2)细线平行于木板平而且跨过滑轮,一端与小车相连,另一端挂上 6 个钩码,已知每个钩码
的质量为 m ,且恰好有 4M m= ;
(3)将小车从距离光电门为 x 处由静止释放,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挡光时间 1t ,则遮光条通
过光电门时小车的速度 1v ___________,小车的加速度 1a ___________;
- 15 -
(4)接着每次实验时取下一个悬挂的钩码放到小车里,再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小车,记录悬
挂钩码的个数 n ,测得每次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挡光时间为t ,测出多组数据,并绘出 2
1n t
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图线斜率为 k ,则当地重力加速度 g ___________(用字母 d 、x 、k
表示)。
【答案】 (1).
1
d
t (2).
2
2
12
d
xt (3).
25d
kx
【解析】
【详解】(3)[1]遮光条通过光电门时小车的速度
1
1
dv t
[2]由速度位移公式 2 2
0 2v v ax 得,小车的加速度为
2 2
1
2
12 2
v da x xt
(4)[3]小车通过光电门的速度
dv t
根据 v2=2ax 得
2
2 2d axt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10 10
nmg nga m
解得
- 16 -
2
2
5 1dn gx t
则有
25d kgx
得
25dg kx
15. 热气球为了便于调节运动状态,需要携带压舱物,某热气球科学考察结束后正以大小为的
速度匀速下降,热气球的总质量为 M,当热气球离地某一高度时,释放质量为 1
4 M 的压舱物,
结果热气球到达地面时的速度恰好为零,整个过程中空气对热气球作用力不变,忽略空气对
压舱物的阻力,重力加速度为 g,求:
(1)释放压舱物时气球离地的高度 h;
(2)热气球与压舱物到达地面的时间差.
【答案】(1)
23
2
v
g
(2) 2v
g
【解析】
【详解】(1)由题意知 F 浮=Mg
释放压舱物后: 1 1
4 4浮
F M M g M M a
即热气球向下做匀减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1
3a g
由于热气球到地面时的速度刚好为零,则
2 23
2 2
v vh a g
(2)设压舱物落地所用时间为 t1,根据运动学公式有: 2
1 1
1
2
h vt gt
解得:
1
vt g
- 17 -
设热气球匀减速到地面所用时间为 t2 ,则 2
1
2
h vt
解得:
2
3 vt g
因此两者到达地面所用时间差为:
2 1
2 vt t g
16.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 m 的小物块,以 v0=15m/s 的速度向右沿水平面运动 12.5m 后,冲上
倾斜角为 37o 的斜面,若物块与水平面及斜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0.5,斜面足够长,物块从水
平面到斜面的连接处无能量损失.求
(1)物块在斜面上能达到的最大高度;
(2)物块在斜面上运动所需的时间.(g=10 m/s2,sin37o=0.6,cos37o =0.8)
【答案】(1)3m(2)3.2s
【解析】
【分析】
(1)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减速运动,然后滑上斜面做减速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在水
平面和斜面上的加速度,根据运动公式求解物块在斜面上能达到的最大高度;(2)物块滑上
斜面最高点后继续向下滑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结合运动公式求解物块在斜面上运动所需的
时间.
【详解】(1)小物块在水平面上: 2
1 5 /a g m s
2 2
1 0 12v v a x
解得: 1 10 /v m s
小物块在斜面上向上运动: 2
2 sin cos 10 /a g g m s
2
1 20 2v a s
可解得: 5s m
- 18 -
所以: 3h ssin m
小物块在斜面上向上运动时间: 1
1
2
0 1.0vt sa
小物块在最高点时: mgsin > 2
1
t
所以物块会匀加速下滑
加速度 2
3 2 /a gsin gcos m s
向下匀加速运动时间: 2
3 2
1
2S a t
解得: 2 5t s
小物块在斜面上运动所需时间为: 1 2 1 5 3.2t t t s s( )
【点睛】此题是典型的牛顿第二定律应用问题,关键是求解在每个阶段的物块的加速度,联
系运动公式求解.
17. 如图所示,水平光滑地面上停放着一辆小车,小车的左端为半径 R=0.2m 的四分之一光滑
圆弧轨道 AB,AB 的最低点 B 与小车的上表面相切。现小车的左侧靠在竖直墙壁上,可视为
质点的物块从 A 点正上方 H=0.25m 处无初速度下落,恰好落入小车圆弧轨道,并沿圆弧轨道
滑下最终小车与物块一起运动。已知小车的质量为 M=5kg,物块的质量为 m=1kg,物块与小
车水平部分间的动摩擦因数μ= 0.5,不考虑空气阻力和物块落入圆弧轨道时的能量损失,重力
加速度 g=10m/s2。求:
(1)物块到达圆弧轨道最低点 B 点时的速度 vB 的大小及轨道对它支持力 FN 的大小;
(2)物块和小车最终速度 v 的大小及此过程产生的热量 Q;
(3)物块最终距离 B 点的距离 x。
【答案】(1)3m/s,55N(2)0.5m/s,3.75J(3)0.75m
【解析】
【详解】(1)从物块开始下落到物块到达 B 点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mg(H+R)= 21
2 Bmv
代入数据解得
- 19 -
vB=3m/s
在 B 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N-mg =m
2
Bv
R
得
FN=55N
(2)小车离开墙壁后小车与物块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以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vB=(M+m)v
解得
v=0.5m/s
由能量守恒定律得
21
2 Bmv - 21
2 m M v( ) =Q
得
Q=3.75J
(3)系统产生的热量
Q=fx=μmgx
得
x=0.75m
18. 如图所示,长为 3L 的轻杆左端套在固定的水平转轴 O 上,右端连接有质量为 M 的小球 A,
绕过两个光滑定滑轮 C、D 的细线一端连接 A 球,另一端连接 B 球,开始时轻杆水平,C、A
间的细线竖直且长度为 L,由静止释放 A 球,当 A 球运动到最低点时,速度刚好为零,重力
加速度为 g,BD 段细线足够长。轻杆与水平转轴间无摩擦,求:
(1) B 球的质量:
(2)释放 A 球的瞬间,A 球的加速度大小;
(3)若改变 B 球的质量,使 A 球由静止释放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1
2 g,则 A 球运动到最低点时速
度多大?
- 20 -
【答案】(1) 3
4 M;(2) 1
7 g;(3)5 5
42 gL
【解析】
【详解】(1)当 A 球运动到最低点时,由几何关系可知,B 球上升的高度
2 2(3 ) (4 ) 4h L L L L
设小球 B 的质量为 m,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3Mg L mgh
解得
3
4m M
(2)设刚释放 A 球时的加速度 a,对 A 研究
Mg T Ma
对 B 研究
T mg ma
解得
1
7a g
(3)设改变后 B 球的质量为 m,根据题意有
- 21 -
M m g M m a
解得
1
3m M
设 A 球运动到最低点时细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根据几何关系
3cos 5
设 A 球运动到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1v ,B 球的速度大小为 2v ,则
1 2cosv v
根据机械能守恒
2 2
1 2
1 13 2 2MgL m gh Mv m v
解得
1
55 42v gL
相关文档
- 宁夏大学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2021-05-28 19:38:1118页
- 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2021-05-28 19:20:5023页
- 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2021-05-28 18:45:0127页
- 山东省青岛市青岛二中分校2021届高2021-05-28 18:37:5819页
- 山东省枣庄滕州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2021-05-28 18:20:3525页
- 陕西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附属中学202021-05-28 17:54:4315页
- 福建省永安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2021-05-28 13:47:3815页
- 山东省德州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2021-05-28 13:06:0124页
- 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2021-05-28 13:04:1814页
- 北京市丰台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2021-05-28 11:25:20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