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9 MB
- 2021-05-28 发布
自然界中哪些地
方存在纯碱?
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国内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
寸草不生的盐碱地
1.从天然碱的形成推测碳酸钠在水中结晶
析出主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2.根据天然碱的存在及其主要化学成分,
请你设想工业生产碳酸钠的主要原料是什
么?为什么?
路布兰法——世界上最早实现纯碱的工业生产
1.用硫酸将食盐转变为硫酸钠
NaCl+H2SO4 NaHSO4+HCl↑
NaCl+NaHSO4 Na2SO4+HCl ↑
120℃
600~700℃
2.将硫酸钠与木炭、石灰石一起加热,反应生成碳酸
钠和硫化钙
Na2SO4+2C Na2S+2CO2↑
Na2S+CaCO3 Na2CO3+CaS
1000℃
1000℃
(索尔维制碱法)
比利时化学家——索尔维
2、 20℃时,由NH4HCO3、NaCl和H2O配制成一
混合溶液,当把溶液加热蒸发后冷却至20℃ ,首
先析出的物质是什么?
20℃时一些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g
NaCl NH4Cl Na2CO3 NaHCO3 NH4HCO3
35.9 37.2 21.5 9.6 21.7
1、向AgNO3溶液中滴加KCl将会看到什么现象?
(索尔维制碱法)
CaCO3=CO2+CaO
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2NaHCO3=Na2CO3+CO2+H2O
CaO+H2O=Ca(OH)2
2NH4Cl+Ca(OH)2=2NH3+CaCl2+2H2O
产品
副产品
优点:
原料便宜易得,产品纯度高,氨和部
分二氧化碳可以循环使用,制作步骤简单。
缺点:
副产物氯化钙的处理,食盐的利用率
不高,大约只有70%。
侯德榜个人简历:
1890年 出生
1911年 考入清华留美预备学校,后以10门功课
1000分的优异成绩被保送到美国留学
1916年 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士学位
1919年 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
1921年 获博士学位
(侯氏制碱法)
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2NaHCO3=Na2CO3+CO2+H2O
原料Ⅱ
NH3 CO2
(原料Ⅰ,来自合成氨)
(副产品)
根据联合制碱法生产原理示意图,分析比较
它与氨碱法的有哪些异同?
相同点:
不同点:
原理相同
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2NaHCO3==== Na2CO3+CO2↑+H2O↑
△
原料的来源和副产物不同
在纯碱的生产过程中是
先通入NH3还是CO2?
人类历史上,科学技术的突破性重大发现和
成果总是与一些伟大的名字联系在一起,路布兰
(1791)、索尔维(1862)和侯德榜(1924)的
名字都铭刻在人类制碱技术发展的历史上,你知
道吗?路布兰是一名医生,索尔维是在工作中学
习化学的,侯德榜是化学工程学博士。根据三个
人所处的年代及学习经历,你对技术与科学的关
系有哪些新的认识?
氨碱法的生产原理重点:
难点:
离子反应的实质就是使离子的浓
度减小
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2NaHCO3==== Na2CO3+CO2↑+H2O↑
△
1.下列属于侯氏制碱法的优点的是( )
A.氨和二氧化碳由合成氨厂提供
B.母液可回收氯化铵
C.氯化钠的利用率达96%
D.以上全是
D
2.工业上常用氨碱法制碳酸钠,但却不能用氨
碱法制碳酸钾,这是因为在溶液中( )
A.KHCO3溶解度较大
B.KHCO3溶解度较小
C.K2CO3溶解度较大
D.K2CO3溶解度较大
A
3.为了检验纯碱的质量(可能含有少量小苏打),
取少量样品进行实验,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A.加热后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
B.滴加盐酸,观察现象
C.溶于水中,滴加少量BaCl2溶液,观察现象
D.溶于水中,滴加少量澄清的石灰水,观察现象
A
4.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改革国外的纯碱生产工
艺,生产流程可简要表示如下:
(1) 副产品的一种用途为 。
(2)使原料氯化钠的利用率从70%提高到90%以
上,主要是设计了 的循环。
用作化肥或焊药或电解
液
Ⅰ
(3)为检验产品碳酸钠中是否含有氯化钠,可取少量试样
溶于水后,再滴加 。
(4)向母液中通氨气,加入细小食盐颗粒,冷却析出副产
品,通氨气的作用有 。
(a) 增大NH4+的浓度,使NH4Cl更多地析出
(b) 使NaHCO3更多地析出
(c) 使NaHCO3转化为Na2CO3,提高析出的NH4Cl纯度
稀HNO3和AgNO3溶液
AC
5. 根据侯德榜制碱法原理并参考下表数据,实验室制备纯碱的主要步骤是:将
配制好的饱和NaCl溶液倒入烧杯中加热,控制温度在30—35℃,搅拌下分批加
入研细的NH4HCO3 固体,加料完毕后,继续保温30分钟,静置、过滤得
NaHCO3 晶体,用少量蒸馏水洗涤除去杂质,抽干后,转入蒸发皿中,灼烧两
小时,得到Na2CO3固体。
(1)反应温度控制在30—35℃,是因为若高于35℃,则 ;若低于
30℃则 ;为控制此温度范围,应采取的加热方法是 。
(2)加料完毕后,继续保温30分钟,目的是 ;只析出NaHCO3 晶
体的原因是 ; 用蒸馏水洗涤NaHCO3 晶体的目的是除
去 杂质(以化学式表示)
四种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g∕100g水)表:
0℃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100 ℃
NaCI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39.8
NH4HCO3 11.9 15.8 21.0 27.0 _① _ _ _
NaHCO3 6.9 8.1 9.6 11.1 12.7 14.5 16.4 _
NH4Cl 29.4 33.3 37.2 41.4 45.8 50.4 55.3 77.3
① >35℃ NH4HCO3会有分解
NH4HCO3分解
反应速率降低 水浴加热
使反应充分进行
NaHCO3的溶解度最小
NaHCO3; NaCl; NH4HCO3; NH4Cl
上网查阅资料:
1、我国纯碱生产现状。
2、现阶段氯化钙的新用途。
相关文档
-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2单元圆柱2021-05-28 20:00:1524页
-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课2021-05-28 19:59:0817页
- 部编人教版语文 小学四年级下册教2021-05-28 19:58:4511页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2021-05-28 19:58:3321页
-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作文(课堂教学2021-05-28 19:58:3329页
-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课件2021-05-28 19:57:3114页
-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课件2021-05-28 19:57:3147页
- 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课件第三观察日2021-05-28 19:57:2927页
-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课件-(课2021-05-28 19:57:2612页
- 人教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课堂2021-05-28 19:56:03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