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50 KB
- 2021-05-28 发布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
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现类主观题专练
1.夏季本应是猪肉销售淡季,猪肉价格通常会下降,但 2016 年却一反常态,多地猪肉价格
强劲反弹,创近两年内新高。据调查,近几年,由于猪肉价格持续低迷,养猪农户基本上无
利可图,养殖户大大减少;同时,由于生物能源的持续发展,玉米、大豆等粮食价格一路看
涨,猪饲料的价格也就跟着上涨。专家认为,此次猪肉价格上涨是价格连续下跌后的理性回
归,由于价格上涨,养殖户在利益的驱使下会扩大生产规模,肉价不可能出现过度上涨,这
正是市场这只无形之手调节的结果。
依据材料,运用生活与消费的知识,分析材料体现的经济生活道理。
答案 (1)供求影响价格。养猪农户大大减少,导致生猪供应量减少,猪肉价格上涨。
(2)价值决定价格。猪饲料价格上涨,养猪成本增加,导致猪肉价格上涨。
(3)价格变动调节产量,影响生产经营。猪肉价格持续低迷,生猪供应量减少;猪肉价格上涨,
养殖户扩大规模。
(4)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2.长期以来,技术工人社会地位低,收入不高。为了让广大技能人才能有更多的获得感,Z
省政府出台方案,完善技术工人薪酬激励机制,加大对技能要素参与分配的激励力度,推动
企业建立高技能人才岗位津贴制度……一系列举措健全了公平公正的分配体制机制,带动了
该省广大产业工人增技增能的热情,推动了该省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中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 Z 省政府在增加技能人才获得感过程中所运用的宏观调控手段。
(2)分析 Z 省加大对技能要素参与分配的激励力度这一举措的正确性。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2
答案 (1)Z 省政府通过收入分配政策这一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增加技能人才的获得感。
(2)Z 省加大对技能要素参与分配的激励力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技术要素存在合理性、合
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增加技能人才的收入、
推动经济发展。
3.2016 年中央财政安排 500 亿元奖补资金,推动地方政府和中央企业综合运用兼并重组、
债务重组和破产清算等方式加快化解钢铁、煤炭行业过剩产能。此外我国财政支出还用于以
下领域:教育方面,继续实施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社会保障和就业方面,完善养老
保险制度改革方案;脱贫攻坚方面,通过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增强贫困地区“造血”
功能和发展后劲;农业方面,继续推进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治理、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等
试点;生态环保方面,加大大气污染治理力度,推进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大新能源
汽车推广力度,推进环境监测体制改革。
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体现了我国财政的哪些作用。
答案 (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国家通过财政投入促进教育
公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国家在农业、扶贫、生态环保方面的投入有利于
资源合理配置。
(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化解过剩产能推动经济发展。
4.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
更可持续的发展”。
材料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贯彻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发展
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经济结构不断优
化。同时还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够高,创新能力不够强等问题。
材料二 与会各方代表就如何提升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各抒己见。
代表甲:当产品和服务“有没有”不再是问题时,“好不好”就成了关键。把提高供给体系
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代表乙:“中国经济到了由大变强的关键期,最重要的支撑是科技创新”。一方面国家要加
大投入支持基础研究领域长期攻关,推动原始创新;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代表丙:要在完成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农户经营权流转的办法,在
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振
兴,让这片田野更富有生机、充满希望。
代表丁:我国外贸市场份额稳步提升,动力转换和结构调整不断加快,但与贸易强国的要求
尚有差距。对此,要以创新驱动和扩大开放为动力,加快外贸新优势培育,推进从贸易大国
向贸易强国的转变。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3
根据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概括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并结合代表发言为提升
我国经济发展质量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 (1)特点: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需要进一步转变发展方
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
(2)建议:①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②推进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把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
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建立以企业为主
体、市场为导向技术创新体系。给予创新主体财政、金融等支持。④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完善三权分置制度。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
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⑤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加快转变对外
经济发展方式。拓展对外贸易,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
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推进贸易强国建设。
5.培育巩固引进外资新优势,促进吸收外资实现稳定增长是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任务。
2016 年,我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 27 900 家,同比增长 5%,实际使用外资金额 8 132.2 亿
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4.1%,居全球第三位。其中,高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 955.6 亿元人
民币,同比增长 86.1%。上海、广东、天津、福建四个自贸试验区实际使用外资达 879.6 亿
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81.3%,以万分之五的国土面积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的 10.8%。
国务院在《关于促进外资增长若干措施的通知》中明确表示,积极利用外资是我国对外开放
战略的重要内容。2017 年 7 月,国务院就减少了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负面清单中的 10 个条
目、27 项措施。鼓励外资参与国内企业优化重组,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简化程序,
放宽限制,支持境外投资者以并购方式设立外商投资企业,支持国内企业多渠道引进国际先
进技术、管理经验和营销渠道。
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吸收外资有哪些新优势?外资参与国企混改对国企发展有什么积极影
响?
答案 (1)新优势:外商投资加快向高端产业聚集;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带来巨大红利;放宽
准入,鼓励外资参与国企混改。
(2)积极影响:增强国有资本控制力,实现国企与外资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发挥国企在供给
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主导作用;借助外资的技术、境外营销渠道等提高国企的国际影响力和竞
争力;加快国企“走出去”步伐,拓宽国企的发展空间。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经历改革开放 40 年发展,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第一大贸易国、制造业第一大国。世界经济论坛《2016-2017 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中
国在全部 138 个经济体中排名第 28 位,再次成为全球新兴经济体中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
材料二 当前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受到来自新兴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双重制约,传统劳动密集型
产品与以机械设备为代表的投资品出口存在不同程度下降。伴随中国要素成本与资源环境约
束增强,传统劳动密集型出口商品成本不断攀升,价格等方面比较优势弱化,与周边发展中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4
国家相比,工资成本、环境成本等方面明显不占优势。与此同时,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等出
口产品面临着来自发达国家的竞争,仍难以迅速占领国际市场,短期内新的外贸增长点尚未
形成。
(1)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体现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如何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
答案 (1)①材料一说明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②材料二说明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我
国的外贸发展面临困境。
(2)①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科技创新,促进传统劳动密集型出口商品升级转型,提高
其科技含量,增加其附加值。②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增强
资本技术密集型商品出口竞争力,提高其出口比重。③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和服务为核
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
相关文档
- 高考政治热点点拨背景材料考点链接2021-05-28 19:34:548页
- 高考政治大二轮复习专题一生活与消2021-05-28 19:33:587页
-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每日一题第24周创2021-05-28 19:33:444页
- 高考政治热点知识专题复习民族宗教2021-05-28 19:28:504页
- 高考政治大二轮复习专题七国际关系2021-05-28 19:22:298页
-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四单元认识社会2021-05-28 19:13:155页
- 高考政治大二轮复习直面大题二2021-05-28 19:03:4710页
-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十七2021-05-28 18:58:305页
- 高考政治热点知识专题复习中国共产2021-05-28 18:57:545页
-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一各具特色的2021-05-28 18:57:38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