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6.50 KB
- 2021-05-28 发布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 Word 版,请按住 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
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 Word 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堂检测·素养达标
【概念·诊断】
1.协同进化就是“生态的舞台,进化的表演”,协同进化丰富了生物的
多样性。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
①协同进化可发生在不同物种之间
②协同进化可发生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
③猎豹与羚羊之间的“军备竞赛”实现了二者的协同进化
④研究协同进化无法预测某物种的存在
⑤捕食者的存在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⑥协同进化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⑦种群内部个体间的差异体现了物种多样性
【解析】选④⑦。协同进化可发生在不同物种之间,也可发生在生物与
无机环境之间,①②正确;羚羊与猎豹之间的“军备竞赛”淘汰了二者
中的老、弱、病、残等个体,实现了二者的协同进化,③正确;研究协同
进化可预测某物种的存在,如达尔文根据某种兰花具有细长花距而预
测出为其传粉的某种昆虫应具有吸管似的口器,④错误;捕食者往往捕
食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
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有利于生物多样性
的形成,⑤正确;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
断进化和发展,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出现,⑥正确;种群内部所有个体
属于同一物种,个体间的差异体现了基因多样性,不能体现物种多样
性,⑦错误。
2.(2019·江苏学考真题)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是 ( )
A.个体 B.种群
C.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
【解析】选 B。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
3.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
本环节
B.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C.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它们长期协同进化形成的相
互适应特征
D.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会产生抗药性的突变个体,青霉素的选择作用
使其生存
【解析】选 D。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
隔离三个基本环节,A 正确;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能定向改
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B 正确;协同进化是不同物种
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所以蜂鸟细
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它们长期协同进化形成的相互适应特
征,C 正确;细菌中原本存在各种各样的突变个体,接触青霉素后,有抗
药性的突变个体存活了下来,其他个体不能生存。青霉素对细菌进行了
选择,所以并不是细菌接触青霉素后产生突变个体,而是青霉素选择出
了抗药突变个体,D 错误。
4.狼和鹿是捕食和被捕食的关系,从进化的角度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
A.狼在客观上起着促进鹿进化的作用
B.狼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C.鹿奔跑速度的加快可加速狼的进化
D.鹿的进化速度比狼的进化速度快
【解析】选 D。任何一个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的,不同物种之间在相互
影响中共同进化和发展。狼和鹿互为对方的生物环境,对对方进行选择,
相互选择的结果是使双方都朝着快速奔跑的方向进化,它们的进化速
度是相当的,不能说谁快谁慢。
5.如图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是突变和基因重组 B.②是自然选择
C.③是自然选择学说 D.④是物种多样性
【解析】选 C。①是基因频率的变化;②是突变和基因重组以及自然选
择;④是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6.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个体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
次的内容
B.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不同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协同进化
的结果
C.物种的绝灭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D.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新物种形成的过程
【解析】选 B。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
样性,A 错误;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协同进化的结果,协同进化是不同生
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B 正确;
绝灭的物种一般是不适应环境的,它会被新物种替代,有利于生物多样
性的形成,C 错误;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层次,不能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就是新物种的形成过程,D 错误。
【思维·跃迁】
7.无花果的隐头花序花托的顶端有一个很小的开孔,专有的、高度特化
的榕小蜂雌蜂进入小孔后在花上产卵,雌蜂在花序上爬行时能进行传
粉,无花果隐头花序是榕小蜂幼体唯一的栖息场所和食物来源。下列分
析正确的是 ( )
A.榕小蜂特殊的生殖行为决定了无花果的变异方向
B.两者的依存关系是相互选择协同进化的结果
C.花序的特化是无花果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D.两种生物所发生的可遗传的变异决定了进化的方向
【解析】选 B。变异是不定向的,榕小蜂特殊的生殖行为只是起了选择
作用;榕小蜂和无花果之间互利共生,两者的依存关系是相互选择协同
进化的结果;花序的特化并未产生生殖隔离,故不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
条件;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8.如图表示几种哺乳动物的起源情况,回答问题。
(1)图示表明现存的各类哺乳动物具有共同的____________。
(2)原始哺乳动物(A)能进化成各种不同的哺乳动物,从内在原因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 外 部 原 因 看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图示可以很好地体现生物的______________性和____________
性。
(4)如果改变图中动物的生活环境,______________的动物能在新的环
境中生存下来,而________________的动物则被淘汰。
【解析】(1)图中表明现存的哺乳动物(B~G)具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原
始哺乳动物。(2)原始哺乳动物进化为各种不同哺乳动物的内在原因是
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而外部原因则是生存环境多样化。(3)自然选
择不断地进行,通过一代代的生存环境的选择作用,物种变异被定向地
向着一个方向积累,于是性状逐渐和原来的祖先不同了,这样新的物种
就形成了。因为生物所在的环境是多种多样的,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也
是多种多样的,所以经过自然选择也就形成了物种的多样性。经过自然
选择存活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该图可显示生物的多样性和适
应性。(4)在新环境中,只有适应新环境的变异类型才能被保留下来,而
不能适应新环境的变异类型则被淘汰。
答案:(1)原始祖先 (2)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 环境是多样的 (3)
多样 适应 (4)适应新环境变异 没有适应新环境变异
【拓展·探究】
9.科研人员向养殖乳牛的牛棚和牛身上喷洒了杀虫剂 A,苍蝇几乎死
光。过了一段时间,苍蝇又多起来了,又喷洒了杀虫剂 A,大多数苍蝇死
了,没过多久,苍蝇又多起来,又喷洒杀虫剂 A,如此反复进行了 5 次,会
发现杀虫剂 A 的效果一次比一次差。
(1)科研人员猜测,时间久了,杀虫剂失效了。请你简要解释如何验证科
研人员的这个猜测。
(2)科研人员用苍蝇抗药性增强来解释杀虫剂 A 的效果一次比一次差。
请你从变异和进化的角度解释杀虫剂 A 的效果一次比一次差的原因。
【解析】(1)可将新配制的杀虫剂和原来配制的杀虫剂同时用于两组类
型相同的且没有接触过这种杀虫剂的苍蝇,比较它们的效果,以证明杀
虫剂 A 是否失效。(2)由于杀虫剂 A 使具有抗药性的苍蝇能够生存下来,
并把抗药性遗传给下一代,导致杀虫剂 A 的效果一次比一次差。
答案:(1)将新配制的杀虫剂和原来配制的杀虫剂,同时用于两组相同
的且没有接触过该杀虫剂的苍蝇,观察它们的效果。
(2)具有抗药性的苍蝇能够生存下来,并遗传给下一代,导致杀虫剂 A 的
效果一次比一次差。
关闭 Word 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