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0.50 KB
- 2021-05-28 发布
8.人之初
课题 人之初 课型 新授课
设
计
说
明
《三字经》是我国传统国学经典,因其韵律感强,读起来琅琅上口,所以深受学生的喜爱,特别是
一年级学生,虽然他们不懂意思,但是他们可以读得津津有味,因而,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要以读为主,
在读中,让孩子们体会国学经典的精髓,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让他们从小就知道“与经典同行,
与圣贤为友”。
学前准备 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 9 个生字, 会写“之、相、近、习、远”等 5 个生字。
2.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及能力,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激发学生积极传诵中国古代经典文化的兴趣。
学习重点
1.会认本课 9 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经典文化的热爱之情。
学前准备
1.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师)
2.自学字词,熟读课文。(学生)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故事引入,
激 发 学 习 兴
趣。(用时:5
分钟)
1.同学们,你们知道《孟
母三迁》的故事吗?(课件讲
解这个故事)
2.那么,你们知道这个故
事出自哪里吗?
3.导入新课。这个故事,
就出自于我们的国学经典《三
字经》,今天,我们就来学学
《三字经》。
4.板书课题,师范读课
题,生齐读课题。
1.学生听故事,边听边想这
个故事讲的是什么内容。
2.跟师读课题,齐读课题。
3.学生自学生字“之”、“初”。
4.再读课题。
1.我会为生字补充音节。
之 ___i 初 ___u
2.把生字读三遍。
之 初
5.认读生字“之”、“初”。
二、诵读韵文,
学习生字。(用
时:15 分钟)
1.朗读原文第一小节,读
通读顺。
(1)师范读,要求学生
认真听,在听的过程中,注意
不认识的字的读音。
(2)诵读,给充足的时
间让学生们自由读,要求读的
正确、流利。
(3)同桌互读,要求:
及时正音,把原文读流利。
(4)指读,随时正音。
(5)看哪组读得又快又
准。(游戏:开火车)
2.认读第一小节生字卡。
(各种形式认读生字并
组词,要求人人过关)
3.诵读原文。读出节奏韵
律。
(1)读古文不仅要读通
读顺,还要读出节奏和韵律。
请听录音。(放《三字经》的
朗读磁带)
(2)学生试读。
(3)指名读,师生共评。
(进一步引导学生读出经文
的节奏韵律)
1.听老师范读,边听边把原
文中的难读字圈出来。
2.自由读,同桌互读,互相
正音。
3.小组长带读,把原文读流
利。
4.全班指读,随时正音。
5.分组读,看哪组读得又快
又流利。(游戏:开火车)
6.各种形式认读生字并组
词、全班交流正音。
7.再次按师要求诵读第一小
节。
(1)读古文不仅要读通读
顺,还要读出节奏和韵律。
(2)听录音。(放《三字经》
的朗读磁带)
(3)学生试读。
(4)指名读,师生共评。(进
一步引导学生读出经文的节奏韵
律)
3.认读生字。
性 善 习 教 迁 贵 专
4.给生字补充音节。
性 x___ 善 ___ɑn
教 ji___ 迁 qi___
贵 ɡ___ 专 ___ɑn
近 j___ 远 yu___
5.我会一字组三词。
性:_____ _____ _____
教:_____ _____ _____
近:_____ _____ _____
习:_____ _____ _____
三、背诵韵文,
质疑问难。(用
时:10 分钟)
1.师生配乐齐诵第一小
节。
2.指导背诵。
3.同学们,这两句三字经
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在读的
过程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
什么不懂的地方?
4.在汇报、质疑中,体会
原文的含义。(师不要过分讲
解原句的含义,只给同学们稍
作字面上的讲解即可,重在读
好韵文)
1.齐诵第一小节。
2.尝试背诵第一小节(组内
互背,轮流背,相互指正评价)
3.指名背,全班齐背。
4.交流汇报。
6.我会读。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四、指导写字,
布置作业。(用
时:10 分钟)
1.认读生字卡:之、相、
近、习、远
2.师范写生字,重点指导
“之”的书写,“远”“近”可
以通过比较书写,“习”“相”
可以通过加减笔画和变换偏
旁指导书写。
3.学生书写,师巡视指
导。
4.作品展示、全班评价。
5.作业布置:同桌互相背
诵第一小节。
1.认读生字。
2.说说每个字的结构,观察
其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
3.学生描红、写字。同桌交
流评价。
4.作品展示,全班交流。
5.认真完成作业。
7.我会写。
之 习
8.加偏旁,组成新字。
斤+( )﹦
元+( )﹦
目+( )﹦
教学反思
经典诵读把学生带入了传统的文化氛围中,学生在一遍遍的
古典经文诵读中感受古文化的博大精深、深邃意远,兴趣渐生。
本次教学中,故事引入,激发学习兴趣,很好地调动了学生诵读
《三字经》的积极性,也使学生理解了前两句《三字经》的含义,
读起来也就更有味道了,同时使学生更认识到读书学习对我们人
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地知识根基,长大以后才能为社会做出
应有的贡献。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反复诵读第二小节经文。逐步了解《三字经》的语言特点。
2.会认“幼、玉”等 4 个生字,会写“玉、义”2 个生字。
学习重点 学习本课的新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韵文,背诵韵文。
学前准备 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复习导入。
(用时:5 分
钟)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学
生认读。
2.用“性、初、习、教、
近、远”组词。
3.全班齐背第一小节
1.认读生字,并组词。
2.指名背、分组背、全班齐
背第一小节。
9.我会组词。
性( ) 初( )
习( ) 教( )
近( ) 远( )
10.我会背课文。
二、背诵韵文,
质疑问难。(用
时:30 分钟)
1.播放歌曲《三字经》,
会唱的可以跟着唱。通过跟唱
也对前一小节经文进行了复
习。
2.学生自由读第二小节,
圈出生字,读通顺、读流利。
3.指名读,一人读一行,
纠正字音。
4.练习读,把经文读熟。
同桌对读,小组赛读,开火车
读等形式。
5.认读生字“幼”“玉”
1.跟唱歌曲《三字经》。
2.学生自由读第二小节,圈
出生字,读通顺、读流利。
3.指名读,一人读一行,纠
正字音。
4.练习读,把经文读熟。同
桌对读,小组赛读,开火车读等
形式。
5.认读生字“幼”“玉”“器”
“义”。
6.用“幼”“玉”“器”“义”
组词。
11.我会组词。
幼( ) 玉( )
器( ) 义( )
12.我会读。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器”“义”。
6.再读经文,指导读出节
奏韵律。拍手诵读,争取会背。
7.思考:通过读这组经
文,你知道了什么?
8.边读边品,再读经文。
7.拍手诵读,争取会背。
8.组内比赛背,互背,指名
背,全班齐背。
三、课堂拓展,
指导书写。(用
时:5 分钟)
1.通过今天的学习,联系
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经文对
你的指导,如:怎样孝敬父母、
兄弟友爱。
2.学习儿歌《谦让歌》(课
件)
3.总结:同学们,“雅言
传承中华文明,经典浸润精彩
人生”,让我们抓紧时间学习
《三字经》吧,因为我们要“读
中华经典,做谦谦少年”。
4.指导书写生字“玉”
“义”。
5.作品展示、交流。
1.看课件,读《谦让歌》:好
儿童,要谦让,好处、方便,我
不抢,先别人,后自己,人人夸
我“你真棒”!
2.谈谈自己的感受。
3.仔细观察每个生字在田字
格中的位置,认真描红,同桌交
流。
4.作品展示交流。
13.我会写。
玉 义
14.我会背诵全文。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本节课的教学以读为主,在学习新课的过程中,指名读,小
组读,学生齐读,同桌互相读等多种形式,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
在不断阅读中领悟经文所要传达的一种学习精神。在学生理解出
现歧义时出示了动画视频,既可以吸引学生,激起学生兴趣,保
持学生的学习状态,又能够通过更直观的影视资料帮助学生理解
经文的意思。
《人之初》课堂教学片段
师:谁能把课文的第一小节背给大家听一听。
生:我会背,我也会背。
(指名背诵,不熟的其他学生可以帮忙)
师:你们还想听《人之初》的儿歌吗?(播放《人之初》儿歌)
生:跟唱《人之初》的儿歌。
师:我们的课文还有一个小节没有学完呢?哪个小节呢?(师课件出示第二小节)
师:(范读第二小节,并强调生字的注音)你们会读吗?
生:我会读。我也会读。
……
相关文档
- 人教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课堂2021-05-28 16:32:4518页
-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课堂教学课2021-05-28 15:35:0717页
-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2021-05-28 15:02:18442页
-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课堂教学课2021-05-28 14:49:4513页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课堂教学2021-05-28 14:41:5812页
- 部编版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堂教2021-05-28 14:31:1915页
- 人教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课堂2021-05-28 14:19:0226页
- 部编版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堂教2021-05-28 14:15:3023页
- 部编版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堂教2021-05-28 14:12:4831页
- 部编版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堂教2021-05-28 13:57:549页